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6|回复: 0

2018装配生产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联系与知识传递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6 14:4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在装配生产型供应链中,生产商与供应商之间技术关联程度较高,随着技术变化速度加快,它们之间的知识传递问题也越来越重要。本文综合装配生产型供应链的产品特征、供应链组织结构、上下游成员间关系、知识传递的行为和知识创造,针对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知识传递问题构建了一个广泛的研究框架,并且对各个概念进行了细化分析,讨论了影响知识传递的重要因素和影响方式。
/2/view-384731.htm
  关键词:装配生产型供应链;知识传递;产品特征;组织结构;成员间关系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志码:A
  
  一、引言
  
  近年来,技术变化越来越快,生产复杂产品的装配生产型行业逐渐受到学者的重视,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汽车等都是典型的生产复杂产品的装配生产行业。这些复杂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活动要求供应链能够适应专业化和协同化。传统的纵向集成型的集团企业形式逐渐不能适应技术的高速发展,取而代之的是由专注于独特能力的、纵向分离的企业组成的供应网络[1]。与组织结构的变化相伴的是上下游伙伴间的共同参与和协作,复杂技术不可能由单个企业全盘掌握,而是依托一个包含供应链伙伴的网络存在和发展,伙伴之间共享一系列特定的知识并形成共同解决问题的模式[2]。
  在装配生产型供应链中,供应商生产并提供零部件,生产商把这些部件装配成最终产品,双方具有明晰的分工。但是,双方的知识存在一定的交集,特别是在创新活动中,双方拥有较多的“共有知识”[3]。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双方任务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和双方知识之间的互补性[4]。企业有获取供应链伙伴知识的要求,并且能够从中获利。比如,1996年克莱斯勒公司从供应商获得的知识使其利润增长了2亿8000万美元[5]。这说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知识传递问题很重要,企业是否需要获取供应链伙伴的知识?能否获取供应链伙伴的知识?以及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帮助企业依据自己所处供应链的特点选择正确的知识传递战略,并制定相应的传递策略。
  本文旨在构建一个研究框架,探讨装配生产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联系与知识传递之间的关系。本文把企业之间的联系限定为两个方面:上下游企业间的相互依赖;供应链组织结构及上下游企业间的关系。这两个方面是决定供应链成员之间能否传递知识的关键:前者决定了双方是否需要传递知识,后者保证双方顺利地传递知识。以往的研究中没有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解释对知识传递的影响。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是知识传递的先决条件,而供应链组织结构和上下游企业间的关系是知识传递的保障,所以综合考虑这两个方面的联系对知识传递的影响,可以使研究框架更加完善,也能够更全面地指导企业的知识传递战略,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理论基础
  
  1. 知识传递
  
  知识不同于数据或信息,知识最终要经过人脑或组织的理解、消化、吸收,所以知识传递的效果(传递主体之间能否对知识取得共同的理解)是一个重要问题,许多因素会影响知识传递的效果。Cummings的博士论文对这个问题做了全面的研究,把知识属性、传递机制、主体的情况和主体间的联系四个方面影响着知识传递的成败[6]。但是,Cummings认为这四个方面同等地对知识传递效果产生影响,并没有进一步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层次关系。
  本文对知识传递的分析综合考虑知识传递本身的内涵以及知识传递的影响因素,扩展知识传递的含义,把知识传递的概念限定为如图1所示。
  
