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贵州磷化工产业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凭借先进的生产技术得以快速发展。本文分析了贵州磷化工的现状并对今后发展布局提出参考性建议。
/2/view-384095.htm
关键词:磷化工;现状;发展
贵州化工产业是贵州省的支柱产业之一,它包括磷化工、煤化工、氯碱化工、橡胶加工、无机化工和生物化工。本文重点介绍贵州磷化工的现状及发展。
一、 贵州磷化工现状
贵州省磷化工起步于1958年,历经四十九年,已初步形成一个磷肥、磷复肥、黄磷及其下游产品初具规模的产业体系。目前,贵州省的磷酸二铵产量居全国第一,目前占全国总产量的25%以上;黄磷产量居全国第二,约占全国产量的25%。贵州省高浓度化肥的生产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全国高浓度磷复肥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贵州现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磷化工基地和钡盐生产基地;其中,国家“八五”和“九五”期间建设的五个大型磷矿肥基地之一贵州省瓮福矿肥基地是亚洲目前最大的磷化工企业,公司现具有磷矿石350万吨/年、磷精矿240万吨/年、硫酸200万吨/年、磷酸80万吨/年、磷酸一铵48万吨、磷酸二铵12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贵州开磷集团公司拥有年产250万砘磷矿石、30万砘磷酸一铵、60万吨磷酸二铵、10万吨重过磷酸钙、10万吨普通过磷酸钙、7.5万吨合成氨、13万吨农用硝酸铵、NPK复合肥20万吨、1.5万吨饲料级磷酸氢钙、1.5万吨黄磷的生产能力;贵州西洋集团生产规模为年产磷复肥100万吨、硫酸100万吨、合成氨12万吨、磷酸二铵80万吨、盐酸30万吨、焦炭60万吨。是贵州省最大民营企业,也是中国最大的硫基复合肥生产企业。
磷化工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并已具一定规模,在国内已处于领先的地位。据统计[1],2006年全省磷化工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52亿元,化工工业产值250个亿,磷化工产品销售收入占全省化学工业的60.08%。全省工业产值1400多个亿,化工工业产值占全省工业产值17.86%,磷化工产业占全省工业产值的10.85%。贵州高浓度磷复肥、黄磷的生产技术、装置水平、生产能力等方面在国内已经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国际同行中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2006年,磷肥产量132.07万吨(P2O5),其中磷铵等高浓度磷复肥112万吨,产量居全国第二;黄磷产量15万吨,居全国第二,约占全国产量的25%[2]。
初步形成以资源优势为基础,以产业链相连接的磷化工产业带。“十五”以来,贵州省化工行业高速发展,培育了一批大型骨干企业,磷化工产业在资源富集区域获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息烽-开阳-瓮福磷化工产业带。三大高浓度磷复肥企业均分布在这个产业带内,并发挥着产业聚集的作用,推动了产业创新,不断延长产业链,使磷化工产业向精深方向发展。
磷化工产品开始由初级产品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转变,磷化工技术创新能力在国内业界处于领先地位。20世纪80年代,贵州磷化工产品只有磷矿石、磷矿粉、普钙、钙镁磷肥、黄磷等少数几个磷的初级加工产品。如今磷化工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在国内业界处于领先地位。深加工产品得到了发展,品种增加到二十余个,高浓度磷肥从无到有,现占全省磷肥比例已超过88%,磷铵生产能力及产量在全国排位第二,并且获得本行业唯一的两块中国名牌。开磷(集团)井下锚杆护顶空场采矿、无轨机械化运输,宏福总公司露天采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浮选剂选矿、磷矿浆管道化输送、大型湿法磷酸生产装置国产化、磷酸二铵联产料浆法磷酸一铵等创新技术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二、贵州省磷化工发展的总体布局
我们在对贵州的磷资源和磷化工产业的格局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贵州磷化工南北联线发展布局的思路。今后贵州省磷及磷化工产业发展拟按“完善、充实、强化息烽-开阳-瓮福磷化工产业带,积极创造条件建设织金煤、磷、电、化多联产一体化生态工业新区”的总体思路来布局[2]。
1.强化瓮福磷煤化工大型生态工业基地(黔南地区)
以黔南地区宏福总公司瓮福磷矿、瓮福磷肥厂为核心,地域涵盖瓮安县―福泉市―都匀市,并辐射到贵定、龙里。该生态工业基地以磷、煤、电三大产业耦合共生,发展以磷铵为代表的大规模、多品种、功能型高浓度磷复肥,湿法磷酸同集约化黄磷生产相结合,发展磷酸盐和精细磷酸盐产品为特色。“十一五”期间,该基地的目标重点是完成磷铵所需原料合成氨的配套,多品种新肥种、湿法磷酸净化、氟回收制无水氟化氢、从稀磷酸中回收碘;启动利用湿法磷酸发展三聚磷酸钠、饲料级磷酸氢钙等项目;在磷石膏综合利用制建筑砌块、磷渣综合利用制磷渣水泥方面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争取建成窑法磷酸工业化示范装置,在窑法磷酸工业化、大型化的创新技术上取得突破;开工建设瓮福新增400万吨/年磷矿采选能力的二期矿山建设项目。
