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0|回复: 0

2018抗战时期的湖南文化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6 13:4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抗战时期,随着战区文化机构内迁到湖南,湖南成为文化名人云集之地,形成了以长沙和衡阳为中心,辐射全省的抗日文化运动。表现在各种抗日文化团体纷纷建立,新闻出版事业迅速发展,各种文化活动空前繁荣。战时湖南文化深入工农,深入基层,具有大众化倾向,这对于湖南人民抵御外侮,维护民族独立,增强人民的政治整合力和民族凝聚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view-384345.htm
  关键词:抗战时期;湖南;文化;述评
  
  抗战时期,随着战区文化机构内迁到湖南,湖南成为文化名人云集之地。尤其是抗战之初,湖南文化繁荣,“除武汉以外,长沙被称为文化城”。战时,在国共合作的推动下,形成了以长沙和衡阳为中心,辐射全省的抗日文化运动。
  抗战之初,由于湖南受战争影响很小,长沙等地成为文化教育机构内迁的首选之地。1937年9月8日,教育部决定以南开、北大、清华等校为基干,组建长沙临时大学。派张伯苓、蒋梦龄、梅贻琦、杨振兴、胡适、何廉、周炳琳、傅斯年、朱经农、皮宗石为筹委。10月底,长沙临时大学开学,校址分设长沙和南岳,分文、理、工、法商4个学院,以蒋梦龄为总务长、梅贻琦为教务长、张伯苓 为建设长。接着北平民国大学、南京国立戏剧学校、国立杭州艺专、唐山交大、北平交大等高校随后迁入湖南各地,一些报刊、出版社等也陆续迁到湖南。影响较大的如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生活书店、新知书店、中央日报社、国际新闻社、东方杂志社、教育杂志社等。由于文化教育和新闻出版机构迁到长沙等地,随之而来的是一大批文化名人云集长沙等地。据不完全统计,1937年7月至9月,先后来长沙的学生和文化界的人士即达1500多人,到1938年底,在长沙的文化名人有700多人。著名的有:郭沫若、茅盾、闻一多、朱自清、胡愈之、张奚若、吕振羽、翦伯赞、范长江、陆诒、张天翼、谭丕模、曹禺、田汉、阳翰笙、郁达夫、沈从文、郑君里、周立波、艾青、谢冰莹、王彦西、张曙、丰子恺、钱君?、张乐平、张伯苓、黄炎培、曾昭伦、陈垣、陈寅恪、冯友兰、金岳霖、叶公超、吴俊升、陈子展、朱光潜、王力、浦江青、贺麟、汤用彤、晏阳初、郑天挺、潘光旦、董每戡、吴祖光、孙伏园、蒋良牧、钱穆、李剑农、薛暮桥、许涤新、熊佛西、范寿康、刘彦、刘开渠、杨东纯、廖沫沙等。这一大批名流学者有的在高校任教,有的驻留湖南的时间虽短,但通过演讲、写文章、著书立说,或办报刊杂志、组织团体、开展文艺活动等方式推动了湖南战时的文化建设。
  战时湖南文化发展主要表现在:各种抗日文化团体的建立,新闻出版事业的迅速发展,各种文化活动的空前繁荣。抗战爆发以后,为了唤醒湖南民众,各种文化团体似雨后春笋一样建立起来,主要有湖南学生抗敌后援会、湖南文化界抗敌后援会、长沙戏剧界抗敌后援会,中国青年记者学会长沙分会、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等30来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湖南学生抗敌后援会和湖南文化界抗敌后援会。1937年7月13日,湖南学生立即组织起来,开展救亡运动,成立了湖南大专院校学生援助前方将士委员会。9月底,该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动员会议,易名为湖南省学生抗敌后援会。下设总务、组织、宣传、慰问等部。随后,该会组织长沙市50多个学校学生,编成1,295个小队分别进行宣传、劝募、慰问等活动。1938年1月,该会成立寒假救亡工作团,深入民众当中进行宣传、劝募、演出。此后又慰劳伤员,救济难民。“长沙大火”前夕,各校疏散,不久即停止活动。1937年10月,吕振羽受中共的派遣来到长沙,与在湘的文化界的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翦伯赞、李仲融、张天翼、谭丕模等人发起成立了湖南文化界抗敌后援会,简称“文抗会”。该会在成立宣言中指出:“为了民族生存,为人类文化,我们要义无旁顾的自立于斗争前线,抗战文化的一个主要任务,一方面在扩大文化运动的领域到全体人民,给大众以丰富的现实性的文化食粮,提高并加强其斗争的民族意识,使大众的精神武装化……另一方面,在积极的消灭一切汉奸理论和汉奸思想,使全国民众的意识在民族抗战的原则下,纯净化,积极化。抗战文化另一主要任务,在于民族文化历史的基础上,与伟大的民族解放、‘军事创作’相配合发展民族新文化。”“文抗会”成立后,组织讲演队、歌咏会、街头剧团、壁报团、慰劳队、难民指导委员会、读书会、时事座谈会等,并创办会刊《抗战文化》、《农村周报》、《抗战小丛书》等刊物。到次年2月,人数扩大到1 000人。“文抗会”与全省36个县建立了联系,在常德、岳阳、衡阳、桃源、湘潭等地筹办了分会。