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7|回复: 0

2018浅谈票据信用对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23 20: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意识和信用精神是微观经济主体自身发展和宏观经济形势总体前进的重要前提。信用是票据的核心功能,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本文浅略地论及票据信用对市场经济的有益促进,并探讨商业信用评级机制的可行性和经济法制国际化的必要性。
关键词:票据信用 市场经济 经济主体 商业信用等级
一、票据与信用的概念及特征
票据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商品交换和商业信用的发展而发展。初期的商业信用采用挂账的形式,后来,为保证债权债务双方的权益,才产生了商业票据。
票据是出票人签发的、约定由自己或者委托他人于见票时或确定的日期,向持票人或收款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的有价证券。票据具有汇兑、支付、信用、结算和融资等功能,其中票据的核心功能是信用。  应该说票据就是在货币或商品的过渡中为反映债权债务的发生、转移和偿付而使用的一种信用工具。
从本质来看票据的特征是:1、有价证券。票据所表示的权利和票据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权利和票据完全溶合为一。行使票据上的权利以出示该票据为要件,否则票据债务人有权拒绝,并不负迟延的责任,故又为提示证券。2、货币证券。票据的给付标的以一定的金额为限,故和仓单、提单等以货物为标的的证券不同。3、要式证券。其作成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所规定的款式,缺少应记载的事项,其票据无效。4、文义证券。票据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完全以票面的记载为准,除法律所规定的以外,执票人不得要求票据所载文义以外的权利,票据债务人也不负文义以外的义务。5、单务证券。执票人可以凭票领取款项而不需给付任何代价。6、无因证券。票据权利的发生,不论它有无原因和是否合法,都不影响票据的效力。7、流通证券。票据和普通债券不同,可以用背书或交付的方法直接转让其权利于他人,并在市场任意流通,而不需要按民法的规定通知债务人,才能对债务人发生效力。
所谓信用,是在现代经济社会中, 社会主体由于相互之间的信任和其他主客观保障因素的存在,确信自己的利益会得到圆满偿付,从而使双方利益的互易发生时间的延迟或空间的转换。经济主体之间因为资金短缺、周转不畅等原因而利用相互间的信任和承诺,赊销商品、延期付款或预付部分货款进行商品买卖, 是为商业信用。银行利用自己的资金实力、声誉保障,对其他经济主体吸纳存款、发放贷款, 进行间接融资, 是为银行信用。由此阐发, 公法人信用、私法人信用、自然人信用等多种信用形式并存, 构成整个经济社会中的信用体系。在整个信用体系结构中, 除去不能形成民商事法律关系的所谓日常生活中的“信用”,不管哪种信用形式, 其实质都是反映人们之间债权债务关系。而这种债权债务关系表现在票据上,就是票据的信用。票据信用是构成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重要因素,票据之所以作为一种经济工具被创造出来,其最初最根本的目的在于人们要利用票据的信用功能来进行商业活动,促进商事交易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 作为一种书面凭证,票据本身并无价值,正因其有信用作基础,因而可以兑换为现实的货币,还可以代替货币充当资金交易的媒介,执行流动手段与支付手段的职能,发展到今天甚至可以融通资金。票据离不开信用,社会信用程度越高,票据就越容易被社会所接受和使用。因此,可以说,信用是票据的灵魂。没有信用,票据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可能与必要。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又是信用经济。随着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提高,信用关系也越来越复杂深入, 与信用相关的问题层出不穷。我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虽然对经济体制和经济行为的法律指引日趋成熟,但是从整体来看,市场经济法律体系还很不完善,大环境下的诚信意识淡薄,商事行为中的信用缺失、不讲商业道德的情况时有发生, 严重损害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纵观古今中外经济运行的规律,培养诚信意识,发展信用经济,是建设良性市场经济的必由之路。因此, 总结改革开放前二十年的经验教训,信用的缺失是一大危机,解决这个问题, 必须在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经济立法的同时, 建立健全我国的信用体系, 严格规范票据行为,这是保证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票据信用的主要作用
