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0|回复: 0

2018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利弊再析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6 1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初以来,中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争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关税总协定改成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人的口头禅“入关”就变成了“入世”。如果说“入关”一词多少还让人想到关内有什么机关、陷阱,要犹豫一下 的话,“入世”就无法让人拒绝了:难道你想“出世”或者“不入世”不成?当然,这种望文生义的游戏不会影响中美贸易谈判,但对说服普通人支持“入世”还是多少有些作用。
  其实,“关”也罢,“世”也好,都把中国的经济与政治更紧密地与世界捆绑在一起的重要纽带。捆得好,这条纽带可以增强中国经济的实力;捆得不好,就会成为吸噬中国血液膏脂的大通道。最近,国内媒体纷纷报道中国入关的进程,一般认为入关是中国经济发展必要的冲击,短期可能会冲击,但长远来看则会加速中国市场经济机制的健全,促进中国的发展。长痛不如短,与其中国企业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情况下缓慢发展,不如让外国企业进来冲击一下。更何况,关税削减以后,梦车族可以变成有车族了,美国小麦做的又好吃又便宜的面包要上市了,老百姓都能得到实惠,何乐而不为呢?
  然而,也有一些中国人颇感疑惑。既然入关有这么多好处,那么为什么中国政府要拖上13年才肯接受呢?为什么美国非要中国大幅度削减关税,给中国的消费者更大的好处呢?为什么美国要中国开放市场,自己却仍然要保留对中国的纺织品出口配额呢?难道美国老百姓不想穿中国制造的优质廉价的西服吗?美国的纺织工业为什么不能经受一下中国纺织品的冲击呢?
  看来,问题不那么简单。能否经受得住冲击,能否为中国长远发展带来生机,能否给老百姓带来实惠,这些问题都不是简单的逻辑推理能解决的。我们还是先看一看巴尔舍夫斯基要中国人答应什么条件吧。
一、美国的要价
 4月8日,美国贸易署单方面公布了中国政府的入关承诺,其要点如下:
  农业:中国将把农产品总体平均关税降至17%,对美国的初级产品的平均关税将降至14.5%。所有关税减让将在2004年之前实施。
  工业:中国将把平均关税从1997年的24.6%降至9.44%,对美国优先考虑的产品平均关税达到7.1%。中国将锁定其全部关税表,在未来不准再将关税提高到限制水平之上。几乎没有几个国家做到了这一点。许多国家保留大幅度提高现行关税税率的权利。三分之二的关税削减将在2003年前实行,很少部分将到2005年完成。
  高技术:半导体、计算机、计算机设备、电子通讯设备和其它的信息技术产品的关税从目前的平均13.3%降至零,执行信息产品零关税协议。大部分的关税削减将在2003年前分阶段逐步实现。
  汽车:棗在汽车方面,中国将把关税从目前的80-100%削减至2005年的2 5%,其间每年按比例削减。汽车零部件关税将降至平均10%的水平。
  木材和纸张:目前12-18%的木材关税和15-25%的纸张关税将降到5-7.5% 水平。
  化学制品:70%的化学制品关税将降到5.5%-6.5%的水平(目前中国的关税达35%)。
  商业:准予美国公司在中国建立批发、直销、零售、保养维护以及运输 的销售体系。
  商业辅助服务部门:在快递服务、租用和出租、航空快递、货物运输、 存储和仓库业、广告业、技术检验和分析、以及包装服务等辅助服务行业,美国 服务商将能在3-4年内,建立拥有100%服权的子公司。
