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就新时期以人为本与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全面论述,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以人为本 经济社会
一、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把以人为本定位为科学发展的核心,反映出我们党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在深化。去年9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讲话时强调了六个进一步。进一步深刻理解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一步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到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这六个进一步有三个进一步关系到人。从此可以看出,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中的重要地位及重大意义。这意味着要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升到哲学高度人格层面来加以认识和考虑。
二、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看做国家核心发展战略,从国家核心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谈人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前所未有的。这很值得我们深深地思考。
中国为什么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一个人生下来无非干两件大事,一是做人,二是做事。道德是做人,能力是做事。中国传统文化就如何做人至今还有比较完整的道德学说,在这方面,西方还在向我们学习。但是如何凭能力做事,中国传统文化不占主导地位。儒家文化在几千年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到了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上把儒学变成了封建统治术,后来到明清程朱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更将其变成了“吃人的礼教”,可以说流毒至今。造成今天我们中国人偏好道德,轻视能力。我们的毕业生走向社会了,大部分领导干部喜欢那些听话、服从的员工,整个社会对“听话服从”要求比较高,而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判断、独立选择、敢于创新的人,在中国历史上和今天的发展空间并不很大。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思考,中国的发展特别需要力量,这种力量的合力来自每个个体的潜能和创新能力的充分发挥,每个个体的潜能、创新能力是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力,这是个基本常识,但是我们中国人不知道怎么迷糊了,把能力价值深深埋在下边,上边盖着很多非能力的因素,人情关系、主观好恶、金钱多少、情感远近,这些东西被很多人青睐,而能力人们却视而不见,加以排斥,我们缺乏敢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我们必须思考能力问题。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倡导“能力本位”观念。“能力本位”简单地说,就是凭本事吃饭,凭技能立足,使有能力者到本来应该有的位置上,使有才能者的潜能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整个社会一切创造才能充分涌流。能力本位是针对官本位、权本位、关系本位、人情本位而言的。市场经济的文化是能力本位。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逐步完善,能力本位的观念正在逐步被人们看重和接受。2000年,江泽民同志强调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时指出:这对中国经济、社会、科技发展来讲,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的意义。2003年中央召开人才工作会议,中央提出:把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看做我国人才培养、人才开发的主题、核心。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有两个核心观点:一是要把党的各项建设落实到执政能力建设上来,二是要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推动党的其他各项建设。党的十七大更明确指出:把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创新党的建设的主线,这意味着我们党对执政能力的高度重视。共产党必须有执政能力,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巩固执政地位,这是任何一个政党执政的铁打不破的规律。在经济建设中,要改变我们国家目前的被动地位,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确立能力本位观念,彻底批判和摒弃官本位、权本位以及关系本位、人情本位观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