通过从微观的经济主体行为和宏观的市场经济运行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可以看到票据信用的主要作用如下:
㈠ 发展票据信用能够给企业融通资金提供便利,同时使市场经济主体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更加明晰。
在票据的信用功能被推广并获得普遍信赖的前提下,票据作为设权凭证,拥有票据的所有权, 即意味着拥有票据上所记载的债权, 就可以利用商业票据取得相对人的偿付, 或者对相对人进行债务清偿。这体现的是票据的支付和结算功能。更重要的是, 票据的做成及流转是以出票人或债务人的信誉为前提的, 也就是以“信用”为前提,持票人及后手债权人之所以接受票据,就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利益可以得到圆满偿付,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债务人才可以通过出具票据来缓解资金压力,赊购商品或者得到其他的融通便利。即使出于主客观原因,债权人的利益不能及时获得,但是有严谨的票据相关法规对其利益给予保障,可以进行追索或实施其他补救措施,债权人也不必担心会受到损失。如果票据未到期, 在票据信用得到普遍信赖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利用票据作为融资工具, 到银行申请抵押或贴现贷款, 实现资金融通。通过票据的流通和转让, 实现资金高效运转、高效利用。在资金短缺时, 商事主体可以签发以自己为付款人的商业本票, 实现资金的自我补充和调节, 这样的运转形式,使经济主体得到充分的活力,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正常状态。
㈡ 票据信用被普遍接受和信赖,能够促使经济主体更加自律,有利于经济主体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微观经济环境的规范化。
票据信用功能给经济主体带来的巨大利益,使得所有经济主体都不能忽略不愿放弃,由此会更加珍视获得这种利益所倚靠的商业信誉、口碑和信用度,从而更加严格依照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的商业行为,在经济交往中更加严谨诚信。如此以来,单个经济主体的诚信自律相互叠加相互影响,使所有的经济主体在整个经济环境下营造出一种集体诚信的氛围。诚信的提高和扩展,也能够影响到与之相关的经济链条的其他环节,便形成了一种经济和谐发展的良性趋势。由诚信作为经济主体的基本素质,在此之上的其他因素,譬如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售后服务体系,银行的工作效率、服务态度等,都会受到积极的影响,则经济主体的整体素质会得到必然的提升。在整个经济运转环节都得到优化的前提下,微观经济环境则更加规范,从而使宏观调控也会更加顺畅。
㈢ 票据信用被大众接受和遵行, 可以规范经济主体之间的信用关系,调整经济总量与货币供应量的平衡,降低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风险。
如果票据信用被整个社会广泛认可和信赖, 那么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贷关系就不再是资金供给关系, 而是票据所记载的资产与银行金融资产之间的交互关系。银行可以凭借对票据抵押或贴现量的增减来调整资产结构, 减少不良资产提高资产质量。同时银行发放贷款投放货币所引起的社会需求变动与银行持有票据背后所代表的商品量和劳务的供给量的变动之间, 存在一种无形的内在经济联系, 有利于达成货币量与价值量的平衡, 减轻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压力。再者, 专业银行或商业银行以从中央银行进行票据的再抵押、再贴现的方式来融通资金, 可以避免中央银行迫于压力发放再贷款投放大量基础货币的传统做法, 使货币发行机制得以正常化, 有力地遏制通货膨胀的压力。
㈣ 发展票据信用有利于完善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机制, 提高宏观管理水平。
商业信用的发展和票据化程度的提高, 使得中央银行可以利用再贴现率等手段来调控宏观经济的运行。在商业信用特别是票据信用得到普遍信赖的前提下,当经济运转出现形势不稳定的情况时, 中央银行可以提高或者降低再贴现率, 以此增减专业银行的融资成本, 在银行利益约束机制逐渐强化和利率逐步市场化的前提下, 专业银行会对中央银行贴现政策信号的变动自动做出灵敏反应, 相应地提高或降低对企业的贷款利率, 从而控制供需要求, 平衡经济发展。这样, 中央银行就可以通过调整再贴现率以及法定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等途径, 对我国的市场经济运行进行有效地间接调控, 避免利用信贷规模等传统行政手段进行直接调控对经济运行可能带来的不稳定因素, 从而完善我国宏观调控机制, 促进市场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