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经济|金融|营销|管理|电子商务
›
2018流通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的实证影响调查
返回列表
查看:
239
|
回复:
0
2018流通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的实证影响调查
[复制链接]
2994726
2994726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7-15 16: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一、引言及相关文献综述
传统工业经济时期,制造业效率的提升大多来源于资本、劳动等物质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和生产制造工艺的改进。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和消费需求的变化,全球经济增长范式逐渐由工业化经济向服务化经济转变,服务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日俱增。有统计显示,发达国家服务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般为60%~80%,中等发达国家为50%~60%,发展中国家也达到了40%左右[1](P28)。从市场竞争角度来看,在企业生产能力急剧膨胀和物质产品全面过剩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以服务为契机寻求新的利润来源和发展空间,许多世界级企业如IBM、GE、GM以及国内公司如海尔等都采用了服务扩展策略,即制造业不再是单一地生产产品,而是通过提供服务来增加其核心产品的价值,提供给顾客的是包括物品、服务、支持、自我服务和知识的服务包(service bundles),为顾客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生产性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是制造业企业以服务为导向创造价值的必然结果,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流通服务业不仅在媒介生产与消费过程中承接上游制造企业转移出来的批发物流配送、产品研发设计、销售与促销等服务[2],而且凭借专业化的经营水平和完备的交易设置知识引导、组织、促进生产[3],进而影响制造业效率。近年来流通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的影响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除了传统的理论推演之外[4],新近出现的实证文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应用协整、Granger因果检验、Var等计量方法从时间纵向上分析我国工业化和流通产业发展的关系[5];王俊利用省级面板数据,用不同指标检验了流通业对制造业TFP的影响[6]。另一种则是利用投入产出表,测度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产业关联[7]。
既有研究的不足主要体现在:第一,研究对象缺失。现有关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的探讨或者直接忽略了流通服务业,或者简单地以批发零售业代之,单独探讨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文献较少。第二,研究思路的局限。将流通服务业纳入分析视角的文献也多采用投入产出方法单独测度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度,而缺乏对流通服务业影响制造业效率的内在机理的分析。第三,研究方法的不足。现有关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影响的研究在变量选取上将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影响视为相同,这在数据分析上是存在缺陷的,特别是采用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伪回归的可能。
鉴于此,本文单独以流通服务业为研究对象,通过细分制造业行业,以期深入探究流通服务业对制造业各子行业效率的影响路径及程度。本文的创新之处可能在于:从理论上描述流通服务业影响制造业效率的内在机制路径,通过构建流通服务业影响制造业效率的概念模型,分别引入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交易成本作为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从而揭示流通服务业影响制造业效率的内在机理;在实证方法上,采用行业面板数据,并利用2007年投入产出表计算出的直接消耗系数作为权重,以此计算当年流通服务业对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贡献水平,从而弥补现有文献在数据分析上的不足。
二、流通服务业影响制造业效率的理论分析
流通服务业是指为商品流通提供辅助性服务的产业部门,其主要功能更是为第一、第二产业与最终消费者之间提供联系,为商品流通提供诸如产品分销、售前售后服务、产品分发配送等服务。从外延上看,流通服务业包括批发业、零售业和仓储物流业[8]。
流通服务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流通服务业的发展对于提高制造业效率,促进制造业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宋则指出,现代流通服务业在产业链中具有带动和反哺作用,制造业流程优化加快经济节奏表现在微观层面就是提高科技含量、加快资本周转、控制库存、精确采购、周到销售、降低成本、推行供应链一体化等,加快现代流通服务业发展对促进我国工业领域的流程优化意义重大[9]。赵德海、邵万清通过产业关联度分析也证实了流通服务业的发展是制造业(工业)效率提高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发达的流通服务业,制造业很难实现升级和改造[10]。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流通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制造业效率的提高。
交易成本是市场经济各主体在进行产品和要素交换时所产生的成本,是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摩擦成本,交易成本来源于契约的不完备(信息不完全)和人的有限理性。流通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专业化流通商通过集中交易和专门服务的提供降低了制造企业的交易成本,进而有助于效率的提升。随着社会劳动分工的日益深化和生产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不同的生产者之间以及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所要交换的商品的种类不断增多,规模日益增大,频繁的接触导致交易成本增加。专业化流通商可以帮助企业降低交易成本,一方面,流通商实施专业化经营,同一流通商可以代理多种商品或者同一商品的多个品牌,容易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同时制造企业直接与流通商接触可以避免与众多分散的消费者直接接触,在大大减少了制造企业的谈判成本的同时也节约了消费者的搜寻成本,从而有利于制造企业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流通商的专业化经营水平越高,其具备的交易设置知识就越有效,流通商在与制造商的合作中产生的信息成本就越低,从而交易成本较低。交易成本的降低意味着经济运行过程中摩擦的减少,在生产成本既定的情况下,交易成本降低必然带来制造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利润增加。因此,本文提出假设2:
H2a:流通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降低制造业的交易成本;
H2b:交易成本的降低有利于提升制造业的效率。
技术创新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受到很多学者的重视。自从熊彼特最先提出创新的概念以来,技术创新研究逐步从经济发展周期的研究范畴中独立出来,形成了专门的研究领域。技术创新是影响制造业水平的重要因素,也是制造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众多研究都表明,技术水平的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提高是促进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长的主要因素[11]。同时,郑吉昌指出,先进的技术创新能力可以使生产性服务业自身效率变高,从而更好地为制造业服务,提高制造业的效率[12]。流通服务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无疑会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尤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