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制度变迁是指制度的替代、转换和交易过程。制度变迁理论可以揭示从一种制度转变到另一种制度“暗箱”背后的规律,为我们研究制度的更替和创新提供理论指导。本文将从制度变迁理论中的外生变迁和内生变迁两个角度分析美国联邦制的形成,以期能为我们更好的把握美国联邦制的形成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美国联邦制 制度变迁理论 内生变迁 外生变迁
一、制度变迁理论
制度变迁是指制度的更替、转换和交易过程,是产生新制度与扬弃旧制度相结合的过程。制度变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谁发动制度变迁、为什么要进行制度变迁、如何进行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效果如何等问题。美国制度变迁理论学者诺思认为,“制度变迁是制度创立、变更及随着实践变化而被打破的方式,结构变迁的参数包括技术、人口、产权和政府对资源的控制等,正是制度变迁构成了一种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
一般来说,制度变迁的成因有两种,即外生变迁和内生变迁。外生变迁是指由于一些不属于制度的社会因素变化引起的具体制度的变迁。这些因素是在长期演化过程中累积而成的,这些累积变量可以是经济性的,也可以是政治性、军事性乃至观念性的,如人口的增长和迁移、技术进步、宗教的兴起和传播等。内生变迁是指制度内部的不协调引起的演变。制度变迁的根源在于该项制度的内部,存在于该制度下生活的各行为体的利益矛盾之中。外部条件的变化一般只有通过对内部因素的影响,才能加速或迟缓制度变迁的过程。
制度变迁理论可以揭示从一种制度转变到另一种制度“暗箱”背后的规律,为我们研究制度的更替和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导。社会的发展就是一部制度发展史的缩影,一部制度变迁的历史,制度变迁理论对制度的创新、更替、转换具有独特的解释力。下文笔者将结合制度变迁理论来具体分析美国联邦制的形成。
二、美国联邦制的形成
美国建国初期实行的是邦联制。1781年经13州批准生效的《邦联条例》标志着美国成为一个邦联制国家。但邦联制并不适合美国国情。1787年美国宪法创造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模式,即联邦制。联邦制的创设是制度变迁的体现。我们可以从制度变迁的成因角度来分析美国联邦制的形成。
首先,从外生变迁的角度来分析。外生变迁是指由于一些不属于制度的社会因素变化引起的具体制度的变迁。美国独立之后,刚开始是建立的邦联制,各州权力很大,可以发行货币、征税、招募及维持军队。中央政府除拥有外交权、邮政权之外,别无他权,中央对地方没有约束力。随着美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邦联制的弊端进一步显现出来。由于各州之间彼此独立,市场分割、货币和税制不统一,且各成员贸易摩擦严重,而中央政府则无权干涉协调,这都极大的阻碍了各成员国的共同经济利益。同时,这也影响到民族认同和民族团结。“我认识到独立的美国不是由分散和彼此远隔的领土组成,而是一个连成一片、辽阔肥沃的国家,是西方自由子孙的一部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