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人民币升值问题是近年来经济学界的热点问题。人民币升值压力最初起源于国际社会,但国内经济基本面、汇率制度与经济政策也构成了升值压力的重要来源。文章分析了升值的利弊,并指出短期内弊大于利,长期来说利大于弊。最后从宏观经济政策、汇率机制、外贸企业等角度分析了针对升值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国际压力 国内压力 汇率机制改革
一、问题的提出
人民币升值问题近几年来一直是经济学界的关注的焦点, 前一段时间人民币升值后引起国内外广泛的关注。2000年~2001年是贬值和升值论战的交汇点,2003年~2004年升值问题则达到了一个受关注的高峰。本文从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来源、升值对经济的影响、应对升值的策略思路等方面来展开陈述。
二、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来源
关于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来源,既有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也有国内经济因素的影响,因此以下从国内、国际两个角度来分析。
1.国内因素
(1)经济基本面因素。在经济基本面角度,人民币升值压力分为短期压力和长期压力。短期压力是内外经济失衡的结果。即取决于市场上外汇的供求关系。具体表现为:①国际收支状况。1999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保持了经常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近年来双顺差和外汇储备大幅度攀升。到2004年底国际收支顺差已超过6000亿美元。同时,外国直接投资也保持了较快增长,2004年吸收外资达到620亿美元。②持有大量外汇储备,会导致本币升值。大量外汇储备即大量顺差导致在国际市场上对本币需求量增长。同时,较多的外汇储备表明政府干预外汇市场、稳定货币的能力较强,增强外界对本国货币的信心,有助于本币升值。1994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从212亿美元升至2004年年底的6099亿美元。③相对利率。利率作为使用资金的代价,也会影响汇率。当利率较高时,使用本国货币的成本上升,使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供应相对减少;同时,利率较高也表示放弃使用资金的收益上升,将吸收外资内流,使外币供应相对增加。这样,利率的上升将推动本国货币汇率的上升。近几年来,针对世界经济的持续低速增长,各国普遍采取了降息政策,使得我国的相对利率较高。
长期压力是经济长期走强的结果。经济的长期走势是决定人民币汇率最重要的因素,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是实现人民币稳定和升值的基础。1997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均超过8%的速度持续高速增长, 从发展趋势看,2020年以前仍可望实现持续快速增长。日本和其他成功实现赶超的国家的经验证明,在一国经济和贸易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其货币都无一例外地经历了升值。经过20多年来快速的增长,中国对外贸易和GDP已跃升至世界前位,在迅速赶超过程中,人民币升值乃是必然的趋势。
(2)汇率机制因素。目前升值压力来自外汇供给持续大于外汇需求。但是由于现行的汇率制度的限制,我国市场上的外汇供求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供给和需求,而是由政府控制或规定的“供给”和“需求”。如按照我国的结售汇制度,企业外汇收入必须卖给外汇指定银行,外汇支出则需凭有效票据到银行购汇,而外国投资者投资的外汇也“卖给”中央银行,以换取相应数量的人民币在中国国内使用。这种制度使国内对外汇的需求十分有限,给人民币升值带来了压力。因而升值压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政府对外汇市场的过分管制。
(3)对外经济政策因素。我国长期实行的贸易与外资政策也是造成升值的重要压力来源。包括:鼓励出口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政策导向;扭曲的引资政策:贸易上奖出限入、资金上宽进严出的政策等;从而造成了外汇的供大于求。政策因素所导致的升值压力最后仍然会在经济基本面因素中反映出来。
综上所述,人民币升值压力是客观存在的,升值趋势具有内生性,是中国经济体系内部生成的。
2.国际因素
人民币升值的内在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但近期更大的升值压力却是来自国际社会。2002年,日本等国开始在国际上散布“中国输出通货紧缩”论,并逐渐升级为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到2005年,日美欧等主要发达国家基于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纷纷要求人民币升值。其逻辑起点是“世界工厂论”,再演化出“出口问题”,又引申出“输出通货紧缩论”,这三种论调是一脉相承的,都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壮大和出口的迅速增长对其他国家构成了威胁。
人民币事实上的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也造成了升值压力。2002年以来,美国推行弱势美元政策,美元对国际主要货币大幅贬值。由于人民币实行事实上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随着美元贬值,人民币相对欧元、日元等国际货币贬值,因而引起有关国家的不满,升值压力骤升。
综上所述,人民币升值压力分为近期升值压力和长期升值趋势。近几年来我国贸易顺差和利用FDI规模及外汇储备的大幅上升、国际社会的炒作和施压导致了人民币的升值预期, 从而造成了人民币升值的近期压力,其背后深层原因则是国内有关经济政策、体制,以及国际社会的施压共同造成。另一方面,就人民币长期升值趋势而言,我国目前相对稳健的经济基本面状况和未来经济发展趋势是其内在动力,因而人民币升值压力具有内生性,人民币将面临长期升值趋势。
三、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负面影响
(1)引发中国经济泡沫,最终导致长期经济衰退。如果人民币升值,最担心的是重复日本的老路。1985年的“广场协议”导致日元大幅升值后日本经济的三步曲是:先是出现经济泡沫,股票、房地产价格大幅度飙升;然后是泡沫破灭,股价等大幅下跌,最后经济陷入长期衰退。如果中国允许人民币升值,将会引发国际投机资金的涌入和国内投机资金的出现,导致中国货币供应量在短期内急剧增长,引发通货膨胀。 通胀压力将逐步转移到资产上(如房地产、股票等),形成资产“泡沫”,当经济泡沫破灭之时,也就是中国经济转入长期衰退之时。
(2)严重影响中国的出口贸易,导致失业增加、通货紧缩加剧。如果人民币升值,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将极大削弱,首先受到打击的是出口企业,进而影响非出口企业。2004年,中国对外贸的依存度高达70%。表明中国经济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同时,中国赚取的只是加工部分的加工费。在价值链中,加工产业的利润只有5%。升值对于中国的出口企业有可能是生死攸关的。
(3)加大外商投资成本,严重影响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升值会提高外国对中国直接投资的成本。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外资接受国。同时,中国对外国直接投资的依赖和对外贸的依赖是相关联的。从2001年到2003年中国进出口额从5000亿美元跨越了8000亿美元台阶,增加了3416亿美元,其中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增加了2132亿,占了增长总额的62%。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对外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密不可分。因此直接投资的减少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
除了以上三种最重要的负面影响,人民币升值还会带来财政赤字增加、迫使国内企业向国外转移、投机性资本带来的金融风险等负面影响。
2.正面影响
升值的正面影响,简单的说,就是人民币资产增值,国际购买力增加,有利于外贸进口。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有利于降低国外资源的采购成本,使原材料进口依赖型厂商成本下降。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人民币升值使我国从能源、原材料进口中得益,如铁矿石、石油等紧缺资源。
(2)有利于企业提高长久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人民币适度升值,可以利用进口品成本降低的有利时机,引进国外高新技术和设备,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贬值虽有利于促进出口,但只是暂时的竞争力,而只有产品、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竞争力才是长久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