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78|回复: 0

2018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二元模式——以近代民族棉纺织业为例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4 18: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要】鸦片战争后,结构的瓦解,民族机器棉纺织业"突发式"的产生,以及乡村棉织业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清末民初时期,棉纺织业成为跨手和民族机器工业的"两栖"行业,成为早期工业化进程中二元模式的典型。二元模式中既存在着竞争,也存在着互补,但互补构成两者间关系的主导面。从原始工业化到工业化的过渡具有渐进性和渐近性,后发化国家在进行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必须抓住这个,坚持走移植与嫁接并举的二元工业化道路。
【摘要】After the Opium War,Chia's natural economy framented,her national mechanical cotton textile industry started in a abruptive way,and rural villiage cotton textile industry grew.By the turn of the last century,the end of the Manchus Dynasty and the star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China's cotton textile had became an"amphibious"industry covering handicraft and national mechanical production,a striking example of dual mode in the process of early industrialization.Both
competition and complement existed inside this mode,yet complement is the predominating aspect.It is a gradually progressing and approaching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from protoindustrialization to mechanical production.Later-modernising states must grasp this regular rules and undertake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by persisting in the dual ways of transplanting and grafting,thus follow a dual industrialilzation line.

【关 键 词】近代、工业化、原始工业化、二元模式
Modern times/industrialization/proto-industrialization/dual mode
【正 文】
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下,传统经济结构开始瓦解,19世纪60~70年代,清政府掀起了向西方的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进程。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资本投资机器工业的限制,民族机器工业在若干行业尤其是棉纺织、面粉等业中获得了显著发展。早期工业化发展之后,中国经济内部传统手工业的命运如何?学术界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破产说"和"依附说",认为:"在自然经济基础上进行生产的城乡手工业,既已无力抗拒外国商品的侵袭,只能步步退却,销路日见萎缩,也就无法逃脱破产的命运",棉纺织手工业是遭受破产命运的典型行业,而"丝茶手工业在外国资本主义侵入后代表了中国手工业的另一种命运,即在外国资本和买办商人资本的控制下,变成出口原料的加工手工业从而依附外国的命运。"[1]笔者认为,将中国传统工业在鸦片战争后的命运归结为"破产"和"依附"两种类型,很难全面概括近代手工业的复杂情形,在若干手工业行业中,传统手工业得到了发展,出现了原始工业化现象,并与工业化在一个长时期内共存,构成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二元模式,本文试以近代棉纺织业为例,对这种二元模式的形成、原因及其内部关系等,阐释如下。  

