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经济|金融|营销|管理|电子商务
›
2018邯郸四古都商业的兴衰及其对建设区域经济中心的启示
返回列表
查看:
768
|
回复:
0
2018邯郸四古都商业的兴衰及其对建设区域经济中心的启示
[复制链接]
2731326
2731326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7-17 09: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摘 要] 今日邯郸市辖区内存在邯郸、邺城、大名和广府四座古都。由这四座今日邯郸辖区内的古都的历史演变及其商业的兴衰,可以看出一座城镇的兴衰与其商业的高度依存关系。商业活动是一个城镇获得生产生活资料和出售产品的基本渠道,商业兴则兴,商业衰则衰。邯郸已确立建设成为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区域经济中心乃至文化中心的宏伟目标,这就必须大力发展邯郸的商业,为商贸活动提供各种便利。因商业活动的兴盛依赖于便利的交通、当地物产的丰富,社会地位和知名度的提高会使其更上一层楼,而好商善商文化的形成会使其具有长久的动力支持。因此,邯郸推进商业的发展,一要进一步加强交通建设,使交通更加便利;二要提升产业层次,改善产业结构;三要练好内功,做好对外宣传,提高社会地位和知名度;四要搞好商业文化建设,培育好商善商文化。
[关键词] 邯郸;古都;区域经济中心
一、今日邯郸市辖区内四座古都的历史演变
今日邯郸市辖区内存在邯郸、邺城、大名和广府四座古都。
邯郸为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公元前386年(赵敬候元年),赵敬候平定公子朝叛乱后,因都城中牟在叛乱中损毁严重,且地近魏国,容易得到支持公子朝的魏国的侵犯,故迁都邯郸。此后历经成侯、肃侯、武灵王、惠文王、孝成王、悼襄王、幽缪王,直至公元前228年秦军攻破邯郸,赵国在邯郸共历8代国君,建都158年[1]。赵都邯郸在赵武灵王时期达到了其鼎盛时期。赵武灵王实施“胡服骑射”,北略中山,骧至燕代,雄踞中原,使邯郸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秦汉时期,邯郸虽已不是国都,但也仍是全国名城。秦统一中国后,为天下36郡之一邯郸郡的治所;西汉时期,是除都城长安之外,与洛阳、临淄、宛、成都并称的“五大都会”之一。
邺城为邯郸市辖区内建都时间最久的古都。东汉末年,邺城为冀州刺史治所,先后为韩馥、袁绍所居,并得到进一步营建。公元204年,曹操破袁尚,居邺城,领冀州牧,开始大规模营建改城。著名的铜雀、金风、冰井三台即在此时筑成。公元213年曹操封魏公,以邺为魏都。公元216年曹操进封为魏王后,又以此为王都。曹丕称帝洛阳后,又与洛阳、长安、许昌、谯并定为“五都”之一。曹魏对邺城的建设是邺城作为都城建设的起点。公元335年,后赵皇帝石虎将都城从襄国(今邢台市)迁都邺城,对邺城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冉魏、前燕这两个短命朝代,也将邺城定为都城。公元534年,北魏从洛阳迁都邺城,史称东魏,又对邺城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继东魏而起的北齐也以邺城为都。总之,在曹魏之后,邺城历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五代,均为都城,辉煌时期长达370余年。人口达百万之众,是当时世界上少有的大都市。可惜的是,邺城在580年8月在北周权臣杨坚平定相州刺史尉迟迥之乱后焚毁,城内居民全部被南迁45里,导致彻底毁灭[2]。
邺城虽彻底毁灭,但其东南的大名却因大运河的开通、漕运的发达而勃兴。自三国魏文帝黄初二年(公元221年)至民国26年(1937年)“七七事变”的1700年间,大名先后是郡、州、府路、道的治所,为天下闻名的大都市。大名在历史上也曾短暂作为国都、长期作为陪都。大名历史上曾两次短暂作为国都,第一次是五代后唐,晋王李存勖于公元923年在此登帝位、建都城,建后唐,都名东京,年号同光;第二次是叛宋降金、被金封为藩国大齐皇帝的刘豫,建都大名府,都名北京。大名作为陪都的历史很长,有7次之多。第一次是战国初期,魏武侯以邺为别都。第二、三、四、五次是五代时期。后唐、后晋、后汉、后周都曾将其作为陪都。在五代短暂的53 年(907 年—957 年) 中,魏州城作为当权者的北方陪都约40 余年。第六次为宋仁宗为防少数民族辽契丹的侵扰,于庆历二年(公元1042 年)采纳吕夷简的建议,将大名府升为陪都,钦定大名府为北京。北宋期间大名府作为陪都凡70 余年,为巩固北宋中央集权,抵御辽兵入侵,留下了不朽篇章,成为其陪都历史上最长、最辉煌的一页。第七次是叛宋降金的大齐皇帝的刘豫,在迁都汴京后,仍将邺城作为陪都,称北都。从金以降,大名府在北宋以后,虽因失去军事重镇的作用,且数罹兵燹、水毁,多有残毁,走向衰落,失去陪都的地位,但也一直为路、府、道、专区治所所在地。这在全国地级市中是绝无仅有的[3](P9)。
