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94|回复: 0

2018佛教生态伦理观与生态旅游开发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6 19: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佛教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佛教生态伦理观的基本特征集中表现在它的整体观、无我论、生命观、净土观以及日常的生态实践方面。佛教生态文化尽管存在不少的历史局限性,但是它留下的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丰富经验和深刻智慧,为人类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对于旅游开发来说,还是有很多值得挖掘和利用的文化资源。
http://
  [关键词]佛教;生态伦理观;生态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1)10-0161-04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是在几千年的农业文明的生态实践中逐渐发展和成熟的。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佛教形成了系统而丰富的生态伦理文化思想。佛教对现实人生问题的关注与世间人类苦难的关切和思考,促使它形成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论。佛教虽然本身主要不是生态伦理学,但是从人和自然的关系方面审视佛教,可以发现佛教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具有独特的生态伦理观。诚如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Amord JosephToynbee,1899-1975)论断的:“佛教把自然的包罗万象和一切众生普遍存在的生命之法,作为自己根本的宗教。换句话说,佛教的第一宗旨要做到跟宇宙和生命中存在的‘法’相一致,并从中指出人与自然走向融合、协调的道路。”
  一、佛教的生态伦理观
  佛教生态伦理观的基本特征集中表现在它的整体观、无我论、生命观、净土观以及日常的生态实践方面。
  (一)整体现
  佛教生态观的哲学基础就是缘起论。建立在缘起论哲学基础之上的佛教生态观认为万物互为缘起,世上没有任何事物可以离开因缘而独立产生和存在,而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的相依相成,共同构成宇宙整体,这即是佛教所谓的整体论。佛教的整体论认为,宇宙世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宇宙一切现象包括生命都处于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因果关系之中,世间诸法都是缘起性空,彼此处于重重关系网络当中,彼此具有关联的广泛性与包容性,天地与我同一,万物与我一体,人我都是同胞,四海之内皆是兄弟。按照佛教“依正不二”的思想,生命主体与生存环境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一个整体,一切众生皆具有同一性。人类不能脱离自然环境而存在,人类生活所需最终都必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在整体论的基础上,大乘佛教发展出大慈大悲、天下一体的菩萨情怀,要求人类善待世间万物。
  (二)无我论
  从缘起论出发,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没有不变的本质,只是相对的存在,这就是佛教的无我论。原始佛教一开始就确立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法印,大乘佛教从“缘起性空”观念出发发展出“空”的思想,指出诸法由因缘和合而生,从而没有固有的自在规定性,否定人与万法存在不变的自在规定性。佛教的元我论通过对人我执和法我执的破除,否定了世间万物的存在实体性,摈弃对生命主体和世间万物的执着眷恋态度,从而否定了生命主体自身的优越感及其在世界中的优先权,认为万物即我,我即万物,万物都是与我平等的有佛性的生灵之物,都享有与人平等的权利,最终实现对一切范围的自我中心论的彻底否定。由整体性的认知思维,大乘佛教发展出天地一体、物我一体的观念,并由己及人,推人及物。与此相关,佛教主张六道轮回,即在未解脱之前,处在六凡中的生命依据自身的行为业力获得来世的相应果报。其所强调的善恶报应,旨在强调人类必须对自身行为负责,认为我们所处的环境是由我们人类所做的善业或恶业造就的,因而我们对所处的环境状态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生命观
  佛教的生态智慧的核心是在爱护万物中追求解脱,通过参悟万物的本真来完成认知,提升生命。佛家主张“无情有性”观点,认为万物皆有佛性,众生平等,都有生存的权利,都有存在的价值,这不仅包括有情识的动物,也包括无情识的植物、无机物。一切生命既是其自身,又包含他物,善待他物即是善待自身。禅宗更是这样,认为“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Amord Joseph Toynbee)发挥了佛教的无情有性说:“宇宙全体,还有其中的万物都有尊严性,它是这种意义上的存在。就是说,自然界的无生物和无机物也都有尊严性。大地、空气、水、岩石、泉、河流、海,这一切都有尊严性。如果人侵犯了它的尊严性,就等于侵犯了我们本身的尊严性。”佛教正是从一切生命都具有贪生畏死的感受出发,从慈悲的立场和避免杀生恶业的角度,主张“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祓一切众生苦”,“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把“勿杀生”奉为“五戒”之首。佛教慈悲思想的实践主要侧重于“布施”和“不杀生”两个方面。“布施”主张善待万物,“不杀生”强调坚决反对残害与漠视生命,极力主张顺世重生。佛教还特别反对战争和刑杀,并提出断酒肉、素食、放生等主张。
  (四)净土观
  一直以来,西方极乐世界的生态环境被视作佛教生态理想。佛教所描述的极乐世界秩序井然,“处处皆有七重行列妙宝栏,七重行列宝多罗树,及有七重妙宝罗网,周匝围绕四宝庄严,金宝、银宝、吠琉琉福、颇胝迦宝,妙饰审绮”;极乐世界蕴藏有丰富的优质水,“处处皆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弥满其中。……多福众生常乐受用”;极乐世界遍布树木鲜花,“诸池周围有妙宝树,间饰行列,香气芬馥。诸池中,常有种种杂色莲花。”佛教强调净土是由佛菩萨功德所成就,清净无垢染是其特征,是能使众生的感官和精神都得到至高无上享受的极乐世界。“天下名山僧占多”,僧侣们发现、开发、利用自然旅游资源,保护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佛教寺庙的山水园林是其精神境界的外化,它们是世间的净土,它们在实现其宗教功能的同时,也成为环境保护的典范。佛教强调寺庙乃佛门清净之地,寺庙园林中山水、建筑、一草一木都具有“佛性”,要求寺庙僧侣以及参拜寺庙的人们都须抱着一种虔诚和敬畏的心理,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也使得寺庙的生态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
  (五)生态伦理实践
