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1|回复: 0

2018从传统农户到现代农户的分化与变迁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6 14: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本文认为市场机制促使传统农户背离原有家庭周期运动规律,加快社会分化与变迁。农户社会分化的均衡条件为: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劳动力培养的均衡、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与适度规模经营的均衡、农村资金技术需求与资金技术供给的均衡。本文从城乡联系角度,分析了培育现代农户的思路。
/2/view-384822.htm
  关键词:农户;家庭周期;社会分化;城乡联系
  
  农户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细胞,既是生活消费及社区活动主体,也是重要的生产经营主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强化了农户的地位与作用。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时期,亿万农户的作用更加不容忽视。要引导和促进农户分化与变迁,使农村从以传统农户为主体的社会结构演变为以现代农户为主体的社会结构,不断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
  
  一、传统农户的家庭周期运动规律
  历史上,传统农户一代又一代地延续他们的生活和生产经营活动,维持自给自足或半自给自足的生计状况。大多数农户的社会交往范围仅限于居住地附近的几个村庄,耕地、牲畜、劳作始终是农户生活的主要内容,以小农为主体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难以破除周而复始的凝滞化状态。
  1.家庭、人口和生活。农户家庭趋于小型化,在典型的核心家庭中,中青年夫妇作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承担赡养老人及养育子女的社会责任。家庭劳动力数量、学龄人口、有无病人等人口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农户的生计状况。从一对年轻夫妇在父母操持下,建筑新房和组建新的家庭开始,农户的家庭周期运动就呈现与上一代大致相同的轨迹。他们承袭了双方父母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生儿育女的家庭理念,在农村社区生活中支撑着门户。
  2.耕地、种植和养殖。对于传统农户,耕地是最重要生产资料,种植和养殖是最主要生产活动。由于人口不断增长,农户很少有扩大土地生产经营规模的可能性。在小块耕地上,提高生产收入的传统途径是精耕细作,进行劳动密集型生产经营。传统农户很少有能力引进新型种、养机械设备与技术。个别农户调整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或发展养殖业,使家庭生计状况有所改善。
  3.集市、集会和教育。在农村经济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市场活动是定期的村镇集市贸易,广大农民或买或卖,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作为维系传统农户家庭周期的必要条件。在农村传统节日、婚丧嫁娶、迎来送往等集会性社区活动中,农户努力巩固家庭现有的社会地位。大多数传统农户在有限条件下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期盼下一代生活有新的转机。
  
  二、农村社会变迁中农户分化的均衡条件
  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劳动力、资金、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流动或流转现象日益普遍,对传统农户家庭周期形成冲击,加快了农户分化与变迁进程。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户中不断孕育产生新型农民,有的农户经营工副业企业,逐步脱离了土地生产经营;有的农户在土地流转中扩大经营规模,成为商品农业大户,等等。这些都为农业和农村发展带来新的希望。
  农户分化的根源,在于逐步健全的市场机制促使传统农户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背离了原有的家庭周期运动规律。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农民子女,特别是文化素质较高的青年群体更热衷于选择非农就业,不再“子承父业”、沿袭父母的务农生活。这使有的地区农业生产加剧老龄化、兼业化。另一方面,一些农户热爱务农,但不满足于传统的经营规模、生产技术和农业效益,积极探索走一条技术与资本密集型的优质高效农业的路子。但是,他们经常面临土地、资金、技术等瓶颈问题,真正靠务农实现富裕还急需扶持。要积极促进农户分化,推进整个农村社会变迁,必须创造有利于农户社会分化的均衡条件。
  1.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劳动力培养的均衡。当前,我国农业劳动力加快转移,这是打破传统小农生产经营格局的必要条件。但是,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也是农户家庭中相对较高素质的劳动力流失过程,可能导致农业高素质劳动力供求失衡,影响农业生产及农产品供给。因此,在农户分化进程中,要同时加强农业劳动力培养,使农户留在农业的劳动力进一步提高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出能力,使真正务农的农户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生力军。
  2.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与适度规模经营的均衡。我国农村普遍实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在调动农户积极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家庭承包土地面积较小,地块比较分散,很难作为农户增收的主要来源。因此,要在稳定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特别是,切实保障小农户的生产与生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那些已经实现非农化生产经营的农户,与本地具有务农积极性的农户之间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使用权流转,逐步探索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3.农村资金技术需求与资金技术供给的均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与技术等要素倾向于从农业流向收益更高的非农产业,从农村流向更具有投资潜力和创新环境的城镇。这将加重农户生产经营困难。要切实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资金、技术等支持,从要素供给方面着力促进传统农户分化与变迁,为更多农户迈向现代生产经营创造必要的均衡条件。
  
  三、从城乡联系角度培育现代农户的思路
  农户社会分化的动力机制和均衡条件,既源自于农村社区内部,也来自于城镇和工业部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要不断落实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方略,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方针。以下,着重从城乡联系的视角,对积极扶持和培育现代农户的思路进行分析。
  1.城乡人口流动与现代农户成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主要得益于逐步扩大的城镇和工业劳动力需求。要建立健全城乡劳动力市场,进一步促进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使之成为农户分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积极引导一部分农民工返乡创业,影响和带动更多农户主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学习和掌握现代生产经营管理知识,在创业过程中转化为现代农户。有条件的农村,也可以吸纳城镇熟练工人和技术人员就业,改善农村人力和人才队伍结构。
  2.城乡道路交通与现代农户成长。传统农户经济社会活动范围较小,农民往往安土重迁,老守田园。这与长期以来城乡道路建设落后,交通联系不便有直接关系。要加快城乡道路交通网建设,密切城乡经济社会联系,使农民企业家和农民经纪人等更加便捷地来往于城乡之间,进一步激发农村市场经济活力。随着城乡交通状况改善,城乡农副产品市场也将逐步扩大,有利于广大农户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定单农业,增强竞争力。
  3.资金技术联系与现代农户成长。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农户是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也是自负盈亏的投资主体。要切实加大城镇金融机构对农业和农村的资金扶持,发展现代产业。要在农户中普及信贷知识,探索引进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生产经营项目,扶持更多农民走现代生产经营之路。加大城镇科研开发成果在农村的转化力度,鼓励农户在各类生产中选择和采用新品种、新技术和新工艺,融会乡土知识,提高创新能力。
  从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来看,不断推进传统农户向现代农户分化与变迁,依然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最艰难的一步。今后,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要深化改革,积极引导和促进农户分化,特别要抓紧培育扶持现代农户成长,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奠定重要微观基础。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参考文献:
  [1]顾益康.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中国农村经济,2006,1:18-2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