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3|回复: 0

2018油气格局重构背景下中俄能源合作前景展望——基于地缘政治经济学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5 14: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能源素有国民经济血液之称,对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世界能源的消费高度依赖煤、石油、天然气为代表的化石能源,然而,这些可耗竭的化石能源的生产分布以及消费的不平衡性将导致能源相对稀缺成为常态。各国围绕能源获取在政治、经济方面展开博弈,国际能源合作也因此伴有经济、政治属性,中俄能源合作尤为明显。
中俄能源合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两国能源互补性强,且为邻国,具有运输便捷的天然优势。受地缘政治影响,俄在实用主义外交政策的指导下,与我国的能源合作曲折发展。在能源格局重构趋势日渐明朗,地缘政治和经济环境不断变化中,两国的能源合作迎来新的机遇。
一、世界能源格局重构
(一)页岩气革命推动传统能源的生产迈向三足鼎立格局
世界上对页岩气资源的研究和勘探开发最早始于美国。依靠成熟的开发生产技术以及完善的管网设施,美国的页岩气成本仅仅略高于常规气,这使得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实现页岩气大规模商业性开采的国家。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成功,实现了非常规油气开采的技术性突破,在其引领下,北美乃至整个美洲地区将成为世界油气供给的新增长极。美国在2006年以后页岩气产量实现跨越式增长,2010年页岩气产量超过1000亿立方米,能源独立几近实现,并强势加入油气出口市场。
挪威雷斯塔能源(Rystad Energy)独立咨询公司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底,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可采石油储量,约为2640亿桶,超过俄罗斯的2560亿桶和沙特的2120亿桶。随着美国总统奥巴马2015年12月18日签署政府支出及税务法案,正式解除长达40年的原油出口禁令,美国油气供应商可以在全球出口市场竞价。受美国技术外溢的影响,加拿大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页岩气商业化开采的国家,对欧洲、亚太地区的供应逐年增多。2015年,北美从能源净进口区域变为净出口区域。未来,委内瑞拉重油、巴西盐下石油的潜力若得以大规模开发,西半球将逐渐成为世界油气供给的另一极,世界油气市场将呈现OPEC成员国、以俄罗斯为代表的非OPEC传统产油国和以美国为代表的非常规油气供应国三足鼎立之势。
(二)国际金融危机加速了能源消费中心东移的趋势
国际金融危机后,亚太地区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经济持续增长,对能源需求与日俱增,与此同时,OECD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因经济放缓而导致能源需求增长乏力,两者形成巨大反差。全球能源需求市场正逐步集中到亚太区域,东移趋势明显。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公布的数据,我国在2009年消费了22?52亿吨油当量,较美国高出约4%,是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费国。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能源消费增长率有所放缓,但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地位一直没有变。印度在2015年超越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三大能源消费国。随着中印经济体量的持续增大,两国在世界能源消费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能源消费中心东移趋势愈加明显。
(三)全球能源供给过剩导致油气价格低位徘徊
随着非常规油气开采技术的突破以及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全球能源供给能力显著提升。能源需求侧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需求增长乏力,全球能源供需格局呈现出供给过剩的态势,油气价格下行压力加大。2014年下半年开始,油气价格一路狂跌,生产商遭受到巨大损失。为了保住市场份额,各国减产的动力不足,生产过剩进一步加剧,油气价格始终在低位徘徊。世界主要油气生产商的市场份额之争将长期存在,英国石油公司(BP)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俄罗斯超越沙特阿拉伯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其第一大天然气出口国的地位依然稳固;美国的油气产量增长十分迅猛,2014年超越沙特成为全球第一大石油生产国,同时其页岩气产量增长迅猛,超越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随着美国石油出口禁令的解禁,未来美俄在全球油气市场上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全球油气低价位徘徊将使能源市场竞争更加残酷,伴随能源需求增量向亚太地区的新兴市场集中,增加了能源市场的博弈变量。随着北美地区非常规油气涌入世界能源市场,俄罗斯市场被挤占已成必然,油气价格下行压力加大。美国与俄罗斯在亚太市场的油气竞争将迫使俄罗斯加速与中国的能源合作,以稳定自身的能源出口市场。
二、能源格局重构背景下中俄能源合作的新变量
(一)中俄能源合作的互补性进一步加强
