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40|回复: 0

2018中国古代诉讼证明问题探讨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24 10: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证明是中国古代诉讼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古代侦、控、审职能不分的体制下,证明主要是审判机关的职责,但是案件的原告需要提供一定的证据,被告人更承担着证明自己有罪的责任。在诉讼证明标准方面,中国古代司法始终注重追求客观真相,其具体的制度表述,则从概括性逐步走向具体、明确,同时越来越强调依据口供定罪。对于疑罪的处理,中国古代虽有过疑罪从无的思想,但在法律规定上采取疑罪从轻、从赎的原则。古代诉讼证明制度深受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制约,反映了纠问制诉讼模式的特征,同时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司法文明。对古代证明问题的考察和研究对今天中国的司法制度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国古代;证明责任;证明标准;疑罪  中图分类号:DF 73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1-2397.2016.05.02  证明一词,在社会日常生活中是指用可靠材料来表明或判断一定事物的真实性。古代文献中证明一词己屡有所见,如《汉书儒林传》载:同门梁丘贺疏通证明之,曰:田生绝于施雠手中,时喜归东海,安得此事?师古注曰:证明,明其伪也。[1]但在我国古代法制中证明没有成为专有名词。在现代诉讼法、证据法中证明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专门术语。其含义虽有争议,在我国通说是指行使司法权的国家专门机关、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活动。证明贯穿于诉讼的全过程,在证据制度中居核心地位。  中国古代法律对于证明问题缺少系统的规定。但是,凡有诉讼,总需要凭借某些材料来判定发生在过去的事件的真实性,也必然存在着证明。通过散见于历代法典、判例和司法文献中的材料,我们可以勾勒出中国古代诉讼证明问题的基本样态。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诉讼证明中的证明责任、证明标准以及疑罪处理这三个基本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古代的证明责任当代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又称举证责任,是指审判中控辩双方或双方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自己主张的责任。在中国古代,收集、提供证据主要是审判官员的职责,现代意义上主要从当事人举证的角度建构的证明责任或举证责任概念,至少在清末修律以前并不存在。但是,当事人向审判机关告诉或者在法庭上陈述自己的主张,总是要依据一定证据的,不能无凭无据地说事。  (一)审判官员的证明职责  中国古代在专制主义的历史背景下,实行典型的纠问式诉讼,审判官员集控诉职能与审判职能于一身,没有专门负责侦查、起诉的机关,而由审判机关兼掌侦控职权。自秦汉确立了郡县制后,一般是由地方行政长官兼理司法,尽管不同的官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分工,但从机构的角度说,侦查、起诉、审判的职能是没有区分的。