  图1中上方的实线框中是本文定义的知识传递,这个定义既包括了知识传递的行为,又包括了知识传递的结果。这是继成了Hargadon和Fanelli的观点,他们认为知识管理的内容大致可以区分为两个相关的方面:行为(Action)和可能性(Possibility),前者偏重知识存在组织的行为中,强调的是对已经存在的知识进行获取、存储、检索、处理、发布、学习、忘记、编码等活动。后者是知识为组织创造利益的一种可能性,创造出以往没有的新知识[7]。本文对知识传递的限定既考虑行为:主体间传递的知识本身的属性、主体间传递知识的媒介和活动;又考虑了知识传递的可能性即取得的结果:新知识的创造。
  * 创造新知识
  对知识传递的研究既要关注传递的行为,又要关注传递的结果。对知识传递结果的表达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是创造新知识。在新的经济环境之下,知识是组织中重要的资源,创造新知识是组织经营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任务,所以知识传递结果适于用知识创造来衡量。知识创造不仅是知识传递的结果,这两个概念还经常是不可分的,有些学者发现,两者经常被混用。 新知识的创造经常是伴随着知识传递过程,知识传递的过程不仅包括了知识移动的特征,还包括了知识通过移动达到吸收、适应和创造的目的。所以在分析知识传递时,应当结合知识创造。
  * 知识属性:
  知识属性可以从两个维度分析:(1)知识的可表达性,这来源于波兰尼对知识默会程度的分析,即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划分:显性知识是指易于采用各种符号加以表述、容易在个人间传达、更为明确和规范的知识;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体的、私人的、有特殊背景的、难以表达的知识。由于隐性知识的存在,使得知识的传递受到一定的限制,知识更倾向于在企业内部传递。这说明可表达程度越低的知识越难以在企业之间传递。(2)知识的系统嵌入性,Birkinshaw等人提出的这个概念,是指知识对其嵌入的系统或情境的依赖程度。嵌入性包含了几个方面相互联系的概念成分:执行相互关联任务(活动)的个人或团队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个人的经验水平;所执行任务(活动)的不可分割性;任务(活动)对执行地点的特定要求。这个定义强调了知识是嵌入在组织的社会系统中的。系统嵌入程度较高的知识对特定的物理和社会情境依赖较强,在脱离特定的情境后,对知识的理解较困难。所以知识的系统嵌入性越高,在企业之间传递越困难。
  * 传递机制:
  传递机制表示通过怎样的途径和方法传递知识,传递机制左右着知识传递成功与否。知识在主体间的传递机制是分析主体间为传递知识而发生的行为。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如知识传递的媒介方式、交流方式及交流频率等。
  Bresman等人总结的交流方式(媒介)包括面对面、电话、传真、email等等。Tsai概括的交流方式有面对面、电话、定期的正式报告、电子或纸质的备忘录。Cummings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详实的知识传递行为的列表,包括文件交换、清晰传达、会议、现场访问、现场访问、工作轮换、联合技术培训、文化培训、联合项目组、联合开发组、联合管理会议。
  Bresman等人发现知识传递行为(交流)发生的频率与知识传递的质与量都成正比。有效的交流利于人与人之间对特定的知识取得“共同理解”,并可以创造、维持主体之间的“社会团体”,从而使知识传递更加高效。通过更多的交流媒介,更高频率的交流,能够传递更多的知识。知识本身的属性与媒介的选择相对应,越是隐性的知识,越是系统嵌入程度高的知识,越需要丰富的媒介和频繁的交流来传递。这样把知识的属性与知识传递的机制联系起来。
  在图1中,除了包含了知识传递的概念,还展示了影响知识传递的因素:主体间的联系。我们进一步把主体间的联系划分为两个部分:用产品的特征表示的上下游企业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供应链组织结构及上下游企业间关系。下面分析这两方面内容。

  
  