二元模式大约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清末民初时期,经历了自然经济结构的瓦解、民族机器棉纺织业的"突发式"产生、以区域外市场为依托的乡村棉织业的发展等三个步骤,至20世纪初形成为跨手工业和民族机器工业的"两栖"行业。
鸦片战争后,输入中国的外国机器棉制品逐年增多,传统手工棉纺织业已在一定程度上遭到洋纱洋布的摧毁,据统计,1890年外国进口洋纱已达108.3万担,洋布达1656.1万匹[2](p1368)。按学术界已有的估算,1894年全国土布产量5.89亿匹,需纱741万担,其中机制纱174万担,则机纱已占土布用纱总量的23.5%[3]。从局部地区来看,传统手纺纱受到了更为严重的冲击,如闽广地区土布用纱总量中约67.8%已为洋纱所取代。但是,对鸦片战争后传统棉纺织业所受到的破坏不能估计过高,因为即使是在开埠通商最早的东南沿海地区也还存在着手纺纱的大量记载,如上海在"光绪二十年(1894)以前,沪上未有纱厂织布,纱线均手车所纺"[4],同一时期的苏州也是这样,"织布纱线,均手车所纺"[5]。其它内陆地区与边远省份的情形可想而知。甲午战争后,随着在华通商口岸外资纱厂和民族机器纱厂的相继设立,自然经济结构的解体进程进一步加快,尤其是民族机器纺纱业加入了对传统手工棉纺纱的排挤,如上海民族机器纱厂生产的棉纱"售价且较印度纱略好一成,所谓十支棉纱、十四支棉纱二种,于民间畅销,最为合宜"[6]。  
自然经济结构的解体趋势与"西力东渐"的,启动了民族机器棉纺织业的进程。19世纪70年代,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萌生了"设局仿造布匹,冀稍分洋商之利"的动机,然而直到90年代,以1890年建成开工的上海机器织布局、1892年投产的湖北织布官局为标志的中国近代机器棉纺织业才在千呼万唤般的难产中真正诞生,1890~1910年间民族机器棉纺织业共设立工厂27家,如下表:
表1:1890~1910年间民族机器棉纺织业主要简表[7](p892-893)、[8](p195-200)
 企业名称   年代   设备        创办人身份
上海机器织布局 1890 纱锭35000枚,布机530台  郑观应(买办),龚寿图(江苏补用道)
湖北织布官局  1892 纱锭30440枚,布机1000台  张之洞(湖广总督)
上海华新纺织厂 1891 纱锭7008枚        唐松岩(上海道)
华盛纺织总厂  1894 纱锭64556枚,布机750台  盛宣怀(津海关道),聂缉规(江海关道)
上海裕源纱厂  1894 纱锭25000枚,布机1800台  朱鸿度(道台衔)
上海裕晋纱厂  1895 纱锭15000枚        不详
上海大纯纱厂  1895 纱锭20392枚        不详
上海兴泰纱厂  1896 不详           1902年被日商山本条太郎购买  
苏纶纱厂    1897 不详           陆养润(国子监祭酒)
湖北纺纱官局  1897 纱锭50064枚        张之洞(湖广总督)
宁波通久源纱厂 1897 纱锭17046枚,布机216台  严信厚(李鸿章幕僚,曾督销长芦盐务)
无锡业勤纱厂  1897 纱锭1192枚        杨宗濂(长芦盐运使),杨宗瀚(曾总办台北商务)
杭州通益公纱厂 1897 纱锭15040枚        庞元济(四品京堂)
上海裕源纱厂  1898 纱锭18200枚        朱幼鸿(浙江候补道)
萧山通惠公纱厂 1899 纱锭10192枚        楼景晖(候补同知)
南通大生纱厂  1899 纱锭20350枚        张謇(翰林院编修)
常熟裕泰纱厂  1905 纱锭10192枚        朱功鸿(浙江候补道)
太仓济泰纱厂  1906 纱锭12700枚        蒋汝坊(郎中)
宁波和丰纱厂  1906 纱锭21600枚        顾元珲(中书科中书)
无锡振兴纱厂  1907 纱锭10192枚        荣宗敬(钱庄主),张石君(买办),荣德馨(买办)
大生纱厂二厂  1907 纱锭26000枚        张謇(翰林院编修)
上海振华纱厂  1907 纱锭11648枚        凯福(英商),吴详林(华商)  
上海九成纱厂  1907 纱锭9424枚         中日合办,不久改归日商独办,改称日信纱厂
上海同昌纱厂  1908 纱锭11592枚        朱志尧(买办)
江阴利民纱厂  1908 纱锭15040枚        施子美(不详),严惠人(身份不详)
安阳广益纱厂  1909 纱锭22344枚        孙家鼐(郎中)
上海公益纱厂  1910 纱锭25676枚,布机300台   祝大椿(买办),席立功(买办)