例如,唐代的州长官为刺史,下设有司法参军事掌管司法,《唐六典》记载:法曹、司法参军事,掌律、令、格、式,鞫狱定刑,督捕盗贼,纠逖奸非之事。[2]《明史职官四》记载:知县,掌一县之政严缉捕、听狱讼,皆躬亲厥职而勤慎焉县丞、主簿分掌粮马、巡捕之事。[3]在这种制度背景下,特别是在刑事案件中,收集、提供证据主要是审判官员的职责。下面这则案例清晰地反映了中国古代侦、控、审职能不分以及审判官员主动收集、提供证据的情况。  关东董质生文煜,任湖北当阳令,精于吏事。邑有侄婶同居者。侄甫十二龄,被人杀于岭下。婶报官诣验。董验毕,将返,已行三十里,忽挥从者趋婶家。入门,见婶妙年丽质,心疑之,注目怒视。婶神色皇遽。复至室中,徧察踪迹,见木柜上有血点痕,诘之,婶曰:此杀鸡所污。董曰:杀鸡自在厨下,何至在卧榻前?并以指爪刮而餂之,曰:鸡血淡,人血咸。此必系人血也。婶面色如土。严鞫之,始吐实。盖婶有外遇,为侄所见,恐其播扬,杀以灭口,而移尸岭下也。[4]  从这则案例可以看出,受理报案、现场勘查、尸体检验、调查取证、审讯、断案都是县令的职责范围。此类案件在中国古代屡见不鲜。  (二)原告 本文用原告一词来指称实施告诉的人。的举证责任  在中国古代,诉讼的启动方式即开始审理案件的缘由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被害人或一般人向官府告发;犯罪人自首;无审判职能的官吏举发;审判机关主动发现并审问。在被害人控告并且有明确的被控告人的情形下,形式上就具备了原告与被告的外观,此时原告实施控告至少应该有一定的依据;即使原告告诉时没有明确的被告,也需有一定的证据证明确有案件发生、有待审判机关处理。  《周礼秋官朝士》就有关于原告起诉时应具备一定证据的记载:凡有责者,有判书以治则听。[5]判书即傅别,是借贷契约,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借贷债务纠纷来告诉,必须有借贷契约才受理。古代法律对告诉人起诉的证据要求是有所规定的。例如《唐律斗讼》告人罪须明注年月条规定:诸告人罪,皆须明注年月,指陈实事,不得称疑。违者,笞五十。疏议曰:告人罪,皆注前人犯罪年月,指陈所犯实状,不得称疑。[6]此条规定的是告诉人告诉时必须指明犯罪行为的发生时间和真实情况,不得以疑似发生犯罪为由实施告诉。虽未明言证据问题,但是不难推测,告诉人要证明自己所告诉的行为是实事,显然必须提供一些基本的证据,使审判官员相信所告犯罪确有其事。《宋刑统》、《元典章》中都有这条规定。另外,据《宋会要》记载,真宗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诏曰:今后所诉事,并须干己,证佐明白,官司乃得受理,违者坐之。[7]同样也是规定告诉人实施告诉只有具备明确的证据才能获得受理。  现代法学陈光中,朱卿:中国古代诉讼证明问题探讨在古代司法文献中也能看到一些与证明责任相关的记载。典型的如:事无情理无确据,或系不干己事,或仅口角负气等情,一批而不准,再渎而亦不准者,必须将不准缘由批驳透彻,指摘恰当。庶民心畏服,如梦方醒,可免上控。[8]从中可以看出告诉人所告应具有确切证据。司法文献中所载规定对某些类型案件的证明责任的要求更为具体。 例如,在户婚、田土、钱债这类案件中,原告必须提供证据。清康熙年间曾任县令的黄六鸿总结审判经验说:告婚姻者,必以媒妁聘定为凭;告田土者,必以契券地邻为据[9],反之,告婚姻,无媒妁者,不准告田土,无地邻,债负,无中保,及不抄粘契券者,不准。[9]804清同治年间台州府黄岩县的《状式条例》中也有类似规定:告婚姻,无媒妁、聘书;田土无粮号、印串、契券;钱债无票约、中证者,不准。[10]这些规定中的聘书、契券、票约都属于书证,原告起诉时不能提供这类书证的,官府有权作不准处理。另据《折狱龟鉴补》载:有以讨欠被殴喊禀者,审判官员登堂,验之无伤,索其券弗得,遂批曰:告债无据,告殴无伤,不准,杖之。[4] 884可见在实践中,对于无法提供证据的告诉,原告要承担审判机关不准的后果,甚至要受到一定的惩罚。