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2|回复: 0

2018把握“正、快、稳、深、学” 做好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宣传报道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6 19:4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综合配套改革是新事物,是先行先试,在很多领域要突破,也很敏感。对记者来说,既是新闻富矿,同时又要遵守纪律,在报道中,我们把握“正、快、稳、深、学”的原则,既配合报道不添乱,又深入挖掘体现区域特色,采取专题报道、连续报道、调研报告、新闻特写、言论、专家访谈等多种形式,不断学习,研究政策,深入调研,挖掘新闻同时宣传区域,配合政府工作,为综合配套改革推进作出自己的贡献。
http://
   关键词:创新;示范;滨海新区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3-0147-02
  
   2006年5月26日,国务院以文件形式发布《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主要任务是以建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探索新的区域发展模式,为全国发展改革提供经验和示范。滨海新区获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引起世人瞩目。作为在滨海新区主流媒体,滨海时报一直在近距离的关注、报道乃至体验综改进程,在几年的报道中记者对于如何做好综合配套改革的报道有了一些体会。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是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而推出的一项新的举措。
   国家设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目的,是为了探索建设和谐社会、创新区域发展模式、提升区域乃至国家竞争力的新思维、新思想、新路径、新模式和新道路,通过选择一批有特点和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综合配套改革,以期为全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各方面的改革提供新的经验和思路。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应对特殊的经济发展环境做出的现实选择,它的提出必将对未来改革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立的核心在于“综合配套”,其宗旨是要改变多年形成的单纯强调经济增长的发展观,要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城乡关系、土地开发和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推进改革,形成相互配套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实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是中国改革向纵深推进的战略部署。实施综合配套改革,能够合理解决经济体制改革的系统性和配套性,增强各方面、各领域、各层次改革的协调性、联动性和配套性,有利于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综合配套改革是个新概念,是个新事物,对于综合配套改革的报道,既是在宣传综合配套改革的进展,同时也是在记录改革的进程,总结改革所取得的经验,报道首先要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概念有着正确和深刻的认识,直到现在还有一些媒体将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称为“新特区”,对综合配套改革理解为给政策,其实,这些说法都是不科学,不准确的。在报道中,我们把握“正、快、稳、深、学” 几个原则,做好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宣传报道。
   一、做好概念解读,把握“正”字
   综合配套改革是一个新概念,对于这一概念的解读,我们做了一系列报道。2005年,上海浦东获批“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后,我们刊发报道《改革进入“深水区”》指出,改革事业正处在攻坚阶段,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拓展到全方位的改革,如社会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科教体制改革等。全方位的改革,涉及深层次的体制性障碍,需要通过综合配套改革来加以解决。
   天津滨海新区获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我们立即组织一组报道《探索新模式 提供新示范》全面解读,其中针对许多媒体将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解读为:国家为支持滨海新区发展,特别给予了四大优惠政策。或者将滨海新区称为“新特区”。我们在报道中指出,在滨海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是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并从天津滨海新区的实际出发,先行试验一些重大的改革开放措施。这既是滨海新区发展面临的最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意味着肩负更多责任,先行先试 攻克共性难题,是为中国改革开放探路。“国家给的是一种试验权、试错权。既然是试验,就会有风险,这不是国家给某个地区‘开小灶’,这跟给钱、给项目等立竿见影的优惠政策肯定是不一样的。”
   二、及时报道综改进程,把握“快”字
   滨海新区获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新区综改的进程备受关注。本报发挥自身优势,密切关注新区综改的进展,《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展开进入新阶段》、《三年综改目标:十大领域取得新进展》、《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确定“四个聚焦、六大基础”》、《滨海新区综改重点领域取得较大进展》、《突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重点》等等,每篇文章都是在第一时间报道综改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其中很多都是独家报道。
