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90|回复: 0

2018大理白族自治州产业结构发展机制研究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7 08: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大理白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既有自然的、历史的原因,也有政策、制度效应的因素,但更重要的还在于自身产业结构的落后与低效。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产业结构具有民族地区的典型特征,其三大产业及其变迁反映了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轨迹和特色,因此,如何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民族自治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民族经济发展的主要课题。
  关键词:民族自治;产业结构;调整机制
  
  大理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东邻楚雄,南靠思茅、临沧市,西与保山市、怒江州相连,北接丽江市。全州土地面积4 258万亩,人均13.6亩,山地占全州总面积的80%以上。现有耕地293.22万亩,人均0.89亩。大理州境内地质成矿条件好,矿产种类较多。金属矿点200多个。大理州是一个天然的植物种质基因库。植物种类有温带,甚至一些寒带地区植物的种类代表,还有从亚热带直至热带北缘植物的种类代表;有古老或较为原始的种类,也有后来演化、衍生的植物种类代表;森林资源丰富,是云南省的重点林区。历史上,白族经济都是以农业为主。改革开放以来民族手工业和农业商品生产经营发展迅速,白族与内地汉族在经济、文化上基本能够保持同步发展的水平,但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差异性非常明显。
  
  一、大理白族自治州经济发展现状及产业结构分析。
  
  截至2007年,全州国内生产总值实现322.03亿元,比2006年增长13.2%。其中,第一产业增长7.0%,第二产业增长17.9%,第三产业增长13.3%,主要农产品产量增加,特色和优质品的比重提高,农村经济实现了较快发展。在经济结构上,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私营经济以及其它经济成分的比例为38.2∶31.0∶26.5∶4.3,初步实现了国有、集体、私营经济三分天下各占其一。
  大理白族自治州三次产业结构始终伴随着全省的产业结构调整,经历了一个螺旋式升级过程。经过前6个五年计划的经济调整与发展,到1987年,全省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产业结构由传统的“一、二、三型”转变为“二、一、三”型,实现了第一次升级。“八五”期间,适合自然禀赋条件和经济技术水平的工业部门迅速崛起和发展,到1992年,全省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再次发生了变化,随着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为“二、三、一型”,实现了产业结构的第二次升级。“九五”以来,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第一二三产业比例由1995以来25.3∶44.5∶30.2,进一步调整为2000年22.3∶43.0∶34.7继续呈现出“二、三、一”型产业结构态势。“十一五”期间,按照一产调优,二产调强,三产调快的总体思路,进一步优化结构。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产业结构己由1978年的62∶14∶24调整为2007年的26.4∶37.1∶36.5
  就第一产业来说,1990年以来,尽管农业连续多年增产丰收,粮经作物种植比例也从1978年的92:8调整为2007年的70:30,但农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逐渐突出。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附加值低,劳动生产率低,商品率低,农业份额相对较高,但由于农副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农业增产农民不能增收,导致一产对GDP的贡献有限。
  从第二产业来看,工业经济结构中,工业经济总量小,工业生产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第二产业较为弱小。2007年,全州有20 708个工业生产单位,实现工业总产值1 832 893万元,户均产值88.5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82户,实现产值529 620万元,户均产值64 588万元。25户大中型独立核算企业实现产值385 657万元,户均产值15 426万元,占全州工业总产值的42%。工业产品档次低,缺少知名优势品牌。工业产品以原料型、资源型产品和食品为主,初级产品加工多,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多,缺乏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值工业少,总体上尚处于初级产品加工阶段。上游初级原料型产品占30%左右,终端消费类食品占60%以上,中间精细深加工产品十分稀少。多数企业不注重发展战略策划,品牌意识淡薄。目前,尚无全国名牌产品。省名牌产品仅有7个,支柱产品“三塔牌”卷烟也未列入全国烟草行业重点扶持的36个名优烟品牌范围。支柱产业单一,产业关联度低。除烟草产业形成支柱外,其他三大产业仍处在培育阶段。几大产业间、行业间协作配套差,联系不紧密,形不成集群效应、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生产工艺、装备落后,技术水平低。除烟草、乳制品、啤酒、制药、建材、印刷等行业实现了大规模、高标准的技术改造,使行业的工艺、技术和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外,绝大部分中小型企业技术改造步伐缓慢,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仍然比较落后。据调查,截至2007年底,全州工艺设备中,90年代及以后出厂的约占63%,80年代出厂的约占30%,70年代出厂的约占7%。其中,国产设备约占80%,进口设备约占20%,拥有自动化、半自动化生产线约50条。企业组织结构形式落后,管理经营水平较底。一是企业规模小,分布零散,行业集中度低,大中小型企业结构不合理,带来行业内无序竞争,行业资本效率、生产率和利润率低。二是企业财产组织结构单一。2007年底,全州工业单位按注册类型分,国有经济12个,集体经济252个,城乡个体工业19 766个,其他类型经济(含私营、股份制、外资经济等)678个。非公经济虽然形式上所有制形式得到优化升级,但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家族式传统管理经营现象突出,离现代意义上的公司制还有很大的距离。这样的工业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管理,使工业发展投资大、周转慢,总体效益低,自我发展能力弱,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近年来,大理白族自治州第三产业发展较快,比重持续上升,发展势头十分喜人。三产门类多,既有劳动密集型行业,又有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能广泛提供简单劳动、复杂劳动的就业机会。既可以为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又可以为社会稳定发挥重要作用。但就整个民族自治地区而言,结构不合理,发展层次低这一云南省第三产业发展的通病依然表现得很明显,仍然以传统的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为主,而新兴的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信息产业、社会物流业所占比重较低。特别是城镇公共服务、居民生活服务等社会服务行业,由于市场化程度低、城市化水平低,发展明显落后。文化、教育、科技、体育等与提高居民素质相关的行业,没有形成产业化经营,发展水平较低。正在培育的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业虽近几年发展很快,但还存在总体开发层次,核心旅游资产的民族文化含量不高,信息化程度低,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营销还不够响亮,经营还较为粗放等问题,与现代旅游业发展的要求还相差较远。此外,国家及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能力弱,投资比例较小,对民族经济的拉动有限,对财政的依附性还很强。农民收入有限,普遍存在购买力不足的问题,对外开放还行不成大气候,吸引外资少,国际贸易能力低。民族自治地区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已严重地制约了民族经济的发展。
  
  二、大理州产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大理白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既有自然的、历史的原因,也有政策、制度效应的因素,但更重要的还在于自身产业结构的落后与低效。产业结构是由建立在生产要素禀赋基础上的比较优势决定的,应随生产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的变化而调整,它总是处在一个动态渐变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并在市场产业竞争中,要求不断地得到有机整合,使之与市场需要相适应。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应高起点、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现有工农业基础优势,发挥生物资源多样性,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优势,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产业竞争力,建立区域性的特色经济,实现追赶式发展。如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具体而言,大理白族自治州实施单一比较优势战略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制约因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