所谓不准,不应理解为今天意义上的不予受理。《大清律例》告状不受理条规定,对于不同类型的案件(包括反逆犯罪,恶逆犯罪,杀人强盗犯罪,斗殴婚姻田宅等纠纷),审判官员不受理的话要被处以不同等级的刑罚。条例中规定的例外情况主要是在农忙期间不受理户婚田土等细事。可见,对于告诉,原则上是必须受理的。有研究者指出,不准实际上是不进行审判的意思 这种观点参见:里赞.晚清州县诉讼中的审断问题:侧重四川南部县的实践[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60-66.。也就是审判官员接受了告诉人的词状,但是不启动审判。本文赞同此种观点。  在刑事案件中,如前所述,如果是审判机关主动发现并纠问的案件,由审判机关承担证明的责任;如果是被害人控告所引发的案件,被害人控告时也需提供一定的证据,否则审判机关也不予开庭审理。例如,清乾隆年间徽州黟县《状式条例》规定:告斗殴,不开明伤状实据,报窃盗,不开明年月失单者不准。告犯奸,非奸所现获,及首赌非当场获有赌具者不准。[10] 17黄六鸿在批词不准时指明:告强盗,无地邻见证,窃盗无出入行迹,空粘失单者,不准;告婪赃,无过付见证者,不准告人命,粘单内不填尸伤、凶器、下手凶犯,及不花押者,不准。[9] 804有些案件证明责任的要求会更加严格,缺乏证据而实施告诉会以诬告论处,控告人命,务须开明启衅情由、致死伤痕、时日、处所、的确见证,如虚,以诬告治罪;告诈赃,不开明过付见证、赃数、月日者,不准。如虚,以诬告治罪[10]。  原告的告诉是启动诉讼的方式之一,法律要求其在实施告诉时提供一定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主张,这是符合诉讼规律的。中国古代自宋元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民间兴起了健讼之风,一方面百姓热衷词讼会影响到日常农业生产,另一方面案件数量大增也超出了官府的承受能力。因此出现了一些抑制民间滥诉的举措,对于原告举证责任的制度规定越加具体和详细,也是希望通过更加严格的告诉条件来限制原告启动诉讼 关于清代健讼社会以及通过民事证据规则的设计来抑制民间滥诉的研究,可参见:邓建鹏.清代健讼社会与民事证据规则[J].中外法学,2006(5).。  (三)被告人 在中国古代,被告(人)的称谓并不统一,例如囚、罪人、人犯等,都是对今天意义上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称谓,为行文之便,本文中使用被告人一词。的举证责任  中国古代在有罪推定、重供定案的理念指导下,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实际上承担着一定的证明自己有罪的责任。尽管不同朝代的法律在被告人口供是否作为定罪必要条件这一问题上规定不尽一致(详见下文),但是总的来说,在中国古代的诉讼中,被告人口供是最有分量的证据,没有被告人的供认,一般是不能定罪的。而为了取得被告人的口供,法律明文规定允许采取刑讯的手段,只不过法律对采取刑讯的条件和程序做出了限制性规定,防止滥施刑讯。  例如《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讯狱篇载:凡讯狱,必先尽听其言而书之,各展其辞,虽智(知)其訑,勿庸辄诘。其辞已尽书而毋(无)解,乃以诘者诘之。诘之有(又)尽听书其解辞,有(又)视其他毋(无)解者以复诘之。诘之极而数訑,更言不服,其律当治(笞)谅(掠)者,乃治(笞)谅(掠)。[11] 这条规定体现了秦代的审讯活动是以获取供词为中心展开的:讯问要持续进行直到被告人做出有罪供述为止,如果被告人拒不服罪就有可能受到刑讯。同时也说明在秦代刑讯并非随意使用的。  又如《唐律断狱》讯囚察辞理条载:诸应讯囚者,必先以情,审察辞理,反复参验;犹未能决,事须讯问者,立案同判,然后拷讯,违者,杖六十。