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中央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农村劳动力过剩是“三农”问题的关键。据测算,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1.34亿人,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约1000万人,他们几乎全部转化为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剩余,使许多农民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农村贫困人口所占比例居高不下。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要从分析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因素入手,才能对症下药,找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具体方案。为此,笔者对山东省济宁市近几年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并获得许多宝贵资料。
/2/view-387248.htm
根据调查掌握的情况看:该市有570.25万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1.38%。第一产业从业人员266.6万人,农村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约3.54亩。在农业机械化程度迅速提高,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农业劳动力剩余严重,提高农民收入难度加大。虽然中央出台不少富农政策,但是,偏远农村自然条件恶劣,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离小康水平还有不小的距离。单纯靠他们在当地发展农业生产,致富潜力不大。当前,这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经取得一定进展,外出务工已成为他们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但这里的工业化、城市化程度不高,农民思想保守、缺乏职业技能。当地政府需进一步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服务功能,尽快使农民解放思想,提高文化和技术素质,消除各种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让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有秩序地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以此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一、济宁市农村劳动力分流现状
通过调查了解到:济宁市有越来越多的农民投身到外出务工的大潮中去,务工收入如何,跟农民增收密切相关。外出打工农民已成为济宁农村中等收入者的主体。从总体上看,打工收入已经占到农民家庭总收入的四成以上。许多较富裕农户的致富秘诀都是外出打工。本世纪以来,济宁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本情况如表一:
从表中数据看出,除了2003年受非典影响外,外出务工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2004年,济宁市“五大产业体系”建设稳步发展,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全市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在外务工人员达到79.4万人,其中市外劳务输出8.5万人,县外输出69.9万人,增加26.1万人,转移到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共144.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43%。务工人员人均月收入600余元,比全市农民人均月纯收入高出一倍。全市新增劳务收入4.25亿元,全年劳务收入总额达到42亿元。
根据全市所辖县、市、区的22个行政村、3785户农村居民以及百余名在城区打工农民就业情况的抽样调查,形成下表的数据资料(如表二)。
调查显示,济宁市农村劳动力就业去向如下:
1在本地就业
在被调查对象中,有39.2%的农村劳动力在本乡从事非农产业。他们离土不离乡,有的从事小手工业生产,有的就近到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及小型民房建筑队打工。在济宁农村,第一产业中形成一批大蒜、苗木、食用菌等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一定就业岗位。济宁市民营经济连续多年的高速成长,为农民在本地就业创造良好条件。有效地缓解了该市的就业压力,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分流的重要渠道。
2到外地打工
由于农业生产利润低、风险高,种粮农民意识到靠土地仅仅能够解决温饱问题,要增加收入,必须跳出农业求发展。在被调查对象中,有32.1%的农村劳动力到外地打工。劳务经济成为发展农村经济重要的手段,成为农户收入的重要来源。调查显示,外出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比重最少,到2003年,从事非农产业就业劳动力比重高达98%。说明农村劳动力正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使人多地少的矛盾有所缓解。农民外出打工的渠道主要有通过政府兴办的劳务中介输出,通过熟人介绍外出等。济宁市农村劳动力向非农分流的同时也出现回流现象,呈现出双向流动的格局。同时,还存在一些来自农民本身或者来自社会方面制约农村劳动力分流的因素。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流向受到不利影响。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分析
1来自农村劳动力自身的因素
首先,农民思想观念滞后。
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约束着农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对故土的迷恋和坚守,使他们拒绝外面的世界。思想保守,墨守成规,更是济宁这个孔孟之乡农民的痼疾。在调查中了解到,他们摆脱不了小农意识的束缚,有不少人仍习惯于日出而更耕,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仅凭对困难的想象就放弃外出计划。当前,农村劳动力就业已经引起政府的重视,各种优惠政策相继出台,各大新闻媒体宣传力度不断加大。但这只是外因,农民兄弟要从思想上脱胎换骨。
其次,农村劳动力基本素质较低,普遍缺乏职业技能。
城乡之间的差距,最根本的是教育的差距。和全国一样,济宁市农村人口中低学历人口所占比例很高。据调查,济宁市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2%,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9.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8.5%,而且普遍缺乏职业技能。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仅有20%左右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文盲劳动力占1.5%,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16.5%,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61.7%,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3.6%,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7%。而且,这些劳动力中85%以上没有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下表是济宁市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抽样调查的结果。这一结果与上述比例结构基本吻合。
由于农村教育落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他们来到城市后,就业范围狭窄、就业率低,多数外出务工农民只能靠从事繁重体力劳动勉强维持生计。从2003年调查的情况看,因找不到工作而返回农业的劳动力占回流农业劳动力的16%。农民一到外地打工,就去建筑工地出卖苦力。在那里,每天工作10余个小时,仅挣20元左右的工资。而有一定技术的建筑工人,工资在70元左右。他们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往往眼看着有许多工作岗位,自己不能胜任,只好望“岗”兴叹。
2来自社会的制约因素
首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障碍和制度约束依然存在。现存的户籍、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中,还存在不利于农民进城的因素。一些带有歧视性的规章和政策限制了农民选择非农就业岗位。农民与城市居民的就业机会、工资收入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存在权利不平等。长期以来,城市职工子女可以在父母所在单位内部就业,而农民子女只能还是农民。
劳动力就业服务机构缺乏组织协调。有的乡镇劳动力就业服务机构至今不健全,有的经费投入少,有的人浮于事。劳动力供求信息渠道不畅通,市、县、乡劳务市场缺乏统一的组织协调。据统计,济宁市农村劳动力自发性转移的占56%,通过亲朋好友介绍出去的占20%。由于政府监管、服务职能的缺位,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工资被拖欠、被克扣的现象时有发生。根据调查显示,农民工几乎无人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待遇。
其次,农村教育落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缺乏实效。农村教育教学条件差,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低,导致教育的相对落后。济宁市教育落后与其所处孔孟之乡的地理位置极不相称。在济宁农村,有两种倾向阻碍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其一,“行儿上学”,学习不行的孩子上学白花钱,不如不上学,或者辍学去挣钱。其二,义务教育阶段,个人支付学校教育成本的比例太高,贫困家庭子女上不起学。由于经费的困扰,使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和教师待遇得不到改善,直接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愈是落后地区,这种情况愈加严重,教育越是落后。农村教育落后,直接导致农民及其子女素质低下,缺乏就业竞争力。
第三,城市化水平低,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目前,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济宁市小城镇吸纳劳动力数量不明显。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是小城镇功能不配套、集聚能力不强,使小城镇招商引资难度大,民营经济成长环境差,难以创造较多就业岗位。二是城镇化进程慢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造成农村第三产业不能随农村工业化的推进而发展,使农村非农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延缓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由于上述制约因素的存在,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规模和速度不足。济宁市的情况固然有其特殊性,但更多方面与其他地区具有共性。要找准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病根,采取得力措施,努力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