  电信业:中国将成为基础电信协议的成员。中国的关键电信服务走廊在 北京、上海和广州,约占国内电信业务总量的75%。这一走走廊将在加入世贸组织时开始开放,到2003年全部电信服务都将开放。在全部电信业中允许外国占49%的投资,并且在4年内允许外国投资在附加值和寻呼业中拥有51%的所有权。
  保险:即允许外国拥有保险公司50%的所有权,并在1年内逐步享有在合资企业中占有51%股权的权利。对于非人身保险公司,中国将允许在加入时即达到51%的所有权,并在2内成为全资子公司。
  银行业:中国应在加入世贸组织后的1年内,许可美国银行经营中国客户的的外汇业务。在2年内,许可美国银行经营中国企业的人民币业务。在5年内,许可美国银行经营中国居民个人的人民币业务。中国应在加入世贸组织后,立刻许可合资银行,5年后许可合资银行变为美国全资银行。
  专业性服务:开放法律、会计、税收、管理咨询、建筑、工程城市规划、医疗和牙科,以及计算机相关服务等的一切服务领域(司法除外),外国的多数控制都将得到允许。
  录音、录像带: 允许49%的外国股权。
  电影院: 中国将在3年内允许建设、更新、拥有及经营电影院的多数所有权。
  酒店业: 中国将允许酒店业经营者自由进入中国市场,并能在3年内建立100%外国所有权的酒店。加入时即允许多数外国所有权。
  旅行服务: 外国旅行业者可以提供全系列旅行代理服务。
  与此同时,美国将继续保持对最惠国待遇的一年一审,将对中国的纺织品出口配额保持到2010年(其他各成员国在2005年取消)。
二、近期:冲击还是休克?
  任何一个还有点头脑的普通中国人看到这份报价单都不免要大吃一惊。工业、农业、服务业、信息业、金融业、专业性服务业,国民经济的每一个角落美国人都替我们想到了,美国的大各公司显然摆出了全面接管中国经济的姿态。这还不算,欧盟、日本看到美国的这份报价单也欣喜若狂,它们的大公司也开始摩拳 擦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免要担心,入关后,外国公司究竟是来激发中国经济活力的鲶鱼呢,还是吃尽中国企业的鲨鱼?
  这就要看中国企业是否具备与外国公司竞争的实力。市场并不是什么具有神奇魔力的阿拉丁神灯,而是企业竞争较量的场所。在竞争中,实力强的企业能存活下来,壮大起来,逐渐成为垄断型企业,实力弱的企业则会被淘汰出局。发达国家的大企业首先是在它们本国市场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竞争中的强者,它们垄断了本国市场后,又把眼光转向世界市场,通过合并、购并等形式联合成为左右世界市场的巨无霸。而中国企业间的竞争才刚刚开始十几年,彩电大战、冰箱大战、VCD大战正酣,胜负尚难料定。可以预料,在中国的山大王们混战之际,突然闯进来一支支已经统吃了世界各行业的集团军,其正常的结果应该是山大王们被打 败、收编,效劳于各路正规军麾下;如果抵抗,则很可能被赶紧杀绝。以汽车工业为例,中国汽车工业年产量不到200万辆,而通用、丰田等汽车公司的年生产能力均超过1000万辆。在这样强大的对手面前,中国一汽、二汽甚至生产桑塔纳的合资厂都成了小玩闹。如果没有80-100%的国家关税保护,中国就不会有汽车工业。不仅如此,由于世界市场不景气,世界各大汽车公司的设备开工率都不到80%,如果这些汽车公司在中国市场开展争夺战,只需要稍稍提高一点设备开工率,中国的汽车公司就得关门大吉。也就是说,中国汽车工业之所以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跨国公司之所以不得不闲置本国生产线,到中国来开设合资汽车厂,恰恰是因为中国有高额的关税保护。在关税保护下,中国汽车工业不是象某些大学问家说的没有成长,没有活力,象盆子里闷死的鳗鱼,需要有一条鲶鱼来搅合搅合;而在在短短几十年里迅速壮大,从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长成了十几岁的少年,再给它一段时间,也许世界上又能出现一个汽车工业巨头。 但就在这种情况下,他父亲将这位少年推到了泰森面前,嚷嚷着要按照比赛规则让泰森的拳头激活儿子的潜力。那不是找死吗?汽车工业如此,化学、石油、造纸、电信、农业何尝不如此呢?