         
  2. 上下游企业间的相互依赖:产品的特征
  供应链上下游成员间的任务是相关的,以往的文献分析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依赖关系。在装配生产型供应链中,供应商生产并提供部件,该部件是下游生产商装配的产品的一部分,单纯从产品的供给关系看,双方的任务都是供应链整体任务(开发并产出新产品以满足市场需要)的组成部分。部件对装配的作用代表了这种关系,而且这种作用是双方建立业务往来的一切活动的核心和出发点,也是双方关注的焦点。部件对装配的作用可以由产品的特征反映出来,所以供应链成员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可以由供应链的产品特征表达。
  不同的供应链生产的产品具有不同的特征,本文考虑的产品的特征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产品的创新性和集成化。
  * 产品的创新性:
  产品的创新性即技术更新频率,技术发展越快,企业越不能仅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所有问题,越需要与供应链伙伴合作,所以相互依赖关系越强。传统的技术创新研究领域按照创新的激烈程度,分为渐进的创新和激进的创新。渐进的创新是对已有的产品做小的改变,挖掘已存在产品的设计潜力,往往是为了巩固企业在该技术上的主导地位。而激进的创新则是基于与以往不同的工程和科技原理,往往开创出新应用、新市场,在产业中常常可以创造出新的企业,甚至重新定义该产业。在此基础上,Henderson和Clark发现了另外的创新形式:建构创新,这是对产品的组装形式作出创新,而对核心部件的变化较小,并把它与渐进创新和激进创新并列,这些创新形式适合于装配生产行业。
  * 产品的集成化:
  产品的集成化是对产品的建构形式的度量。Ulrich定义了产品的建构,是产品的功能对各个部件的配置方案,决定零部件的数量、零部件如何共同工作、如何生产、如何装配、如何拆解。集成化程度高的产品中,各个部件之间的联结形式复杂,并且相互之间技术相关性高,对一个部件的技术调整会较大程度影响到其他部件或者产品的装配方式。产品集成化程度越高,生产商与供应商之间的任务关联越大,所以相互依赖关系越强。产品的集成化对企业(或整个供应链)获取竞争优势至关重要。
  供应链组织结构及上下游企业间关系
  本文把供应链的组织结构和成员之间的关系放在一起讨论,在对供应链组织的研究中,这两者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供应链组织结构是成员组织间出现的某种关系模式,从供应链的整体角度来看,供应链组织结构是成员间关系的外显。
  * 供应链组织结构:
  有关组织结构的研究比较久远,所有的组织都具有一定的结构,结构是对组织的剖析,是组织功能存在的框架,组织中的元素影响着结构,又被结构所影响。Miller等人归纳了三种表达组织结构的变量:集中化、形式化、专业化。Olson等人则加入了集成化。以往的研究发现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的知识传递产生影响。供应链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结构的延伸,随着供应链成员间的合作日益深入,组织间出现某种关系模式,从供应链的整体角度来看,存在某种组织结构的形式。供应链组织结构实际上是供应链成员为了创造某种产品而形成的组织间的模式,而这种结构的目的是协调组织间的活动。Choi和 Hong 对供应链的组织结构作了研究,归纳了三种表达组织结构的变量:形式化、集中化和复杂性。在供应链的情境下,形式化是指链中企业之间依靠明确的规则、程序、规范界定权利和义务,最终达到对整条链的控制;装配生产型供应链的集中化就是某个企业在供应链中的权威,在集中化的供应链中,由这个企业作决策,而在分散化的供应链中,则由各成员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决策;复杂性一方面是指系统中元素的数量,另一方面还是系统中不同目标之间的分歧程度,在供应链中,对组织复杂性的度量是辨别两个维度:供应链的层次数量(纵向),每一层次企业数量(横向),另外,还可以按照成员间平均的耦合程度来度量供应链的复杂程度。
  * 上下游企业间关系:
  供应链的组织结构虽然也考虑两个企业之间的关系,但更多是以供应链的整体为研究对象的。还需要进一步引入供应商与生产商之间的关系。
  描述两个成员间关系紧密程度的属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信任、许诺和合作时间。(1)信任是一方确信对方拥有对双方合作有益的资源,并且能够在合作中使用这种资源。(2)许诺,学者们把许诺定义为双方为了发展和支撑长期关系的态度和意愿。Walter总结了四种表达供应商许诺的特征:忠诚、作出短期牺牲的愿意、长期合作的意愿、对建立和保持关系进行投资的意愿。(3)合作时间,Kotabe等人强调成员间合作时间是影响知识传递的重要因素。成员间合作时间越长,越容易理解对方知识的含义,越不容易出现机会主义风险,双方越能够传递知识,并且通过传递越容易获得绩效提升。
  
  三、命题提出
  
  1. 研究框架
  首先引入知识的可表达性和系统嵌入性,表达所传递知识的属性,知识的属性一方面也说明了传递知识所付出的努力,另一方面还说明了所传递的知识新颖程度、机密程度(隐性的、系统嵌入性高的知识往往是新知识、机密的知识);然后引入传递机制,具体的是传递的媒介及使用频率,传递的媒介及使用频率说明了主体之间传递知识所付出的努力;最后加入知识创造,就组成了知识传递的行为――结果的整个体系。
  进一步把图1中的主体间联系细化为两个方面: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相互依赖;组织结构和成员间关系。在供应链中,知识传递的主要动因就是主体间的相互依赖,在装配型生产型供应链中,就表现为产品的特征;把“主体间联系”中的其他部分归结为两个内容:组织结构和成员间关系,作为知识传递的保障因素。
  装配生产型供应链中知识传递的研究框架如图2所示。
  
  从装配生产型供应链的整体来看,产品的特征、供应链组织结构、成员间关系、知识传递之间存在相互关联。阐明了产品特征对知识传递的决定作用,以及组织结构、成员之间关系起到的支持作用,这就是图2表达的含义:产品的特征是装配生产型供应链知识传递的动因,组织结构和成员间关系是知识传递的保障。
  
