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29|回复: 0

2018外向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6 19: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技术进步既可以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也可以通过国际技术扩散获得。与传统内向FDI的技术溢出相比,外向FDI的逆向技术溢出具有独特的优势。外向FDI通过企业、产业和国家三个层面发生作用。投资国(企业)的模仿学习和吸收能力、嵌入东道国产业链的程度,以及东道国(企业)的人力资本水平、人才流动程度、投资软环境等都是外向FDI逆向技术溢出的重要影响因素。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应通过提升技术吸收能力和对东道国产业链的嵌入能力来获得更大程度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http://
  [关键词]外向FDI;逆向技术溢出;技术进步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1)11―0128―03
  [作者简介]胡宗彪,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2010级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国际投资与服务贸易;
  王剑伟,武汉理大学经济学院2009级硕士生,研究方向为国际投资与跨国经营;
  刘军,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2009级硕士生,研究方向为国际投资与服务贸易。(湖北武汉430070)
  一、引言
  自“走出去”战略明确提出以来,我国境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OFDI或外向FDI)迅速发展。2009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流量)565.3亿美元(非金融类478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1%;截至2009年底,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存量)2457.5亿美元(非金融类1997.6亿美元)。据商务部统计,2010年,我国境内投资者累计实现外向FDI(非金融类)590亿美元。通过外向FDI,我国不仅可以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对发展中国家转移边际产业,而且还可以直接靠近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源以获取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逆向技术溢出与传统的母国FDI对东道国企业、产业乃至国家的溢出方向相反,是指投资国企业通过外向FDI接近东道国先进的R&D资源,进而获得由东道国向母国的技术溢出(Brune vail Pottelsberghe de
  la Potterie&Frank Lichtenberg,2001)。已有研究表明,获取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特别是技术寻求型FDI(techuology―sourcing FDI,TSFDI)的重要动因之一。鉴于此,基于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对外向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机制进行探讨,进而分析影响外向FDI逆向技术溢出的重要因素。
  二、外向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机制
  与传统的内向FDI技术溢出相比,外向FDI的逆向技术溢出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鼓励企业通过“走出去”获取国外先进技术,进而提升母国技术水平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理性战略选择。一般而言,外向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是从企业、产业和国家三个层面发生作用的(见下图),Pi表示逆向技术溢出的阶段(尹冰,2006)。
  (一)企业层面的逆向技术溢出
  企业层面的逆向技术溢出主要经历两个阶段:(1)投资国企业对技术先进国家(地区)进行直接投资(设立海外子公司、技术战略联盟、跨国并购等),进入所在产业的高端技术积聚地,通过研发费用分摊机制、模仿跟随机制、人才流动机制和平台利用机制从东道国获取先进技术;(2)海外子公司通过企业内部的各种渠道,将已掌握的知识、技术、信息和研发成果等转移至投资母公司,并由母公司对技术进行改造和应用。
  1.研发费用分摊机制。即通过外向FDI刺激东道国政府或企业分摊部分研发费用,进而使母公司腾出部分资源用于核心技术的研发;还可以通过外向FDI剥离外围技术研发并配置到海外机构,从而使母公司集中财力于核心研发项目,增强母公司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赵伟、古广东、何元庆,2006)。
  2.模仿跟随机制。即外向FDI通过与东道国技术领先者的直接接触,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学习、模仿和跟随当地的先进技术,进而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和流程,以提高自身的科研和技术水平。
  3.人才流动机制。即劳动力要素的低流动性制约了国外高素质人才进入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通过“走出去”直接在拥有高素质人才的东道国进行科研和生产,特别是海外子公司通过雇用当地的高素质人才以及合资或并购下对原有国外企业人力资源的延用,都将提升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
  4.平台利用机制。即东道国的基础设施、市场竞争、金融发展、制度建设等硬件和软件环境对企业技术水平提升的促进作用。
  (二)产业层面的逆向技术溢出
  外向FDI的母公司凭借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能够为国内同产业企业带来巨大的示范效应。同时,母公司通过外向FDI所获得的技术优势还会对其他同产业企业产生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为避免被市场淘汰,国内同产业企业不得不学习和改进先进技术,形成技术创新的动力和良性循环。无论是示范效应还是竞争效应,外向FDI通过获取国外先进技术都会给国内同产业企业带来技术提升效应。
  (三)国家层面的逆向技术溢出
