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6|回复: 0

2018“后雁形模式”与东亚贸易结构的变化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6 10: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亚的“雁行模式”  “雁行模式”(Wide-Geese Flying Pattern)的概念最早是由日本学者赤松要1932年在其论文《我国经济发展的综合原理》中提出的,并同时提出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论。赤松要对日本明治初年以后棉纺产业发展进行实证研究,注意到日本产业的发展通常都要经历进口新产品、进口替代、出口和重新进口四个阶段,在图表上相似于飞行中的雁阵,故而给予了如此命名,这是雁行模式假说的最初表述。
  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论后来又经过了很多学者尤其是山泽逸平的发展,然而仍然局限于对日本国内产业发展模式的研究。首先把“雁行模式”引入东亚区域内经济发展研究的学者是小岛清,之后赤松要根据小岛清的研究将“雁行模式”分为原型和两个引申型,原型表现的是在后进国发展过程中,工业品呈现出进口、国内生产最终到出口三个环节继起的形态;引申型之一反映由国内消费品的进口、生产和出口到资本品的进口、生产和出口,或从低附加值制品进口、生产和出口到高附加值制品进口、生产和出口的过程;引申型之二反映某一产品的进口、生产到出口的过程在国与国之间传导的过程。实际上,我们对“雁行模式”的认识往往局限于引申型之二,它的具体含义是区域内的发达国家通过直接投资将成熟或具有潜在劣势的产业转移到具有比较优势的新兴工业国,待到这些产业在新兴工业国逐渐丧失比较优势,新兴工业国将这些产业转移至具备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而发达国家又向新兴工业国投资,建立相对高级的产业。它主要描述通过国际投资所实现的东亚国家间产业分工和产业传递的格局,也用来描述东亚国家经济依次起飞的现象。这样最终形成了以垂直型国际分工为特征、以比较优势为产业转移标准和依据的具有梯次差异性的雁行分工模式。
  “雁行模式”在推动东亚经济发展上功不可没,它促进了东亚区域内整体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向更高层次的转换,形成了东亚国家依次起飞和整体发展的良好局面。而“雁行模式”也有它固有的局限性,日本推行的“雁行模式”是以日本始终作为领头雁为前提的,并且其暗含条件为东亚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依次降低。然而我们看到在20世纪90年代后东亚形势发生了变化。首先日本自90年代以来出现长达十余年的经济低迷,作为雁头的领飞与带动能力日趋衰弱;其次处于雁身位置的亚洲“四小龙”和东盟诸国正不断进行经济赶超,产业不断实现升级,不甘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与日本的产业结构差距不断缩小;再次中国正和平崛起,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后经济取得巨大的发展,2004年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大国。从以上原因可以看出东亚发展的“雁行模式”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
  东亚“雁行模式”的变迁——“后雁行模式”
  依赖日本投资和技术扩散的雁行模式现在已经没有原来那么明显,而在此基础上东亚经济体新的分工格局也在形成之中,这种新的分工格局被称为“后雁行模式”。所谓“后雁行模式”,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东亚区域分工与经济发展本质上仍然是传统“雁行模式”的延缓,这是由当前东亚各国(地区)之间依然存在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和层次性所决定的。第二,东亚区域国际分工体系逐步向新的水平型网络化区域国际分工体系过渡。这种新型国际分工体系的特点是:在宏观上,东亚国家(地区)之间相互的水平分工关系逐渐增强;在微观上则存在着以日本、“四小龙”跨国企业为核心的,在东亚地区构建的网络化跨国生产体系,即通过企业内部国际分工,将产品的设计、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等环节在东亚地区进行区位上的优化配置。
  后雁行模式认为雁行模式的运行条件依然存在,同时东亚区域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和雁行模式所主导的产业转移一起构成了新的东亚区域生产网络。衡量及判断区域生产网络形成及其程度的依据主要是区域内贸易的发展水平,而区域内贸易的发展水平又可以从区域内贸易的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水平两个方面来加以说明。
  1.东亚的区域内贸易发展
  近年来在东亚地区的贸易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区域内贸易的迅速发展。东亚区域内贸易比率1980年仅为33.6%,到2002年上升到 51.8%,这一比率虽然低于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欧盟(2002年欧盟的域内贸易比率为 62.50%),但已高出NAFTA 6个百分点。同时从 1980到2003年间,东亚区域内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由4.8%上升到12.9%,虽然在1980年东亚的区域内贸易占世界贸易的份额均小于其余两大经济体,可是到了2003年,这一数值已经超过了NAFTA,而且其增长速度是包括欧盟15国和 NAFTA在内的其他任何地区所无法比拟的,东亚区域内贸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在雁行模式时代,东亚各国(地区)对美国的出口依赖程度很高。而在东亚区域内贸易蓬勃发展的今天,形势有所变化。下表1显示的是东亚国家(地区)的贸易结合度矩阵。贸易结合度反映国家间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贸易结合度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贸易结合度:(A国对B国的出口额/A国出口额)/(B国进口额/世界进口总额)。贸易结合度以1为平均值,比值越大,说明两国间的贸易结合越紧密。
  从横向来看,在2002年,东亚国家或地区与东亚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贸易结合度一般来说都要大于其与美国的贸易结合度,而且东亚国家之间的贸易结合度绝大多数都大于1。从纵向来看,从1991年到2002年,东亚国家区域内国家地区的贸易结合度出现显著上升,而东亚国家或地区与美国的贸易结合度却普遍下降。这从国与国之间的贸易结合度这一方面更加清晰地表明了东亚区域内贸易在迅速发展。
   2.东亚区域内产业内贸易的崛起
  区域内贸易又可以分为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过去的以雁行模式为主导的东亚发展模式以比较优势产业转移为主的,因而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的。东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之后,产业内贸易也开始慢慢地崛起。产业内贸易可以由中间品贸易来反映,而中间品贸易又可以用零部件贸易来衡量。下表2和表3给出了一些国家的零部件出口和进口贸易情况。
  由表2和表3可知,世界零部件出口贸易占工业品出口贸易的份额从20.7%上升到25.4%,进口份额从21.7%上升到24.5%。而东亚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其增幅明显均大于世界水平,而且在增长速度方面,即使是相对较发达的 NAFFA、美国和欧盟也不及东亚。到2000年,东亚的零部件进出口贸易份额都要大于NAVFA、美国和欧盟,说明当时东亚的零部件贸易已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同时,东亚的零部件贸易出口份额和进口份额相当,这主要是由于东亚国家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而NAVFA、美国等其进出口份额差距均相差较大且进口份额小于出口份额,东亚则相反。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东亚的零部件贸易相对比较活跃,这有力地说明了东亚产业内贸易正在逐步崛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