  2. 各因素对知识传递的影响
  在装配生产型供应链中,产品的集成化程度代表了成员间任务互补程度的高低。生产集成化较高的产品的供应链,供应商和生产商的生产活动之间相互依赖程度较高,需要成员间较高频率的交流,共同对集成的任务进行探讨、商榷、协作、创新。另一方面,集成化程度较高的产品往往要求的技术很复杂,单靠生产商或供应商一方很难发展相关的技术和知识,必须依赖知识的交流活动共同完成供应链的任务。所以提出命题1:
  命题1:产品的集成化程度越高,装配生产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能够建立越多知识传递的媒介、实施越多传递行为;能够互相传递隐性和系统嵌入性程度越高的知识;各个企业能够通过知识传递创造出越多新知识。
  产品的创新程度越高,生产商和供应商需要彼此的支持来应对快速发展的压力。产品的创新程度越高,需要的知识也越新颖,在装配生产型供应链中供应商和生产商任务之间存在相互依赖性,双方面对获取新知识的挑战,不仅需要从自己内部发展知识,还要获取对方的知识,以利于自身业务的开展。产品的创新程度较高时,知识相对较新,从Nonaka和Takeuchi的螺旋模型可以看出,新知识往往是以隐性知识的形式出现[36],更加需要特定的机制来传递知识。所以提出命题2:

  
  
         命题2:产品的创新程度越高,装配生产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能够建立越多知识传递的媒介、实施越多传递行为;能够互相传递隐性和系统嵌入性程度越高的知识;各个企业能够通过知识传递创造出越多新知识。
  虽然产品特征与知识传递之间存在某种相关性,但是只有在供应链的组织结构越集中、越形式化、越集成化、成员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时,才能有效地传递知识,并通过与伙伴的知识传递创造出新的知识。这就综合了产品特征对知识传递的决定作用和组织关系对知识传递的保障作用。在装配生产型供应链中,提出命题3:
  命题3:产品的集成化程度和创新程度越高,并且同时供应链的组织结构越紧密、成员间关系越密切,比较前两个命题,上下游企业间能够建立越多知识传递的媒介、实施越多传递行为;能够传递隐性和系统嵌入性程度越高的知识;各个企业能够通过知识传递创造出越多新知识。
  
  四、结束语
  
  本文综合供应链的产品特征、供应链组织结构、上下游成员间关系、知识传递的行为和知识创造,针对装配生产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知识传递问题构建了一个较广泛的研究框架,并且对各个概念进行了细化分析,讨论了影响知识传递的重要因素。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涉及到的各个概念作了较详细的分析,为实证检验工作打下基础。
  本文的结论对企业基于知识的合作具有启示意义:企业在与供应链伙伴之间是否需要传递知识、是否需要通过与供应链伙伴之间的知识传递来提升自己的知识创造,决定于供应链产品特征,并且受到供应链组织结构和上下游企业间关系的影响;生产集成化程度较高、或创新程度较高的产品的企业为了获得供应链伙伴的知识,应当与之组建组织结构较紧密的供应链,并发展较密切的企业间关系。
  本文构建的理论框架尚需进一步的变量操作化并进行实证检验,验证各命题。本文讨论的内容是从供应链整体的角度看问题,进一步的工作还需分析供应链内部各个供应商的不同特点,探讨供应商供应的部件的重要性和供应商在产品研发中的作用对知识传递的影响。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Achrol, R. S. Changes in the Theory of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 in Marketing.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1997, 25(1): 56-71.
  [2] Kash, D.E., Rycoft R.W. Patterns of innovating complex technologies: a framework for adaptive network strategies. Research Policy, 2000. 29: 819?831
  [3] Takeishi A. Knowledge Partitioning in the Interfirm Division of Labor: The Case of Automotive Product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2, 13(3): 321?338
  [4] Chen, J., Lin, Y. Knowledge Transfer in Supply Chain: Hold Suppliers' Complementary Knowled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nowledge and System Science, 2005, 2(2): 10-18
  [5] Christian, N. M. Chrysler suppliers' cost-savings ideas likely to add $325 million to its '97 net. Wall Street Journal, 1997, Jun 5: A.6
  [6] Cummings, J. L. Knowledge transfer across R&D unit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successful knowledge transfer across intra-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units. Ph.D dissertation to the school of business and public management of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200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