我国东北部与西北部分别与俄罗斯接壤,两国进行能源合作具有运输成本优势,还可有效规避过境第三国时可能的各种风险。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拓展对外能源合作,逐渐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能源合作经验,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能源需求的增加,两国合作的互补性将进一步加强。
两国市场互补性明显。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且随着能源消费需求的持续增加,对世界范围内的油源和气源需求将持续扩大。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油气出口国,在全球能源供给过剩、传统欧洲市场萎缩的背景下,俄加速了能源东向的步伐,重点开拓亚太市场。在2012年中国原油和天然气进口来源中,俄罗斯占比分别仅为9%和2?59%。近年来虽比重稍有提升,但相对于中国的市场需求和俄罗斯的出口能力,双方依然存在巨大的合作潜力。
两国技术、资金互补性明显。我国不但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在煤炭清洁化开采和利用、油气开采等领域拥有较大的技术优势。而且,我国外汇储备充足,可以有效弥补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在能源勘探、开采和生产等方面的技术和资金不足的短板。
(二)西方经济制裁加强了俄与我国合作的意愿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欧日针对俄罗斯进行了多轮制裁,希望在政治上孤立、经济上打压俄罗斯。
能源出口在俄罗斯的内政外交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能源出口是俄罗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2014年俄石油和天然气相关收入约6?5万亿卢布,占财政收入的48%(占GDP的8?9%)。[1]另一方面,能源是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强大的能源供应能力为俄罗斯开展能源外交提供了坚实后盾。西方国家对俄的联合制裁,导致俄罗斯经济复苏雪上加霜,使严重依赖能源出口的俄罗斯经济陷入困境。为缓解经济压力,俄改变了以往与我国能源合作的消极态度,中俄能源合作进入了快车道。在20132015年的三年间,中俄达成的能源合作项目数超过以往十年。2014年,俄在我国煤炭进口和原油进口排名中均升至第三位,我国自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和电力资源也呈大幅上升趋势。
(三)南海问题持续发酵,威胁中国能源安全
我国70%以上的石油进口需通过马六甲海峡,与东南亚各国,尤其是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印度尼西亚的关系将直接影响我国能源运输通道的安全。在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庇护下,菲律宾、越南等国频频挑衅我国南海主权。南海问题的持续发酵,不利于我国能源安全,在错综复杂南海局势下,中俄能源合作对于降低中国能源威胁意义重大。
(四)一带一路建设为中俄能源合作带来新契机
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合作中的重要内容。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出访俄、蒙,并出席首次中俄蒙三国元首会晤。俄罗斯的跨欧亚大铁路计划与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蒙古国的草原之路计划成功对接,为中俄能源合作带来新契机。据估算,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能为中蒙俄三国在2020年带来高达2500亿美元以上的贸易额,这为三国推进合作提供了潜在动力。同时,亚投行、丝路基金也将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能源基础设施投资提供资金支持。
三、中俄能源合作的进展及前景
(一)中俄能源合作的进展
煤炭领域。俄罗斯的煤炭资源质量较好,同时,我国在能源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提高了煤炭进口质量和数量的标准。2014年10月,中俄两国签署煤炭领域合作路线图,规定中国大公司可以参与俄罗斯的境内项目。由此,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得以与俄罗斯多家煤炭企业在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达成多项合作。
油气领域。中俄双方在油气贸易、管道建设、投资合作等方面进展顺利。2013年,俄罗斯国营石油公司Rosneft与中石油集团签订协议,商定在未来25年每天多输油30万桶。[2]2015年6月,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国段正式开工,建成后年输气量达380亿立方米,这是继中俄原油管道之后两国间的第二条能源战略通道;此外,双方还就推进西线天然气管道项目达成共识,未来东西两线输气量合计将达680亿立方米,这将使我国超过德国成为俄罗斯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市场。2015年12月到2016年3月间,中国丝路基金以10?87亿欧元价格获得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9?9%的股权,该项目为中俄两国间最大的合作项目。
电力合作。中俄电力合作机制日趋完善,电力贸易稳定,火电、水电及输电合作项目取得积极进展,企业间交流也更加密切,合作领域也不断扩展。[3]2014年,中国对俄购电突破136亿千瓦时。2014年11月,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与俄罗斯第二地区发电公司在北京签署并购阿尔汉格尔斯克项目框架协议;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与俄罗斯水电集团就水电站建设达成合作协议。2014年11月,两国维护能源合作运行安全取得新成就中俄联合完成500千伏黑河换流站俄方稳控装置指令传输时间测试。
