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05|回复: 0

2018刑事司法中的舆情与司法公正的关系及其协调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24 13: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刑事司法中的舆情与司法公正的关系及其协调
论文联盟一、舆情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所谓的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如果把中间的定语省略,舆情就是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是对自身利益需求的一种诉求和表达,包括了民众对国家政治、社会政治、社会事物的看法、意见和态度。因此,舆情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对国家、社会稳定和发展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对作为舆情的社会政治态度的解释中,我们还应认识到:第一,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既可能是大家一致的,也可能是大家不一致的;既可能出现多数人的态度是正确的情况,也可能出现少数人的态度是正确的情况。民众的民不必然等同于全民,民众的意见也未必是多数民众的意见。因此,在舆情的研究中,既要注意多数人的态度,也要注意少数人的态度,还要注意各种社会政治态度之间的相互影响、抵消以及积聚、消散等现象。第二,作为舆情的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和可以被接受的。由于民众构成的复杂性,由不同利益群体产生的复杂的社会政治态度,既可能包含正确的内容,也可能包含不正确的内容。  http://
  在阐述舆情的概念时,我们往往又会与民意、舆论相提并论。民意的概念显得更加宽泛。民意与舆情,在字面的解释上几乎没有什么区别,都指民众的意愿。至今,在许多场合和文献中,舆论和民意两个词仍用同一个英文单词。从传统的社会学理论上讲,舆情本身是民意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民意的一种综合反映。但是,舆情本身并不是对民意规律的简单概括。民意是形成舆情的始源,没有民意,就没有舆情;舆情所要反映的民意,是那些对执政者决策行为能够产生影响的民意,而非民意的全部。
  舆论则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的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舆情和民意包括了公开和不公开的部分,只要是民众所想的,不管他说与不说,都是舆情或民意。在这一点上,舆情和民意与舆论概念的认识有很大的不同。舆情和民意是直接来自民众的心声,而舆论则区分为国家和公众等不同的舆论,其中既有民众的声音,也有国家管理者的声音等。在这一点上,舆情、民意与舆论之间的区别就更加明显一些。
  
  二、舆情对司法活动的影响
  
  司法是现代法治的基石,而司法公正就是司法的生命,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司法公正的价值在于它是司法权的根本价值。舆情作为民众对社会政治的态度,必然要对司法活动是否公正产生自己的看法、意见和评判,并转化为民意、舆论以及其他多种方式,这种舆情可能是善意的,也可能是恶意的,可能是正面的褒扬,也可能是负面的贬低。尤其近年来,随着新型媒体方式的不断增加,网络的盛行,越来越多的民意得到表达,如杭州胡斌案、邓玉娇案、躲猫猫事件、南京5.30撞人案,舆情所产生的社会群体性效应也越来越大,对司法的影响乃至于社会的稳定都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代写论文 http://
  1.舆情对司法的正面影响
  (1)舆情所反映出的民意是对司法是否公正的一种监督
  目前,我国正处于构建法治社会的进程之中,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法律的权威和公信度有待进一步树立,司法活动中的腐败现象还不能完全杜绝。因此舆论可以及时地揭露司法过程中的不公行为,促进司法公正。另外,在有些情形下,舆论还可以使司法者摆脱其他外部力量对司法活动的不法干预,最终实现司法公正。如早年的刘涌案二审判决后,一时沸沸扬扬,民情激愤,最终正是在舆情的监督之下,刘涌被改判死刑。
  (2)舆情会对滞后的立法带来变革的动力
  法律是调整人类行为的规则,它所带来的滞后性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发展之间存在着的矛盾,反应到执法环节上必然无法应对纷繁复杂的司法实践。对于立法在司法实践中体现出的不足,不宜以法不容情为由机械司法,而是要通过法律的解释、修订才能解决。而法律的解释、修订往往又具有被动性、缓慢性,周期较长,而舆情的发生、发展,往往具有快速性、群体性,爆发力强,影响范围大而广泛的特点,可以迅速地为滞后的立法带来变革的动力。比如社会上连续发生一系列恶性的醉酒驾驶撞人致死案件后, 论文网 htt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