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关键词:地方志法制化建设
论文摘要:实现地方志工作的法制化,保障地方志工作持续、稳定、顺利发展  有利于修志工作中矛盾和问题的解决  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为建立全国地情信息网络化和信息资源共享打下基础
首届地方志工作完成以后,人们对修志工作经验进行总结的同时,对续修地方志工作的理论、方法及其管理形式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可以说这种讨论对我国地方志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笔者现就地方志工作的法制化建设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与方志界同仁商榷。
一、地方志工作的经验告诉我们,解决修志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促进地方志工作的发展和创新,就必须重视地方志工作的法制化建设
人们对全国首届修志经验进行总结时,普遍认为地方志工作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认真落实“一纳入,五到位”和坚持实行“党委领导、政府主持”的工作方法。由于各地对其落实程度不一,导致了全国首届修志成果良莠不齐,同时也影响了续修工作的顺利开展。一些地方出版的地方志书粗制滥造,对地方情况的记述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既浪费了人力、财力,又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为了对历史负责,在续修地方志工作的讨论中,许多人提出了重修的观点。所以,要使地方志工作健康、全面发展,使“一纳入,五到位”和“党委领导,政府主持”的工作方法落到实处,解决修志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就必须重视地方志工作的法制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规范地方志工作中的操作程序,使一些地方在修志工作中采用的短时间突击式、个人承包式、闭门造车式等等不良修志方法得到改正,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科学、规范的地方志工作法,保证地方志书的质量。现在续修地方志工作在全国各地已经全面展开,为了使地方志工作不走老路,从地方志理论、工作方法、管理措施等方面有一个新的发展,实现地方志工作的法制化是一个重要的保障。
另外,地方志工作实现法制化,不但能促进地方志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同时也能推进地方志的发展和创新。一个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一项事业发展和创新的温床。由于地方志工作历史发展的原因,要使这一工作与社会的发展相融合,对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加强法制化建设也十分重要。
二、充分认识实现地方志工作法制化的重要意义,积极推进续修地方志工作的健康、顺利开展
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来看,实现地方志工作的法制化与全社会法制化建设的步调是相一致的。改革开放多年来,中国的法制化建设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地方志工作作为一个传承历史文化、服务社会建设的重要工作也必须有相应的法制法规制度相制约。在法制化的条件下,才会推进地方志工作的健康发展和新一届修志工作的顺利讲行.
(一)实现地方志工作的法制化,为规范地方志工作操作程序的科学化服务。
首届修志工作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地方志工作的操作性不规范,许多修志单位没有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地方志工作的有关规定,加之地方志管理机构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机制,社会各部门对社会性的修志工作不能进行积极有效的配合,对修志部门提供的资料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许多部门和单位对涉及本行业的历史性资料收集和整理不及时、不科学,资料的遗失现象比较严重。修志机构采集资料的途径不畅,资料来源缺乏必要的保障。一些修志工作者又缺乏对本职工作的正确认识,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地方志工作和修志成果的质量。实现地方志工作的法制化,就能在全社会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地方志工作机制,从地方志工作的资料来源、资料整理、志书编纂和审定、志书的出版和发行等一系列工作进行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每一个社会单元不但有义务为地方志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同时也有权享受全社会的地方志资源。
(二)现地方志工作的法制化,在全社会营造地方志工作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促进地方志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