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才的跨学科培养模式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不断深入。我们对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国高等院校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http://
关键词: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alent in interdisciplinary training model in the deepening of China's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Our cross-disciplinary training of the relevant basic theory of systems, in-depth study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our universities need to interdisciplinary training and the problems discussed.
Key words: university, interdisciplinary training
目前,随着许多交叉学科的不断深入研究,原来的学科之间的独立性正在削弱,因此高等院校跨学科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单一性变为多样化。因此,人才的跨学科培养研究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高校培养出一批有能力、有知识的高层次人才,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例如确定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新的教学计划等,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人才的跨学科培养模式给我国的高等院校提供了一个改革的契机。
目前,人才的跨学科培养在我国存在很多的问题[2-4],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专业的单一性
我国的大部分高校目前无论是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还是教学环节、教学方式、教学计划等,都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尽管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扩大了高等院校的自主办学权,但我国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仍然深受社会经济的制约,社会上普遍强调的任然是专业对口。因此,历史的因素,使单一学科专业培养人才的观念在人们的心中扎根,严重制约着跨学科培养人才的开展。
(二)高校管理的滞后
目前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我国的高等院校不能及时建立一种适合于跨学科培养人才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得人才的跨学科培养受到严重的制约。由于调控手段及机制的缺乏,导致高等院校之间的一些资源和成果都相互隔离,因此高校要开展人才的跨学科培养模式面临很多困难。某些高等院校曾尝试纵向管理与横向管理体系相互交叉的管理模式来解决科研合作与学科交叉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但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管理机制的建构对人才的跨学科培养十分重要。
(三)评价制度的落后
大学现行的评价制度,包括教学评价制度、科研评价制度等,导致了跨学科建设缺少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及人员流动机制。目前学术界所普遍采用的评价制度即同行评议制度,其评估指标及内容都是针对有明显物理边界的一些学科设置的,这对人才的跨学科培养存在着不利影响。
(四)资源缺乏共享
在“211 工程”等的支持下,我国重点建设了一大批高校研究平台,虽然建设时有共享之名,单运行时却是各自为营,没有达到真正的共享。又由于政策、设施等的共享很难实施,没有真正发挥出学科汇聚的平台功能。
(五)学科文化体系影响跨学科培养人才
学科文化体系涉及到学术组织成员的共有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等多方面其实践性、能动性和可塑性都较强。
不同的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方式、思想范畴、学术标准,不同的学科文化体系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不同学科之间缺乏沟通,各自都热衷于单干,不能融入科研团队,缺乏合作精神。既不利于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领域,创新大学学科体系,也不利于繁荣学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高的创新人才,阻碍了跨学科培养人才。
综上所述,随着人才的跨学科培养模式在我国高等院校的不断开展,对其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行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现平. 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 理工高教研究 , 2004,(02)
[2] 陈学敏. 跨学科培养人才的政策导向[J]. 教育与现代化, 2005,(02)
[3] 朱晟利. 论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构成[J]. 当代教育论坛, 2005, (05)
[4]王兴成. 跨学科研究在中国:历程和启示[J]. 科学学研究 , 1995, (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