民族机器纺织业的产生是"突发式"的,这一点从上述企业的主持人或创办人身份可以看出,它们都是缺乏手工棉纺织业主经历的业外者创办的,有官僚、士绅、买办、商人等,却没有棉纺织业手工工场主身份。事实上,直到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经济中能够直接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工场微不足道,棉纺织业的工业化,还缺乏可资利用的现存的手工业基础。民族机器棉纺织业的纱锭数,截至1895年底止,"共为197396枚,工作纱锭162396枚,布机累积数4008台,工作布机3550台",1895年后,机器棉纺织业成为华商投资设厂热潮的重点,据统计,"至民国2年(1913),中国全国华洋各厂共有纱锭982812枚,其中华商651676枚,日商233448枚。全国布机9389台,其中华商4633台,日商3546台,英商1210台"[9]。  
棉纺织业是近代中国最为典型的"两栖"行业,"纺"与"织"两个环节在手工业和民族机器工业中都存在,但侧重点有所不同,机器工业以"纺"为主,以"织"为辅,手工业以"织"布为重,以"纺"线为次,初创时期的民族纺纱业在1894年的产量仅34.2万关担,手纺纱则为469万关担,到1913年,国内机纱产量达858万关担,土纱产量进一步减少至88万关担,但并未完全绝迹,其主要市场局限于土布用纱领域,约占农村土布用纱总量的24.06%。同纺纱业相比,机器织布业的发展迟缓得多,1894年,国内机制布仅539万匹,占全国棉布应有产量的0.79%,1913年,国内机制布产量增长到1756万匹,在棉布总产量中的比重也仅为2.26%,直到1936年,国内机制布才增长到4097万匹,为棉布总产量的45%[10](p319-320),在手工业和民族机器工业并存的棉纺织业中,依然是手工织布与机器纺纱相互依存的格局。
如果说传统手工织布是在家庭中与手工纺线紧密依存而得以存在的话,那么,现在手工棉织业则是在市场中依靠机器纺纱业而取得了新的形式,出现了手织业的原始工业化。新形式的手工棉织业在原料来源上多大程度依赖于市场呢?据吴承明先生估计,机制纱在手织布用纱量中的比重,1894年23.48%,1913年72.88%,1920年54.82%,1936年78.34%[11],其间虽有反复,也还有一部分手织布依然以手纺纱为原料,但手工棉织业与市场的联系却是日益紧密,这是自然经济状态下的手工棉织业无法比拟的。不仅如此,乡村手工棉织业的发展还体现在产品的区域外市场的开拓,以20世纪初年出现的乡村手织业经济区为例,1916年高阳织布区改良布匹的总销售数量为1688500匹,销售价值达12273800元[12](p382-383),到1929年,高阳布匹产量达到3000000匹,销售价值为30600000元[13]。这些产品大部分销往高阳以外的全国各地,1926~1929年间,产品市场"除在河北、山西、河南,有少许的发展外,长江流域的湖南、湖北、四川、江苏、江西、安徽、福建等省,也变为高阳布最有希望的市场了,甚至更扩张到广东以及南洋的新加坡一带。此外在陕甘一带和东三省的市场,也有显著的发展"[14](p233)。宝坻织布业最发达的1923年所销售的布匹总计为4589000匹,价值达12144000元,其中销往热河地区的布匹占总数的72.5%,占销售值的61%,其余则销往东三省、西北以及河北本省[13]。其它织布区如山东潍县、江苏通海、广西玉林、河北定县等都以区域外市场为产品销售大宗。  

原始工业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史学界建立的一种探讨手工业经济史的新理论,这一理论把现代工业化的追溯到大机器工业产生之前的农村手工业经济内部,为我们手工业提供了新的视角。原始工业化是指"传统组织的、为市场的、主要分布在农村的工业的迅速发展",虽然原始工业化是指机器工业生产以前的手工业的发展,但它与传统手工业有着本质上的差异:首先,原始工业化时期的工业生产,目的不在于家庭自给,主要不再依靠当地集市、为地方市场提供产品,而是为本地区以外的市场、甚至是国外市场提供商品;其次,原始工业化与农业商品化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第三,原始工业化时期的家庭的手工业在劳动形式上与旧式手工作坊不同,带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根据农业生产的节奏,在农闲或农业生产淡季从事纺织、编织之类的工业生产,家庭就是工作场所,家庭成员是主要劳动力。原始工业化论者认为,早期家庭工业向原始工业化转化的内在动力是人口压力。但是,近代中国的情况明显不同,虽然学者们对鸦片战争之前的明清是否存在着原始工业化现象争论激烈,但都肯定棉纺织手工业中没有出现原始工业化迹象,棉纺织业的原始工业化是在民族机器工业产生之后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年形成的。原始工业化没有为工业化的产生提供前提,相反,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若干现代因素催生了棉织业的原始工业化:  
