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景宁县大均乡作为浙江省的民族乡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考虑其特殊的民族文化特性。通过分析大均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了大均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思路,使该乡在解决“三农”等新农村建设基本问题的同时能做好农村生态保护和民族文化传承,使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与生态文明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景宁县大均乡;社会主义新农村;畲乡之窗
1 大均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
1.1 自然条件
大均乡位于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西南,距县城15公里,面积 86平方公里,属景宁畲族自治县中部低山林、粮、茶、果、畜、药综合农业区,农、林、水力资源比较丰富,其中林地 11.9万亩,占总面积的92.17%。全乡现为9个行政村,总人口4183人,其中畲族人口占35.5%。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区内多高山,海拔高低悬殊,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境内主要有大均坑、大赤坑、新亭坑等河流,均为山溪性河流,水位涨落迅速,径流量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1.2 经济发展状况
该乡依托资源优势,中药材、笋竹两用林、茶叶、食用菌、吊瓜等种植规模不断壮大,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2000-2007年全乡经济总收入年均增速达到13.4%。2007年全乡工农业生产总值完成236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50元。工业基础比较薄弱,旅游业发展迅猛。
1.3 社会发展状况
近年来通过整治,该乡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经过农村康庄工程、农村电网改造等工程的实施,全乡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全乡义务教育、公共卫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社会事业工作有序开展。
2 大均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
2.1 有利条件
(1)资源优势。大均乡特有的畲族文化资源(包括民族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和生态资源,都为该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应该充分利用“中国畲乡之窗”等独特资源,挖掘民俗风情文化内涵,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经济、民俗经济等特色经济形态。
(2)区位条件。浙江省属于长三角经济发达省份,依托浙江日益改善的区位结构功能,利用周边辐射,对接大市场,拓展发展空间,经济发达省份的大环境为畲族乡镇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后发机遇。如浙江省的公路联城战略突破了区域交通瓶颈,区位与资源优势的结合为资源向产品转化创造了条件。
(3)政策优势。各级政府、各系统对民族乡镇都有扶持政策,金融系统也给予民族乡镇特殊优惠的贷款照顾,鼓励和支持民族村发展经济,有效解决了民族地区发展经济资金不足的困难。
2.2 制约因素
(1)经济基础薄弱,特别是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全省农民人均收入的一半。
(2)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农民增收乏力。尽管随着特色产业的发展,该乡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但由于缺乏竞争力较强的农业产业和品牌,生产效益普遍不高,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增收不稳定性较大。
(3)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共享率低。由于集体经济薄弱,财政扶持有限,大多数村庄文化、体育、卫生、公共安全等设施依然缺乏。
(4)低收入农户比例高,脱贫任务艰巨。目前全乡低收入农户386户占全乡总人口的27%。由于他们文化素质不高,缺乏系统的针对性技能培训,大多数外出劳动力只能从事低收入的体力工作,从事技术型工作的人员少,工资收入低,脱贫致富任务十分艰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