另外,太极名城广府镇虽没有作过正式政权的都城,但却作过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建立的大夏政权的都城。窦建德于618年称夏王,建都乐寿,国号夏,公元619年迁都洺州(广府)。窦建德在城内建万春宫,设置百官,分治郡县,并推行了鼓励农桑,减免赋税,保境安民的政策,赢得了部下和境内百姓的爱戴。在此期间,大夏国的农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境内社会秩序安定;军队亦扩充到了20多万人。窦建德以广府城为中心的政权在与宇文化及和唐军逐鹿中原的战争中多次取得过重大胜利[4](P33)。
二、邯郸四古都历史上的商业兴衰
城镇是一定区域内的人口集聚地。城镇人口的众多必然带来对粮油、布匹、食盐、装饰品及其他消费品的大量需求,从而带来商业的繁荣。如果城镇附近有某种矿产,如技术能力达到,必然会被开采利用,带来采矿业、冶炼业及金属加工制造业的兴起,从而产生大量的生产性需求,促进该城镇商业的进一步繁荣。城镇人口很少进行农业生产,其粮油、布匹、食盐等基本的生活资料,除少数靠国际征收外,绝大多数也必须靠商人贩运而来;城镇生产的兵器、生产生活器具、工艺品,也必须由商人贩卖出去才能收回成本并实现增值。因此,城镇的兴旺状况与商业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相互依存,共生互动。一方面,城镇为商业提供了社会需求和适宜场所;另一方面,商业也为城镇提供了各类产品和发展动力。因战乱、地震、河溢、火焚及行政机关的迁离而导致城镇衰落后,当地的商业也会一落千丈。邯郸、邺城、大名、广府都是商贾云集、店铺林立的商贸重镇,但在邯郸丧失国都、郡治地位,邺城被焚,大名被淹,广府县治迁离后,当地商业也便衰败不堪。同时,若因交通中断、物质匮乏及政策阻止而使商业活动难以开展后,城镇的发展就会缓慢,甚至出现衰退。如大名因大运河的修建而兴,又因黄河、漳河、御河(卫河) 连年泛滥,运河的淤塞而衰。城镇的命运与当地商业的荣衰息息相关,探讨清楚二者间的关系,不仅可更好地解释历史,而且对城镇的规划和当地经济发展皆有启发作用。
一个城镇的商业能否兴旺,取决于好多因素。但以下几种因素是至关重要且直接的因素。(1)交通状况。商业活动是个运进外地物质又运出本地物质的物质交换活动,与农业相比,物质的流动性大大增加,必须借助于便利的交通才能运转。商业大都市都处于交通枢纽地位。交通枢纽,古代更多地依赖于自然条件,近现代则主要依赖于路网的建设。如战国、秦汉时代邯郸的兴起,便依托于其邻近太行八陉之一的滏口陉并处于太行山东麓的南北大道上。邺城的兴起,依托于其邻近漳河和滏口陉。大名的兴起与大运河的开通密切相关,借助于处于大运河永济渠的枢纽中心。(2)当地物产状况。本地有丰富的物产,才有换取外地物品的资本。本地如物产贫乏,拿什么和外地交换呢?本地物产的丰富是商业大都市产生的基本条件。邯郸一带襟带山河,表里形胜,土地肥沃,又有丰富的煤铁资源,这就使邯郸一带不仅具有丰富的农产品,而且有丰富的矿产品、金属冶炼品、生产生活器具、兵器和装饰品。古代邯郸、邺城、大名乃至广府的兴起,明显依托于邯郸一带物产的丰富。(3)社会地位。一个城镇如被定为某种行政中心,必然带来行政机关的入驻、军队的驻扎、人口的增多、能工巧匠的集聚、服务业的兴盛等一系列效应,会使当地的工商业锦上添花,更加繁荣。如古代邯郸、邺城、大名乃至广府的兴起,虽主要凭借当地交通的便利、物产的丰富,但邯郸成为赵国都城、邯郸郡治所,邺城成为冀州刺史治所、曹魏王都及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的都城,大名成为安史之乱后“河朔四镇” 四大强镇之首的魏博镇的治所、后唐和大齐的都城及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大齐的陪都,广府成为窦建德大夏政权的都城及广平府治所后,无疑使其商业更加繁荣、辉煌。(4)文化状况。