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经济|金融|营销|管理|电子商务
›
2018加工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前景分析
返回列表
查看:
196
|
回复:
0
2018加工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前景分析
[复制链接]
5648277
5648277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7-16 10: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一、加工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分工的不断发展,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大幅度增加,生产国际化日益扩大,加工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方式。“从广义上讲,加工贸易是外国的企业(通常是工业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以投资方式把某些生产能力转移到东道国或者利用东道国已有的生产能力为自己加工装配产品,然后运出东道国境外销售。这种跨越国界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成为加工贸易的显著特征”。加工贸易与国际投资及国际贸易紧密相连,体现了商品和资本交换的国际化。从狭义上讲,加工贸易是部分国家对来料或进料加工采用海关保税监管的贸易。由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存在较多的关税或非关税壁垒,为了扩大对外贸易或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采取了对来料或进料方式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由海关实行保税监管的办法。狭义的加工贸易是一种比较新的现象,其特点是出口产品中所含有的进口成分比较高,出口国主要投入劳动力对进口零件进行组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贸事业长足发展,成绩显著,外贸增长迅速,增长率领先于国民经济增长率。其中,日益壮大的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加工贸易的发展与改革开放进程密切相关,是外贸进出口、利用外资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20世纪70年代末至1986年。在改革开放中率先产生的“三来一补”(即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补偿贸易)的贸易方式是加工贸易的雏形。1980年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两者合计仅占4.4%,在整个对外贸易中比重有限。到1986年,进料加工的贸易方式开始崭露头角,与“三来一补”--起作为利用外资和扩大出口的方式之一,二者占全国进出口额的15%,已经占据一席之地。
(2)1987~1995年。1987年党的十三大以后,以鼓励“进料加工复出口”为主要内容,以海关进口料件保税监管为政策核心,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市场“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贸易方式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取得了成功。此后,“加工贸易”一词于20世纪90年代初应运而生并沿用至今。
(3)1996年至今。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是在巩固和发展加工贸易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果。加工贸易不仅在吸收外商投资、扩大出口、增加就业和税收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而且在提高国内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推动技术进步、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与合作中产生了很大影响力,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
2.加工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我国的加工贸易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而发展起来的,是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硕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1986年对外贸易进出口额为738.4亿美元,1995年达到2808.5亿美元,2003年达到6207.9亿美元,2006年更高达到17607亿美元,对外贸易在我国GDP中的地位日益增强。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对外开放政策后,加工贸易在我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1996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在我国进出口总额中首次过半。2005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为6905亿美元,在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上升到48.6%,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2006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8318.8亿美元,占当年进出口总额的47.2%。2007年上半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4408.7亿美元,增长17.6%,占同期进出口总额的44.9%。加工贸易已占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并一直保持较高比例。
3.加工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加工贸易在开拓国际市场、利用海外需求和带动国内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1997年我国加工贸易拉动GDP增长约0.84个百分点,2000年1月至6月,加工贸易净出口194亿美元,占同期GDP增加值的4.1%。今后,加工贸易的稳定发展对经济增长仍将发挥与目前水平相近的拉动作用。随着外商投资企业的增加和国内经济的发展,加工贸易的国内增值环节不断拓展,仅以静态加工贸易增值系数作参考,增值系数由1988至1990年问的16.1%提高到了1997年的41.9%,2000年1月至6月则高达45%,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表明加工贸易带动国内经济发展的作用大大提高了。
(2)推动了国内配套产业的发展。由于加工技术和国内原材料的限制,加工贸易最初涉及的国内加工装配业务的技术比较简单。外商投资企业通过追加投资开办产品配套厂或车间,实现产品配件和工艺的配套,提高了产品本地化的程度和自产比例。以家电、办公设备加工贸易为例,其所用零部件有70%~80%属于境内加工贸易配套产品。另外,外商投资企业进料出口中,附加值高的产品比例大幅度提高,对国内配套需求的带动作用也明显增强。外商投资企业进料加工出口一直大于进口,且出口与进口的差值逐年大幅度增加。进料加工进出口差额的增加直接反映了加工出口带动的内需量(包括国内配套的原材料、零部件及除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以外的其他生产消费)的迅速扩大。1990年外商投资企业进料加工进出口差额总计为6.27亿美元,1995年为47.68亿美元,1999年达188.78亿美元,是1990年的30倍。据初步计算,减去材料加工企业的利润和除原材料、零部件以外的其他生产消费,外商投资企业进料加工实际使用的国内配套原材料、零部件价值:1990年约为5.3亿美元,1995年约为40亿美元,1999年为160.46亿美元,是1990年的30倍。
(3)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进步。随着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知识经济的兴起,国际产业升级与转移步伐加快,发达国家正在将大量成熟的中间性技术乃至某些高新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政府审时度势,通过完善加工贸易政策,紧紧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性大机遇,大大加快了我国总体产业升级以及工业现代化的进程。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最初从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开始,这适应了我国劳动力丰富、就业压力大的状况。目前,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是加工贸易出口的主要部分,但与十几年前相比,产品的规格和品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加工贸易出口中,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大大提高,反映了利用外资和加工贸易对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特别是随着我国制造业、加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加工贸易出口产品已从以纺织、轻工制成品为主转变为以机电出口为主。
(4)加工贸易是利用外资的重要内容。当前,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贸易和投资连成一体,不可分割。应当看到,我国加工贸易己不仅仅是一种贸易行为,更重要的是它与利用外资相联系,是我国参与国际化生产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制定加工贸易政策的初衷是为了扩大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事实证明,这一政策是正确的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从总体上看,外资经营的加工贸易分别约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的90%,加工贸易的发展既是我国吸收外资取得重大成就的体现,也是促进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内容。
(5)增加就业,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我国的加工贸易项目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外商之所以在我国开展加工贸易也正是看中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通过开展加工贸易,不仅使当地的大量劳动力得到安排,而且还从内地接收了许多劳动力,为增加就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开展加工贸易二十多年来,加工贸易企业为我国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外向型管理人才和技术管理人员。通过加工贸易可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丰富企业管理经验,尤其是通过开展加工贸易业务,可把许多青年农民培养成具备生产经营能力的工人,使他们回乡后能利用所学知识技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