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浅析无权处分行为》这篇论文讨论的是无权处分制度这一在民法上最具争议的问题 ,论文首先从评析与该条文相关的无权处分行为、合同、处分三概念入手,继而以我国不区分物权行为和债权行为的立法思想为基础,讨论无权处分的合同的效力问题,无权处分行为涉及权利人和无处分权人、无处分权人和受让人、受让人和权利人三个法律关系,为了协调好各个法律关系的利益,提出了善意取得制度,并论述该制度与无权处分的关系及对无权处分制度的影响。合同法第51条涉及的问题很复杂,该论文主要是以对实际案例的解决为角度做的浅显的讨论。
;
[关键词]:无权处分行为 处分 合同无效 物权行为 债权行为 善意取得
[正; 文]:
浅析无权处分行为
我国合同法第51条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该合同有效。” 这个条款是关于因无权处分行为而订立的合同效力问题的规定。自合同法颁布实行以来,对该条款含义的解释及与相关法律的关系问题,在整个法学界一直都颇具争议。
笔者从自己的理解角度来分析了该条款中的若干概念。
一、无权处分行为的概念
1、无权处分行为 无权处分行为是指没有处分权的人擅自以自己的名义处分他人财产而订立的合同。财产权利不是人人都有权使其发生变动,只有财产所有人或有处分权的人才有放弃、转让等权利。不具备处分权的人擅自处分他人财产就构成了对他人财产权利的侵害。对财产权利的保护是所有有财产权制度的法律体系的共识。
2、合同 民法上的合同有债权合同、物权合同和身份合同之分。我国的立法模式不承认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和无因性,所以排除了本法对物权合同的使用,同时合同法也排除了本法对身份合同的使用。所以从合同法的主要内容来看该条所称的“合同”应为而且仅为债权合同。
3、处分 该词在合同法中虽然多次出现,但我国没有对处分的含义作过立法解释也无任何的司法解释,所以存在的争议也较大。首先,处分有广狭义之分,最广义的处分包括事实上的处分和法律上的处分,狭义的处分仅指法律上的处分。目前在法学界多数学者都同意处分指法律上的处分一说,这包括财产的转让、出让、赠与,在财产上设定抵押、质押、买卖、互易等行为。总之,以转移、变更财产权为目的的行为均属于处分行为。但是在对处分成立要件和效力方面目前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争议。
; 一种观点认为“处分”是单纯的债权含意,不以财产交付行为为构成要件,也不以直接发生物权变动为效力。如有关机构在解释合同法第51条时认为:权利人对于无权处分他人财产的合同的追认,使“此种效力待定的合同得以补正,合同溯及既往地发生效力,权利人及其相对人有权互相请求对方履行债务。”[*1]由此可以概括出:(1)“处分”指的是一种债权即合同权利的合意,与承担转移财产义务的合同为同义。(2)处分行为成立时,债务尚未履行所以在权利人追认之后还有一个双方互相请求履行的问题。
; 另一种观点认为“处分”是合意加交付的完整的交易行为。将物权的变动作为其中心内容和直接效力。如有学者认为“交付”是转移财产合同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实际上是债权合意与履行转移所有权的行为作为处分行为的构成要件。理由是我国不承认物权行为的独立性,所以单纯地移转所有权占有不能发生所有权移转的效果,但仅有移转合意而无交付行为一般也不发生所有权转移的效果。所以作为一个完整的处分行为,合意加交付是必备条件。
两种观点虽有差异,但分析便不难看出此两种观点都认为合同法上的处分行为是法律行为,其次此两种观点都肯定其中某些处分行为都具有债权债务关系的效力。因此,处分行为成立之后行为人负有履行给付的义务。至于当事人为履行债务而实施的交付行为是否属于处分行为的组成部分,并不影响处分行为的债权效力。
二、无权处分行为订立的合同的效力
; 分析完了无权处分制度的相关概念后来看一下无权处分行为而订立的合同的效力问题.根据以上对合同法第51条的理解,我们可以知道,该条款中的“处分”指的是“无处分权的人”订立的合同。
; 第一,“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该合同有效。”可以看出,无处分权人订立的合同的效力在于权利人,也就是说合同未经权利人追认或无处分权人在订立合同后未取得处分权的,合同无效。
