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校思政载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大学生在面对客观环境的重大变化时,其思想和心理都会发生深刻的转变。这就对新时期高校思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新的网络模式和载体,不断推进大学生思政载体的发展和创新。
http://
思政 载体
胡锦涛同志曾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因此,高校大学生思想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
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使得网络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的重要的载体。网络载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并充分运用互联网的舆论宣传作用,加强管理,使之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手段,对外宣传的新渠道,在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内容及方法上不断改革与创新,扬长避短。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团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育主客体之间是通过一定形式联系起来的,我们就把这些能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或内容,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和操作,主客体可借此发生互动的形式,称之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必须同时满足下列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必须能够承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原则、内容等信息,并能便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操作。
第二,必须是能够联系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一种形式,主客体可借助这种形式可以互动。作为联系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一种形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主要表现为综合的教育形式和具体的活动形式。
总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基本特征,才能将其看作是载体,也才能加以适当的运用,反之则不能当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二、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当前,网络已成为学生交流和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和领域,个体的思想通过社区共享、信息聚合和网络平台的传播,往往会形成热点,这些热点会通过网络上多种媒体途径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判断甚至政治倾向,使得传统的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1.德育的主客体双方的关系面临挑战
在现实中,高校德育的主客体关系相对是比较固定和明确的,主体大多处于主导权威的位置,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其主体性地位要强于客体(学生)。但在互联网环境中,所有网民的地位是平等的,网络成为一个平等的对话平台,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往往会出现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的现象。
2.德育的信息渠道面临挑战
网络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信息的“大爆炸”,各种信息会随着网络渠道涌向学生。如今,学生获取信息已经不再仅仅通过课堂、黑板和课本,他们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网站获取信息。根据2011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12月,中国的网站数量为191万个。网络传递的海量信息不可避免地会混杂腐朽文化、错误思潮、虚假信息以及黄色信息等,这都会使得德育的主导性理念受到多元信息流强烈的冲击、挤压和挑战。
3.德育的载体介质面临挑战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置身其中。网络已经与校园里的教室、寝室和运动场一起构成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四大公共环境。而互联网所具有的独特的形态、表达方式及传播特点都对传统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挑战。
虽然互联网环境下,高校的德育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但同时也必须看到网络所带来的机遇:一是网络拓展了高校德育的空间。二是网络扩大了德育的对象。三是网络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
三、易班网络的积极作用
面对新形势下的高校德育工作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必须要大力提高思政工作者的网络素质,建立一支适应网络环境,既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又善于运用网络工具从事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是当务之急。易班网络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开发完成的,并被打造成大学生的网络思想家园。通过易班网络的虚拟空间,各高校可以建设和培养一批易班学生示范群体和易班骨干网主,发挥他们在易班网络虚拟空间中的引领效应,以点带面,以部分带动整体,从而推进易班网络社区文明氛围的整体提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打造:
(1)建设骨干队伍。由校行政干部、学生工作负责人、辅导员、学生等组成的骨干队伍,在学习生活的各个版块方面各显其能,发挥活跃分子作用,带动所有学生浏览使用易班的积极性。
(2)创建示范团队。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激励措施,重点建设一批班级、学生会、团组织、党支部等优秀网络群体组织,使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而带动整体网络群体提高。
(3)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对于表现积极的网络群体组织和个人,积极鼓励他们紧密结合易班的功能特点加强自身建设,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紧密结合国家和社会的热点,唱响主旋律,很好地起到学习和宣传作用。
总之,网络时代的到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丰富了载体和手段,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适应新形势,把握新变化,不断探索新途径,才能从容面对网络时代的挑战,开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张梦恩.迈向健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韩巍.关注网络背景下的群体研究[J].理论界,2010,(10).
[3]任瑶,徐继开.浅析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