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分析了当前广州城市语言环境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如公共场所设施语言标识的国际化程度不高、公共场所员工工作用语的国际化程度偏低及市民外语交流频度低等;提出了城市语言环境概念;建议:成立专门的机构、进一步改善公共场所设施语言标识的国际化程度、努力提高从事公共服务业工作人员使用英语的水平,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广州城市居民的国际化意识不断增强,以全新的面貌迎接2010年亚运会的到来。
/2/view-384121.htm
关键词:亚运会;国际化;城市语言环境;英语;广州
北京在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前后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概念、理念或目标,如“新北京、新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进而对这届奥运会的标准做出了“有特色、高水平”的概括,最终形成北京奥运会的战略定位是“和谐奥运”。构建实施“和谐奥运”措施之一那就是如何建设硬环境与软环境的和谐问题。北京奥运会需要硬环境建设与软环境的和谐发展。软环境建立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生活环境、服务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等诸多领域。但是构成软环境的核心是人,因此,抓软环境建设也要以人为本,要动员民众、教育民众,培养广大民众作为奥运会东道主的荣誉感和主人翁的责任感。并将针对奥运会进行的软环境建设在奥运会延续下去。
一、当前广州市外语语言环境分析
城市语言环境主要是指一个城市(地区)使用母语以外的语言(种)进行信息交流与传播的广度、深度和频度。广度是指运用外语进行信息交流与传播宏观面的大小,深度是指运用外语进行信息交流与传播在某一方面纵向的长度,频度是指单位时间运用外语进行信息交流与传播的量,是个关键因素。城市语言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座城市(地区)的国际化程度和民族包容性。广州在打造国际化的城市语言方面还不太理想,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公共场所设施语言标识的国际化程度不高。公共厕所是一座城市不可缺少的公共设施之一,也是人口流动接触最多的场所,在广州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走的较靠前的细小环节,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外语语言环境的基本概况。目前,在广州的民航、车站、码头、商场、宾馆、酒店、度假村等公共交通、休闲、娱乐场所基本上都标识了厕所的外文标志,就使用语言方面达到了国际化程度。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关于厕所的英文翻译出现多种标识,如;Toilet(s),Restroom,Bathroom,W.C.,Men / Women,Male / Female, Ladies / Gentlemen等等,种类繁多,有些提法不太规范,无法与国际惯例接轨。其次,在很多场合只是标识了英文单语种,也欠妥。可能有人会认为厕所是个太简单不过的事情了,但我们认为这更多的是一种规范。
公共场所员工工作用语的国际化程度偏低。广州市的经济实力雄厚,已日益成为广东乃至华南地区的经济、文化、金融中心;服务产业十分发达,占据了GDP的巨大份额。服务业在拉动绿色GDP、支撑新型工业化、促进充分就业、壮大地方财力和增强广州现代化大都市城市功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05年,广州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56.86%,超过GDP的一半以上,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2.60%,超过工业44.37%的水平,加上服务业本身污染少、耗能低的特点,对绿色GDP的贡献越来越大。[1]但在服务业能够运用外语进行服务的却寥寥无几,更不用说熟练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遗憾的事情。在宾馆酒店,就算是高档的涉外星级酒店,能够运用外语进行工作的人员也是非常有限,也只是保证在大堂的服务,普通服务人员的外语素质普遍不高;广州市内公共交通还主要停留在普通话和广州话两种国内语言报站的水平上,的士司机几乎都不会说外语;规模稍微小一点的邮政、电(信)讯营业厅(所)几乎很少看到有会讲外语的工作人员。如此等等,与国外相比,差距比较大。早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期间,希腊主要大中型城市绝大多数的酒店员工、车站工作人员和城市警察都能够使用英语与国际游客进行交流与服务;在路过德国慕尼黑机场时,清洁工人也能熟练地使用英语服务,清洁工人在休息时翻阅词典,练习外语发音。
