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7|回复: 0

2018呼和浩特居住格局与传统民居探析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6 17: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呼和浩特市作为国务院确定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曾在蒙汉文化交流的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媒介作用。本文对呼和浩特自建城至今蒙、满、回、汉四族的迁移与居住格局及其演化进行研究,进而从另一方面论述了呼和浩特城市发展。呼和浩特市传统民居受到两种文化的影响,其一是山西移民所带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另一种是当地土生土长的游牧文化,民居建筑在两种文化的影响下产生了符合当地地域性的文化表征,而且体现在呼和浩特民居上。
http://
  关键词:民族迁徙与居住格局;传统民居;呼和浩特民居建筑形式
  Abstract:As a famous city of historic and ultural interests which is subject to the State Council for approval, Hohho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Mongolian and Chinese cultural exchange because of the distinctive geographic advantages of Hohhot. In the paper, for one thing migration and pattern and their evolution of four races, Hans Chinese, Manchus, Mongolian, and Hui muslim which have resided since Hohhot was built, are researched, for another the development of Hohhot is expounded. Traditional house of Hohhot is influenced by tow cultures, firstly traditional culture is brought by migrants which are from ShanXi, secondly the nomadic culture is fostered by the local. Civilization representations of civil house, which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ocal, is br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ow cultures, moreover they are embodied in folk house of Hohhot.
  Key words: National migration and residential structure; Traditional dwellings;Hohhot residential architectural forms
  
  在对呼和浩特传统民居研究前,我们首先要对呼和浩特城市发展进行了解。归化绥远城,即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的前身,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这个地区古称丰州滩[1]。其地理位置,北屏阴山,南临黄河,北朝民歌《敕勒歌》中描写的敕勒川即指这一带。16世纪初,蒙古土默特首领俺答汗 驻牧丰州滩。明隆庆六年(1572年)至明万历三年(1575年),俺答汗在此建立了归化城[2]。清乾隆二年(1737年)至乾隆四年(1739年),清政府为了防范卫拉特准噶尔蒙古部叛乱及安戍边士兵的需要,在距归化城东北2. 5公里处修建了绥远城[3]。今天的呼和浩特是由归化城(旧城)与绥远城(新城)两个城区逐步扩展形成的。清朝末年,将归化和绥远合并,称归绥。1928年,绥远建省,以归绥县城区设立归绥市,作为省会。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将归绥市改为“厚和特别市”。(图1)日寇投降后,复称归绥市。1945年,改为呼和浩特市。
  一、呼和浩特民族的迁移与居住格局的形成
  呼和浩特总体上说是个多民族的移民城市,从一开始建城,尤其乾隆年间以来就以蒙、满、回、汉四个民族为主要民族构成成分,这一格局至今未变。我们首先研究一下这四个民族的迁移与在呼和浩特的居住格局:
  (一) 蒙古族与归化城
  1. 作为原住民族的土默特蒙古族
  明灭元,元顺帝退出长城,蒙古各部一度大乱。后由达延可汗重新统一各部,并大致安排了各部分地定牧的制度。他的孙子俺答汗当时率领土默特部驻牧丰州滩,即现今的呼和浩特地区。于是这里又得名“土默川”,并一直流传至今。俺答及其族属并不是土默特部人,而是孛儿只斤式,即成吉思汗族系传衍下来的支派,而土默特部则是以云硕布氏为族姓的。
