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经济|金融|营销|管理|电子商务
›
2018关系与民营企业的出口行为的贸易经济行为探讨
返回列表
查看:
201
|
回复:
0
2018关系与民营企业的出口行为的贸易经济行为探讨
[复制链接]
6528481
6528481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7-15 16: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一、引言
在评价中国的经济绩效时,仅仅关注正式的法律和金融制度是不够的,政企关系和企业间关系等非正式制度在中国经济运行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Alford,2000;Allen等,2005)。但迄今为止,鲜有文献考察关系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所谓关系,是指在正式制度不完善的背景下形成的,有助于消除信息不对称并引导人们进行合作以及进行互惠交易的一种非正式的方式(Poppo和Zenger,2002)。本文旨在考察企业间关系,包括双边和多边的企业间关系对民营企业出口贸易的影响。
据海关统计,2001年中国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仅为309.3亿美元,至2008年进出口总值已达5360.4亿美元,年均增长50.3%,其在外贸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2001年的6.1%增长至2008年的20.9%。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冲击下,民营企业对外经济贸易仍然实现了较快发展,进出口总额增长27.3%,出口额增长27.9%,增速比全国外贸分别快10个百分点和10.7个百分点。①那么,为什么民营经济的对外贸易能够以如此强劲的速度增长?民营经济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是否与关系存在一定的联系?如果是,其具体的作用机制是什么?现有文献对此语焉不详。
实际上,越来越多的跨国文献开始关注制度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一部分学者考察了契约制度对国际贸易的影响。Levchenko(2007)、Acemo-u等(2007)、Vogel(2007)以及Costinot(2009)从理论上论证了契约制度影响贸易结构的微观机制。他们认为,契约制度能够通过投资、技术引进和劳动分工等渠道作用于一国的生产率及贸易结构。Ranjan和Lee(2007)、Nunn(2007)则为契约制度与出口结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力的经验证据。另一部分学者更为强调金融市场的作用。他们认为,健全的金融体系能够为制造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分散风险,从而促进企业的出口(Kletzer和Bardhan,1987;Baldwin,1989;Beck,2002;Ju和Wei,2005;Manova,2008)。鉴于中国各地在法律、契约和金融等制度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一些学者试图从制度的角度来解释地区出口结构的差异。金祥荣等(2008)、李坤望和王永进(2010)与张杰等(2010)分别考察了法律制度、契约执行效率与制度扭曲等对地区出口差异的影响。沈能等(2006)、朱彤等(2007)、包群和阳佳余(2008)与黄玖立和冼国明(2010)分别考察了金融发展对出口规模和出口结构的作用。毋庸置疑,这些研究为我们理解制度与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深刻的洞见。但是,这些文献依然无法解释民营企业与非民营企业在出口绩效方面的差异。因而,我们有必要从关系的视角来深入研究中国企业的出口行为。
鉴于此,笔者基于一个声誉模型考察了关系影响企业出口行为的微观机制。理论模型的核心思想是:企业间双边关系和多边关系网络的发展有助于甄别企业的类型,使不好的企业淘汰出市场,从而提高企业投资效率,降低企业进行过度投资的可能性,并促进企业的出口参与。然而,对于出口企业而言,关系也可能降低其投资规模,导致其出口数量的下降。因而,关系对企业出口数量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在此基础上,基于微观企业数据的经验研究为理论模型的核心结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虽然已有文献也曾注意到非正式制度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但是这些研究均忽略了企业间的双边关系和多边关系的作用,更未对此建立明确的理论模型。例如,Milgrom等(1990)、Greif等(1994)和Greif(2004)分别考察了商人行会和集体责任制度在促进贸易扩张中的作用。Casella和Rauch(1998)以及Rauch和Trindade(2002)则研究了华人网络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本文具体考察了各类双边关系和多边关系对企业出口的影响,从而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第二,已有研究大多基于跨国分行业样本,鲜有研究从企业层面研究关系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从而无法回答关系对企业出口贸易的影响,到底是通过企业的出口决策还是出口密集度来影响出口贸易。Melitz(2003)等人开创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为我们分析该问题提供了分析框架。本文通过将声誉机制引入该模型,刻画了关系影响企业出口行为的微观机制。第三,本文的研究不仅证实了关系对企业出口的积极作用,而且还发现,关系与正式的法律制度之间在企业的出口决策中存在显著的互补效应,对企业出口密集度的影响则呈现替代效应,从而发展了关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关系的研究。
本文余下部分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分析关系对企业出口的影响机制;第三部分介绍计量模型和变量选择,并对数据进行说明;第四部分汇报计量回归结果及分析;最后是结论。
二、理论模型
本节通过一个声誉模型考察关系在企业出口中的作用:现实中有两种类型的企业,高生产效率企业(高能者)和低生产效率企业(低能者)。由于信息不对称,低能者有强烈的动机去模仿高能者,因此,为了与低能者相区分,高能者不得不提高投资水平,甚至进行过度投资。企业间良好的双边关系和多边关系网络有助于甄别企业家的类型,从而提高低能者模仿高能者的成本,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但与此同时,高能者投资水平的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投资规模和出口数量。因而,关系对企业出口数量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一)基本设定
假定需求函数为常数替代弹性形式,则企业进行出口的总收益r可以表示为产出x的函数:
其中,衡量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大,说明产品的需求弹性越高。A为常数项,代表出口市场规模的大小。
由于交易过程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事前有效的合同在事后可能是无效的。在事后合同无效的情况下,双方按照对称的纳什讨价还价解(Nash Bargaining Solution)划分总收益。在纳什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双方的谈判实力取决于各自的外部选择(Outside Option),外部选择越大,企业家能够获得的剩余就越多,其投资的激励也越强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