广州市民外语水平与交流频度偏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下简称《语言文字法》)第三条和第八条分别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这从国家意志的层面规定了国家民族使用语言的权力和自由,但从国际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发展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层面上来看,开放型、包容性、多民族文化要素综合是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因此,用于信息储存与交流最快捷的主要工具――语言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国际化是个重要前提。以广州市为例,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经济发展的迅速崛起,穗外高素质人才的大量内流,以及国家2001年推广实施《语言文字法》以来,广州抵制外区域(广东以外区域)语言侵袭的意识正逐步淡化,在保持使用本区域民族语言风格的同时,极大地吸纳了内陆区域民族的语言风格,是我国使用多民族、区域性语言最广泛的城市之一,同时,也极大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广州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在参与国际竞争与交往中发挥重要作用,城市居民的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但是,在使用外语进行一级交往(现场交流)方面还不尽人意。外语运用较好的人群主要集中在学校和部分国家事业单位,一般城市居民普及程度还较低。
二、打造国际化城市语言环境的对策与建议
1.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组织落实。任何一项工作的成败关键在于组织与落实。建议在广州亚组委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负责总体方案的设计,并监督落实;内容包括组织机构的人员构成、工作目标、教材筛选、组织培训、经费计划等等。语种选择建议以国际化程度较高的英语为主,兼顾法语、日语等小语种。组织机构的领导人员构成要尽可能广泛,至少应包括:教育、文化、交通(海、陆、空)、旅游、餐饮、银行、邮政、通讯(信)、百货零售等行业和部门,齐抓共管,保证落实。其职能除了组织建设以外,还应当承担监督、检查、审核等职责。
2.进一步改善公共场所设施语言标识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广州主要街区政府及其办事机构、文化设施、商业大厦等大型建筑物牌匾名称及内容简介的中英文对照,并努力做到准确、规范。尤其是对主要商业网点、旅游胜地,如北京路商业街区、广州八景等地段更是重中之重。
3.努力提高从事公共服务工作人员使用英语的水平。首先,加强国家公务员的英语听说能力训练。国家公务员的整体素质较高,代表着国家的形象,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言,并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其次,切实普及公共服务人员的英语听说水平。尤其是在交通、旅游、餐饮、银行、邮政、通讯(信)、百货零售等重要的服务行业。要求在职工人数30人以上的单位至少要有1名懂英语(或其他外语)的工作人员。在餐饮、银行、邮政、通讯(信)、百货零售等参与国际交流密集的主要行业和部门,要求每天当班时段都有至少1名懂英语(或其他外语)的工作人员。交通行业重点放在公共交通司机和的士司机的英语听说能力培训上(因为民航的外语普及率已较高),要求每人都会听说50句以上的日常英语用语,并会说广州市区内的主要体育场馆、重要建筑物、办事机构、商业网点、休闲娱乐场所的英语名称等。建议组织相关专家编写英语(及相关小语种)手册,随身携带,加强练习。
4.培训一批亚运会志愿工作者和一支城市警察队伍。志愿者服务已成为近年来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运作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之一,在促进赛事宣传和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接收志愿者应当在广泛征集的基础上,以熟悉广州市、广东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及人文地貌的广州市民为主。人员培训要加强对广州、广东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卫生等方面基础性赏识的培训,强化运用英语等外语语言交流的能力和水平。这类人群建议主要以在校的大学生和高中生为主体,他们具有文化素质高、语言基础好、思维能力强、年轻、精力充沛等优势。
选调和组建一支以承担广州亚运会期间城市咨询服务为主的高素质的城市警察队伍。其主要职责就是帮助在亚运会期间来穗的国际官员和游客提供交通、通讯、旅游及治安等服务。他分布在全市各主要街区和商业、娱乐密集等区域,为随时需要提供咨询服务的国外游客提供援助。2004年第28届雅典奥运会期间,希腊城市就曾采取过这种服务模式,效果非常好。高素质的城市警察更能给人以安全感,他比一般的自愿服务者等能赢得陌生人的信赖。
5.逐步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广州城市居民的国际化意识。任何一项工作莫过于长期坚持才能取得持久的效果。打早广州城市国际化的语言环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他依赖于政府的正确指引,全民积极而广泛的参与。因此,借助广州市2010年亚运会的契机,在积极推广普通话的同时,大力提倡以英语为主的外语语言的运用,不断普及和增强广大市民的国际化意识,并对交通、旅游等主要行业和领域提出具体要求和时间表进行试点,探索促进大中型城市国际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财经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穗府[2006]24号)[Z],2006,6.
[2]王润平.论广州亚运会对广东经济、社会与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6):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