   在及时报道同时,我们还注意对新闻的梳理、分析,以期为读者提供更解渴的信息。比如《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三年实施计划(2008―2010)》推出后,本报记者在第一时间采访了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办公室主任邢春生,对方案的意义和影响进行了解读。总结有五个突出特点。是一种制度创新、集成创新;是以促进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为价值取向;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更精细化,更具操作性;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
   2010年,滨海新区管理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成立行政区,这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报从管理体制改革启动到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等领导机构成立,各组成部门的成立都进行了详细报道,同时还开设《滨海观察》版面,对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和2010年主要推进的:管理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医疗体制改革等五大改革进行深入报道。
   由于报道的及时、详细。为企业界、学术界以及关注滨海新区的各界人士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进一步加深了各界对新区的了解,对新区的对外宣传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重点领域深入报道,把握“稳”字
   国务院《意见》中指出,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近期工作重点是:金融改革和创新、土地管理改革、推动天津滨海新区进一步扩大开放,设立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等。对此我们做了大量报道,全方位报道新区在金融、土地、涉外经济、自主创新等领域的改革进程。
   在报道中,我们注重通过结合实际、分析各领域创新举措的意义,结合对政府官员、专家、企业等几个方面的采访,综合不同角度,准确、稳健报道各重点领域的综合配套改革进展。比如在金融领域,我们对滨海新区制定出台一系列“全国第一”的金融创新举措都进行了深入报道,如设立滨海新区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中国第一只中资产业投资基金――渤海产业投资基金、渤海银行、离岸金融等。针对外界滨海新区在金融领域的发展定位的各种说法,我们在报道中指出,滨海新区将力争成为全国的金融改革创新基地,为全国的金融创新先行先试,提供示范。此外,在东疆保税港区、土地管理改革等领域,我们都本着及时,准确的原则。对那些尚未成熟的改革方案不急于报道,但给予密切关注,这样既避免对新区综改进程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也保证了我们报道的信誉度。
   四、重点案例开展调研,把握“深”字
   在滨海新区综改中,有很多创新的举措和鲜活的事例。对此我们在仔细分析、判断后选准典型事例进行深入报道,如区葛沽镇作为滨海新区为综合配套改革示范镇后,在提高盐碱地利用效率、创新土地管理方式、城乡一体化建设等方面进行大胆尝试。这些举措得到农民的认可,收到一定成效。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一年多的跟踪采访,并发表《葛沽启动土地流转改革》一文。国土资源部徐绍史部长对此进行了批示。指出要研究滨海新区在土地管理和盐碱地利用方面的措施。国土资源部专门就滨海新区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和盐碱地利用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这篇文章同其他有关材料一起,为中央出台土地流转政策以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的决定提供了参考借鉴作用。
   对于此类案例报道,我们总结认为,采访首先要与滨海新区管委会及时沟通,配合有关部门深入调研,密切关注改革进展,及时总结有关经验。在各项举措全面实施推进后,深入报道,并建议邀请中央媒体集中采访。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后,选择适当时机召开现场推动会,本报进行全程采访,并进行专题报道。通过深入报道,树立典型,提供示范。
   五、借鉴各地综合配套改革经验,把握“学”字
   在上海浦东新区获批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天津滨海新区获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深圳、成都、重庆、武汉、长株潭等地也相继成为综改或某单项改革试验区。各地都出台了富于改革创新精神的举措。这些举措对于滨海新区也有着借鉴意义。本报也始终保持对全国其他综合配套改革区域的情况密切关注。不断派出记者前往这些地区进行采访。比如《全国各综改试验区深入推进》报道浦东新区、深圳市、重庆市和成都市、武汉都市圈、长株潭等地在综合配套改革的实质性步伐。
   在赴各地采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对官员、专家的采访。以学习的态度,了解各地在综合配套改革中的经验。比如记者在上海浦东新区采访中,专家指出综改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不是不得不改,而是未雨绸缪,为未来而改。需要突破原来的路径依赖。
   上海的官员和专家对于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十分关注。专家认为,滨海新区是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比试点的范围更大,还有2 270平方公里的土地,潜力巨大。滨海新区现在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工作上有很多可取之处,相信一定会取得跨越发展。
   专家还对滨海新区的综合配套改革提出建议,比如上海社科院杨建文认为,天津有后发优势。从现在滨海新区的的水平程度看,有利于制造业发展,同时现代服务业、金融业也有着后发优势,可以先发展与制造业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如果这条路能走通,则是对其他后发优势地区提供一个示范,意义重大。
   六、结语
   综合配套改革是新事物,是先行先试,在很多领域要突破,也很敏感。对记者来说,既是新闻富矿,同时又要遵守纪律,在报道中,我们把握“正、快、稳、深、学”的原则,既配合报道不添乱,又深入挖掘体现区域特色,采取专题报道、连续报道、调研报告、新闻特写、言论、专家访谈等多种形式,不断学习,研究政策,深入调研,挖掘新闻同时宣传区域,配合政府工作,为综合配套改革推进作出自己的贡献。
  [责任编辑 陈凤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