如果政府鼓励经商,为商业活动提供政策激励、资金支持,居民又喜好经商、善于经商,也即具有好商善商文化的话,就会为商业的兴盛提供持久动力,有力地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和城镇的兴旺,甚至会催生出新的城镇,即便行政机构迁离,也不会从根本上影响当地经济的繁荣,城镇仍会保持繁荣兴旺;如没有这样的文化,行政机构一旦迁离,当地经济便会急剧衰落,城镇便会萧条破败。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至1978年底改革开放开始这一段时间,因推行计划经济体制,严厉禁止一切私人交易,商业活动急剧萎缩,导致我国的城镇化率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上海这座解放前的国际商贸、金融中心也风光不再,为香港所取代。而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率大大提高,城市规模急剧扩大,并且出现了好多国家未曾投资的、由民间的商贸活动直接催生的城镇。如由于温州人特别善于经商,温州的城镇化在改革开放后出现了迅猛增长的势头。上世纪80年代后期,温州由当地务工经商农民兴起了一股农民造城运动,出现了龙港、柳市、桥头等一批农民工商城市,会聚集中了一批较具规模的农民工商企业,形成了繁荣的专业性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并带动运输、信息、商业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当地乡镇企业的聚集中心和辐射中心[5] (p24)。
邯郸、邺城、大名和广府,由于占据交通要道、当地物产丰富,又曾作过国都及州郡、府道治所,在特定条件下政府也支持经商,居民也有经商风习,历史上商业都曾一度极为繁荣。邯郸,战国时期即是商业繁荣的大都市,手工业、冶铁业、铸造业兴盛发达。秦国商鞅变法后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而赵国却是大力推行农工商并重的政策,允许民营工商业的发展,允许集市贸易的开设,邯郸居民也喜好投机取利。这使邯郸的商业极为繁荣。如赵国有名的实业家“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邯郸卓氏(汉代卓文君之先人)也是以冶铁致富的典型。还出现了象吕不韦这样能赢利“百倍”、“家累千金”的大商人。赵国灭亡后。邯郸虽失去国都的地位,但仍经济繁荣,“富冠海内”,为“天下名都”,成为西汉时期的“五都”之一。
邺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进入世界大城市之列,有百万人口,是国际性的大都会、邯郸平原南部最大的工商业都市,工商业极为繁荣。《隋书·地理志》便说:“魏郡,邺都所在,浮巧成俗,雕刻之工,特云精妙,士女被服,咸以奢丽相高,其性所尚习,得京洛之风矣。”也就是说,北朝中后期,其繁华的程度可与洛阳比美。邺城作为东魏北齐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形成了独特的风俗文化,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浮巧成俗”和“邺都俗薄,旧号难治”,以至“天公无奈何”。邺城“俗薄”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人情险波”、“妄起风谣”和“诉讼官人”等三个方面。其文化性质就社区而言属于都市文化,就经济而言属于商业文化[6](P96)。这种风俗的形成,无疑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大名在唐末藩镇割据及五代时期,随着大运河的开通、政治地位的提升,逐渐形成华北地区最大的工商业都市。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大名在唐末、五代时期,不少人称之为邺都,但这个邺都是大名,而不是邺城。邺城在580年8月北周权臣杨坚平定相州刺史尉迟迥之乱后,被焚毁,彻底毁灭了。大名(即邺都)工商业的繁荣,文献中多有记载。如:《旧五代史》卷七五《晋书·高祖本纪》称后唐长兴年间“时邺都繁富为天下之冠,而土俗犷悍,民多争讼”。大诗人李白来此游历时,曾赞叹道:“魏都接燕赵,美女夸芙蓉。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青楼夹两岸,万室喧歌钟。天下称豪贵,游此每相逢。”高适也曾赋诗道:“魏郡十万户,歌钟喧闾里。”敦煌所出S529 号文书,五代后唐时期的《诸山圣迹志》也称:“南行三百里,至邺都,即魏府也。