疏议曰:依《狱官令》:察狱之官,先备五听,又验诸证信,事状疑似,犹不首实者,然後拷掠。北魏《狱官令》中已有类似规定:诸察狱,先备五听之理,尽求情之意,又验诸证信,事多疑似,犹不首实者,然后加以拷掠。见《魏书.刑罚志》。《魏书刑罚志》中还记载:时法官及州郡县不能以情折狱。乃为重枷,大几围;复以缒石悬于囚颈,伤内至骨;更使壮卒迭搏之。囚率不堪,因以诬服。吏持此以为能。帝闻而伤之,乃制非大逆有明证而不款辟者,不得大枷。这说明在当时除非是犯大逆罪、有明显的证据却不服罪的人,否则不得使用大枷这种刑讯方式。故拷囚之义,先察其情,审其辞理,反复案状,参验是非。犹未能决,谓事不明辨,未能断决,事须讯问者,立案,取见在长官同判,然後拷讯。[12]根据以上规定,首先,必先以情,审察辞理,反复参验是法律对实施刑讯做出的程序性限制,就是要通过其他证据的佐证来验明被告人供述的可信性,也即验诸证信;其次,只有在犹未能决的情况下,才能实施刑讯,犹未能决意味着案件的事实尚不清楚,处于真伪不明的状态,也就是《狱官令》中所谓事状疑似,这时如果被告人仍不如实供述,就应对其实施刑讯。显然,由于在这种情形下案件事实是不清楚的,口供就成了确定案件事实的必要证据,刑讯成了获取口供的必要手段,而被告人因为承担了如实供述的义务,实际上也就承担了证明自己有罪的责任。当然,唐律对于刑讯还做出了其他一些限制,对拷囚次数、拷打总数、两次拷囚之间的时间间隔、拷打使用的刑具和行刑中不得换人等问题都做出了规定。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已经依法实施了刑讯,而被告人依然没有如实供述的话,案件事实就仍处于真伪不明的状况,对此,《唐律断狱》拷囚不得过三度条规定:拷满不承,取保放之;[12] 593拷囚限满不首条规定:诸拷囚限满而不首者,反拷告人。其被杀、被盗家人及亲属告者,不反拷。(被水火损败者,亦同)。拷满不首,取保并放。违者,以故失论。疏议曰:囚拷经三度,杖数满二百而不首,反拷告人,谓还准前人拷数,反拷告人。拷满复不首,取保释放。其被杀、被盗之家,若家人及亲属告者,所诉盗、杀之人被拷满不首者,各不反拷告人。以杀、盗事重,例多隐匿,反拷告者,或不敢言。若被人决水入家,放火烧宅之类,家人及亲属言告者,亦不反拷告人。拷满不首,取保并放。[12] 595也就是先对被告人实施刑讯,拷满后若其拒不做出有罪供述,则将其取保释放,再对告诉人实施同样的刑讯,若其坚称自己的告诉是真实的,则同样将其取保释放,此时案件事实无法确定,只能以这种方式了结 如果其他证据已经足够认定案件事实,根据唐律的规定,也可以定罪,对这个问题本文将在下一部分详述。。
  《宋刑统》虽然继承了唐律关于拷讯的规定,但同时明确准用建隆三年十二月六日敕节文的规定:或即支证分明,及赃验见在,公然抗拒,不招情款者,方得依法拷掠。[14]《宋史刑法一》记载太祖时诏曰:令诸州获盗,非状验明白,未得掠治。[15]太宗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诏曰:今系囚,如证左明白而拒捍不伏,合讯掠者,集官属同讯问之,勿令胥吏拷决。[16]真宗大中祥符九年(公元1016年)诏曰:自今获贼,如赃伏露验,事实显白,而拒抗不即承引及隐蔽徒伴者,许量拷讯,数勿过二十。[17]明清法律有类似的规定,《大明律刑律断狱》故禁故勘平人条规定:罪人赃仗证佐明白,不服招承,明立文案,依法拷讯。[18]《大清律例》中也有此条,并附条例进一步解释:强、窃盗、人命及情罪重大案件,正犯及干连有罪人犯,或证据已明,再三详究,不吐实情,或先已招认明白,后竟改供者,准夹讯外,其别项小事,概不许滥用夹棍。[19]此外,《大清律例刑律断狱》吏典代写招草条中还规定:凡诸衙门鞫问刑名等项,(必据犯者招草以定其罪)。[18] 602 《清史稿刑法三》载:断罪必取输服供词,律虽有众证明白,即同狱成之文,然非共犯有逃亡,并罪在军、流以下,不轻用也。[20]这些规定显然与唐代的规定有所差异,意味着即使其他证据足以证明案件事实,依然需要获取被告人有罪供述。有研究者认为,此时刑讯的目的就是为了取得认罪口供而不是确定案件事实 这种观点参见:蒋铁初.中国古代刑讯的目的与代价分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4:(3).。同时需要指出,在这种案件事实已经清楚,口供并非认定案件事实必要证据(但却是定案的必要证据)的情况下,被告人依然承担着证明自己有罪的责任。
