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法学|哲学|心理学|政治学
›
2018关系网络、以法抗争和当代中国城市集体行动——一个 ...
返回列表
查看:
306
|
回复:
0
2018关系网络、以法抗争和当代中国城市集体行动——一个街区维权运动
[复制链接]
1115427
1115427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7-24 15: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内容 摘要:90年代中期以来, 中国 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已经从垂直性的单位制转向为由基层政府主导的社区制。随着这种转型和由此引发的利益冲突,基层 社会 也爆发了越来越多针对地方当局的市民维权运动。本 研究 旨在探索这些社区运动的动力机制。个案研究发现,较之于其他街区,有些街区的居民由于善于运用关系 网络 为"武器",因而在维权运动中表现更为积极,并取得更大成功。和弱势的市民维权者策略相似,地方当权者也常利用关系网络为主要手段来动员国家权机构和普通市民的支持,并瓦解市民的抗争。因此,关系网络是 影响 城市基层社会维权运动爆发及其结果的重要因素。关系网络之所以发挥这样的作用,是因为 目前 国家的本质使然:一方面,中国仍旧是个威权主义国家;但另一方面,当前的行政体系又处于一种相对"分裂"状态。正是这一点使得维权市民有必要并有可能运用关系网络促进其集体行动。城市市民维权运动不仅有利于促进社会空间发育和改善地方治理秩序,而且在实际上加强了国家权威和自主性。
一、导言
随着中国转向市场 经济 体制并实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系已经从以垂直性的单位制为主转变为由基层政府主导的社区制为主(Wu,2002;华伟,2000)。由于近年来的城市改革以及基层管理重点转向社区建设,街区逐渐取代单位成为各级政府及其代理机构、商业组织和市民等各方利益竞争的一个重要场地。但各方的关注点有着很大不同:国家和高层政府力图保持地方稳定;其职能部门则十分关注自己的权威在基层是否受到尊重。 论文网 http://
由于地方政府得到更多的授权以参与当地经济活动,并且其政绩主要以当地的"硬件"如GDP 发展 来衡量,所以他们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当地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生产经济效益,以及如何实施自己的发展计划。地方上的商业组织,尤其是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则专注于在街区开发中追逐利润。普通市民们也越来越关心街区 政治 ,因为其房产的价值、生活质量以及社会地位越来越紧密地和他们所在街区的环境联系起来2.因此,为达到各自的目的,这些行动者可能会相互合作、竞争乃至冲突。由于地方分权以及伴随而来的相对微弱的上级监管,有些基层政府机构和商业组织往往勾结起来,联手剥夺当地资源。随着近些年来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和更新,这种地方性的官商联盟已经成为普遍性现象,并发展成为类似上个世纪美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垄断地方开发的"增长机器"(growth machine,参见Domhoff ,1986;Jonas Wilson,ed,1999),并常和市民产生利益冲突。近年来城市中发生的层出不穷的拆迁事件(如湖南嘉禾事件等)就是这种"增长机器"和市民间日益扩大的矛盾的一个突出表现。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当前市民们对于地方当局(包括基层政府及其支持下的开发商等)侵权的反应已经和过去大大不同。事实上,自从90年代中期以来,和 农村 地区一样,城市基层政治场域中一个突出现象就是针对地方当局的维权性集体抗争3的兴起(Cai ,2002;戴星翼等,2000)。
目前已经有很多相关研究考察了当代中国群众性维权运动。这些研究认为,导致集体抗争兴起的重要因素包括"政治机会结构"的出现、政府在一定程度上的容忍、市民领袖或抗争行动组织者的出现、社区成员的支持、市民权益意识的增长以及集体记忆的促进(应星,2001;O'Brien ,1996;Li O'Brien,1996;Cai ,2002;PEi ,2000;Read,2003;Lee2000b ),等等。
但是,到目前为止,很多相关研究都集中于农村基层社会。在新的治理背景下城市街区的维权运动发生的动力机制商不清楚。首先,有关西方抗争政治的研究认为"政治机会结构"的出现是导致集体抗争发生或兴起的主要原因,因为这样的结构变迁有助于集体抗争的成功(Tilly ,1978;Kitschelt ,1986;Tarrow,1994)。有关中国农民维权运动研究则指出新形势下的国家 法律 和政策为维权群众提供了对抗强权的武器(Li O'Brien,ibid;O'Brien,ibid;于建嵘,2004)。这些"政治机会结构"和"以法抗争"4等 理论 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中国城市市民维权运动;但是,它们不能解释在相同的体制、法规和经济文化条件下,为什么有些城市街区的居民在维权运动中比其他面临着相同 问题 的街区表现得更为积极和成功。其次,现有研究认为社会网络是集体动员的一个重要依托(Snow,LouisSheldon,1980;Klandermans Oegema,1987;Dieter Gern ,1993;Passy Giugni,2003)。 论文网 http://
然而,大多数此类研究聚焦于检视市民抗争者之间水平网络的作用,而忽视了有些抗争者从国家或高层政府得到的支持。因此,我们不知道为什么有些市民抗争者成功地从国家获取支持,而其他人无法做到这一点。戴慕珍曾指出,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公开的参与和利益诉求渠道十分薄弱,这使得普通群众不得不通过与上级之间的个人垂直网络来追求自己的利益(Oi,1989:8)。那么,市民抗争者也可能利用其与熟识的高级政府官员之间的个人垂直网络来帮助他们进行针对地方当局的维权运动。
因此,探索这种可能的垂直网络在集体抗争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第三,现有的关于当代中国维权运动的研究聚焦于单一阶层的集体行动,如工人(Lee ,2000a ;Lee ,2000b ;Solinger,2000;Cai ,2002),农民(O'Brien Li ,1995;Li O'Brien,1996;O'Brien,2002;应星,2001;于建嵘,2004)等,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也无法解释城市街区中跨阶层维权运动的动力机制。
由于街区已经变成党国施行日常治理的主要场所,为了理解这种治理转型背景下的中国城市政治秩序,非常有必要研究街区层次上的市民维权运动。
因此,本文关注下列与城市市民维权运动有关的问题:1,较之于面临着相似维权问题的其他街区,为什么有些街区的居民更为积极地诉诸于集体抗争,并且在行动中更为成功? 论文网 http://
2,市民抗争者如何通过与其他人及组织之间的水平和垂直网络组织集体行动?
3,社区运动中对立各方采用何种策略以增加其击溃对手的机会?
我将通过研究发生在中国大城市A 市5一个街区中两个相邻居住小区里的社区维权运动个案来增进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理解。研究发现,当代中国城市市民维权积极分子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就开始采用于建嵘(2004)称之为"以法抗争"的策略。但是,在维权运动中,有些街区的居民比其他街区表现更为积极和成功主要是因为前者善于运用关系网络。换言之,在拥有更多关系网络的街区,居民更倾向于并成功地采用集体行动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运动对立双方(即侵权的地方掌权者和相对弱势的市民维权者)都设法利用关系网络作为主要手段来动员上级政府和普通市民的支持,以及来瓦解对手的抗争。因此,关系网络是影响城市基层维权运动出现及其结果的重要因素。其之所以发挥这样的作用,是因为目前的国家本质使然:一方面,中国仍旧是个威权主义国家;但另一方面,中国的行政管理体系又处于一种相对"分裂"状态。正是这一点使得关系网络在城市基层社区运动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代写论文 http://
下文将首先介绍 方法 论和简要描述运动史。其后,本文将展示对立双方的斗争策略,并 总结 关系网络在其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揭示关系网络发挥作用的制度背景,并探讨与当代中国城市维权运动相关的理论问题。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