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9|回复: 0

2018Barrett食管1例分析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6 16: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图分类号】R65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0-0478-01Barrett食管(BE)是指食管下段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取代的一种病理现象。自内镜广泛应用以来,发现本病并不少见,它常是反流性食管炎后期的一种病理改变,因而应受到重视。笔者从事内镜八年,共发现本病3例,其中一例5年后再次就诊时诊断为管状腺癌,现将该病例资料分析如下:
http://
  1临床资料
  本文1例因上消化道症状就诊,经电子内镜活检,病理证实为BE。
  1.1一般资料: 中年男性,54岁。
  1.2临床表现:自出现症状至确诊时间为3年,表现为间断性上腹及胸背部疼痛、烧心、反酸、嗳气、咽下不适感。
  1.3电子内镜所见:初诊时食管下段近齿状线上约3cm处见一直径约1cm的糜烂灶,周边粘膜水肿、充血、欠规则,组织粗糙且略隆起。5年后复诊见多发浅表溃疡灶。
  1.4病理所见:初诊复层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取代现象且伴有轻度不典型增生。5年后复诊管状腺癌。
  2讨论
  BE的发生,曾被认为是先天因素所致,即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食管鳞状上皮未能如常下移至贲门而形成。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是后天因素引起,与长期胃-食管反流有关,即胃-食管反流引起反流性食管炎,食管鳞状上皮被破坏,由胃粘膜柱状上皮或化生上皮取代而形成。常为反流性食管炎后期的一种形态学改变。本文病例54岁,有吸烟史,有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及内镜表现。
  BE本身无任何症状,当有食管炎、食管溃疡时,则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本文病例因消化道症状就诊,病程较长。其确诊有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食管下段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取代范围在2cm以上,因此内镜下取材部位,必须在食管-胃粘膜交界处2cm以上,但当反流性食管炎存在时,该交界处难以辩认,可用复方碘溶液染色,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着色,而柱状上皮不着色。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BE随访和细胞动力学、酶学以及粘液组织化学等研究,均提示BE与食管腺癌的发生有关,故认为BE为一种癌前病变。
  本文病例,自证实为Barrett食管5年,由于未进行正规积极治疗及随访检查,以致错过了治疗时机。因此,对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积极治疗和定期随访检查,以便防止和及时发现BE改变,对预防和早期发现食管腺癌有很大意义。预防和治疗胃-食管反流是防治B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