该产业基地的生产力布局突出以湿法磷酸为主线、磷煤化工共生耦合为特征,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和环境的友好、和谐。其循环的基本脉络是:煤资源经高效、清洁气化,产出优质合成气,并实施热电联产,使合成氨生产与磷铵生产链相耦合,进而生产磷酸一铵、二铵、功能性磷复肥及工业级磷酸一铵,产出的甲醇进而生产二甲醚产品;磷、硫资源组合加工形成的湿法磷酸主产业链,既包括主产品高浓度磷复肥的生产,也包含实施磷矿资源中伴生元素碘和氟的回收利用;磷、煤资源组合加工生产的窑法磷酸,既可与湿法浓缩磷酸组合生产磷酸二铵,又可与湿法稀磷酸组合生产磷酸一铵,还可与净化湿法磷酸组合生产系列磷酸盐产品;磷资源与电力组合形成的黄磷及热法磷化工产业链,既包括黄磷及其精细磷制品、精细磷酸盐系列产品的生产,更包含磷渣、磷炉尾气的大宗资源化利用;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既实现了宝贵硫资源的循环,更使磷矿伴生的钙、硅元素得到大宗资源化利用;煤气化产出的合成气脱硫净化回收得到的硫化氢用于生产硫酸;热电联产产出的蒸汽先发电,再用于合成氨、甲醇生产,实现能源梯级利用,锅炉烟气回收的SO2并入硫酸生产系统生产硫酸;煤气化炉渣、除尘灰,热电联产锅炉炉渣同湿法磷酸排放的磷石膏、黄磷炉磷渣,组合用于生产建材。各产业链共生耦合、循环组合的实现,将成为国内磷化工发展循环经济的典范。
2.贵阳磷化工产业示范基地(黔北地区)
建设开阳永温-大水磷、煤化工产业新园区。本园区以开磷(集团)大水工业园区120万吨/年DAP项目为核心,以同兖矿贵州能化50万吨/年大型煤头合成氨耦合共生为特征,并辐射到开阳金中、城关磷化工企业群落。重点实施、并完成开磷矿业公司新增150万吨/年磷矿扩产改造,县级以下小磷矿的技术改造与整合,开磷(集团)大水工业园区120万吨/年DAP及其配套的硫酸和磷酸,兖矿贵州能化50万吨/年合成氨;三聚磷酸钠改造扩产,发展工业级磷铵、赤磷、三氯化磷等黄磷深加工,实现磷渣资源化利用。
充实开阳双流-白马热法磷化工产业走廊。开阳双流-白马热法磷化工产业走廊聚集了黔能天和、国华天鑫、青利工贸、双流开发、开阳磷化、核工业新源、西洋磷铵等重点磷化工企业,是我省黄磷的集中产地,截至2005年末已形成11万吨/年黄磷生产能力[3],是黄磷板块发展循环经济,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最有条件、最具前景的地区。在“十一五”期间,这个产业区将利用黄磷生产产生的大量黄磷尾气发展“碳1”化工;利用磷渣为原料发展建材;利用自有知识产权,发展脱氟磷酸三钙等优势产品;以规模化、集约化的黄磷产能为平台,发展食品添加剂、阻燃剂、水质稳定剂、低砷、高纯黄磷等精细磷酸盐、磷制品;建成西洋肥业公司50万吨/年MAP及其配套装置;力争实现电磷结合,大型黄磷炉用电直供。
完善息烽磷化工企业群落。以中化开磷和开磷集团磷业公司为主体的小寨坝磷化工区现已形成黄磷1.2万吨/年,DAP 30万吨/年, MAP 36万吨/年, TSP10万吨/年, DCP1.5万吨/年的生产规模。该群落还涵盖西洋肥业公司的息烽S-NPK生产基地,息烽磷矿采掘及黄磷生产。该群落是贵州国家级高浓度磷复肥生产基地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十一五”期间重点完善中化开磷60万吨/年DAP;实施息烽磷矿露天转井下采矿改造;开发、发展湿、热并举的磷酸盐产品;开展磷石膏、黄磷炉磷渣资源化利用;完成中化开磷的大型硫磺制酸余热发电、磷矿浆管道输送、全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节能、节水实现环境和谐的改造工程。
3.建设织金煤、磷、电、化多联产一体化生态工业新区
织金是我省最大的无烟煤田――织纳煤田的中心地区,煤炭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07.6亿吨。织金磷资源储量14.9亿吨[4],占全省磷资源总储量一半以上,该矿区磷矿富含重稀土元素,是我省磷资源富集区中一块待开发利用的处女地。随着隆百铁路织黄段的开工建设,该地区煤、磷两大资源的组合优势凸现,创新整合煤、磷、电、冶四大产业,建设以煤、电、合成氨、高浓度磷复肥、重稀土回收综合利用等多产品耦合共生、多联产为基本组合模式的新型工业园区的条件基本具备。在抓紧勘探查明磷矿储量、质量及其开采条件,加快磷矿选矿技术、伴生元素的回收、加工新技术研究的同时,扎实做好煤、磷化工、能源、稀土冶炼回收一体化的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基地建设各项目的前期工作。
作者单位:赵拉 贵州科技工程职业学院
匡国明 贵州化工协会
参考文献:
[1]匡国明.贵州磷复肥工业的现状和可持续发展战略[J].磷肥与复肥,2000,1:56-58.
[2]匡国明.贵州磷复肥工业的现状及应对入世之策[J].磷肥与复肥, 2002,5:19-21.
[3]邹洪涛.循环经济与福泉磷化工产业发展战略构想[J].化工矿物与加工,2006,3:94-96.
[4]王太松.贵州磷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J].贵州化工,2005,1:70-7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