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70|回复: 0

2018企业如何合理运用文化差异开拓中日贸易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5 17: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从中国加入 WTO 以来, 经济全球化使中国与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日益深化,尤其与日本的贸易合作更是越来越频繁。 但在贸易谈判中,中国与日本的文化差异常常导致贸易谈判的失败。 文化差异的不同使人们在处事方式上也有所不同, 因此中国的企业在与日本的企业进行贸易合作时,应重视日本的民族文化,尊重文化差异。 只有重视文化差异,才能提高与日本企业贸易谈判的成功率,才能实现中日贸易的顺利合作。
  一、开拓中日贸易合作的历程
  1.中日贸易合作的起源。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日两国还没有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时,就已经以民间形式进行贸易合作了。 1955 年中日进行了第三次民间贸易协定签订,从此,两国贸易往来逐渐频繁,持续到 1957 年时,两国贸易往来已经达到 11400 万美元。进入60 年代后,随着国内形式的变化 ,根据日本池田内阁对华政策的调整,周恩来总理提出了中日贸易三原则(即政府协定、民间合同、个别照顾), 友好的贸易往来就是在该原则指导下最直接的结果。从此,在中日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友好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并持续到今天。
  2.中日贸易合作现状。 首先,合作频繁的中日经贸关系。 日本与中国的直线距离为 2478 公里, 不但在地理位置上接近中国,同时也和中国保持着紧密的贸易合作关系。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日本的贸易、投资也逐渐频繁。 2012 年 2 月 16 日,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发表了 2011 年中日贸易统计分析报告。 据日方统计,2011 年中日贸易总额比上年增长 14.3%, 达到 3449 亿美元,其中自华进口 1834 亿美元,增长 20%,对华出口 1614 亿美元,增长 8.3%,三者皆创历史最高水平。 在自华进口方面,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通信器材大幅增长,同时受福岛核电站事故影响,日本节电需求增加,自中国进口电风扇、蓄电池等产品增幅较大。 在对华出口方面,3.11地震前,对华金属加工机械等制造设备出口旺盛,但受中国经济放缓影响,下半年以来增速明显回落。同时,自去年 10 月起,日本对华出口连续三个月同比下降,这是两年来首次出现单月下降。 此外,2011 年对华贸易额占日本外贸总额的比重为 20.6%,比上年微降 0.1 个百分点,这是 21 年来首次下降。 主要是受3.11大地震影响,自其他国家液化天然气进口大增所致。但是,中国仍继续保持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国。在面对金融危机事件时,各国都纷纷采取了贸易保护的保守政策,尽量把本国的经济损失减到最小,希望经济产业能够尽快恢复。中日双方企业应该在危机中探寻生机,在商务谈判中为本国的经济利益争取有利的条件。
  其次,中日经贸合作的前景。 中国与日本在政治上的关系向来非常紧张和敏感, 但在经济贸易方面则往来频繁,互惠互利。 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与日本的经济往来不受政治关系的束缚,比其他地区的贸易关系更加稳定。 在金融危机时,同一地区内的国家应相互帮助,共同渡过经济难关。 因此,中国与日本同在亚洲区域,在面临经济危机时,应互帮互助,适当降低贸易成本以促进国内经济产业的复苏。 虽然在政治上中日关系常表现为紧张,经济上也时常面临危机,但这也一定程度上为中日贸易合作往来提供了条件。 对于企业来说,这也是开拓日本市场的好机会, 应适当扩大在日本的业务,抢占市场等。 由此看来,未来中日的关系将会由紧张逐渐转变为亲近。
  3.中日贸易合作中的文化因素。第一,中日贸易合作本身就是双方为了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和对方的需求, 通过沟通、协商来建立合作的一个过程。 中日企业谈判者在这一过程中都习惯将商务谈判理解为建立彼此关系的一种方式,谈判者所受的文化教育背景不同,也会影响到谈判时的个人思想与行为。第二,文化不同也会影响到谈判策略。谈判是一种集多种因素于一身的活动,谈判者参与其中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 谈判策略会受到谈判者价值观的影响,而价值观也是自身文化经历的一种反映,因此,中国的企业谈判者为了避免文化冲突, 通常都采用间接性的谈判方式,对问题的处理总是采取委婉的表达方式。 而日本与中国相比,谈判者显得更为有耐心一些,擅长对问题进行柔性处理。
  二、中日贸易合作中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在中日商务谈判中,了解并重视中日文化的差异,才能在每次的商务贸易往来中不会造成尴尬的局面,同时也能够使中日两国商业活动互相适应彼此的经济文化。 因此,了解中日文化差异是十分有必要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中日贸易合作的目的不同。 由于国内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中国中小型企业已经失去了大部分利润空间,行业内部缺乏整合能力。 因此在与日本企业进行贸易往来时,时常用降低产品质量的手段来控制生产成本,引起日本企业的不满,导致最终终止合作。 由此看来,中国企业只注重眼前的利润和成本,只把眼光放到一单生意上面,并没有考虑长久的合作。 这对中国的中小企业来说,虽然这种做法看起来目光短浅,但也是由于企业经济环境所致。
  日本企业与中国企业相比, 更看重长期合作和稳定发展,因此在进行商务谈判时态度非常严谨和认真,在选择商务合作伙伴时,非常重视与对方的初次接触。 在与中国企业初次接触时, 往往习惯采取经人介绍的方式来开展活动,这反映出了日本企业欣赏介绍人身上的珍贵品质,以及希望合作伙伴与介绍人一样拥有责任感与诚意。 反过来看,中国企业如果想取得日本企业的充分信任,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找一个优秀的中间人,通过中间人的推荐,很容易就会使日本企业产生信任感。
  2.对礼仪的理解不同。 中国与日本都具有悠久的民族发展历史,同属东方世界,也同被称为礼仪大国。 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中日两国对礼仪的理解则出现了不同的概念。 中国企业在与日本谈判时喜欢注重迎接仪式,热情款待对方,对本身的穿着打扮和言行举止却不太注意,时常忽略细节问题。 比如某个企业在与日本进行贸易谈判时,日本谈判队伍全部统一着装为深色商务西服, 整体感觉非常整齐、正式,而中国企业的谈判队伍只有总经理和秘书身着西服,其他人的穿着都很随意。 日本企业很快取消了与中国企业的合作, 因为他们通过穿着打扮认为对方没有合作的诚意。
  日本人在孩童时期就受到了来自家庭与学校的礼仪训练,因此,对礼仪的理解比中国较为繁琐,他们更加关注细节。比如弯腰鞠躬,他们会有标准的姿势规定。只有在社交时表现出礼仪方面的严谨和认真,才能显示出认真负责的态度和诚意。 其次,日本比较重视互赠名片的礼节,这基本已成为初次见面必须要做的礼节。 也是因为如此,日本企业在与中国进行商务谈判时,也会按同一标准来要求对方,希望得到应有的尊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