管七州五十余县,府城周围一百二十里。寺院大小一百余所,僧尼七千余人。并于此处建国。土出绫罗,多丰繁,平原险陆,左右山川,商贾填便,不殊镇府也。” [3](P10)由此足见,大名经济繁荣、工商兴旺,为时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广府镇的规模虽然比邯郸、邺城、大名为小,但毕竟作过曲梁县、邯郸郡、广平府的驻地及窦建德大夏政权的都城,是方圆三百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其商业也是相当发达的。尤其这里是杨氏太极拳和武氏太极拳的诞生地,是人们心中的太极圣地,带来武术器材、武术教授和医药市场的繁荣,创出了一些知名品牌。如城内的太和堂药店便与北京同仁堂、天津达仁堂齐名,名闻遐迩[4](P33)。
可惜的是,四个古都的商业后来都失去了往年的辉煌,变得萧条冷落了。虽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国都地位的丧失、行政机构的迁离、战争的破坏及交通要道的转移,但之所以衰落得这么厉害,无疑与缺少文化的支持有密切关系。自从西汉武帝(公元前157-87年)垄断盐铁、创轻商、贱商、反商政策以来,历代官府都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得广大居民都形成了鄙商轻商的心态和习俗,以耕读为荣,而以经商为耻。人们不去经商,势必加剧商业的衰落。虽然邯郸、邺城、大名的居民当时具有“仰机利而食”的风气,颇善经商,但这些原住民大多在战乱中死亡或逃离,现今的邯郸人口大部分并非古代邯郸人的后代,而是在明初大移民时由山西洪洞等地迁移来的。这些人来自闭塞的黄土高原,并无经商习俗,更使邯郸一带居民更加鄙商轻商了。民间商贸繁荣的景象,大多昙花一现般出现在政局混乱、监管松弛、民间活动自由度较大的“乱世”。一旦大局底定,皇权巩固,就又开始限制商贸活动了。在这种政策和习俗下,四座古都商业的衰落势不可免。
三、邯郸四古都商业的兴衰及其对建设区域经济中心的启示
由邯郸、邺城、大名和广府这四座今日邯郸辖区内的古都的历史演变及其商业的兴衰,可以看出一座城镇的兴衰与其商业的高度依存关系。商业活动是一个城镇获得生产生活资料和出售产品的基本渠道,商业兴则兴,商业衰则衰。邯郸已确立建设成为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区域经济中心乃至文化中心的宏伟目标,这就必须大力发展邯郸的商业,为商贸活动提供各种便利。因商业活动的兴盛依赖于便利的交通、当地物产的丰富,社会地位和知名度的提高会使其更上一层楼,而好商善商文化的形成会使其具有长久的动力支持。因此,邯郸推进商业的发展、促进其繁荣,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进一步加强交通建设,使交通更加便利
邯郸目前的交通状况已经很好,是铁路的纵横交汇地,是全国179个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纽之一,并且已经通航,对外交往十分便利。在铁路方面,纵穿中国南北的京广铁路与横贯祖国大陆东西的长治——邯郸——济南——青岛铁路交汇于邯郸市区。在公路方面,南北向的京深高速公路、107国道与东西向的青兰高速公路、309国道交汇于邯郸市区,在市区外的所辖县内,定魏公路、邢峰公路、平涉公路纵贯南北,邯临公路、邯大公路、魏峰公路、永河公路横穿东西,在境内形成了“五纵五横”的干线公路网络。在航空方面,邯郸国际机场于2007年8月8日建成通航,该机场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干线机场,已经通航上海、重庆,即将通航深圳、青岛、秦皇岛等更多航线。在四省交界区域中,只有邯郸具备铁路交叉、国道交汇、高速纵横过境和航空港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条件[7]。相对四省交界区域内的城市而言,邯郸的交通优势已初步显现。但是邯郸的交通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主要是:(1)近郊交通不够通畅,路况不好。如赵王城、赵王陵为邯郸近郊的著名景点,但是汽车却不能直达,需步行很长的距离才能抵达。(2)停车场不足,停车难现象十分严重。目前,邯郸市有机动车22万辆,每天还在以200辆的速度递增。而公共场所的停车场只有不到500个,车位2.5万余个。平均每百辆车注册拥有汽车停车泊位11.6个,与国家每百辆车拥有汽车停车泊位80-90个的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加上一些司机不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乱停车现象在邯郸各条街道都有出现,堵车现象层出不穷。(3)不少公路质量不高,使用期限较短,有的刚修完就开始损坏,使路面坑坑洼洼,颠簸难行。(4)收费站太多,往哪里走都要掏钱[8],加重了运输成本,使外地打算到邯郸投资者望而却步。