首先,机器棉纺业的发展解除了手工棉织业发展的瓶颈。在传统手工棉纺织业中,大约需4人纺纱才能供1人织布,手纺纱的落后严重阻碍了手工棉织业的发展。鸦片战争后,输入中国的外国机制棉纱逐年增加,1871~1873年洋纱进口3.7万公担,到1909~1911年增长到132万公担[15](p74)。甲午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攫取在华设厂权,民族机器纺纱业在"实业救国"的呼声中得以发展,据统计,"至民国2年(1913),中国全国华洋各厂共有纱锭982812枚,其中华商651676枚,日商233448枚,英商97688枚"[9]。在华北,天津和青岛既是棉纱输入的主要商埠,又是民族机器纺纱的集中之地,19世纪末,天津入口的棉纱从先前不足1%增长至10%以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天津、青岛出现了华商纱厂,到1922年,天津华商纱厂纱锭193000枚,占全国纱锭数的12.8%,青岛拥有纱锭数32000枚,占全国纱锭数的2.1%[15](p108表)。此外,郑州、石家庄等地也创办了华商纱厂,这些纱厂的崛起为邻近的高阳、宝坻、定县、潍县手织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供应,高阳的棉纱大多来自天津、上海、青岛等地,以1931年为例,高阳输入的棉纱中,48.67%来自天津,26.78%来自上海,13.70%来自青岛,其余10.85%分别来自榆次、卫辉、济南、唐山等地[14](p200表)。定县所用棉纱"最初为自天津入口之印度纱,至民9,郑州豫丰,民11,石家庄大兴两纱厂成立,印纱遂逐渐为国产机纱所代替"[16]。

其次,机器制造业的进步为棉织业的进步提供了技术支撑。技术因素对近代乡村手工棉织业的原始工业化起了关键作用,改良织机的出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了手工棉布的市场竞争力。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在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民族机器工业的竞争中,手工业惟有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变革,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乡村手织业原始工业化兴起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普遍使用了改良的织机。我国旧式手工棉织机是一种全木结构的简陋工具,据考,这种织布工具大概就是元末王桢《农书》中所绘制的形式,它在工作时不仅需要两手同时投接,而且在作打纬、送经、卷布、伸子等工序时,必须停止打梭,同时由于受到双手投梭腕力的限制,布幅宽度多在1尺左右,最宽不过1.4尺,使用投梭机每人每天至多出布30尺。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相继出现了改良的手拉机和足踏机,手拉机是在原有投梭机的织纬机构上安装滑车、梭盒、拉绳等件,"拉机一人一日,约能织布四、五十尺"[17](p682)。1905年后,又有日本铁轮织布机的输入,该机"比起以双手投梭打纬并用人工卷布送经的旧式木机,动作要快若干倍,每分钟打纬数在120以上,每日可织布80至100尺之多,且以无须用手来投梭,因此布面可加宽至2尺2寸以上,而仿制进口的宽面洋布"[14](p11)。改良织机的应用促进了乡村棉织业中的原始工业化,如"宝坻手织工业之兴起,即系受新式织布机及洋纱输入之影响"[13]。又如河北高阳,1908年以前,"因为土布的拙劣(用最老式的木机),生产能力极低,出品往往只供家庭自用",1909年左右,高阳旅外人士从天津引进铁轮机,到1914年,"高阳有织机2500~3700架之数,其中木机约十分之一二",铁轮机已开始占据绝对的优势。此后高阳区内铁轮机迅速增加,1915年为5726台,1917年突破1万台,1920年超过2万台,到1928年达到29631台,其中拥有技术水平较高的篓子提花机4056台[14](p9-18)。改良机的使用迅速增加了土布品种、提高了土布质量,"最初制品仅有16支纱织成之白粗布、粗斜纹布两种,宣统二年(1910~1911)间,添用20支及32支纱织标布、市布、细斜纹布、提花条子布、被褥被面等。民国元年更添用42支纱织造爱国布及各种袍料,民国七、八年间更添用人造丝造各色提花缎(俗名法麻缎,花色极繁)"[18]。潍县织布区的兴起和发展也离不开改良织机的使用,民国初年潍县东乡有人从天津携机数架回乡推广传习技术,改良出品,该县东乡潍河沿岸各村庄手织业者迅速接受了新式织机,1915~1916年间发展到500台左右,到1923年左右又由东乡传入南乡、北乡、西乡,遍及全县,布机达5万台以上。潍县改良织机"系铁轮木架之铁轮机,通称铁轮机,亦名脚踏织布机,各种轮轴系以生熟铁制成,其架框则以槐楸木制之,高1公尺7寸,长1公尺1寸,宽2公尺,计重250公斤,能织白粗布、蚊帐布、斜纹布、线呢、哔叽及各种提花布、白细布等"[19]。同样,定县在清朝末年,"于引进机纱之外,定人复将投梭改良为拉梭式,生产力增加一倍,民元以后,又输入铁轮机,纺织两方面技术上的限制,得以解除,定县织业,方能迅速发展"[16]。  