  以前有人说,中国对国有企业实行的是父爱主义,预算软约束,怂恿坏了,就算如此吧。但是,急着逼着儿子去和泰森挑战的父亲难道就是好父亲吗?事实上在80年代国有企业的经济状况是蒸蒸日上的,利润不断增长,工资不断增加,住房大面积修建,由此,社会购买力不断提高,形成独特的排浪式消费。这种发展首先是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保护民族工业的关系的结果。当时我国非常注意保护民族工业,一直采取了有效的关税贸易保护措施,引进外资大多采取合资、合作的形式,政府容易监督管理数量较少的合资企业,对合资企业的出口率、国产化率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合资企业不仅没有对民族工业造成冲击,而且还通过示范效应传播了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起到了适度竞争激励和沟通国际市场的作用,保证了国有企业的技改和产业投资效益良好,成功培育了大批新兴产业并吸收数千万知青就业。国有工业企业亏损面从1981年的22%下降为1985年的9%,减亏面积达到59%。
  遗憾的是,经济学界没有正确地总结这份宝贵的经济,片面地强调了市场和开放的作用,忽视了适当保护与计划的重要性。1992年以来,在这种盲目开放的思想指导下,各地对外资敞开大门竞相给予优惠政策,甚至把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数量和投资额,当成衡量改革开放的力度大小的标志。仅从1992年到1995年的短短三年中,外资工业企业所占比重猛增了五倍之多。不仅如此,在盲目开放的声浪中,推动入关成了中国媒体热门话题,一边倒地宣传入关的好处。中国政府几次主动大幅度降低关税。必须承认,合资、独资企业和进口商品竞争力十分强劲,它们的大幅度增长使中国市场受到极大冲击。从这时起,国有企业就陷入了越来越严重的困境之中。与1988年相比较,1996年国有企业的盈利额下降了64%,亏损额却增加了9.7倍,亏损面上升了358%,亏损率(亏损额与利润额之比)上升了12.8倍。屋漏偏逢边夜雨,在国内市场遭到挤占的同时,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又使国外市场萎缩,国有企业的效益进一步急剧滑坡,拖欠银行的不良债权也越积越多。
  正是在这一内需不振、企业积弱已久的时刻,我们发动了新一轮争取入关攻势,作出了大幅度让步。可以预料,除了部分合资企业、三来一补企业以外,本来已经勒紧了裤腰带的各类民族企业的日子还将更加难过,其中相当一部分企业在外国廉价商品的冲击下只好倒闭了事。
  个别企业倒闭问题不大,这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但如果倒闭形成风潮的话,恐怕就接近中国银行体系破产的边缘了。目前中国四大银行的呆坏账率就已经不低,正指望着借了钱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利润能回升,以便使呆账成为优良贷款,使坏账减少损失。在80年代的高利润刺激下,国有企业曾经靠贷款进行了大规模改建、扩建,这些本该在九十年代发挥良好的效益。但是,由于各地盲目引进外资占领国内市场,当这些投资见效时却发现市场出路已被严重堵塞,于是,利润下降,亏损面扩大,上千万国有企业职工被迫下岗,国有企业无法获得投资收益和偿还银行贷款,以前用于引进、改造设备的上万亿贷款,随时可能转化为触发银行体系危机的呆、坏帐,各类企业和居民的储蓄存款也会蒙受损失。从这个意义上,九十年代各地盲目竞相引进外资获得的有限好处,恰恰是以国有企业亏损扩大和职工下岗为代价的。
  沉重的代价尚历历在目,倘若我们又急着入关的话,那么国有企业的境况势必雪上加霜。国有企业事关全局。如果国有企业全线崩溃,必然连带银行体系破产,财政收入锐减,则很难避免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政府、军队和科教人员将会失去工资保证,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也将成为无源之水,众多离退休干部和下岗 职工也会失去生活来源。这样,中国甚至会重蹈俄罗斯盲目开放市场和推行私有化,最终导致全面的财政金融危机的复辙,冲击就可能成为休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