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经济|金融|营销|管理|电子商务
›
2018高校扩招后教育经费支出效益及对策分析
返回列表
查看:
332
|
回复:
0
2018高校扩招后教育经费支出效益及对策分析
[复制链接]
909103
909103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7-16 19: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摘 要:以重庆市普通高校为例,采用综合效益和人才效益两个指标对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的效益进行了实证分析,最终发现公务消费极大地拉高了重庆高校的办学成本,是影响效益的重要因素,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http://
关键词:高等教育经费;效益;公务消费
中图分类号:F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3-0074-03
从1999年高校扩招51万人开始至今,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发展实践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培养到“大众化”的过程。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6.5%,成为同等经济水平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领头羊。然而,面对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育经费紧张已是客观事实,同时高校教育经费利用效率不高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以下,以重庆市普通高校为研究对象,对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的效益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重庆市普通高等教育经费使用情况
1999年以来,重庆市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支出逐年增长,教育经费总量从1999年的13 051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1 170 631万元,年均增长速度为29%(见表1)。
1.高等教育经费总量分析。事业性经费支出由1999年度的106 366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1 103 136万元,增加了996 769万元,平均每年递增30%;其中个人部分由1999年的51 978万元增加到2008年度的511 230万元,年均递增30%;公用部分由1999年的54 388万元增加到2008年度614 044万元,年均递增32%。基建支出由1999年的24 685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40 494万元,平均年递增15%。总体而言,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各项经费支出是逐步增加的。
2.高等教育经费结构分析。事业性经费支出趋于上升,由1999年的81%上升到2008年的94%左右,其中,个人部分的支出占教育经费支出由40%上升到44%,而公用部分上升较快,由1999年的41%上升到2008年的52%。基建支出虽然逐年在增加,但在总费用支出中的比重却在明显下降,由1999年的19%下降到2008年的3%左右。
二、重庆市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效益分析
高等教育资源使用效益作为高等教育支出效益的衡量指标,表现为高等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其效益衡量的指标有很多,但总体来看,用综合效益和人才效益两个指标来衡量,基本上可以从宏观角度描述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的效益状况。
将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所带来的“产出”(效益)定义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加值和每学年高等学校毕业生总数,可以得到以下两个衡量指标 [1]:
B1=ΔGDP/E (1)
B2=P/E (2)
式中,B1表示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的综合效益;B2表示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的人才效益;ΔGDP表示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P表示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E表示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总额,本文主要采用上述两个指标来描述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的效益状况。运用(1)式和(2)式进行处理,计算出重庆市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的综合效益B1和人才效益B2,并和全国平均水平比较(见图1和图2)。其中,重庆及全国教育经费支出均来自2000―2009年的《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重庆国内生产总值和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来自2000―2009年的《重庆统计年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和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来自2000―2009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图1 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综合效益的重庆和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图
图2 高等教育经费支出人才效益的重庆和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图
从综合效益看,高校扩招后,重庆市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的综合效益出现一定波动,总体趋势小幅上升,但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前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不是太大,但2004年后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004年后全国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的综合效益基本维持在每1万元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带来ΔGDP是12万元左右,而重庆基本维持在8.4万元左右。
