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8|回复: 0

2018浅析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4 18:4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期这个曾经被视为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才存在的经济现象,已经成为主义经济运行中不可否认的基本事实和宏观经济调控中不容忽略的重要因素。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波动的,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至关重要。  一、中国的经济周期波动状况  经济周期是国民经济扩张与收缩、波峰与波谷不断交替的运动,具体包括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四个阶段,用以反映国民经济在动态的增长中运行的起伏状态。它通常分为古典型周期和增长型周期两类。古典型周期是指经济总量水平的周期波动,也就是产量绝对值指标的波动;而增长型周期是指依经济增长率上升或下降而定义的经济周期波动,表现为增长态势下速度的加快与放慢。  经济周期按时间长度可分为四种类型:(1)短周期,即基钦周期,平均长度约40个月(3-5年)。(2)中周期,即朱格拉周期,平均长度8-10年。(3)中长周期,即库兹涅茨周期,平均长度15-25年。(4)长周期,即康德拉耶夫周期,平均长度50年左右。  新中国建立以后,1949-1952年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真正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是自1953年开始的,因此我们在这里仅对1953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进行,详见表1.  表1; 1953—200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  年份  增长率  年份  增长率  年份  增长率  年份  增长率  年份  增长率  1953   14   1963  ; 10.7  ; 1973  ; 8.3   1983  ; 10.9  ; 1993  ; 13.5  1954  ; 5.8   1964  ; 16.5  ; 1974  ; 1.1   1984  ; 15.2  ; 1994  ; 12.6  1955  ; 6.4   1965  ; 17.0  ; 1975  ; 8.3   1985  ; 13.5  ; 1995  ; 10.2  1956  14.1   1966  ; 17.0  ; 1976  -2.7   1986   8.8  ; 1996   9.6  1957  ; 4.5   1967  ; -7.2  ; 1977  ; 7.8   1987  ; 11.6  ; 1997   8.8  1958  22.0   1968  ; -6.5  ; 1978  11.7   1988  ; 11.3  ; 1998   7.8  1959  ; 8.2   1969  ; 19.3  ; 1979  ; 7.6   1989   4.1  ; 1999   7.1  1960  -1.4   1970  ; 23.2  ; 1980  ; 7.8   1990   3.8  ; 2000   8.0  1961 ; -29.7   1971   7.0  ; 1981  ; 5.2   1991   9.2  1962  -6.5   1972   2.9  ; 1982  ; 9.1   1992  ; 14.2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3)》、《中国统计年鉴(2000)》整理  根据表1数据,用动态曲线来表示,有如下图1:  附图  图1; 改革前后经济发展波动状态的比较  从图1可以看出,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53年到1976年,第二阶段从1977年到2000年。下面对改革前后这两个阶段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状态进行对比分析:  第一,从波动的深度看,改革前五个周期波动以古典型为主,波谷平均值为-6.4%,总的呈现为古典型;改革后四个周期的深度平均为6.2%,波动转变为增长型。谷位的上升表明,我国经济的增长增强了抗衰退力。  第二,从波动的高度看,改革前各周期以高峰型为主,波峰平均值达16.9%,总的呈现为高峰型(波峰年份经济增长率大于或等于15%即为高峰型);改革后波峰平均值为13.2%,总的呈现为中峰型(10%-15%)。峰位的下降表明,我国经济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扩张的盲目性。  第三,从波动的幅度看,改革前各周期平均波动幅度为23.4%,为强幅型;改革后平均振幅是6.95%为中幅型。波峰的显著下降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在增强。  第四,从波动的平均位势看,改革前波位平均为5.8%,; 属中位型;改革后平均波位是9.3%,属高位型。; 波位的上升表明我国经济在克服“大起大落”中,总体增长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第五,从波动的扩张长度看,改革前各周期的扩张长度平均为2.2年,改革后为2.5年,; 表明我国经济的增长在扩张期有了更强的持续性。  根据以上定量分析与比较,可把改革前波动状态的特征概括为:谷位深、峰位高、振幅大、平均位势低、扩张长度短,即“大起大落”;而改革后则可概括为:谷位上升、峰位下降、振幅减小、平均位势提高、扩张长度延长,即在增长中逐步走向稳定。改革前后的变化可以总概为:由“大起大落”型转向“高位—平缓”型,这就充分表明,我国经济的周期波动在改革后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  二、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分析  在西方经济中,关于经济周期的解释多种多样,它们从不同方面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做出了说明。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中存在引起波动的内在力量;实际的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波动不过是随机的和未预期到大冲击的结果;货币主义者和新古典经济学家把波动主要归结为错误导向的货币政策的结果;而新凯恩斯主义者把波动看作来源于经济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原因,不过他们认为经济的内在特征扩大了一些这样的干扰,并使其作用持续存在。[2]  应该说,经济周期的形成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纯地强调起源动力而忽略系统,强调冲击因素而忽略传导机制,是无助于正确理解经济周期波动的。因此,我们必须把经济周期波动的因素区分为内生和外生两种,从内在传导机制和外在冲击两方面进行系统分析。  内在传导机制是指经济系统内部结构特性所导致的对冲击的反应。这是一种内部缓冲机制或自我调节机制,反映了经济周期的“内生性”。一般来看,经济周期波动是大生产与大规模投资相互推动机制和供求约束机制这两种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的过程。大工业的巨大扩张能力是形成经济周期波动的物质前提,它与大规模投资紧密相连。一方面,它既为大规模投资的进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其建立与发展又反映了大规模投资的结果;另一方面,大规模投资所产生的巨大需求又是引起大工业生产急剧扩张的重要动因。因此,大工业生产和大规模投资两者的相互作用,是形成经济周期波动的首要原因。同时,经济周期波动还与大工业的扩张力所遇阻力密切相关,这种阻力是由供求平衡状况形成的,或来自市场需求约束方面,或来自资源供给约束方面。因此,供求平衡约束是形成经济周期波动的另一个物质性的原因。  外在冲击机制,是指系统外的冲击通过系统内部传导而发生的经济活动,对来源于外生变量的自发性变化,可以是随机的或是周期的。外在冲击主要包括:货币供给性冲击;以投资和消费、财政和货币需求性的实际需求冲击;由于农业重大灾害或石油供应等而导致的实际供给冲击;体制变动冲击;国际和经济冲击等。  外在冲击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初始原因,内在传导则是系统内部对冲击的自我响应和调整。几乎所有的外在冲击都要通过内在机制而最终对经济过程产生影响,因此,引起经济周期的基本原因来自于经济体系内所特有的推动力和抑制力。内在传导机制决定着经济波动的周期性和持续性,决定着经济周期的基本形态,而外在冲击只是通过内在传导机制对其产生叠加影响,使基本波型发生变形。经济的周期波动是经济内在的传导机制和外在冲击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