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导论
国内市场整合程度是衡量一国市场发育和资源流动效率的重要参数。市场一体化是要素和商品在价格信号指引下实现生产力趋优分布的前提。因此,市场整合的相关研究一直是经济学领域的热点,其中,对处于转轨经济中的中国国内市场整合的研究则是热点中的焦点。从Krugman(1980)的母市场效应理论到Melitz(2003)的企业异质性假说,两个经典贸易模型都认为占有国内市场是出口企业发挥规模经济的基础。由于企业进入他国市场会面临多重附加成本,只有产业内生产率和市场占有率领先的企业才能依靠国内需求的规模效应抵消这些附加成本,具备出口的能力,国际贸易进一步促进资源的优化整合,要素向生产率高的企业集中,出口企业在国内市场的优势继续扩大,从而形成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支撑的良性互动格局(Melitz,2003)。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杨小凯提出了大致相似的观点:国际贸易应是交易效率和分工水平持续提高下国内贸易自然延伸扩张的结果。这些理论遵循共同的逻辑内涵:国内市场和国内贸易是对外贸易的支撑和基础。而中国经济存在着与这一逻辑相悖的特殊景象:中国大量出口企业专注于国际市场,而对国内市场漠然处之。经典理论面对中国实际时,表现出很大的困惑和不适应性。这主要是因为这些理论成立的假设条件是国内市场整合程度较高,广阔的统一内部市场和国内需求为规模经济和有效竞争的共存与兼容提供折衷空间,能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中国的国内市场处于分割状态,中国企业面临的情景不同于经典模型的预设环境。中国企业看似反常的行为背后蕴含着深刻的逻辑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基于自身比较优势积极嵌入国际分工链条的对外贸易持续高速发展,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的强劲动力。但是,内部市场和国内贸易的潜力却没有得到有效的挖掘。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经济增长路径的选择可以与小国明显不同。小国在经济增长中因国内市场狭小会面临规模经济或有效竞争的两难选择,因此,只有借助外部市场才能实现熊掌和鱼翅兼得。大国的特有优势是通过培育国内竞争性统一大市场,实现规模经济与有效竞争共存。规模经济能有效降低国内企业生产成本,国内统一市场的有效竞争是激烈国际竞争的最佳模拟和最佳训练场,规模经济与国内有效竞争是出口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来源。统一的内部市场是外部市场的基础和支撑。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形是国内市场呈现明显的碎片化,地区间缺乏紧密贸易联系的内部大市场就像各孤岛经济的简单加总。国内贸易成本高于国际贸易成本,大量中国出口企业无法依托国内市场被迫通过OEM方式向国外出口产品,可能使中国企业长期锁定于国际价值链的低端。
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学者将注意力集中于中国国内市场分割问题的探索,并形成了很多具有洞见性的成果。已有文献沿着三条主线对中国国内市场分割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一条主线是测度国内市场分割演进的趋势,第二条主线是分析市场分割的影响因子,第三条主线是考察市场分割对宏观经济和地区经济的影响效应。
二、国内市场整合趋势的测度
经济转型期中国国内市场是逐渐趋向于一体化还是日益分割?国内市场分割随着时间的推进正逐步强化还是趋于弱化?这些问题牵动了众多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的理论视角,运用多种测度方法和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国内市场分割的演进趋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贸易流量法、生产结构法和价格指数法。
(一)基于贸易流量法的测度
贸易流量法是从地区间的贸易流量的变化考察贸易壁垒和市场分割的变动趋势。如果地区间贸易强度下降,则认为区域间市场分割加剧。Krumar(1994)是最早关注中国省际间贸易联系的学者。他通过追踪国有商业部门零售商品的跨省流动,发现省际贸易在中国GDP中的比重逐渐降低。因此推断中国国内市场整合趋于恶化。Naughton (1999)认为 Krumar的数据选择缺乏真实性,Naughton依据各省的投入产出表测度发现1987-1992年间中国各省间的贸易联系密切,市场分割趋于弱化。Poncet(2001,2003)运用引力模型考察中国国内边界效应的研究被认为是经典之作。Poncet(2001,2003)对比分析1987、1992及1997年三个时间点上中国各省的贸易结构和省际间的贸易流量,发现国际横向比较上看中国省际间的贸易量占GDP的比重是较高的,但是省际贸易在各省总贸易中的占比却持续下降。与此同时,对外贸易和省内贸易占各省总贸易的比重持续上升,显示出对省际贸易的挤出效应。