针对这些问题,要努力构筑公路、铁路、航空立体化大交通体系,为区域经济中心建设提供强大交通支撑。为此,要按邯郸市交通发展规划,逐步建设形成“三纵(大广高速邯郸段、石安高速邯郸段和远景规划的邢峰高速公路)两横(青兰高速公路邯郸段和远景规划的邯大高速公路)一环(环城高速)五射线(以主城区为中心的五条高速公路射线)”为主框架的高速公路网,京广、长治-邯郸-济南-青岛、邯黄铁路网,邯郸机场航空网立体大交通,从而实现对外与经济发展强省有航班相通,与沿海港口有铁路相接,与周边城市有高速公路相连,对内构筑起以市区为中心的1小时交通经济圈,达到县县通高速公路,村村通油公路。以主城区为中心,以京珠高速公路邯郸北段向邢台方向,京珠高速公路南段向河南安阳、新乡方向,青兰高速公路邯郸东段向山东聊城方向,青兰高速公路邯郸西段向山西长治方向,邯大高速公路向大名、河南濮阳、山东菏泽方向,5条射线向周边辐射,一个以邯郸主城区为中心,辐射全市16个县(市、区)的高速公路网格局将会初步形成。届时,在邯郸市区,无论从哪个方向,哪条干、次道驱车,不出20分钟就可进入高速公路;各县城可实现在15分钟内快速到达高速公路;以邯郸为中心,1小时内可以到达任何一个市辖县,2小时内可以到达周边济南、郑州、石家庄、太原4座省会城市,4小时内可以到达北京、天津、唐山等重要城市[9]。
(二)提升产业层次,改善产业结构
目前,邯郸产业经济基础已比较雄厚。农业综合生产条件优越,是全国确定的小麦,棉花、玉米等5种主要农产品优势产区,小麦、棉花常年产量达200万吨和8万吨,素有“北方粮仓”、“冀南棉海”之称,形成了鸡泽辣椒、临漳獭兔、馆陶蛋鸡、魏县鸭梨等10个特色产业之乡。邯郸境内已探明矿物资源多达40多种,其中煤炭和铁矿石储量分别达到40亿吨和4.8亿吨,被誉为现代“钢城”、“煤都”。邯郸工业门类较为齐全,为全国重要的冶金、电力、煤炭、建材、纺织、日用陶瓷生产基地。邯郸商贸物流发达,形成了一大批轻纺、汽贸、建材、钢铁等流通企业,建成了一批辐射全国的大型批发市场[7]。但是,目前邯郸市各产业仍存在不少问题,这主要表现为:(1)技术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邯郸诸产业传统产业、初级产品多,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少;进行原料型、资源型、粗放型产品加工的多,进行精深加工产品的少;工业产品能耗高,重点高耗能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吨以上,在全省居首[10](P44)。(2)缺少品牌,驰名商标、知名企业、名牌产品很少。如,2008年3月22日,国家工商总局公布了2008年度认定的230件(含2007年度补充的两件)中国驰名商标,邯郸省仅邯郸华斯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怡嘉琦”、张家口卷烟厂有限责任公司的“钻石及图”和唐山隆达骨质瓷有限公司的“LongDa”3个,邯郸一家也没有。曾有成名资质的企业、品牌最后大多枯萎。“金菊”牌缝纫机含苞而未怒放,“蝴蝶”牌自行车翩翩而未起舞,“天天面”、“邯郸”啤酒、邯郸机床、包装机械、“摩罗丹”、“特日欣”、“舒而美”等成长而未壮大[11](P85)。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转变发展战略,由注重外延增长转变为注重内涵的提升,努力提高技术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着力打造邯郸产业品牌。对此,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1)建立企业自己的技术开发机构,营建起自己的技术创新机制,提高企业自身的技术开发能力。(2)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通过出资购买、委托研发、聘请科研人员担当技术顾问或到企业兼职等手段把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的技术。