  佛教要求信徒奉行素食、戒杀、放生、节俭、节欲等日常生活理念,佛教建筑的环保特征、植树造林等环保行为等都体现了佛教生态伦理实践。其中,素食、戒杀、放生体现了对世间生命的尊重和爱护;佛教节俭惜福、少欲知足、勤俭理财等简朴生活观是一种超越单纯物质生活追求,注重内在高层次精神自觉的符合生态观念的生活方式;佛教建筑的环保特征主要体现为佛教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协调的生态伦理实践特征。植树护林等环保行为则主要表现为佛教僧侣和信徒的环保意识和环保实践。历代僧人都具有良好的生态意识,非常重视植树护林和环境保护,以至于“可惜湖山天下好,十分风景属僧家”。我国绝大多数名刹古寺坐落于名山胜景之中,自然环境优美雅致,寺庙建筑群与大自然交相辉映,独特的人文氛围与奇特的自然景观融于一体。据统计,我国3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以宗教景观为重要内   容的就占47.9%。
  二、生态旅游开发中佛教生态文化的挖掘和利用
  (一)生态旅游概述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生产方式和生存方式不断变化,生存环境危机日益凸显,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已经成为摆在当前世界各地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经济的发展与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所构成的矛盾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所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随着旅游活动的蓬勃发展和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传统旅游业发展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如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只注重经济利益而忽视旅游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已经成为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传统的大众旅游形式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回归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现代人类的一种时尚追求和历史使命,低碳经济、绿色消费普遍受到欢迎,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将环境保护与旅游活动紧密结合的新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生态旅游意识迅速在全球普及。工业文明的出现,使社会生产力有了新的飞跃,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飞速提高。在“人是自然的主宰”思想的支配下,对自然的征服和统治变成了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人类在改造自然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遇到了诸如人口失控、环境污染、资源短缺、气候变暖、能源枯竭、物种灭绝等严重的生存危机,人与自然的和谐也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挑战,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划时代的话题。因此,重新审视人类的生存理念和行为准则,改变对自然的态度,对于生态危机的解决和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佛教生态文化的挖掘和利用
  佛教生态文化是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延续了数千年之久的传统文化,尽管它存在不少的历史局限性,但是其留下的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丰富经验和深刻智慧为人类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宝贵的资源,闪烁着生态智慧的光芒。对于旅游开发来说,佛教生态文化中有很多值得挖掘和利用的文化资源。
  1.佛教生态文化中的“依正不二”思想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反思迅速升温。罗马俱乐部在《世界的未来--关于未来问题一百页》的报告中指出:“人之初,步子小,以后逐渐加快,最后向权力奔跑,建立了自己的统治,但往往是建立在‘大自然的灰烬’上的。而且不顾自己是否已经超越极限,是否正在自掘坟墓。”英国著名经济学家E?F?舒马赫在《小的是美好的》一书中认为,我们时代最重大的错误之一是“现代人没有感到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感到自己命定是支配和征服自然的一种外来力量。他甚至谈到要向自然开战,忘却:设若他赢得了这场战争,他自己也处于战败一方。”1972年,联合国发表《人类环境宣言》;20世纪90年代以后,《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二十一世纪议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等一系列有关环境问题的国际公约和国际文件相继问世,标志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球共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通常被表述为天人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主流侧重于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既然本于自然,又要依赖自然,理所当然应该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运行的客观规律,主要是把自然作为崇拜的对象而不是研究和征服的对象,作为想象的对象而不是作为探究的对象,既不把人从人际关系中孤立出来,而且也不把人同自然对立起来,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中有人,人中有天,主客互融的天人合一思想,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显著特色。佛教“依正不二”思想所认为的生命主体与生存环境的密不可分的观念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天人合一”理念的生动表述。
  今天,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天人合一”的理念融入进去,继承和发扬佛教“依正不二”思想的合理内核,注重自觉遵循自然规律,通过制定生态伦理的原则和规范,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谐,调节和控制人对自然界的行为,以建立人和自然共同繁荣、协调健康、和谐共存的关系,以合人与自然的发展,这也是人类的根本利益所在。正如王国维所说:“夫自然界之物,无不与吾人有利害之关系。”人类不是也不应该是自然界的统治者和征服者,只能是大自然家庭中平等的一员,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关系,而是一种亲密平等的关系。佛教“依正不二”、“无常无我”的生态文化思潮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是一致的,而它从内在减少人的贪欲的主张,能够从源头上断绝生态破坏的根本。要在生态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中,注重佛教生态文化理念的挖掘和宣传,把佛教文化中的生态意识与当前的生态旅游结合起来,提高我国生态旅游的文化品位。