如有学者认为,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而订立的合同“如果未经权利人追认或无处分权人在合同成立后没有取得处分权,合同应被宣告无效。”[*2]另如学者在解释合同法第51条时指出:“因无权处分而订立的合同在权利人拒绝追认和处分人事后未取得权利的情况下是无效的。”[*3]我国合同法的立法理论不区分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而是将债权行为和物权行为一体把握的,所以第51条不能称之为“行为有效”而应该是“合同有效”。我们所说的无效就是指无处分权的人订立的合同无效,而不能说订立的合同有效而仅仅处分的这个行为无效。我国不承认独立的物权行为主义,也不采取独立的债权行为主义而是采取一种折衷的主义,将物权行为即处分行为和债权行为即负担行为同时考虑,所以具有处分权是债权行为的生效要件,无处分权人订立的债权合同不发生效力。承认合同无效并非必然导致行为无效。无处分权的人订立的合同没有得到权利人的追认也没有在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合同无效。但是如果已发生标的物移转的交付行为,动产已交付,不动产已变更登记,而且买受人在与无权处分人订立合同及之后的交付行为发生时是善意的,则这个交付行为可能有效,善意买受人可以以善意取得来对抗权利人的追回权,交付移转的行为实际上有效。
; 因为买卖合同是无权处分的典型行为之一,我们以买卖合同为例。合同法第130条:“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第135条:“出卖人应当履行向买受人交付标的物或者交付提取标的物的单证,并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义务。”依据这两个条款,买卖合同的效力包括了标的物出卖人交付和移转标的物所有权的义务。由此可见:1)买卖合同是债权行为与物权行为的合意,即是折衷主义的体现。移转标的物所有权直接依据买卖合同而无须在买卖合同之外。2)买卖合同中要求出卖人对出卖之物有处分权。第132条规定:“出卖的标的物,应当属于出卖人所有或出卖人有权处分。”不属于出卖人所有或出卖人无处分权的物,不构成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也就是合同法不承认出卖他人之物的合同效力,即合同无效。
; 第二,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而订立的合同是效力待定的合同。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该合同有效。权利人未追认或无处分权的人没有取得处分权,合同无效。所以无处分权的人订立的合同在权利人未追认之前是处于一种效力努力待定的状态。
; 无权处分行为在得到补正之前当然无效,这是为了保护权利人的利益,也是与民法保护合法权利相一致的,是保护权利人权利的必然要求。但是,法律上也有例外规定,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可以经过权利人的追认而成为有效合同。这是因为如果承认无权处分的效力则会对权利人造成损害,与我国民法原则也是相违背的,但是权利人在无权处分行为订立合同后作出追认,这说明权利人同意了这一合同内容,且该行为对权利人无害,所以可以承认其效力。
我国合同法不允许处分他人财产,这首先在静态上维护了财产的安全,一旦无处分权人擅自处分了他人财产,损害了权利人的权利,损害了财产安全和交易安全。为了保护财产安全,促进交易,规定无处分权人订立的合同的效力待定,没有得到权利人追认的合同为无效的合同,这在动态上维护了财产的安全.由此可见,无权处分合同为无效或效力待定。
三、无权处分行为与善意取得制度
; 无权处分行为涉及到无处分权人与相对人,无处分权人与财产权利人,财产权利人与相对人三层民事法律关系,所以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法律问题。如果无处分权人与相对人订立的合同的效力完全取决于权利人的追认。那么只是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权利人的财产权而损害了相对人的权利,它只能解决权利人与相对人的关系,而且这对我国合同法保护交易安全的原则也没有给以同等的重视,与我国民法维护利益均衡的宗旨相矛盾。所以在认定无权处分行为效力待定的前提下,也要结合善意取得制度保护善意交易相对人的利益。这就要分析一下合同法第51条与善意取得制度之间的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