2、提升产业层次,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进军。(1)强力推行标准化生产规程,加强各级检测中心和检测站建设,提高检测能力,健全技术推广体系。(2)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技术开发力量,加大资金投入,用先进技术改造所从事的传统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促使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化。(3)着力扶持以办公自动化、信息产业化、消费类电子设备换代产品为代表的优势企业和拳头产品,使之形成规模经济,成为邯郸新的经济增长点,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3、集中力量培育一批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使之成为邯郸的名牌产业、知名企业。当其出名之后,还要妥加保护。
4、树立品牌意识。改变有产品而无自己品牌的现象,尽快将自己的产品注册品牌。有品牌而没有注册的要立即注册,防止被其他企业抢注。宣传企业名人,一定要把企业的产品、品牌推介出去,不可人出了名,公众还不了解企业的产品及其品牌。
5、进行造名策划。除目前常用的聘用影视或体育明星在收视率高的电视频道、报刊频繁而持久地播发广告,赞助众所关注的大型运动会、选美、救助灾区难民等活动,请专家、领导、记者写科普文章向公众推介等之外,还可通过媒体有意营造某种消费热点,使公众对自己的产品产生大量需求,然后趁机把自己的产品推出[11](P86)。
(三)练好内功,做好对外宣传,提高社会地位和知名度
一个城镇,社会地位和知名度提高了,才能引起世人的关注,才有向心力、吸引力,吸引人们尤其是外来商户来此地创业,从而为该城镇带来就业机会和财富。提高社会地位和知名度最有效的方式是高级行政机构的入驻。地级市总会比县级市更有地位、更知名;而省级市又总会比地级市更有地位、更知名。不过,除非进行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邯郸作为地市级党政机关驻地的地位很难改变,虽无虑降为县级市,但升格为省级市也几乎没有希望。只能寻求其他的办法。目前,邯郸市区非农业人口已达140万左右,进入百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型城市行列,并且是拥有自主立法权的全国19个较大的市、全国179个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纽之一,还获得了“中国成语典故之都”的称号。其辖区内的永年县也获得了“中国太极拳之乡”、“中国太极拳研究中心”的称号,永年县旧县城——广府古城还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这都使邯郸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得到显著提高。邯郸市建设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区域经济中心的决策也会有力提高邯郸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除此之外,邯郸还应采取以下措施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
1、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将邯郸由资源型城市转变工业型城市。邯郸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以煤铁资源而兴。邯郸市以煤铁等矿产资源发展起了冶金、电力、建材等产业,形成以这些产业为支柱产业的产业集群。资源型城市对本地资源的依存度很高,一旦资源枯竭,就会面临衰亡的命运。目前,邯郸市的煤铁等矿产资源日益枯竭,如不未雨绸缪,尽快找到煤铁的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成功实现产业的转型,邯郸不但不能恢复历史上作为名都大邑的光荣,还可能再度衰落。因此必须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改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为集约型的发展模式,促使邯郸企业生产从粗加工转为精加工,从一次性利用资源转向循环经济,逐步将邯郸由资源型城市转变工业型城市[11](P77)。