可见,中俄能源合作正在形成多领域齐头并进,集勘探、开采、炼化、装备制造等全价值链式的合作格局。中俄能源相互依存度的提升,对于开启中俄能源长期合作具有积极作用。
(二)中俄能源合作的前景
周边复杂多变的地区安全形势增加了中俄能源合作的意愿,促成了中俄能源合作的良好势头。能源合作的全面展开则进一步为两国长期合作奠定了基础。在全球能源格局进入新一轮调整的大背景下,俄罗斯面临的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面对我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俄与我国能源合作的积极性较以往会大幅提高。有三点依据可以预判,俄罗斯推进中俄能源合作的意愿仍将持续。第一,俄罗斯传统的欧洲市场正在萎缩,欧洲国家通过进口多元化和新能源替代战略降低对俄能源的依赖。第二,页岩气革命增加了未来北美页岩油气进入亚太市场的可能性,俄罗斯的能源东向战略与美洲油气在亚太市场的竞争将不可避免。第三,世界经济整体进入低速增长周期,能源需求萎缩,进一步压缩了俄罗斯能源出口市场。因此,在美洲非常规油气大规模涌入亚太市场前,是俄罗斯抢占亚太能源市场先机的战略机遇期。
在争取俄罗斯能源的亚太国家中,日本、韩国、印度等国仍然与中国存在竞争,但我国面临的形势较以前有很大好转。一方面,当前的能源供给过剩、油气低价位徘徊的状态有利于能源消费国,俄罗斯实用主义能源外交政策效力明显减弱。另一方面,在美洲非常规油气资源供应增加的趋势下,亚太地区能源消费国的选择增多,这必将对亚太各国竞争俄罗斯能源起到缓解作用,为我国争取对俄能源合作营造了有利环境。
俄罗斯在能源格局中的影响力日渐式微,与我国在全球能源市场中影响力日益增强形成对照。中俄能源合作正进入到较长的机遇期,两国应当充分认识、倍加珍惜,借机推动双边能源合作向长期合作方向迈进。
四、推动中俄能源长期合作的策略选择
为推动中俄能源步入长期合作轨道,我国应积极把握并创造条件延长机遇期,在积极拓展对俄能源合作的同时,要防止对俄能源过度依赖,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和全球能源话语权,以力量均势撬动中俄长期的能源合作。
(一)重视对俄能源合作,加快制定对俄能源合作的总体规划
在中俄能源合作初期,由于我国缺乏面向全球的能源合作规划,低估了与俄罗斯合作竞争的激烈程度,导致几次合作失利,比如BP石油公司购买俄露西亚石油公司10%股权的教训,至今依然有借鉴意义。我国应立足对外能源合作的整体布局,加快制定对俄能源合作的总体规划,为中国能源企业参与对俄合作提供指导。
(二)继续拓展进口来源地,防止对俄能源过度依赖
我国能源进口来源地相对集中,应进一步拓展油气进口来源,提升能源安全。根据国家海关总署的统计,2014年我国进口原油前十位的国家合计占原油进口总量的80?2%,且大多为OPEC国家。俄罗斯排名第三位,占10?7%,与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的沙特和安哥拉仍有一定差距。鉴于未来能源供应格局将呈现三足鼎立趋势,我国应面向美洲地区寻找油源和气源,从多元化进口来源中实现力量均势,防止过度依赖俄罗斯能源。
(三)大力发展可再生源替代技术,降低对传统能源的消耗比例
在日益严重的环境约束下,我国能源结构亟待向清洁化转型,可再生能源相对于传统的一次能源更加清洁。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需改革国内现行的能源体制、激发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活力、扩大可再生能源入网门槛。通过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的提升,实现中国能源结构的清洁化转型,同时,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
(四)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增强能源话语权
原有的全球治理格局中,新兴经济体处于缺位状态,与当前新兴经济体在能源需求市场中日益上升的地位不相称。中国应当抓住新一轮能源格局调整的机遇,通过积极参与G20、《能源宪章条约》、IEA等机构的能源治理,以自身的能源市场容量为要价,增强自身能源话语权。通过国际能源治理机构,实现对俄罗斯能源合作的平等对话。
[参考文献]
[1]冯玉军?国际石油战略格局与中俄能源合作前景[J]?现代国际关系,2004(5):23-28?
[2]韩立华?俄罗斯能源出口战略东移与东北亚能源合作[J]?亚非纵横,2009(5):11-16?
[3]郝宇彪,田春生?中俄能源合作:进展、动因及影响[J]?东北亚论坛,2014(5):71-82?
[4]李国玉?油气南下工程中俄合作开发伊尔库茨克萨哈油气区的设想[J]?国际贸易,2001(6):13-14?
[5]张恒龙,秦鹏亮?中俄能源合作博弈及其地缘政治经济影响[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32-44?
[6]Elena Shadrina1,Russias Foreign Energy Policy: Norms, Ideas and Driving Dynamics[EB/OL]? Electronic Publications of Pan-European Institute, www?tse?fi/pei?
[7]Leonty Eder, Philip Andrews-Speed, Andrey Korzhubaev? Russias Evolving Energy Policy for its Eastern Reg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Oil and Gas Cooperation between Russia and China[J]? Journal of World Energy Law  Business, 2009, 2(3):219-242?
[8]储芸?一份耗时三年的研报显示:美国油储首超沙特和俄罗斯[EB/OL]?华尔街见闻,http://wallstreetcn?com/node/252553?
[版权归原杂志和作者所有,.cOm摘录自《对外经贸》,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仅供学习参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