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16|回复: 0

2018我国基层信访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的分析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回帖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25 17: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17期  作者简介:孙敏(1987- ),女,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现代化。 论文代写 http://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呈现出多方利益相互交织、各类诉求积累碰撞的复杂现象,社会稳定成为衡量社会和谐的关键因素。信访制度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政治制度,在现实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信访实践中,由于信访中利益的交杂、信访制度本身等原因,信访的作用未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从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给社会的稳定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为此,本文探讨信访问题产生的根源及解决办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基层信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基层是中国社会的根基,也是我国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关键性因素和决定性力量,没有基层的稳定,就没有中国总体的稳定。但是,由于基层社会的利益表达机制与渠道的不畅通、不健全、不完备与不到位,我国基层社会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很好的协调、实现与保护,而信访制度是基层社会进行利益申诉、表达与实现及维护的一个不错的选择。现实是,由于信访中利益的交杂、信访制度的成本及信访制度自身等原因,我国基层信访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给社会的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
  (一)信访内容:相对集中,日益复杂,处理难度加大  思想汇报 http:///sixianghuibao/

  从信访反映的内容来看,群众反映的问题主要是以维权型为主,上访者自身的合法权益由于受到他人或者其他权力机关的侵犯或剥夺而选择上访,诸如对判决不服、案件执行错误、村民之间宅基地纠纷、交通事故赔偿等问题。由于这些问题涉及的领域不同,其中夹杂经济利益矛盾、社会矛盾、思想观念矛盾等,所以处理难度越来越大。
  (二)信访方式:方式过激,非制度化的上访量增加
  从上访方式上来看,越级上访是基层信访中的突出特征。基层百姓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把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在职位更高的官员身上,认为官越大越能解决问题,于是上访者往往选择在重大节日特别是每年的两会或党代会等敏感时期进京、进省上访以求问题的解决。这种非制度化的信访方式给基层政府的信访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增加了信访成本,扰乱了正常的信访工作秩序,也激化了官民矛盾。另外,现实中通过聚会、串联等形式组织集体上访的现象也在不断增加,信访人明白个人力量同工作部门博弈的有限性,于是通过组织集体上访扩大事态,以期引起上级机关和领导的重视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从上访程度上看,信访人违反《信访条例》的行为经常发生,比如围堵政府机关大门、拦截领导车辆、在机关办公场所下跪等,有的人还以自残、自杀等过激行为向领导施加压力。这些非制度化、非文明的上访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信访工作的成本与难度。  总结大全 http:///html/zongjie/
  (三)信访部门:层级设置多,效率低下
  我国公民权利的救济分为行政救济和法律救济,行政救济是相对于法律救济而言,具有高效、成本低的特点,因此很多人特别是底层民众选择行政救济。但现实中信访部门层级设置多,大部分信访事项是在信访部门或者相关职能部门内的负责人之间转来转去,使一些问题小事拖成大事,易决事拖成难事,个人访变成集体访。很多信访问题需要报告领导批示才能办理,领导的关注度就决定了信访事项的处理效率,这在一定程度上仍是官本位、官僚制与人治等非正常思想在作祟。在组织机构上,基层司法、企事业单位、党委系统等都设有信访部门,这些信访部门是其内设机构,没有独立的权力,相互之间权责不明,存在很多重复的上访登记、重复管辖的现象,这就致使信访工作的效率十分低下。
  (四)恶性循环:上访者与政府之间的博弈
  由于上访的登记量是衡量一个地区政绩的标准,所以出现了截访、拘留等非法的、不文明的、野蛮的控制性措施。当然也有的地方政府采取温和的政策:即信访部门与上访者协商给予其一定的利益,比如适当补偿、为其置办生活用品、为其解决工作问题等,并与当事人签订息访协议,但是签订后反悔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样的后果就是群众把握住了政府的软肋,形成这样的行动逻辑: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政府越是怕上访,我越是上访,得到利益后继续缠访或者是想方设法制造其他上访缘由。同时政府也掌握了上访者的逻辑思路,于是对于上访者的问题能拖就拖,能延长就延长,这样的问题在基层工作中屡见不鲜,由此又引起越访截访再上访的恶性循环圈。很显然,这既激化了官民矛盾,又使政府的公信力受到了挑战。  开题报告 http:///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二、信访问题产生的原因具有多重性
  我国信访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正常的利益表达渠道的不畅通、不健全、不完备与不到位,以及信访制度化建设的不足。同时由于信访问题是一个深层次、系统性、结构性和制度性的需要复合化的过程,其产生的原因是多重性、复杂性与政治性并存共生的。因此,分析我国信访问题产生原因的多重性显得尤为重要。
  (一)民众的利益诉求渠道表达不畅通
  信访是制度内的维权途径,当制度内的道路走不通时,人们只能寻求制度外的方式,群体性上访、越级访便是群众维权的典型的制度外的方式。根据社会学家科塞针对调控社会冲突提出的社会安全阀制度可知,在现有社会结构下,只有为社会群体及成员提供正常的渠道,将蓄积的不满情绪予以发泄,才能起到缓解社会矛盾的作用。现实中,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工程,运用权力压缩信访数量,通过与上访者签订协议,使其息诉罢访,以此来维护地方的稳定;对于越级访更是加大成本进行截访,将群众的减压阀变成了增压器。在民众上访发生群体性事件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民众的利益诉求通过正常的渠道得不到满足,就会采取非正式的方式来争取自己的权益。  http://
 (二)信访机构缺乏规范化治理
  我国信访部门众多,但未形成统一的协调机制,导致内部人浮于事,机构之间交叉重叠,推诿扯皮,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信访成本。信访者为了使问题早日解决,可能同时向多个机构上访,得到的答复和解决方 开题报告 http:///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