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6|回复: 0

2018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6 12:4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体育与德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体育教学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还具有发展学生智力、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德育工作的补充、延续和具体化。本文介绍了德育渗透的四项措施,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教书育人,多科皆可行。体育教学育人是一项极有意义的探索。
/2/view-387032.htm
  关键词:体育;德育;渗透
  
  一、 问题的提出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有效地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 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从事各种身体活动,以身体练习为主,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德育教育是古往今来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以认识为基础,引导学生掌握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发展他们辩别善恶的能力以解决道德价值观问题。德育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需要,通过自觉地运用道德规范去识别善恶、是非、公私、荣辱;正确进行道德评价,并在行为实践中坚定履行道德义务,使之转化为自身的品德。体育与德育各有其特殊性,各自所要求的教学任务各不相同,但二者在某些方面,有很多的结合点。毛泽东在1917年《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我国新课改中也明确指出“体育教学的多维性,即:既要育体,又要育心,更要育情”。由此可见,体育与德育在教育活动中,从来都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从这种意义上说,体育与德育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体育是实现德育的重要手段;德育在诸教育中居主导地位,统领着体育教学。在新形势下如何将体育与德育更加有效结合,在体育教学中实现德育、体能和情智教育的多重统一, 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育人功能,就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孕育
  
  前国家教委师范司孟吉平副司长曾经指出:“体育锻炼和体育竞技活动对人的品质、意志的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是任何形式所代替不了的.”这说明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一定要依据其特点充分发挥隐含着的德育功能, 它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竞争意识的体现
  竞争意识是指对外界活动所做出的积极、奋发、不甘落后的心理反应。它是产生竞争行动的前提。现代化社会节奏快、效率高、追求质量卓越,工作具有竞争性,所以勇于竞争的精神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这一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有很大的活动空间。因为竞争是体育运动最突出的特点,通过竞赛决定胜负,体育教学可以通过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和竞赛,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在体育活动或竞赛中发现自己的潜力,从而使学生树立起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因此,在激活学生内在思想动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和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是体育教学德育效能的显著作用。
  2.团队合作意识的体现
  合作意识是指个体对共同行动及其行为规则的认知与情感,是合作行为产生的一个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合作产生的群体力量是个体力量无法比拟的。在体育教学中有很多体育项目属于群体行为,例如,篮球、排球、足球、接力、拔河等。在这些活动中,除了需要战术和技术的要求外,还需要多个主体的协作配合,这样学生之间会经常发生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的微妙关系。要取得最终胜利就要要求学生互相配合。因而,在体育教学中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沟通交流,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集体意识,充分发挥群体的作用,使群体中的每一个人员为了集体的利益,不计个人得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搞好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凝聚成一个坚强的集体,使学生感到集体的重要性和吸引力,这对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将起着极好的推进作用.
  3.自我约束意识的体现
  自我约束意识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在体育教学中,教学活动多是一种群体行为,学生多处在动态之中,教学管理相对比较复杂。所以,体育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较强的规范性。特别是运动竞赛项目如:田径运动会、各级各类的球类、棋类比赛以及各种集体性比赛项目,甚至各种各样的游戏等等,
  都要做到有章可循,它要求每位参与者能够自觉自愿的、无条件地遵守规则、维护规则、监督规则。所以在较长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受到各种制度规范的熏陶和感染,从而养成一定的组织纪律观念,增强行动的自觉性和自我的约束能力。
  4.调节身心功能的体现
  人作为社会主体,生活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自然灾害、疾病、烦恼和忧愁等也一直伴随着人们。经研究表明,体育运动能使人减轻焦虑状态,缓解抑郁症状,。获得运动愉快感、成就感,得到心理需要的满足。换言之,就是体育运动能使人形成一种愉快的心情。所以在体育教学中, 我们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科学安排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运动负荷、采用有新意的组织教法,使学生掌握会“练”、会“玩”、善“练”、善“玩”的体育基础,使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能够体会到生理和精神的愉快感受。这种由生理变化而引起的心理变化就能累积起来影响和改变人的性格,从而体现体育的价值。
  5.坚强意志力形成的体现
  在体育教学中有些教学项目需要学生有良好的意志品质来完成,例如长距离的耐力跑需要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精神;跳马、双杠需要勇敢、果断的优良品质和克服困难的毅力等。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通过这些有目的的教学活动,使学生领悟什么是坚忍不拔、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继而教育引导他们在工作和学习中要具备这些精神品质。从而使学生不仅在体力、技术、心理和体能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培养了学生勇往直前,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学习和锻炼中,不断克服自己的缺点和弱点,既发展身体素质,又增强意志品质。
  
  三、如何实现体育教学的德育渗透
  
  1.建立良好的体育教学评估体系,是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的重要环节
  体育教学评估应该遵循全面客观性、可度量性和可比较性的原则。这样的评估体系改变了以往只看学生运动成绩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它是从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出发的,即身体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体育技能素质。既可以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互相督促,互相学习,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另外也对学生起到了导向的作用,提高了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兴趣,全面改善体育效果,达到多元关育人的目的。
  2.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的重要内容
  体育活动是德育效应展示的直接载体,它既可以使学生的处世准则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得到检验,也会使他们从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古希腊的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把。”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体育互动的特点和优势,启发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只有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活动当中,才能真正实现体育的德育功能,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例如在一些专项练习中,适当降低标准,如练习跨栏时,降低栏架高度,练习排球扣球时,降低网的高度,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感觉,这样自然会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专业素质也自然会提高。

  
  
         3.提高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是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的关键任务
  时代的发展给学校体育教学带来新的要求和冲击,对体育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每一位体育教师只有提高自身整体素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邓小平同志也早就指出:“只有好的教员,才能教育出好的学生。” 因此体育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精深的文化专业知识和现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还应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另外更重要的是体育教师需要具备强烈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通过体育教学,把热情洋溢、乐观无畏的进取精神,把好学善思、公平竞争的工作作风,把正直诚实、吃苦耐劳的高贵品质传授给学生。因此,要发挥体育教学的德育效应首先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
  4.充分发挥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是德育渗透的分步任务
  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体育教师要准确把握时机,将专业内容与德育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德育效应。例如,在课堂常规的队列、队形教学中,由教师统一指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表现,并对学生的状态及时作出反应,好的表扬,次的批评,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顾全大局,从而使他们增强组织纪律性。在篮球、足球、排球的进攻和防守练习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总之,作为体育教师不仅在教案中体现德育内容,更重要的是在教学实践中使德育效应得以体现。
  5.加大体育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是德育渗透的外围任务
  良好的学校体育环境,会给人一种无形的力量,会激发人们对体育运动的欲望。为了形成良好的体育教学坏境,第一,学校要完善各项体育活动制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终身体育观,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第二,增加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建立各种场馆,配备各种器材,改善体育教学条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运动环境。第三,加强体育文化建设。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扶持与建立各种俱乐部,组织丰富多彩的娱乐竞赛,利用学校的报刊、广播,网络、宣传栏等,大力宣传体育精神,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发挥体育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自觉养成一种锻炼习惯,并向终生体育过渡。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编辑 雨露)
  
  参考文献:
  [1]彭涛.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应具体化[J]. 中国学校体育,2000(5):34-35.
  [2]李玉华.探析高校体育教学的德育渗透[J]. 体育科技. 2002 (4):85-86.
  [3]邢冰.学校体育教学的德育功能[J]. 高校理论战线. 2005(10): 41-4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