  通过外向FDI的母公司和同产业企业与相关产业企业的前后向联系,可以将该溢出效应推及到其他产业,即国家层面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其传导机制包括回顾效应(该产业对为自己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产生的影响)、前瞻效应(该产业对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诱导作用)和旁侧效应(该产业对其周围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通过产业间的关联效应,最终提升整个国家的技术创新和竞争能力。
  三、外向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
  与内向FDI的技术溢出效应类似,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也具有不确定性。Siotis(1999)指出,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受到国际市场环境、国家竞争力和具体微观企业活动的影响。根据外向FDI逆向技术溢出机制分析,可以将影响逆向技术溢出的相关因素分为投资国(企业)和东道国(企业)两大方面:
  (一)投资国(企业)方面的影响因素
  1.外向FDI企业进入东道国的方式。外向FDI能否与东道国企业更有效地分摊研发费用,很大程度上受外向FDI企业进入方式的影响。对于技术寻求型FDI而言,跨国并购能较快地进入目标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较小,投资风险相对较低,能迅速获得被并购企业的核心技术。从股权结构看,合资比独资更有利于逆向技术溢出。
  2.外向FDI企业与国外的技术差距。只有当外向FDI企业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达到合适水平的时候,模仿跟随机制才能发挥作用,即Girma(2005)所称的吸收能力与技术溢出的非线性门槛效应(non―linear thresh.old effect)。国内学者刘明霞(2010)的研究表明,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技术差距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且技术差距与逆向技术溢出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比线性关系模型拟合得更好。
  3.外向FDI企业的模仿、学习和吸收能力。外向   FDI企业对先进技术的模仿学习只是技术水平提升的开始,只有对所模仿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并不断创新,才能跟上其他企业的技术创新步伐。Nonaka和Takeuchi(1995)的技术创新观点认为,企业的吸收能力包括技术的内化、共同化、整合化以及知识创新。近年来,国内学者基于吸收能力视角,对外向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广泛研究,如周春应(2009)、李梅(2010)、阚大学(2010)、欧阳艳艳(2010)等。
  4.外向FDI企业嵌入东道国产业链的程度。在产业关联机制下,外向FDI企业对东道国产业链的嵌入能力越强,其获取东道国先进技术的可能性越大。外向FDI企业与东道国供应商、下游顾客、代理商以及会计法律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合作和联系程度的不同将影响企业获取逆向技术溢出的范围。
  5.外向FDI企业的人才当地化程度。人才当地化战略是跨国公司当地化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向FDI企业通过雇佣东道国的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关键技术人才,不仅有利于信息沟通,而且有助于东道国的价值观、管理风格、技术资源等在海外子公司中发挥作用。
  (二)东道国(企业)方面的影响因素
  1.东道国人力资本水平。逆向技术溢出的人才流动机制主要通过对东道国的高级人力资源的利用实现,包括对合作伙伴原有人力资源的延用,对当地高素质人才的雇佣等。东道国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外向FDI企业获取逆向技术溢出的效应就越大。
  2.东道国人才流动程度。Fosfuri et al(1999)指出,外资研发机构与东道国企业、研发机构之间的人才流动越频繁,则技术溢出效应越明显。外向FDI企业能在与东道国当地人才的联系中获取经验,并通过人才流动推动技术进步,进而加速逆向技术溢出(Gorg、Strobl,2005)。
  3.东道国企业的技术支持。不论是作为东道国企业的上游企业还是下游企业,只要东道国企业提供的技术支持越多,外向FDI企业通过模仿、学习、消化和吸收所获得的逆向技术溢出就越高。
  4.东道国其他因素。一般而言,东道国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程度、更高的金融市场效率、更好的基础设施状况、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良好的经济政策环境及较高的产业集聚程度等与逆向技术溢出均呈正相关关系。
  四、结论与启示
  外向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机制主要通过企业(研发费用分摊机制、模仿跟随机制、人才流动机制、平台利用机制)、产业(示范和竞争效应)和国家(回顾、前瞻和旁侧效应)三个层面发生作用。影响逆向技术溢出的投资国因素主要有企业进入东道国的方式、与国外的技术水平差距、模仿学习和吸收能力、嵌入东道国产业链的程度以及人才当地化程度等;东道国因素主要包括人力资本水平、人才流动程度、企业的技术支持等。
  目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普遍存在模仿学习和吸收能力不足、嵌入当地产业链的程度不高等问题。鉴于此,我国应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大胆“走出去”,特别是到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进行投资;坚持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的有机结合,进一步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建立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紧密合作的机制,从多方面提高企业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模仿学习和吸收能力;海外子公司应努力在管理框架、组织体系、运行机制等方面尽可能与当地企业保持一致,加大与东道国企业(同产业企业、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把握东道国经济政策的发展动向,利用政府的优惠政策,实现对东道国产业链的深度嵌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