  土默特部由十二个分部组成,其中有七个分部是以云硕布氏的氏族人口为主体而编制起来的,其余五个分部,由少数云硕布氏和各种氏族人口,其中包括许多汉人,混合组成。这样共计有十二个分部,合称十二土默特。
  2. 归化城的沿革与居住格局
  呼和浩特作为城市出现于明万历三年(1575)。阿拉坦汗从明隆庆六年(1572)开始动工,历时四年建成了一座周长不足2华里、城墙高2丈4尺、仅有南北两门的“城”,初名“库库和屯”(后译作“呼和浩特),万历十四年(1586)由明廷赐名“归化城”(归顺教化,含侮辱之意)。该城现已成为玉泉区的一部分。因被明廷封为“忠顺夫人”的蒙古族巾帼英雄三娘子(阿拉坦汗夫人)对城建有卓越贡献,这座城也一直被俗称为“三娘子城”。
  早期的归化城除了基本的宫殿和若干行政、宗教、文教设施外,很少有别的房屋,大部分是空地。这种情况表现了在绥远城和汉人街区尚未真正建设以前的归化城,具有蒙古文化特征。蒙古城市的这一状况包含着把城市当作“人类的聚居场所”的情况下,基本上不定居的人们建设定居的“城市”,并加以保持的矛盾。[4]使这一矛盾得以转化的是汉族商民、工匠和官衙的移入。
  在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前后,为加强防御,在内城周围加筑一层外墙,包内城东西南三面,形状略如凸字。外城东西约宽一里,南北不足半里。内外城郭面积为0.2平方公里(图2)。这样,原来住在城外的蒙汉商民和工匠被划入城内。雍正年间山西藩司在归化城设置了管理汉民的派出抚民理事机构归化厅及上级机关归绥兵备道,基本形成蒙古官居中、汉官居外、官居中、军民居外,蒙汉民杂居的居住格局。
  3. 东部蒙古族的迁入和居住
  东部蒙古族泛指现今东北地区和内蒙东部地区的蒙古族。零星迁入忽略不计,大量集中迁入主要分两地两期。一期是东北地区蒙族入旗后调拨绥远城驻防,在乾隆四年绥远城兴建以后。后来汉军逐渐出旗了,蒙古还留在旗内。所以这些东北八旗蒙古兵军转民后连他们的家属也就自然留居在新城里,人数由开始的蒙古兵五百名到后来没有多大变动。
  另一期是内蒙东部地区蒙古族于54年内蒙自治区首府由乌兰浩特改在呼和浩特,随自治区人委、政府所属各厅局机关和事业单位迁来,他们大多是机关干部、知识分子及其家属。
  从居住来看,土默特蒙古族多住归化城(旧城),东部蒙古族多住绥远城(新城),这种格局至今基本无太大变化,只是后来土蒙有一部分迁入了新城区和回民区。
  (二)汉族的迁移和居住
  1. 汉族的迁移
  汉族的迁移情况是与蒙古族的发展分不开的。时间应从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7)阿拉坦汗以十二土默特为本部,开始筑“板升” 为定居城市的萌芽时代说起,这是因为部落的定居、城市的开端、汉族的迁移三者都是以这个时期为起点的。在这400多年里,汉族的到来,应分两个阶段,即明代一个阶段,清代一个阶段。
     2. 汉族的居住
  从居住来看,汉民在新旧城和郊区都有分布,但主要在郊区务农,其次在归化城南部经商、务工。到民国时期又有不少汉人来绥远城内购买旗人房地产。自此,汉族人口大量增加,很快便喧宾夺主了。
  (三) 回族与回民区
  明代俺答家族在这里建立城郭,是否已有回族同时来这里居住,已不可考。《呼和浩特回族史》认为,明末必有一定数量的回族和汉族在呼和浩特定居。而且在土默特部里也应该有一定数量的回回(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穆斯林)。这些最初来到这里的回回基本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从军,一是经商。这两条渠道与中国整个回族的源流相吻合。
  回族迁移、居住的过程同全国各地的回族基本相同,呈“大分散、小聚居”状态,无论城市或村镇均以清真寺为中心,自成街道。这同时也是清真寺的组织形式――教坊制,即以围绕某清真寺聚居,并在该寺履行宗教功课,日常生活均与该寺发生联系的穆斯林组成――坊,俗称“坊上”。除新城定居的回民外,旧城一带的回民形成以清真大寺及清真北寺、西寺、东寺、南寺等为中心的几大聚居点,并连成一环带状。后来的回民区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四) 满族与绥远城
  1. 满族的迁入
  呼和浩特的满族分三批迁入:第一批是17世纪末年,康熙年间,清朝从东北地区流放到呼和浩特一批满洲人,这些人多被分配在喇嘛庙里当奴隶,又称作“黑徒”。第二批迁入的满族人是跟随恪靖公主下嫁而来的待从和包衣。第三批迁入呼和浩特的满族是绥远城建成后,从乾隆二年(1737)开始迁入绥远城的八旗官兵及其家属。
  2. 绥远城的居住格局
  绥远城除了满蒙八旗居住外,还有少量的汉族和回族居住。民国年间,新城满族居住格局发生渐变,乾隆中期以来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居住格局被打破,而且汉族很快成为绝对多数。尽管如此,满族仍然集中居住在新城。绥远城便是一座多民族共居的城市。
  (五) 民族居住格局概观及民国以来的变化
  从绥远城兴建到民国初年近100年的时间里,呼和浩特一直是新、旧两城分离,呈东西相望的城区布局。民国二年(1913),北洋军人张绍曾任绥远将军时,始在新旧城之间开辟了一条2.5公里长的东大马路(今中山路),使两城正式贯通。民国十年(1921),平绥铁路通车,在新、旧城之间偏北四五里许兴建归绥火车站。城内民商各业围绕车站购地建房,逐渐形成了车站一片民商聚居区。居民以汉、回两族居多,满族次之。车站前以北马路(今锡林北路)南端与东大马路接通,呈丁字型以连通车站、新城和旧城。至此,原两城对峙之势变为三足鼎立的城区布局(图3)。这一布局直到50年代初没有变化。
