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证人出庭作证是一个长期困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难题。本文作者在对证人出庭作证进行现状分析和理论探索的基础上,就我国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制度的重构提出了若干意见。(Serving as a witness at court is a baffling problem which has puzzled the theory circle and the practice circle for a long time in civil procedure . The current research is short of careful demonstration or indispensable theory synthesis . Base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the theory about the problem , the author put forwards several opinions on the re-structure of the witness system in our civil procedure ,in order to make the civil procedure law which is being modified more perfect.)
【关键词】证人证言;证人出庭作证;制度重构(testimony ofwitness ; serving as a witness ; re-structure of the system)
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率低作为我国民事诉讼实践的一大顽疾近年来广受司法实务界和理论界的关注,他们也就此问题作了有益的摸索和大胆的研究,但是现实的情况是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证人出庭作证仍然陷于一盘散沙的局面,已有的研究缺乏必要的理论整合。笔者力图对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作一系统和较全面的论证和考察,以期对我国的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有所裨益。
一 、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现状分析
(一) 立法现状
从立法上看,我国对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民事诉讼法》第70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提交书面证言;第124条规定,法庭调查按照下列顺序进行:(二)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第50条和《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第29条也对证人出庭问题作了规定。不难看出:我国法律对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规定并非一片空白,这些规定解决了司法实践的迫切需要,一定程度上使证人出庭作证、质证等诉讼活动有法可依。
但进一步考察,我国立法对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尚有以下不足:相关规定过于原则和简单,操作性不强,立法存在很多缺失。具体而言,除前述相关规定外,我国立法对证人出庭的方式、出庭作证的程序、质证权的行使与交叉询问、不出庭与出庭的证人庭前书面证言的使用问题以及证人作证的法律责任等等都缺乏具体规定。这使得我国的证人出庭作证名存实亡,“书证中心主义”成为中国当前审判程序的最大特点和最大弊端 [1];我国立法仅规定证人有出庭作证的义务,而对证人作证的相关权利和证人不出庭的责任承担等方面均无涉及,致使证人在出庭作证中的权利、义务、责任相互脱离,极不协调。
(二) 司法现状
在我国民事诉讼实践中,证人不出庭或证人出庭作证率低的问题长期存在。有关调查数据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工人日报》报道,北京市各法院审理的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中证人出庭率只有10%,而约90%的证人都只提交书面证言。 [2]学者对河南某县人民法院1992——1996年间的民事案件的证人出庭情况进行过详细统计,该县法院其间审理的民事案件共1537件,其中需证人到庭作证的案件为1396件2380人,然而竟无一人到庭作证。 [3]学者王亚新在最新的证人出庭问题调查中,就五个基层法院2001年与2003年的证人出庭作证进行了比较研究,这五个法院在2001年的出庭作证率在7%——8%之间,在2003年有所上升,大约在10%——14%之间。 [4]应该说伴随《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的施行,证人出庭的问题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但总的而言我国的证人出庭率很低是个不争的事实。
以上资料表明,在我国民事诉讼实践中,民事诉讼法规对证人出庭的相关规定在司法实务中未得到相应地执行,以证人出庭作证为主、书面证言为例外的证人作证原则已经走向其对立面,这使得民事诉讼其他原则和制度的实施缺乏配套的制度支撑,严重阻碍了我国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正如学者指出的,证人不出庭作证已经成为制约司法制度改革和庭审方式改革的“瓶颈”。 [5]?
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的这种司法现状,除上述所言立法中制度设计的缺位外,笔者认为造成如此局面还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观念的原因
(1) 贱讼观。儒家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居于正统地位,其倡导的核心内容是“礼”,它规范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人们行为处事的基本原则。而礼注重教化的作用,这必然使人们贱讼、耻讼,视参加诉讼是道德败坏的表现。正如学者指出:“古人在说到诉讼行为的参加者时,常常要加上明显含有贬义的前缀或后缀词,以示鄙视。如‘滋讼’、‘兴讼’、‘聚讼’、‘讼棍’等等便是”。 [6]
(2)和谐观。“和谐”是中国传统礼制社会追求的目标,“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不仅存在于国人的行为实践中,而且潜藏于人们的内心深处。在处理与同事、亲友或其他人的关系时,“万事忍为先”,大家都以尽量保持关系的和谐为原则。在中国这样一个典型的乡土社会中,民事纠纷的发生牵涉到一系列的亲情、友情、乡情,除民事纠纷对抗双方的利益冲突外,其他人在没有相关利益时出于保持、维护这一和谐关系的考虑,一般不会参加到双方当事人的诉讼中去。
2.社会经济原因
(1)对证人人身安全保护不够。虽然《民事诉讼法》第102条和《刑法》第308条对保护证人人身安全、妨碍作证等作出了规定,但在现实中,打击报复证人的现象时有发生,证人的人身安全没有有效的保障,证人往往由于出庭而承受更多的风险,因此现实中证人由于害怕打击报复而推脱、拒绝出庭作证。这种打击报复得逞的行为会给社会带来相当负面的影响。丹宁勋爵曾指出“如果在某个案件中发生这类事而又未受到惩罚,消息就会很快传开,其他案件的证人就会拒绝作证”。 [7]
(2)对证人的经济补偿不够。对证人的经济补偿是解决证人出庭作证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证人出庭作证是公民的一项义务,因此司法实践对证人出庭作证的经济补偿缺乏必要的认识,极端者甚至认为证人出庭作证应该是无偿的。这种只规定证人出庭作证而不给予相应经济补偿的状况也使得证人在出庭作证时顾虑重重。
二 、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证人出庭作证与民事审判方式改革
肇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我国法院系统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主要以强化举证责任,重视公开审判,设置调解中心,以及调整合议庭、审判委员会和其他上级审判组织在案件中的作用和关系等为主要内容。 [8]公开原则、直接言辞原则等在改革中都得到了明确的接受和倡导。但如学者指出的,我国证人出庭作证率低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司法体制改革和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瓶颈”。下面以公开原则和直接言辞原则为例探讨其与证人出庭作证之间的关系。
1.坚持公开审判原则,强化庭审功能是审判方式改革的核心内容。它要求实现法庭上公开举证、质证、认证以及辩论,使当事人的诉讼活动和法院的审判活动置于庭审之下,以期保证审判的公开透明。而坚持公开原则,强化庭审职能的关键就在于使证人直接面对当事人和法官,当庭做出忠于事实和法律的陈述,并且接受双方当事人的质证和法庭的询问。在证人不出庭,实行间接审判方式的情况下,公众无法接触到诉讼的实质,审判公开的目的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