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3|回复: 0

2018浅析我国国产产品复进口现象及成因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6 12: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 我国国产产品复进口数额迅速增长。国产产品的复进口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带来了重大影响,引起了相关各方的关注。国产产品复进口的大量产生,根本在于我国现行贸易政策、税收政策、管理政策的不完善。因此,应该从宏观上对现行政策予以修改,使其更能够适应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关键词] 国产产品复进口 加工贸易 深加工结转 贸易政策
  
  据海关统计,2006年我国从我国大陆地区(不包括台湾省,及港、澳地区)进口货物的金额已经高达734亿美元,我国已经成为我国第四大进口贸易国(地区),高于我国从美国进口的商品总额。学术上对这种现象定义为国产产品复进口。国产产品复进口是指在中国生产制造,并已实际出口离境的原产于中国的货物,在未进行加工改变货物状态的情况下,因某些原因需要重新中转复运进境。
  大量国产产品复进口“虚高”了我国的贸易数额,造成国家无法对贸易情况做出真实分析,给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带来了困难。目前,国产产品复进口已经引起了国家高度重视。
  
  一、国产产品复进口情况
  
  1.国产产品复进口总体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两个制造业产业群的加速形成,我国已经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工厂”,在我国境内加工、装配和制造的产品日渐增多。复进口的国产产品品种和数量也日渐繁多。国产产品复进口的速度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自1999年以来,国产产品复进口速度一直保持在20%以上的同比增长,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同期国内进口的总体增长速度,在总进出口贸易额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据海关统计,1997年国产产品复进口金额为29.24亿美元,只占全年进出口总额的0.90%;而在2006年,国产产品复进口金额已经迅速增长至733.56亿美元,是1997年的25倍,占全年进出口总额的4.17%(见下表)。
  
  资料来源:历年海关统计年鉴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国产产品复进口原因呈现多元化。在改革开放初期,国产产品复进口全部是因为产品质量问题和企业间产生经济纠纷而被退货;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产产品复进口有来自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的布局考量的原因,但更多的国产产品复进口是和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的。
  2.国产产品复进口基本特征分析
  (1)复进口产品来源地、流向地高度集中
  国产产品复进口的来源地主要是香港地区。据资料显示,1995年~2005年间,国产产品自香港进口的金额高达1578.5亿美元,平均每年进口额占同期国产产品复进口总额的96.6%。与此相对应的是,复进口产品的流向地则主要是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因为该地区是我国两大制造业中心之一,并且毗邻香港。
  但是,近几年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工制造业的迅速崛起,一部分的复进口产品从珠三角地区流向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的复进口总值占全国复进口总值的比例,由2000年的5.7%上升至2005年的20.9%。
  (2)复进口产品的贸易方式、产品类别高度集中
  加工贸易是推动国产产品复进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工贸易也不可避免地成为复进口的主要贸易方式。1995年~1999年,加工贸易方式平均每年进口额占同期国产产品复进口总值的91.6%,2000年~2005年为79.7%。
  与之相对应的是,复进口产品主要集中在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产品类别,包括:机电产品、纺织品、化工原料、纸制品和塑料制品等。以机电产品为例,据海关统计,2005年在机械工业加工贸易进口料件的271.38亿美元中,国产产品复进口为64.24亿美元,占进口料件总值的23.6%。进一步的资料显示,2006年在广东口岸和天津口岸,分别有高达98%和67%以上的进口数码相机属于国产产品复进口。与此同时,2006年我国复进口半导体芯片87.4亿块,进口金额高达85亿美元。
  (3)复进口企业性质集中
  随着国际经济合作的深化,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遍地开花”。在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主要是从事加工生产活动,是加工贸易的经营主体。以机械工业为例,2005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达429.99亿美元,占机械工业加工贸易出口的83.2%。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占多数的地位,也决定其在国产产品复进口中的主体地位。2005年1月~9月,外商投资企业国产产品复进口额为125.4亿美元,同比增长80.3%,占同期国产产品复进口总值的72.7%。
  
  二、国产产品复进口快速增长的成因分析
  
  国内专门研究国产产品复进口的文献资源很少,更多的学者是在对加工贸易价值链问题进行研究的同时,将国产产品复进口作为其中一各分支进行研究。隆国强等(2003),对322家加工贸易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深加工结转手续复杂是企业复进口的主要原因。王慧珍(2006)从出口退税政策、进口税收优惠政策、进口关税税率、深加工结转管理手续、地方政府出口实绩、跨国公司运作方式以及企业销售渠道和交易成本等七个方面,对复进口快速增长的成因进行分析。
  本文以为,国产产品复进口快速增长的成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深加工结转手续复杂因素的影响
  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将保税料件加工的产品结转至另一直属海关关区内的加工贸易企业深加工后复出口的经营活动。深加工结转是提高我国工业制造业配套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延长我国加工贸易产值链的重要措施,是加工贸易企业国内采购的主要方式。按规定,转出企业视为出口,转入企业视为开展新的加工贸易业务。但是,由于目前深加工结转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我国企业的国内采购带来负面影响。
  保税深加工结转主要是手册对手册之间的结转。按规定,办理深加工结转的转出企业,凭《结转申请表》、《登记手册》、购销合同或协议等,向所在地海关保税部门提出申请,转入企业凭《转出申请表》、购销合同等到转入地海关保税部门办理审批手续。经海关批准后,转出、转入企业可以办理结转报关。转入地海关在接受转出企业出口报关、转入企业进口报关时,将上述单证与转出地海关传输的数据和关封进行核对。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不难看出,这种手册对手册的深加工结转方式,比较适用于产品来源单一,零部件简单的情况,但对于那些需要通过多渠道采购复杂零部件的企业来说,这种方式欠缺必要的灵活性。当企业从几家甚至几十家国内零部件供应商采购保税材料时,转入企业的一本手册难以应对转出企业的几十本手册,即使是使用分册也难以满足对接需要。另一方面,由于所有手册的产品数量、价格、供货速度、有效期等都要协调一致,其中一家企业的手册内容的变化都会影响其他手册的执行;由于企业在办理其它业务时也要用到手册,因此企业在用手册处理其它生产事宜时,深加工结转就要暂停。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出深加工结转的手续复杂,不利于企业在讯息万变的商业社会中迅速作出反应,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因此,多数加工企业更倾向于利用国产产品复进口满足原材料的购买需求。
  2.国内贸易与对外贸易税收政策不同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鼓励对外贸易的发展,而对国内贸易的支持则很少。我国的贸易管理一直以国内贸易与对外贸易区分,国内贸易与对外贸易分别实行不同的管理、税收政策。国内贸易要征收增值税和消费税,而对外贸易则实行出口退税。原材料、零部件、初级形态制成品及半制成品的国内生产企业通过出口可以获得出口退税,而将产品在国内销售给下游企业时,则要补缴增值税。然而,我国为了发展加工贸易,对加工贸易方式的进口一直实行税收减免政策。在这样的政策优惠之下,上游制造企业一般倾向于先把货物出口,获得出口退税;然后下游企业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同一批货物,获得税收优惠减免。货物“一出一进”间,上、下游企业都获得了国家的税收优惠。因此,大量加工贸易企业热衷国产产品复进口也不足为奇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