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82|回复: 0

2018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1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7 09: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 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直接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能得到多大程度的释放。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市场的、产业的和制度的一体化,三个一体化必须同时推进才能切实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创新一体化机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一体化 长三角 区域经济发展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世界所承认的全球第六大都市圈。它以全国1/50的土地、1/10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5的国内生产总值,近1/4的财政收入和进出口额,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但是同西方发达国家的都市圈相比,长三角都市圈的经济实力还有较大的差距,经济一体化程度低,区域城市间经济联系不紧密,还没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合理布局。
  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直接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能得到多大程度的释放。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市场、产业和制度的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产业一体化是核心,制度一体化是保障。三个一体化必须同时推进才能切实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有序、高效地发展。没有区域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没有区域城市间合理的产业链条,没有区域经济一体化运行的制度保障,区域城市就只能是群而散布,无法发挥集聚性的经济能量。
  
  二、现阶段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挑战
  
  1、地方本位主义和不合理的政绩考核制度
  经济体制转轨以来,对地方干部的政绩考核,经历了一个由“政治挂帅”到“经济增长”为中心的转变过程,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成了政府绩效、官员政绩评价和奖惩的直接依据,这导致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只顾辖区利益,对经济的运行进行不正当的行政干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一是设置区域贸易壁垒,不允许其他区域的同类产品进入本地市场或提高其进入成本,并限制本地企业把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向外转移,造成区域市场的行政分割。二是在经济管理和执法方面,地方政府在发生跨区域纠纷时偏袒本区域的企业。三是为招商引资而恶性竞争,最突出地表现在对土地进行甩卖式“杀价竞争”,“以土地换GDP、以优惠换外资”,各地区不仅用足国家允许的政策,还不断创新各种优惠政策,大打“政策倾销”战。
  2、基础设施重复低效建设
  机场、港口、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正由于此,在长三角都市圈范围内,各城市往往只着眼于本地行政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的现象严重。区域内高等级基础设施尚未形成网络;港口结构性矛盾突出,港群内部竞争十分激烈;航空运输市场空间不平衡,缺乏高质量的国际空港和机场群;各级物流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不明确,这些中心大多自成体系,部门分割、行业垄断、地方封锁。例如,嘉湖高速公路全长102公里,宽阔的6车道横贯湖州、嘉兴两市,是浙北地区连接上海的主要高速通道,然而,由于交通发展布局等方面的客观原因,申嘉湖高速在沪浙交界的上海市枫泾镇停止延伸,“断头”处距离上海高速公路网仅有10公里左右的路程。
  3、各城市产业结构趋同
  许多地方政府在规划地方产业发展时不顾自身的客观条件,争相发展高科技产业。产业同构是长三角一直都走不出的误区,无论是过去的16城市中12个城市上电信、11个城市造汽车、8个城市搞石化,还是现在各个城市都在发展的高新技术园区、创意产业园、物流园区、中央商务区,在食品饮料、纺织、印刷、塑料、办公机械设备等产业方面,“长三角”江、浙、沪三地的同构率竟高达80%以上。据测算,上海与江苏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是0.82,上海与浙江的相似系数为0.76,而江苏与浙江的相似系数则高达0.97。
  4、区域公共问题凸显
  多年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造成了长三角区域内生态环境被破坏,人地资源紧张,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问题凸显。长三角地区拼土地、拼资金、拼环境的投资拉动的外延式增长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不协调,高能耗、高污染的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偏高,造成资源供应紧张,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到投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主要水体污染严重、土壤污染突出、酸雨发生频繁 、“三废”排放激增和食品安全危机等。长江三角洲目前已经成为中国酸雨多发区和水环境严重污染区域。
  5、持续发展能力问题
  长三角地区历来地少人多,资源尤其是工业发展的能源、主要原材料都需要依赖国际国内市场供应。因此,这里不仅人口密集(还有很多外来务工人员),而且工业项目星罗棋布(从开始遍布乡村的乡镇企业到今天日益增多的外资项目)。在高投入、高速度、高消耗、低附加值的粗放增长方式作用下,长三角地区工业近年来面临的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压力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持续发展的能力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长三角地区许多以高度专业化和价格竞争为利器的产业集群已经进入低谷和调整期,有的产业集群甚至难以为继。 其中浙江省有制造业集群近千个,但这些集群中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45%,远低于发达国家3%的高比例。
  
  三、创新一体化机制
  
  要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必须同步推进区域市场、产业与制度的一体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至今,地方政府仍然拥有大量的经济资源,并且拥有强大的行政力量与管制手段,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同时也是政府授让资源于市场、还权于企业的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起着主导作用,而市场则是一体化的根本动力,制度是一体化的保障。创新一体化机制,必须要从政府、市场与制度三方面着手。
  1、政府取向
   (1)组建权威与谈判式组织。借鉴国外都市圈治理经验,可建立权威性组织,赋予其相应的资金支配权和审批权,以协调区域内重大问题。例如在流域水资源管理方面,可成立由水利部、有关部委(局)、流域各省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和用水单位代表组成的流域管理委员会,负责对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保护等事务进行协商决策,形成各方参与、民主协商、共同决策、分工负责的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也可参照WTO的模式成立谈判式组织,就区域内重大问题进行投票仲裁。若区域内某一城市对其他成员城市的商品设置高行政壁垒,或是采取倾销式优惠政策以吸引外资等,其他成员可提出诉讼,申请仲裁。
   (2)多元化治理模式。培养各种以企业为代表的经济组织与以民众为代表的民间组织,充分发挥这些非政府组织参与决策咨询、舆论监督、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管理等作用,逐步向政府、企业、民间组织等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管理社会事务的区域公共管理模式发展。
   (3)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坚持政府的改革方向,还资源于市场,还权于企业,最终转型为服务型政府。切实解决政府对市场直接干预过多、过深,而公共产品和服务又严重不足的状况,把政府经济工作的着力点转到创造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政策和法律环境上来,转移到完善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上来,真正让市场起到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2、市场取向
   (1)建立区域性专业市场。区域市场的整合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从具体门类的专业市场着手,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运用国际统一标准规范市场行为,重构统一的商业信誉体系,逐步整合区域内的各类商品市场与生产要素市场。广泛利用来自社会各界的多元化主体,引导各类资本共同投资培育、建设并竞相开放面向本区、全国和全球的大型商品、生产要素市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