Poncet判断在各省自给自足倾向和国际贸易偏好的联合作用下,国内市场被分割为众多零碎市场,中国经济正并存着两种趋势:国际市场一体化与国内市场非一体化。赵永亮、徐勇(2007、2008)沿循Poncet的研究思路并将其模型予以改进,利用1997年与2005年的面板数据从省际与行业两个维度考察国内边界效应,结果显示:在省际边界效应层面上,边界效应在逐渐放大,各省自给自足的现象愈演愈烈,西部落后地区的边界效应明显高于东部发达地区。黄赜琳、王敬云(2007)借鉴Head and Mayer(2000)的模型考察了中国八大经济区域间的市场分割状况,计算结果表明中国区域间的贸易壁垒强度相当于32%53%的等价关税,国际比较上看我国区域间的贸易壁垒强度远高于一些国家内部各州间的贸易壁垒,接近于欧盟内部各国间的贸易壁垒。Herrmannpillath, Libman and Yu(2010,2011)基于2001-2007年间的省际数据计算了中国国内省级市场的 边界效应,测度结果表明中国省际地区间存在显著的贸易壁垒。
(二)基于生产结构法的测度
生产结构法是从地区产业结构和专业化分工程度角度衡量市场整合状况。如果地区间产业结构差异收敛,区域专业化程度下降,则认为市场分割趋于加剧。Young(2000)通过考察1985-1997年间中国各省级地区的制造业、建筑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流通业五大类产业分布,发现产业地区集中度趋于下降,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日益加剧。据此他判断中国统一市场被人为分割为众多孤立的封地与诸侯经济,国内市场整合呈现日益恶化的趋势。白重恩等人(2004)基于1985-1997年全国29个地区中32个行业的产出数据,测算13年来Hoover地方化系数的时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区域专业化程度在经历了初期的下降后,呈现逐渐提高的趋势,表明国内市场向着日益整合的方向发展,支持了Naughton的结论。与白重恩等人的研究相反,胡向婷、张璐(2005)直接从地区的产业集中度探讨地区专业化程度。她们以19962002年间26个省级单位为样本,考察地区产业结构差异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地区分工在按照要素禀赋的要求逐渐改善和优化。罗勇、曹丽莉(2005)与路江涌、陶志刚(2006)借鉴Ellison and Glaeser(1997)测度产业地区集聚的指标体系,对我国制造业的产业集聚趋势进行了考察。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的产业地区专业化程度呈现逐渐提高的趋势,关联性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也在日益活跃。聚集产生的外部效应和交通成本下降是主要推动力。
(三)基于价格指数法的测度
价格指数法是通过地区之间商品价格差异的变化判断市场整合进展。如果地区间商品价格的变异系数在统计上趋于收敛,则认为市场一体化程度提高,市场分割程度降低。桂琦寒和陈敏(2006,2007)以及陆铭和陈钊(2009)以冰川成本模型(Samuelson,1954)为理论基础,借鉴Parsley and Wei(1996)提出的相对价格法构建模型测度国内市场分割的演进,研究思路是利用地区间多种商品相对价格方差的时序变化评价市场整合的趋势研究结果显示1985-2001年间中国国内市场整合进程虽然在一些时点上大幅波动,但总体上趋于改善。郭勇(2013)、毛其淋和盛斌(2011,2012)以及范爱军(2007)等基于相同的研究方法分别考察了1985-2010、1985-2008以及1985-2005年间国内市场整合的进展,在样本考察期内,他们的研究结论一致地认为国内市场朝着一体化的方向演进。基于统计数据的可得性,这些研究都以1985年作为起点。朱恒鹏(2004)基于一价定律理论构建中国市场整合进程的评价指标,利用地区间物价指数变化表征地区间市场分割程度。研究结果显示1994-2002年间中国地区间市场一体化水平在狭小区间内窄幅震荡,总体变化不大。还有一些学者通过对地区间商品价格进行协整检验考察大米(喻闻、黄季焜,1998)和农产品(Wu,2001)等具体商品市场的整合状况,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商品的国内市场正趋向一体化。
三、国内市场分割的形成机制
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对国内市场分割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一是从理论和逻辑的角度阐述我国市场分割形成的内在机理;二是基于一定的假设实证考察影响市场分割的变量。
