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世贸组织上诉机构对DS379案的裁决是中国在世贸争端中的一次重大胜利,也为中国企业和政府应对美国实施“双反”提供了信心。“双反”在以中国为代表的非市场经济国家语境下是违反美国世贸协定项下的义务的。中国《入世协定书》也并没有为美国实施“双反”提供依据,而是排除了对中国实施“双反”的可能性。美对华实施“双反”是违法的。
关键词:“双反”;违法性;法律分析
一、 引言
2011年3月11日,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公布了关于中国诉美国反倾销反补贴措施世贸争端案(DS379案)裁决报告,认定美国针对来自中国的标准钢管、矩形钢管、非公路用轮胎和复合编织袋等产品采取“双反”措施违反相关世贸规则,并明确要求美国政府修改涉案措施以符合其在世贸协定项下的义务。2该裁决是中国在世贸争端中取得的重大胜利,直击美国对华采取反补贴措施要害。基于此,本文试图在我国面临美国发起的“双反”案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双反”的实施展开法律分析,进而再次发起对美国实施“双反”的质疑。
二、 美对华实施“双反”的现状梳理及其扩散性考察
(一) 美对华实施“双反”的现状
2006年11月21日美国对中国销往美国的铜版纸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打破了23年来不向非市场经济国家启动反补贴调查的一贯做法,也拉开了美国针对作为非市场经济的中国实施“双反”3的序幕。从“铜版纸案”以来,截止到2010 年5月美国共对华发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29起。美国对华发起的“双反”合并调查,数量之多、增长速度之快、涉及行业之广、影响之恶劣,已经阻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严重损害了我国的经济利益。
(二) 美对华实施“双反”的扩散性
首先,从“双反”调查的涉案产品看,实施“双反”调查的产品范围迅速扩大。美国对中国产品进行“双反”调查,已成为目前其对付中国产品的主要贸易手段。继铜版纸“双反”第一案之后,美国开始加大了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的力度,客观上拓展了“双反”调查涉案产品范围。铜版纸、焊接碳钢管、复合编织袋、薄壁矩形钢管、非公路用轮胎、未加工橡胶磁、热敏纸、亚硝酸钠、焊接不锈钢压力管、石油天然气管道管、柠檬酸、后拖式草地维护设备和厨房用金属架、油井管、钢绞线、钢格栅板、钢丝层板等产品都沦为“双反”的牺牲品。
其次,美国这种“双反”合并调查的做法还给其他国家和地区造成了恶劣的示范作用, 使得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印度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纷纷效仿。美、加、欧洲这些主要的反补贴措施使用大户都开始将目光转向中国,并以“双反”形式对中国产品出口构成严重威胁。我国已经成为贸易摩擦的首要目标国和最大受害国。
最后,实施“双反”时,美国不断扩大反补贴外部基准的适用范围。在美国对华首例“双反”案中,美国商务部仅仅针对政府贷款采用了外部基准;此后的“双反”调查中,例如在DS379案中则将反补贴外部基准适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对政府贷款采用了外部基准,对政府所提供的货物或服务以及政府提供的土地也采用外部基准。
三、 美对华能否实施“双反”的法律分析
(一) 非市场经济国家与“双反”
在DS379案中,中国与美国展开激辩,而辩论的核心就是美国对付中国产品的杀手锏——“非市场经济国家待遇”。美国一直不承认中国是完全市场经济国家。根据《反倾销协定》和《中国入世议定书》,对中国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时,美国就可以采用第三国(替代国)的数据来计算中国产品成本。而在选择替代国上,美国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所以通常,美国选择生产成本高于中国的国家作为替代国,用这个“替代成本”与中国的出口价格进行对比得出比较高的倾销幅度。尽管计算出的结果是人为“创造”出来的,但它却是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的核心依据。在“非市场经济国家待遇”下,中国的国有企业、国有银行和土地使用权也成了“非法”补贴的“帮凶”。美国认为,这些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不是独立的商业实体,而是公共机构,受政府委托为下游企业提供补贴性原料,或者提供补贴性贷款;这些生产商在政府申请土地使用权时,支付的对价低于市场平均价格,获得了变相补贴。从而,美国根据自己的评定标准,认定中国产品存在补贴,开征高额反补贴税。
然而这样的做法却违背了美国自身所确立的判例。在1983年的乔治敦钢铁案中,美国确立了“反补贴法不适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基调。4在这种判例的约束下,美国在加拿大2004年4月13日首次针对中国产品发起反补贴调查——对原产于中国的户外烧烤架的反补贴和反倾销合并调查案5后的一段时期内,并未对中国发起“双反调查”。
但从2006年底开始,美国商务部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背景的影响下开始一反常态,对中国的产品展开“双反”调查。在DS379案中,美方指出反倾销制度与反补贴制度具有不同的目标定位。6WTO多边协议及其前身均把对进口成员方造成损害的补贴和倾销视为不同的不公平贸易做法,并相应地提供不同的救济手段。反倾销立法强调立法规范公司的定价行为,而反补贴则重在规范政府或者公共机构向涉案产品提供补贴的行为。但是我们从GATT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法史可以看出,缔约方其实都认同针对非市场经济国家,两种措施具有矫正政府对市场价格扭曲的共同目标。所以,美国在DS379案中的辩解是站不住脚的。
(二)《入世议定书》与“双反”
此外,在DS379案中,美国认为中国的《入世议定书》并不禁止美国对华实施“双反”。美国使用了将近三页的篇幅来论证其观点。7首先,美国认为,《入世议定书》第15条的序言强调现行GATT1994、《反倾销协议》和《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规则应当适用于符合第15条各款规定的涉及从中国进口的产品的程序当中。接着美国在援引《入世议定书》第l5条(a)、(b) 两款原文的基础上指出, 该两款授权其他成员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采用外部基准来计算反倾销的正常价值和取代反补贴的内部基准,并特别指出该两款在做出外部基准规定时未对同时采用两种救济措施做出任何限制性规定。《入世议定书》第15条(c)款要求采用反倾销和反补贴外部基准的成员方将其确定外部基准的方法向WTO相关委员会为通知行为,美国将此规定解读为议定书的起草者认识到了两个调查程序可以同时进行。最后,美国得出结论,WTO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