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经济|金融|营销|管理|电子商务
›
2018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教法初探
返回列表
查看:
269
|
回复:
0
2018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教法初探
[复制链接]
7288993
7288993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7-16 19: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摘 要: 针对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容量大、时间紧、要求多的特点,尝试使用“双主教学模式”,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并引入多媒体教学技术,运用声音、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技术来真正吸引和丰富学生的心灵和思想,提高学生阅读优秀传记的素养。
http://
关键词: 教学流程; 引进; 放开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10-0108-01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外传记作品选读》采用的是文选的形式,一共选收了中外十位杰出人物的传记,其中前六篇是精读,第七、八两篇略读,最后两篇为课外阅读。从选收的内容来看,有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也有科学家、文学家和科技界商业界的成功人士,涉及面很广,而且大都是中学生有所接触、可能又有兴趣了解更多的杰出人物。此外,编者也充分考虑到选文的生动、有趣,照顾到高中生普遍的接受能力和阅读心理,所选篇目都是比较好读的。涉及到的传记种类很多,有比较标准的纪实性传记,有作者自述的自传、注重学术性的评传,还有人物小传、回忆录、传记小说等等。
从学习实际情况来看,本选修课的课时安排非常有限,可编者还要求尽量配合高中阶段语文必修课的学习,特别是阅读和写作训练,让学生从传记阅读中能够初步学习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评价历史人物,养成对传记阅读的兴趣,尝试对人物的观察、描写与评述,提高读写能力。
容量大、时间紧、要求多,如何上好这门选修课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使用并总结了这样一种教学模式,现将其教学流程图示如下: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教学流程图
这个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引进”和“放开”。
“引进”指的是引入多媒体教学技术来确立教学目标,提示教学的重点、难点,激发阅读兴趣,组织思考与探究,引导拓展与实践,让学生从传记阅读中能够初步学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评价历史人物,并尝试对人物的观察、描写与评述,提高读写能力,尤其是将课本与励志结合起来,将教育和语文教学密切结合起来,利用声音、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辅助手段来真正吸引学生的心灵和思想,引起学生对优秀传记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口味与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引进”一词还指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比如,杜甫、鲁迅、毛泽东、马克思等等,必修课都曾经学习过他们的作品,现在从传记角度了解和熟悉他们的生平事迹,反过来可以重温必修课学过的内容,可能加深对有关内容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杜甫传时,为引起学生对这篇传记阅读产生兴趣,布置学生先回顾在课上或者课外读过的杜甫的诗,包括读过的其他唐诗,引导学生从诗歌的内容出发,尽力想象诗人当时生活与创作状况,让学生找到历史的感觉。然后,在传记的阅读中“印证”和丰富自己原来的想象。还用“互文阅读”的办法,即将自己已经学过的杜诗(或者传记引述的诗),与传记中有关的记载做比较阅读,加深对作品的感悟与认识。在此基础上,转向对杜甫的人格、文品的探究。
“引进”更指要把阅读和作文、课堂教学和高考连贯起来。将这样一门阅读课和作文甚至高考“搭界”,因为传记阅读不但扩大了同学们的阅读面,也扩大了他们对人生对社会的了解,引发许多人生哲理的领会。这对于作文肯定也就大有补益。教材中许多篇目后都设计有写作训练的题目,在教学时就把它们充实到教学环节中:比如学写自传、给家人写传,评议一个人物的功与过等。高考中的实用类文本阅读更是与传记紧密相连,引进其的重要性就无需赘言了。
而“放开”一词指的是教学时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就是尝试使用了“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双主模式”。双主模式介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之间,它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也不完全是以学生为中心,而是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不是发挥“主宰”作用,自始至终主宰课堂,完全由教师唱主角)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即要把“教师为中心”和“学生为中心”两者的长处吸收过来,而把两者的消极因素加以避免。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是以阅读为主的选修课。教师只需起引导、点拨、总结作用,而应充分发挥多媒体图片、音乐的启发感染作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激发学生主动性,组织学生热烈深入的探究讨论上来。在引导、点拨和总结时,教师要突出重点,除了提示对传主事迹或者人格精神的理解外,还应当特别注意帮助学生鉴赏传记的写作艺术和文体特征。比如鲁迅一篇,就应当引导学生重视对这篇回忆录的艺术赏析。要让学生了解:一、萧红如何以细腻感觉捕捉传主日常的生活化细节,随意点染,就把鲁迅写活,展现一位伟人性格的丰富性。二、这篇作品与一般传记不同,文学性很强,作者感情的融入非常多,文笔散漫而又抒情。因为是回忆录,有许多印象片断的重现,包括对一些生活细节的捕捉与体味,描写似乎很随意,甚至有些零碎,却一点也不觉得烦琐,读着读着,许多印象就连贯凝聚起来,让我们看到鲁迅生动丰富的个性,看到伟人生活化人情味的一面。三、注意这篇回忆录的叙述角度,特别是对传主情感评价的心理视角,作品中的“我”往往一身二任,既是事件发生的见证人,同时也是事件的评价者。这样的引导点拨,既能让学生了解传记艺术,同时又体会到了自己没有读出来的精妙之处。
无论是“引进”,还是“放开”,目的还是为了体现课改新理念,探索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有效教学模式。《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正是这样一门探索性较强的课程,希望更多教师能放手实践,总结经验,使这门课程的教学模式更加多姿多彩。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