2、发挥邯郸文化资源丰厚的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将邯郸由文化大市转变为文化强市。邯郸是具有30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邯郸诞生于新石器时代,兴于殷商后期,繁荣于战汉。有着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六百多年的都城史。中原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融为一体,构筑了邯郸历史文化开放、进取、包容之基调,形成了上古时代的女娲文化、新石器中早期磁山文化、战汉时期的赵文化、曹魏时期的建安文化、南北朝时期的石窟文化,以及广府太极文化、梦文化、磁州窑文化、成语典故文化和边区革命文化等十大文化脉系。悠久的历史为邯郸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其历史遗存丰富,层次脉络清晰。全市现有文物古迹1500多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省级97处,全国重点革命纪念建筑1处。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项,省级23项。[11](P151)邯郸历史文化资源具有时间跨度大,内涵宏大,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资源相匹配的特点。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蕴藏了巨大的市场价值,也为邯郸市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雄厚的文化基础。但是这些丰厚的文化资源绝大多数并没有开发出来而变为现实财富,文化产业的发展明显不足,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微乎其微,邯郸只是一个文化大市,但还不是一个文化强市。为此,必须采取一系列配套的措施,大力发展邯郸文化产业,将邯郸由文化大市转变为文化强市。
3、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扩大邯郸的知名度。有知名度方可招来投资商、引来游客。由于宣传推销不够,邯郸“百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型城市”、“拥有自主立法权的全国19个较大的市之一”、“全国179个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纽之一”、“中国成语典故之都”、“中国太极拳之乡”、“中国太极拳研究中心”等称号还没有被外地人广泛认知,一些很有游览价值的景区没能享有应有的知名度,“藏在深山,无人知晓”。如人人皆知秦始皇,却不知其出生地就在邯郸。邺城,这座六朝古都,在学术界几乎无人关注,没有被当成古都。大名,虽然只后唐庄宗李存勖和大齐皇帝刘豫在此短暂建都,但作为陪都却长达七朝。学术界对这一现象很少了解。邯郸市的新闻媒体、出版部门、外宣部门、互联网等要加大对这些称号及宝贵资源的宣传力度,借以提高自己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力争达到“河南少林、山西平遥”那样的宣传效应。在加大在重点省市和中央媒体宣传的同时,要积极扩大宣传覆盖面,尤其是要积极开拓境外宣传渠道,把自己推向境外[11](P104。
(四)搞好商业文化建设,培育好商善商文化
目前,邯郸市已确立了建设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区域经济中心的宏伟目标,这在居民商业意识不强、不善经商的条件下显然是难以实现的。邯郸人商业意识不强、不善经商,存在敝商拙商的习俗,这严重制约了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这就必须建设邯郸商业文化,不断克服邯郸人敝商拙商的习俗,树立好商善商的习俗。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