一些学者认为放权让利改革是双刃剑,一方面激发了地方政府发展本地经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导致各区域为保护本地经济利益分割市场(沈立人,1989;银温泉、才婉茹,2001)。钟昌标(2002)从历史演进的角度分析认为历史遗留的生产力不合理布局和小而全的地方经济结构对市场分割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是决定性因素是各地区经济赶超战略导致的重复建设。林毅夫、刘培林(2004)认为改革以来各地区形成的 赶超战略导向的重工业优先发展实际背离了各省的要素禀赋结构和比较优势,导致在市场竞争中缺失自生能力的大量企业依赖于政府补贴和保护。市场分割是各地区赶超战略违背自身比较优势的自然产物。刘瑞明(2012)认为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市场分割扮演了对国有企业进行隐性补贴的角色,地区国有经济比重决定了隐性补贴程度,进而决定市场分割程度。周黎安(2004)认为区域间的经济利益冲突并不足以完全解释市场分割的成因,在可能会损害地方经济发展的情形下,一些地方政府依然选择封锁和分割市场。我国特定的政治晋升模式以及与此产生的政治晋升冲突是市场分割的重要原因。徐现祥、李郇(2007)基于地方官员晋升依据经济绩效的假定,通过构建地方官员晋升博弈模型证明地方官员会根据经济增长效果对市场分割或市场整合做出选择。皮建才(2008,2010)从发达地区的视角出发,在地方政府间竞争的框架下探讨了区域市场整合的发生机理。他认为正外部溢出效应和地区收入差距是推动市场一体化的正反两股决定性力量。
还有一些文献研究遵循理论逻辑构建模型定量考察市场分割形成的形成机理。郭勇(2013)利用1985-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检验国际金融危机对省际市场分割的影响,发现国际金融危机在即期加剧了区域市场分割。刘瑞明(2012)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静态面板和动态面板方法考察地区国有经济比重、对外开放度、技术差距、地理距离以及市场规模与市场分割的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地区国有比重和对外开放度与市场分割指数正相关,市场规模与市场分割负相关,技术差距和地理距离与市场分割关系不显著。白重恩、杜颖娟等(2004)基于高税收、高利润与国有企业比重高的行业地区集中度较低、规模收益递增和具有外部经济性的行业地区集中度较高的假设,对Hoover系数与相关变量进行回归检验,结果显示财政收入和与保护地区国有企业是市场分割的重要成因。平新乔(2004)基于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分析劳动生产率高的产业推动和激励了地方政府的市场分割行为。陈敏、桂琦寒、陆铭、陈钊等(2006)构建模型检验分析市场分割与贸易依存度、政府消费、国有企业职工比例、地区间技术差距、省际距离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经济开放水平较低时,经济开放加剧国内市场的分割,但进一步的经济开放能够促进国内市场一体化,就业压力和政府支出规模加剧市场分割。范爱军、李真(2007)将基于相对价格法测算的市场分割数据作为被解释变量,通过回归方程考察人均GDP、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国企员工占总就业人数比、FDI占GDP比重、进口与出口占GDP比重等变量与各地区市场分割程度的关系,结果显示人均GDP以及出口与市场分割程度呈负相关;财政支出占GDP比重、FDI占GDP比重、进口、国企员工占比与市场分割程度呈正相关。
四、市场分割的负面影响
市场分割阻碍资源有效流动和国内区际贸易发展,降低资源配置效率,抑制分工深化,对一国经济增长产生诸多负面影响。竞争机制的有效发挥依赖于市场整合,在一国国内市场分割的状况下,市场分割切断竞争机制传导的通道,市场机制失效和价格信号失真导致价格扭曲和制度扭曲,潜在的区际贸易机会和区际分工优势被束之高阁,阻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钟昌标,2002),难以培育出挑剔的国内需求者群体,阻碍国内产业竞争力的提升(王雷,2003)。国内企业无法依托巨大的国内需求、发挥规模经济而被迫出口,可能使中国企业长期以OEM的贸易方式被锁定在国际价值链的底端(朱希伟、金祥荣、罗德明,2005)。中国本土市场中的高端产业和产业中的高端环节则被外资企业中创新能力强、生产效率高的企业占据,造成中国市场上外资企业和本土企业之间显著、稳定的竞争力差距(张杰、张培丽、黄泰岩,2010)。郑毓盛和李崇高(2003)通过实证检验发现自1978年改革以来地方分割产生的效率损失持续上升。到2000年,地方分割产生的效率损失已占本地GDP总量的13%。刘培林(2005)遵循郑毓盛等的研究思路,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中国制造业部门效率进行测算,显示市场分割的效率损失约占制造业GDP的5%。陆铭、陈钊(2009)在Barro(2000)经济增长的实证模型中引入市场分割变量,考察市场分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市场分割与地区经济增长间具有倒U型关系。盛斌、毛其淋(2011)基于1985-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工具变量GMM方法对贸易开放、市场整合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发现贸易开放和国内市场一体化对人均GDP的平均贡献度分别为7.2%和17.9%,并且两者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存在替代作用。郭勇(2013)基于1985-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Mankiw(1992)模型进行扩展,考察国际金融危机、市场分割对地区工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发现国际金融危机与市场分割对工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别。