  二、内蒙古传统民居
  (一)内蒙古多元化民居建筑
  内蒙古约在4、5万年前便有了居民,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内蒙古中西部兴起了以游牧为生的匈奴部落,到秦汉时与中原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从包头地区出土的汉代明器陶屋中可以看到这一点(图4)。内蒙古的住房文化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上的历史轨迹和连续性特征以及在当代,民居的发展趋于共同的文化倾向。
  内蒙古民居大致有三种:一是鄂伦春、鄂温克族的“斜仁柱”;二是以蒙古族为代表的蒙古包;三是以汉族为代表的房屋。这三类民居同时同地存在反映出游猎文化、游牧文化、农业文化并存的文化特征。
  “斜仁柱”是游猎时期鄂伦春、鄂温克族的典型住房(图5)。这种以树杆搭建的圆锥状的简单住所是人类发展处于较原始状态时的一种文化产物。鄂伦春、鄂温克族在新中国成立前是中国北方鲜见的遗留有原始父系氏族社会性质的少数民族群体,所以“斜仁柱”本身就包涵有浓厚的原始游猎文化的色彩和特征。
  蒙古包或称毡房是游牧的蒙古民族的典型居住形式。与“斜仁柱”适应鄂伦春、鄂温克族游猎生活方式一样,蒙古包和蒙古族游牧生活同样契合。一方面蒙古包充分体现出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特征,另一方面也展示了牧业文化的风采。
  蒙古包的搭建与“斜仁柱”相比虽稍复杂,但相对而言仍为比较简易、快捷。蒙古包的围壁和顶部的木杆都是事先编做和准备好的。建包时只须把围壁一扇扇地绑缚、固定呈圆状,其上搭以木杆构成伞骨状之尖顶,蒙古包架即告成。一般一座包架的完成只需一至两个小时。迁移住地时,这些东西连同毛毡只要一两头骆驼或一两辆“勒勒车”(草原上蒙古族常用的一种车轮较大、车体较小、装载量不大的车辆)就能轻而易举地运走。这不仅适应游牧生活的特性,反过来也说明游牧的生活方式决定了这种简便易行的居住形式。
  房屋,此系专指汉式土木结构即现代常见的住房。这种居住形式建造工期长,技术要求也较高。尤其对建筑材料一般要经工匠用专门的工具进行较复杂的加工才能使用。但房屋坚固、持久,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内蒙古的“些农村,使用寿命达六、七十年或更长久的房屋当今还能见到。房屋是与农耕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游猎、游牧甚至是游耕文化氛围中都不可能产生固定的住所,只有当农业生产发展到某种程度时,固定的住所才会出现。农业社会之所以守土重迁是与农业文化的发展相适应的,房屋就是这种观念的物质的体现。
  (二)呼和浩特民居
  由于呼和浩特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移民频繁出入的地方。清中叶以后,由于种种原因,中原地区的大量移民涌入内蒙古南部垦荒。广为传唱的民歌《走西口》就是对这一历史的生动写照。
  呼和浩特市传统民居的出现是源于16世纪晚期“买卖城”的兴盛。当地商业的发展促使大量山西人移民到此,由于两地在地理和气候上相似,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制在呼和浩特市有了存在的基础。此外,民居的建造及形制在很大程度上受材料制约。当地丰富的木材、粘土、石材等为传统民居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材料在装饰构件中的应用也非常重要,通过看其工艺手法就可见一斑,如木雕、砖雕、石刻。(图6)
  
  
  
  呼和浩特民居多采用中轴对称的院落式布局,建筑规格亦为清工部规定的大式。住宅形式多仿照山西北部的住宅风格,平面布置成四合院,大门开在正房的东南角,院子呈南北稍长而东西略窄的方形,一般为一进,也有的连接至数进的。房屋前檐木装修面积甚大,屋顶为半坡式,前长后窄(俗称鹤鹑尾式);坡后墙高耸,前坡面曲线和缓。
  此外,民居装饰构件在民居建筑中也起到很重要的地位。在民居建筑中装饰构件的应用非常广泛,从屋顶的脊兽、瓦当到屋身的梁枋、墀头、门窗以及院门的础石、门楣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装饰。这些构件通过不同的雕刻手法,如木雕、砖雕、石刻,这些从工艺技法方面丰富了装饰的类型。装饰构件的分类表达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美的追求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对呼和浩特市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的研究是联系历史与当前的纽带,是在现代生活中延续文化与精神财富的必要手段,是对地域性文化继承与借鉴的重要途径。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