  2.佛教生态文化中“众生平等”的观念有助于实现人与其他生物同生共存
  根据世界资源基金会2006年所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仅从1961年到2003年,人类的活动已经造成生命地球指数下降了约30%。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对生物圈影响的“生态足迹”已经增长了3倍,超出地球生态系统再生能力的1/4。如果照此趋势继续恶化下去,到2050年,需要两个同样的地球才能养活整个人类。
  佛教提倡的“众生平等”、“同体慈悲”、“无情有性”、“好生戒杀”的慈悲理念和日常实践,都体现出平等和同情博爱的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人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平等,“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祓一切众生苦”,强调对他人、对其他生命主体性的尊重、关怀以至敬畏,共同形成了以“天人合一”为基本理论框架的整体生命哲学基础。同体慈悲是佛教“众生平等”思想的最高表现,它是佛教关于人与人、人与其他生物关系的生态伦理信念。同体慈悲的生态伦理信念主张以普遍、平等、无差别的慈悲心怜悯一切众生,不舍弃一切众生,故而要求信徒不仅要自度度人,还须普度众生,主张对自然中其他生物采取非侵害的态度,坚持一种与自然万物一体同根、共存共荣的坚定信念。佛教倡导的众生平等、生命轮回的观念,可以引导人们从观念上净化自身,重新审视自身的物欲,达到对其他生命存在价值的重新认识。佛教的这种生态伦理信念一旦深入人心,在当今社会成为一种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主导思想,就真正能够促使人和自然和谐,促使人类、动物以至植物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因而对当代生态危机的解决提供了有益的思路。这也为旅游开发提供了生态伦理原则,要求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兼顾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尽力禁止侵占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从而保护动物的多样性,使人与其他生物能够协调共存于地球这个美丽的家园之中。
  3.佛教生态文化中的“待时知止”的观念有助于实现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唯一家园。在我们生   活的这个家园中,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关注的焦点。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使这个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工业化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给人类带来无限的幸福与憧憬。但是,伴随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而来的不仅仅是福音和憧憬,也有痛苦和忧虑。近200多年的工业化进程,人类为自我发展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已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人类的巨大消费使地球传统资源的保有量急剧锐减,甚至到了难以为继的程度。由于人类活动的干预,2/3支持地球生命系统运转的自然资源已被严重破坏,几近耗光。据有关资料显示,按照传统的消耗量计算,地球上尚未开采的原油储藏量可供人类开采时间仅够维持50年,煤、天然气200-300年左右也将消耗殆尽,矿物燃料供应面临枯竭,到2025年,全世界2/3的人口将受到用水短缺的影响。有报告严肃地批评指出,富有发达国家的浪费生活模式是导致地球自然资源被高速耗费的主要原因。如果这种趋势不改变,到2050年,全球海洋渔产资源将枯竭,能吸收人类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的原始森林将被完全摧毁,大量水源被污染,干净水源变得极为稀少,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资源环境将岌岌可危。美国自然科学家、著名的生态学家巴巴拉?沃德和雷内?杜博斯在其合著的《只有一个地球》一书中严厉谴责了在开发自然资源中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掠夺性行为,指出人类必须自觉地控制自己活动的范围,达到既有利于人类的共同生活,又促进自然环境正常发展的目的。
  环境恶化、资源短缺已使超常发展和消费巨增的人类面临着生存挑战。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警告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
  佛教看到了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应节制欲望,从而利于物种繁衍,维护生态平衡,使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人类的生产和消费进入良性循环状态。佛教节俭惜福、少欲知足、勤俭理财等简朴生活观是一种超越单纯物质生活追求,注重内在高层次精神自觉的符合生态观念的生活方式。要求人们节制物欲,合理利用资源,反对人为地破坏,注意发展生产,强调取用有节,坚决反对灭绝性的破坏行为,甚至把节俭作为衡量政治清明的重要标准,做到“取之有度,用之有节”,以实现国富民安。因此,我们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学习和借鉴佛教的生态伦理文化,树立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走低碳环保路线,按照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的原则进行旅游开发,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旅游景区景点和旅游设施,保护好和利用好旅游资源,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兼顾的旅游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红兵.试论佛教生态观的理论建构[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
  [2]王云梅.尊重生命热爱自然――佛教的生态伦理观浅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3]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财贸经济,1998,(8)
  [4]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2)
  [5]邓红艳.传统文化中生态旅游意识探微[J].湖南社会科学,2010,(2)
  [责任编辑:昱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