再次,非技术性的现代因素如商会的提倡、政府行为等对棉织业的原始工业化起了促进作用。商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法人社团组织,目的在于保护工商业的发展、维护商人的切身利益,在乡村工业的原始工业化进程中,商会扮演了积极角色。以高阳为例,该县土布的改良就是高阳商务分会发其端的。1906年"高阳商会集资向天津日商田村洋行购买织机,试办工厂,是为高阳布改良之始。光绪末年商会诸人所办之织布工厂已养成工徒多人,加以天津实习工厂及各县工艺局养成之工徒,亦多散归乡间辗转传习,因之高阳附近农民熟悉织布新法者日渐增多"。高阳商会还针对手织业者无力置机和购纱的状况,"又联合各布庄筹集资金,规定贷机及领纱织布之办法"[18]。该会还曾多次开会集议推广乡村手织业,仅在1910~1912年间就14次集会研究与土布有关的扩充铁轮机、劝立织布场、筹议减免税、设立工艺研究所等事宜,其中工艺研究所旨在"提倡织纺,振兴实业,研究工艺,改良布质"[20](p233)。高阳手织业中的原始工业化正是因为该县商务分会"在事人员提倡织纺,悉心筹划,调查本地之情形,因时度势,煞费经营,竭尽百般之心力,方成一邑之生计"[20](p227)。
政府行为对原始工业化的推动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技术人才的培养。晚清中央和各地方在振兴实业的口号下设立了一批传习性质的工艺局所,招收了许多织布学徒,学徒毕业后,有的成为工场工人,有的成为习艺所教习,推动了近代手织业原始工业化的发展,成效最为显著的当推清政府京师工艺局、直隶北洋工艺局及山东各工艺局。京师工艺局成立于1902年,招收学徒500人,学制二年或一年,学徒毕业后,"除由本局留用外,凡顺直各属所设工艺等局,准其聘往传授,以振工业,而广师资"[21](p511)。北洋工艺局成立于1903年,所设实习工场在1903~1907年间"先后毕业者共计二千余人",此外直隶各属传习工场艺徒人数达2712人,罪犯习艺所艺徒290人[21](p526-532)。这些毕业学徒成为直隶乃至华北手工业的技术骨干,直隶"各属民办工厂,所用技师匠目,多属该厂毕业工徒;东三省、山西、河南、陕西诸省官立工厂,来场调用工徒有往传习者,亦复不少"[22](p1-2)。"实习工场对华北手工业最大之贡献,则为高阳土布之发展,盖当时由工艺局行文各县,提倡手工艺,经高阳李氏派人来实习工场实习机织,并由劝业铁工厂供给织机,返乡以后,逐年推广,遂造成河北省高阳土布之巨大工业"[23](p4-6)。宝坻也同受其益,直隶织布工场织染部设立后,"宝坻学生之来津习纺织者,即传入日本机器及新式织布……肆意仿制,织布业亦于是发展矣"[13]。山东各属工艺局的"毕业工徒,无虑千数,分布各地,类能实行其所学说者。谓今日山东工业之发达,实基于此"[24]。可见,各地工艺局所毕业学徒为乡村手织业原始工业化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政府的减免税行为保护了乡村手织业者的生产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手织业原始工业化的发展。1915年,北京政府农商部宣布土布税率"每百斤改征正税银1两,复进东三省各口,再征复进口半税5钱"[25],这在原来的基础上每百斤降低了2钱。1917年4月,北京政府税务处重申"旧式土布,为织布生计攸关,并应量予维持,除仍照土布减税成案每百斤征收出口正税1两及运往内地照纳沿途税厘外,其由此口运至彼口应即免征复进口半税"[26]。同年12月,财政部、税务处联合呈请总统核定全国手工织布及棉织物免纳50里内常关税项,指出:"以后凡属手工所织之布,除仍照案由海关征收每百斤出口正税银1两外,其应纳50里内常关税项,应予一体豁免,以三年为限,限满再行酌定办法"[27]。此后,北京政府的常关税免税令到期后仍多次延期,"于民国10年、11年一再展限免除,至民国11年底期满分别照率征收5成,蠲免5成,以扣足3年为限……自民国12年起仍准免税1年"[28]。一年以后,北京政府农商部、财政部、税务处又两次宣布土布减征半税,1926年知照各省,宣布将土布减征半税原案"一律再行展限2年,自本年5月1日起截至17年(1928)4月底为止"[29](p3561)。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继续推行土布免税政策,1928年7月,南京政府工商部规定,"凡属行销国内之土布,所有50里内外常关税及附征之内地税(即附税)并内地征收之税厘概予免征"[30](p1758)。这些减免税措施增强了土布的市场竞争力,客观上维护了手工棉织业的原始工业化进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