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经济|金融|营销|管理|电子商务
›
2018地方经济优化升级的人力因素研究
返回列表
查看:
262
|
回复:
0
2018地方经济优化升级的人力因素研究
[复制链接]
295931
295931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7-16 21: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地方经济优化升级的人力因素研究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目标,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这一切从根本上来说,都取决于经济体中的人员素质。
一、我国地方经济人力资源现状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年增长率9%以上。但在高速发展的背后,表现出的是落后的技术、低廉的劳动力,发展的实质是低端产业的恶性循环。据媒体报道,目前一些地方出现了用工荒,究其原因是,为数不少的企业特别是地方企业,由于资本短缺和技术落后,长期以来仅依靠国内充足、低价的农民工等低素质劳动力。造成的结果是:这类企业没有技术革新、技术改造、技术升级的能力,管理水平也相对低下。实现产业升级、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创新的关键是要依靠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实现产业升级,从根本上要依靠劳动力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因此,提升劳动力综合素质,是实现地方经济优化升级、转型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科技进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基本前提。当前,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提供知识型劳动者、高层次管理人才和高水平科研人才,已成为最重要的任务,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其中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地方经济的优化升级,必须有高校培养的人才支持。
二、高校培养经济工作人才的优势与目标
高等院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的办学和人才培养方向,应以服务地方经济或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目标,围绕地方经济特色和地方优势产业办好相关专业。学校应根据经济发展需求,增强所设专业的实用性,主动加强与地方产业尤其是特色产业、龙头企业的沟通联系,了解不断发展的产业经济对各个岗位的知识、素质、技术、能力的需求,并以此为参照,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配套设置和课程、教材改革,建立以强化执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根据产业需求设置专业,针对企业要求开发课程,形成课程满足职业、技能保障就业的良性循环。既要做好适应性服务,更要做好主动服务。适应性服务就是随着地方产业的发展对培养方向作出相应调整,不断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主动服务则是一种超前服务,重在做好服务的超前准备,加强服务的引领性、针对性。学校要面向所服务的地方产业制定整体和长远规划,加强对地方经济、产业发展趋势和相应需求的研究和预判,提前采取应对措施。重点要放在解决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研究、相关产业的重大技术创新、人力资源长远优化等方面,以体现高校在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高校通过强化办学特色,为地方经济发展及时培养实用、管用的人才,必然也会凸显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赢得地方乃至相关行业的重点支持,使学校建设得到不断加强。
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好的作用,要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本着合作、融入、共赢的原则,汇聚社会各方力量搭建合作平台,优势互补,实施资源共享,实现共同发展。要通过加强合作,优化办学条件,拓宽办学途径,提高办学水平,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推动科技转化,强化高校对社会的服务功能,带动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实践中,高校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与地方企业积极合作,实现多方共赢的目标。
在合作领域及方式方面,一是加强信息交流。通过合作建网站、召开会议等形式,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合作单位提供人力资源服务、合作项目信息服务。二是人才培养。通过开放教育培训、生产研发、设备设施、人力资源、就业岗位、社会市场等综合资源,让地方经济体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订单式人才培养、技能大赛等途径,通过高校之间跨校第二专业、跨校选课互认学分等方式,推动院校和企业等社会部门的人才培养业务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师资教学。校企之间师资互聘,高校聘请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为兼职教师或开设流动课堂与专题讲座;企业聘请高校教师参与技术人员培训,构筑企业人员和院校师资培训优质平台。四是项目开发。通过整合校企资源,合理分工协作,组织技术攻关、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等工作,联合开展重点课题研究,提升科研和教学实力,共享研究和开发成果。五是校企共建。通过校企联动,集聚教育与产业合作的综合优势,创建标准化实习基地等校企一体的品牌项目,实现校企优质资源共享。实践证明,高校与企业进行校企融合并回报社会,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公益事业,是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以上多种方式的校企合作,必然会带来三个方面的效应:一是实现企业生产技术升级。企业通过与高校长期有效的合作研究,增强企业自身的研究能力,并在一些前景性项目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企业通过引进高校培养的与专业和岗位相适应的人才,实现了产业人员的优化,减少岗前培训费用,解决了企业在产业升级和转型过程中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也解决了人力资源供需问题,为推动企业产业链和价值链从低端环节连续不断地向中端和高端环节过渡,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增添了后劲。二是促进高校办学。通过高校与企业合作,提高了教师对科研的兴趣,使教师有机会研究现实问题,迎接一些更具体、更实际的挑战。同时,拓宽了传统学术界服务科研的范围,让高校科研人员有机会开阔眼界,促进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结合、为生产实际服务,促进知识向生产力的转化。高校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依据社会需求确定培养目标,改进教学方法,改变办学理念,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同时吸引优秀生源、扩大学校知名度。三是提升社会满意度。学校培养出动手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有效解决了就业问题,促进了社会稳定。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在校期间就提前进入与本专业相应的岗位开展工作实践,必然提高了动手和实践能力,丰富了实际工作经验,为更好地选择就业岗位奠定了基础。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