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表现
1.地区工业产品结构趋同
区域工业产品结构趋同,具体反映在工业布局的集中度下降和分散提高上。集中度指标可用全国总构成中前三位省区比重的总和即
式中,Xi(i=4、5、…、n)为n个省区中除前三名后的各省区的比重,Xj(j=1、2、3)为前三名省区的比重,V[,x]越趋近0,表明分散度越低,集中度越高;V[,x]越趋近1,表明分散度越高,集中度越低,存在产业趋同化。
下表说明,40多年来我国工业布局集中度不断下降,而分散度不断提高,虽然经过整顿治理后90年代的数据有所好转,但这个过程中同构化仍十分严重。
2.地区工业部门结构相似性增大
最近数据表明,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结构相似率为93.5%,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相似率为97.7%,此外以1992年全国工业净产值的部门结构作为零标准,然后对全国各省市区的工业部门进行分析并计算两者相关系数(即相似系数),结果是在所统计的28个省市区中,除偏在性资源产业所占比重较大的山西、黑龙江和云南三省外,其他省市区和全国标准结构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其中相似系数在0.9以上的区有17个,占地区总数的60.7%,如果剔除偏在性资源产业部门后进行部门比较,则相似系数不足0.8的只有云南省1个,超过0.9的达25个,占地区总数的89.3%。
3.各地区主导产业选择雷同
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起源于初级产品的加工,进而延伸至以家电为代表的机电产业,目前又进入到主导产业领域,纺织、食品、机械和化工几乎成为每个地区的主导部门。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有24个地区将电子工业列为支柱产业,有25地区将汽车工业列为支柱产业,16个地区将化工列为支柱产业,14个地区将冶金列为支柱产业。而且工业结构趋同问题在各省市区内部也广泛存在。
前三位省市工业产业比重
年份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名称 比重(%) 名称 比重(%) 名称 比重(%) C[,x1] C[,x2] V[x]
1952 上海 19.3 辽宁 13 河北 10 42.3 19.2 0.0603
1965 上海 18.1 辽宁 12.3 江苏 6.2 36.6 18 0.0744
1984 上海 10.6 江苏 9.7 辽宁 8.2 28.5 10.4 0.1115
1992 江苏 12.6 山东 9.95 广东 9.38 31.58 12.6 0.0871
1997 广东 12.3 江苏 10.0 上海 9.4 31.7 12 0.1045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结构理论和政策研究》宋海林等,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第252页。
4.各地区产业结构处于成长初级阶段: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
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商品总额中占主要地位。先一步发展的东部地区忽视产业调整与升级,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直到今天仍以加工工业如中低档家电、轻工、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要产业;整个经济增长仍由农业和其他传统产业支持,缺乏作为增长极和发动机的战略产业,地区工业产业类型趋同现状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违背了我国区域优先发展战略的初衷。
5.区域之间分工协作淡化
“大而全”、“小而全”,盲目追求自成体系,专业化协作程度低,大中小企业间缺乏有效的分工协作。在专业化比较发达的汽车行业,日本、美国的零部件协作工厂有上万家,而我国的一汽、二汽尚不足200家;工业结构相似性大,相对配套的地区工业体系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地区经济;经济结构趋同导致地区间竞争加剧,地方政府必然会为了保护本地区工业,维护地方利益而对市场进行分割封锁,阻碍地区间专业化
分工协作。
二、布局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模型
(一)区域产业结构形成的一般依据
1.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然要素(土地资源、气候资源以及不同类型工业生产的各种矿产资源、其他原料、燃料地理位置等)和非自然要素(劳动力、习惯、基础设施、资本、技术、历史、教育、文化、经营策略能力、市场交易设施、市场制度等)的区域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别。这种要素分布的地域特点是区域产业结构形成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它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通过如下几个步骤来实现的:要素分工影响地域分工;地域分工影响地域产业特点;地域产业特点决定区域产业结构特点。
2.经济过程的内在机制。劳动的地域分工及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归根到底是人类经济活动在地域空间长期分化的结果,是由经济过程的内在机制所决定的,所以,人们从分工中获得经济利益,从市场的区域性分化中获得的经济引力,才是区域分工及区域产业结构形成与发展的直接动力和内在根源,这些包括:(1)绝对优势;(2)比较优势;(3)规模经济利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