从人才效益看,随着高校的扩招,重庆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大幅增加,特别是2001年,增加幅度达50%,从而影响了人才效益,之后经费支出小幅上升,2003年后扩招效益显现,毕业生逐渐增多,人才效益小幅上扬。但是,不管是重庆还是全国平均水平,随着高等教育经费支出规模较大幅度提高,人才效益均呈现低水平现象,每1千元教育经费支出带来的毕业生人数不到0.02人。重庆和全国平均水平比较,略微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2008年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重庆市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支出低效益成因分析
重庆直辖后高校扩招以来,GDP的增长速度均高于同期全国水平(见表2),但是,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扩招以来重庆市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的增长速度平均为29%左右,而同期全国为21%左右,由此影响了重庆的综合效益。同时,重庆同期高校毕业生人数平均增长率为20%,高教经费支出与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幅不对称,人才效益低。两个效益指标都反映出重庆市高校办学成本较大。下面从成本角度继续分析低效益的原因。
从前面的分析知道,重庆市普通高等教育经费增长最快的是事业性经费支出里的公用部分,下面通过数据来说明重庆高校扩招后公用部分的经费支出情况。根据2000―2009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的统计指标出现前后不连贯的现象,2000―2005年的年鉴中公用部分包括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招待费和其他费用等六项。而2006年和2007年的年鉴中没有了业务招待费,取而代之的是列出了修缮费里的校舍建设费。到了2008年和2009年的年鉴,没有了以上的六项细分,仅有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两项笼统项目,只是在其他资本性支出里列出了另两个更加笼统的专项公用支出和专项项目支出。因此,一方面考虑到数据的可比性,另一方面作者认为,2005年后没有重大的教育改革,数据不会出现结构性变化,于是本文仅对2000―2005年年鉴里的公用部分数据作分析(见下页表3),不会影响最终结论。
从表3中可以看出,1999―2004年公用部分支出的平均增长速度为27%,高于平均水平的依次是其他费用、业务招待费、公务费和设备购置费,分别增速为66%、57%、41%和32%。这些项目分别是什么呢?根据国研网对中国教育经费统计数据库指标的解释,“其他费用”指国家一般预算支出目级科目的“培训费”及公用支出中的“其他”;“业务招待费”指国家一般预算支出目级科目的“招待费”;“公务费”指国家一般预算支出目级科目的“办公费”、“劳务费”、“水电费”、“邮寄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交通费”、“差旅费”、“租赁费”、“会议费”;“设备购置费”指国家一般预算支出目级科目的“办公设备购置费”、“专用设备购置费”、“交通工具购置费”、“图书资料购置费”。一般情况,在学校的正常教学规模增长状态下,“办公费”、“劳务费”、“水电费”、“邮寄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交通费”、“租赁费”、“办公设备购置费”、“专用设备购置费”、“交通工具购置费”、“图书资料购置费”等费用基本和学校办学规模维持在正常的增长速度,而不定的是培训费、招待费、差旅费、会议费等等,这几项在重庆恰恰反映出高增长的态势。
如果说培训、会议等本意是着眼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那么招待和差旅以及偏离了本意而设在各个风景名胜区的培训和会议等,与让人深恶痛绝的政府公款吃喝公费旅游具有殊途同归的性质,这些所谓的公务消费都极大地拉高了重庆高校的办学成本。因此,在财政教育拨款不足、预算内教育经费不能完全解决学校实际支出的情况下,如何遏制高校的公务消费、加强学校教育成本管理、监控和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应成为重庆市普通高等院校管理工作的重点。
四、提高重庆市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效益的对策建议
1.加强学校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古人云“德教为先、修身为本”,公务消费人员要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自己的受尊重程度、重要程度以及自身的价值是根据自己的能力在工作中体现出来的,不是由公务消费水平来衡量的。因此,必须加强对高校党员干部的警示教育,构筑牢固的思想防线。
2.合理界定公务接待范围。要对现有公务接待项目分类、分项进行清理,不合理的坚决取消,合理的则予以保留并加以规范。要根据职务、分工、实际工作量和岗位特点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区别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职务、不同岗位,制定不同等级,既合理拉开差距,又保证各层次公务人员工作的顺利进行。
3.加强公务消费的制度建设。小平同志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从这个意义上讲,建立公务消费的各项制度,依靠制度对公务消费进行制约性监督和管理,是当前公务消费的迫切需要。一是深化公务消费公开制度。对单位人均接待费、会议费、差旅费、出国费、车辆燃修费前十名的部门(单位)每半年在全校范围公布一次,前五名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向校务会议作出说明,或通过发“提醒函”形式向单位予以通报;二是编制预算要具体细化。在编制预算时细致入微,不给过度公务开支预留制度暗门。对于接待费、差旅费、考察费等公务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其科目下再按具体支出项目编制款、项、目级明细预算。
4.强化公务消费监督。有效的监督是规范公务消费的应有之义。为了强化监督,首先要大力推行公务接待公示制度,以公开、透明来驱逐公务接待的“暗箱”。同时要重视社会监督,完善举报制度和舆论监督制度,鼓励、发挥和调动新闻舆论对公务消费进行监督的积极性。
5.加大惩戒力度。对于公然违规的超标行为,要受到严厉的法律和行政制裁,决不能姑息迁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于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的公务消费行为,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严格控制公款大吃大喝、游山玩水和进行高消费娱乐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14259502.html.
[2] http://www.drcnet.com.cn/DRCNet.OLAP.Web/help/edu/explain.htm.
[3] 罗明华.提高贵州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效益的对策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09,(21):96.
[责任编辑 陈丹丹]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