五、总结
基于上述文献综述和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关于我国国内市场分割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也可以发现对国内市场分割的一些关键问题还需更为深入地探索,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对1985-2008年间国内整体市场整合的趋势进行测度,不仅结论并不一致,而且缺乏对各区域经济(如长三角、环渤海等)的区域市场整合和后美国金融危机时期国内市场整合的分析,不利于了解和判断现阶段区域经济融合的状况和国内市场整合的变化。二是已有的有关市场分割形成机制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要么基于理论和逻辑的角度阐述地区利益与市场分割之间的内在作用机理,要么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政府因素(财政支出占比、国有经济占比等)对市场分割形成的影响,较少结合非政府因素的角度对市场分割的形成机制进行综合评价。三是已有的有关市场分割经济效应的研究成果集中于分析市场分割对经济增长数量和速度(人均GDP)的影响,缺少市场分割对经济增长质量(全要素生产率等)影响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郭 勇.国际金融危机、区域市场分割与工业结构升级基于19852010 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3(1):19-31.
[2] 黄赜琳,王敬云.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来自中国的经验数据[J].中国工业经济,2006(2):60-67.
[3] 白重恩,杜颖娟,陶志刚,仝月婷.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J].经济研究,2004(4):29-40.
[4] 范子英,张 军.财政分权、转移支付与国内市场整合[J].经济研究,2010(3):53-64.
[5] 余东华,刘 运.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测度与辨识基于方法论的文献综述[J].世界经济文海,2009(1):81-93.
[6] 陆 铭,陈 钊.分割市场的经济增长为什么经济开放可能加剧地方保护[J].经济研究,2009(3):42-52.
[7] 毛其淋.国内市场一体化与中国出口技术水平基于金融发展视角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2012(3):14-40.
[8] 刘瑞明.国有企业、隐性补贴与市场分割:理论与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12(4):21-32.
[9] Yang, D.,Patterns of China s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China Quarterly, 1990, 122,230-257.
[10] Young, A.,The Razor s Edge: Distortions and Incremental Reform in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0, 115(4):1091-1135.
[11] Xu, X.,Have the Chinese Provinces Become Integrated under Reform?China Economic Review,2002, 13(2-3): 116-133.
[12] Poncet, S.,Measuring Chines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3b, 14(1):1-21.
[13] Poncet, S.,A Fragmented China: Measure and Determinants of Chinese Domestic Market Disin-
tegration,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5, 13(3): 409-4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