“文抗会”是中共湖南省工会直接领导下的一个全省性的抗日团体,它以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抗日救亡为主题,对动员湖南民众参加抗战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战前,湖南的经济发展速度并不快,但湖南的新闻事业发展较快。在20世纪30年代,约有三、四十万人口的长沙市,就有报刊40余家。抗战爆发后,湖南的新闻事业更加迅速地发展,到1938年底,除原有的40家外,又增加了40多家。这些报刊可分为日报、三日刊小报、晚报等种类,由不同的政治派别主办。主要有属中共领导的《抗战日报》、《观察日报》、《中苏》半月刊、《联合旬刊》;何键派的《衡报》;复兴社的《力报》;CC派的《正中日报》、《国民日报》;国民党的《中央日报》、《民国日报》;民间的《大公报》。这些报刊大多宣传抗日救亡。在“长沙大火”之后,一些报刊陆续迁往大西南。但是湖南的新闻事业并没有因此而走向衰落,而是出现了报刊由原来集中于长沙向全省各地发展的势头。据1941年9月8日《大公报》记载:当时湖南全省共有报刊94家。有近70个县市办有报刊,比较多的地方是长沙、衡阳、耒阳、沅陵、芷江、邵阳等地。这对于全省文化事业的发展,推动湖南民众的抗战起了重要作用。 战前,湖南省的传媒载体主要是报刊杂志,还没有无线电广播。战时,湖南的广播事业也开始建立。1939年11月12日,湖南省广播电台开始播音,每天用长沙语播报新闻,这是我省传播媒体走向多样化的一个开端。随着湖南新闻事业的发展,1940年2月22日,长沙市新闻记者公会成立。它的成立,又推动了全省新闻事业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长沙市有剧团及剧社共35个,有戏院或戏园11个;从外地迁来的戏剧团体有23个,如孩子剧团,长沙临时大学剧团等,还有一个票友社――晨社。这是近代以来长沙文化事业所没有的现象。如1938年11月,在田汉的组织下,成立了抗敌演剧六队(话剧),湘剧抗敌宣传一至七队,及杂剧宣传队等50多个文艺表演团体,开赴抗日前线和本省城乡,演出《史可法》,《江汉渔歌》等剧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又如当时后方重镇的衡阳,中共就组织了“晨呼队”,随后改为“衡阳歌咏队”,深入城乡慰问演出。
  战时各文艺团体通过多种形式,如剧院、上前线、下乡等,为部队和民众进行文艺演出,既繁荣了文化艺术,又进行了抗日爱国的宣传。如1942年7月,政治部“抗剧”在衡阳公演名剧《大地回春》、《愁城记》,并与铁血剧团联合演奏《黄河大合唱》等,深受衡阳军民欢迎。当时演出的戏剧电影等名目繁多,如《保卫卢沟桥》、《抗敌救国》、《八百壮士》、《炮火下的中国》等。
  ?抗战时期,湖南文化的迅速发展,对全省的文化传播和抗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战时湖南文化的繁荣是在文化“外来户”的推动下形成的。如前所述,抗战爆发以后,大量的学校,尤其是高校、各文化团体、各新闻机构内迁湖南,其中有全国一流的高校,最有影响力的报刊和众多的中国文化界的名流学者,提升了湖南文化的品位和格调,使湖南文化界的面貌为之一新。其次,战时文化的主流是抵御外侮,维护民族独立,增强了湖南人民的政治整合力和民族凝聚力。战时湖南文化界通过讲演、报刊、电台、歌剧、电影、墙报等各种形式的宣传来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鼓舞民众不畏强暴,去英勇抗战。这既是湖南文化进步的表现,也塑造了湖南人民乃至中华民族一种新的民族精神。再次,战时湖南文化深入工农,深入基层,具有大众化倾向。战前,湖南文化虽发展较快,但大多数文化创作者只能说是孤芳自赏,且文化的重心在大中城市,是一种典型的“都市文化”,未能起到应有的宣传民众的作用。抗战爆发后,湖南文化界的有识之士就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1938年,郭沫若在湘的多次演讲中就反复地强调:文化工作必须“纠正偏重都市的错误。今后的文化人,应该分散到乡间去,尤其是到沦陷区去”。田汉也对长沙文化工作者呼吁:“到农村去!到前线去!到敌人后方去!”(9)随着抗战的深入,广大的文化界人士在中共的影响下,纷纷深入到农村、工厂、前线,进行“文化拓荒运动”。如湘西是湖南文化最落后的地区,战时著名的文化界人士翦伯赞、张天翼、谭丕模、廖沫沙、周立波等人都到湘西开展过文化工作。迁入乾城的江苏省立商业专科学校及江苏省银行专科学校,由张振尧、马骥伯、张阶平教授组织师生深入湘西农村,调查农村经济,为湘西经济的发展服务。
  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参考文献:
  [1]唐正芒.湖南抗战文化运动概略(上)[J].云梦学刊,2002,2:27-37.
  [2]范忠程.湖南抗战述论[J].抗日战争研究,1996,4:132.
  [3]湖南省档案馆.湖南历史上的今天[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231,33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