  被告人的举证责任在唐代和唐以后存在明显差异,唐律规定只有在犯罪事实无法确定的情况下才能实施刑讯获取口供,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刑讯的使用;明清律则规定即使其他证据足以证明案件事实也需要获取被告人的口供,从而有可能导致刑讯的滥用,这体现了唐律和明清律立法原则的差异:唐律奉行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21]的原则,刑罚宽而有制,以刑杀之书,而慈祥恺恻之意,时时流于言外[22],彰显了统治者的开明;到了封建社会末期,法律则相对严苛,统治者更加重视法律镇压人民、打击犯罪的功能。
  综上可见:在中国古代纠问式诉讼模式和侦、控、审职能不分的诉讼结构下,主要由审判官员承担证明的职责。原告被告双方当事人也要承担一定的证明责任,由于古代缺少人权保障、特别是被告人权利保障的理念和制度,原告如果不提供一定的证明案件事实发生的证据,不仅可能承担案件不被审理的后果,甚至可能受到拷讯,被告人如果不做有罪供述会受到法定的刑讯。
  二、中国古代的证明标准当代意义上的证明标准指的是证明主体运用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所应达到的程度,也称证明要求。严格来说,中国古代法律中不存在制度化的证明标准。但是在审判官员审判案件时,对案件事实的认定一定需要达到某种标准,否则就意味着裁判活动的无限恣意,即使在中国古代也是不容许的。中国人常说的铁证如山、人证物证俱在,实际上就反映出一种朴素的证明标准的意涵。需要说明的是,现代意义上的证明标准在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中有所不同,但在中国古代制度上并未做出这样的区分。根据文献的记载,本文将分以下三个阶段阐述古代的证明标准。
  (一)唐代以前的证明标准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证明案件事实所应达到的要求。《周礼秋官司刺》载: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赞司寇听狱讼。一刺曰讯群臣,二刺曰讯群吏,三刺曰讯万民。云赞司寇听狱讼者,专欲以成,恐不获实,众人共证,乃可得真,故谓赞之也。[5]946三刺本身并非证明标准,而是要通过听取群臣、群吏、民众的意见众人共证来决定最终的判决。所谓实和真,才是对事实认定所欲达到的程度。可见,古代诉讼证明所追求的是案件的事实真相。
  在《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中也能看到关于证明程度的表述,治狱篇载:治狱,能以书从迹其言,毋治(笞)谅(掠)而得人请(情)为上,治(笞)谅(掠)为下,有恐为败。其后注曰:情,真情,《周礼小宰》注:情,争讼之辞。疏:情,谓情实。[11] 245-246从中同样能看出证明的目标是发现案件的真实情况。
  在张家山汉简《奏谳书》中记载了春秋至西汉初年的22个案例,在其中许多案例中都能看到审、皆审的表述。例如:
  醴阳令恢盗县官米条记载了一桩盗卖公米的案子 为行文之便,文中所引仅是案例的部分内容,以下同。:鞫:恢,吏,盗过六百六十钱,审。[24]
  淮阳守行县掾新郪狱条记载了一桩杀人案:鞫之:苍贼杀人,信与谋,丙、赘捕苍而纵之,审。[22] 355出处:现代法学作者:陈光中 朱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