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钢铁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我国铁矿石进口价格连续升高,钢铁业发展遭遇了铁矿石原料瓶颈的制约。这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本文试从我国铁矿石的国际贸易现状出发,分析其发展趋势,并提出当前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国际贸易 钢铁业 铁矿石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全面发展时期,铁矿石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原料之一;同时随着我国钢铁业的快速发展,铁矿石价格不断上涨,日益成为制约钢铁行业发展的原料瓶颈。作为正处于铁矿石高消耗时期的我国,深入了解铁矿石国际贸易现状,科学合理的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就当前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一、我国铁矿石国际贸易的现状
1.目前,我国进口铁矿石的主要特点如下
(1)外贸进口总量相当大。自2003年,中国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以来,中国铁矿石进口量一直保持着世界第一的位置,进口量不断攀高。见下图
(2)外贸进口铁矿石总量增长速度快。1990年我国外贸进口铁矿石1419万吨,2000年达到6997万吨,年均增长速度为17.3%;自2003年中国以14812万吨首次超过日本成为最大的进口国以来,增长速度不断加速,2003年~2006年年均增速达到33.9%。据海关最新统计,2007年第1季度,我国铁矿石进口快速增长,进口10019万吨、价值70.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分别增长23.4%和39.7%。
(3)进口国别集中度高。2005年~2006年我国铁矿砂进口国别统计表
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我国进口的铁矿石主要集中在三个国家: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三国合计进口占总进口量85%
(4)进口均价快速上涨2007年第1季度,我国铁矿石进口均价70.7美元/吨,比上年同期均价上涨13.3%,自2006年6月以来,我国铁矿石均价就从60.9美元/吨再次上涨,进入2007年上涨速度明显加快,其中3月份进口均价达到72.8美元/吨新高,同比上涨17.4%。
(5)进口主要品种为未烧结的铁矿石及其精矿
2006年我国进口未烧结的铁矿石及其精矿3亿吨,增长20.4%,占铁矿砂进口总量90.9%;进口已烧结的铁矿砂2327万吨;进口焙烧黄铁矿6953万吨。
二、我国外贸进口铁矿石的趋势
1.从国内供应的角度来看,国内目前的铁矿石供应量根本无法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尽管我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显示,按照每年开采3亿吨铁矿的速度,可供开采120年。但我国铁矿石的品位及铁矿开采企业的技术力量制约了铁矿业开采。一方面,我国铁矿资源丰而不富,铁矿资源贫矿多、富矿少,而且我国铁矿资源分布十分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华北和东北地区。全国铁矿石平均品位33%,低于世界铁矿石平均品位11个百分点,97.2%为贫矿,富铁矿石仅占2.8%;另一方面,我国铁矿开采企业大多是低层次开采,规模小,普遍缺乏先进的开采技术。2001年至2004年产量分别为2.17,2.31,2.61和3.1亿吨,但是同期,国内快速发展的钢铁行业对铁矿石的需求远远超过国内生产能力的增长,使得我国铁矿石供应缺口不断扩大。
2.从国际供应的角度来看,铁矿石也面临着供应吃紧的局面。在世界铁矿石的主要出口国中,巴西、澳大利亚、印度三国主宰着全球铁矿石的绝大部分的出口贸易。以2005为例,澳大利亚和巴西两国总出口约占全球海运贸易的70%以。相应地世界主要铁矿石进口国主要是亚洲的四国(地区)(即中国、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和欧洲四国(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其进口国家相对集中且进口量相当大,合计约占总量的70%。另外,日本、韩国、欧洲四国国内对钢材消费量需求基本稳定,并且又与供应国签订了稳定的长期合同,故在国际市场上对铁矿石的需求冲击主要来自于中国。在国际市场现有的技术和供应量下,必然会导致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的上涨。
3.从国内需求的角度来分析,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随着国民经济的加速发展,对钢铁的需求量会不断增加。多年来,我国国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着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其中建筑业、机械、汽车、造船业等行业对钢材消费保持着旺盛的需求,且增长速度快。这极大地刺激了钢铁业不断扩大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作为钢铁主要原料的铁矿石需求也必然会大幅度提高。而同时,钢铁行业市场集中度低和合同的短期性等弊端造成了我国在国际市场上丧失了铁矿石的定价权;而铁矿石价格的上涨,首先会引起钢铁行业成本的增加,从而钢铁产品价格也会上涨,并通过传导机制,进一步影响到下游行业,并最终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
综上所述,根据铁矿石的供求关系,从长期来看,我国铁矿石的进口量还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然后进入相对稳定期;与之相应的铁矿石进口价格,尽管上升幅度会有所缓和,但会继续缓慢上升直至平稳发展趋势。
三、我国铁矿石进口的对策
铁矿石是影响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使我国经济能够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必须综合运用国际贸易、宏观经济调控,多元化战略等手段,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