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59|回复: 0

2018中国城镇化理论研究回顾与述评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4 18: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要】1950年代以来,学者们围绕着城镇化的基本发表了许多不同的见解,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在简要介绍城镇化理论研究轨迹及其主要成果之后,对近几年来城镇化理论研究的重点与热点进行了论述,最后勾勒了当前城镇化理论研究存在的种种不足及未来的研究趋势。【摘 要 题】城市化与城镇化【关 键 词】中国/城镇化/研究述评文章编号 1000-3363(2002)03-0044-05 中图分类号 F291.1 标识码 A【 正 文】;;1 研究轨迹及其主要成果1.1 研究轨迹城镇化在推动中国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的很长一段时期里,城镇化理论由建国初期(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62)这表明,新中国的工作重心开始由转向城市,同时城镇化理论研究工作也逐步展开。)的新兴的研究热点变成了长达近20年的研究禁区,一些有见解的观点或论著也被束之高阁。对中国城镇化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在最近20多年里,中国城镇化理论研究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为推进改革开放和促进城镇化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注:王茂林,新中国城市经济50年.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336~337;蔡孝箴,城市经济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6~8)。总的来看,50多年来中国城镇化理论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三大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化起步时期的城镇化研究阶段(1949~1957年)。1949~1952年,国家对过去半殖民地半封建条件下形成的城市进行了改造,整顿了城市社会秩序,强化了城市生产功能,生产迅速恢复,使城镇吸收劳动力能力在恢复的基础上得到了扩展。1953~1957年,国家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由于156项重点工程在各大中城市的布点和实施,大大推动了城市化的健康发展,还诞生了11座新城市(注: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108)。这个时期城镇化理论研究的突出特征是围绕着“城市领导农村”与“城市恢复重建”展开,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①经济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后的新情况、新问题;②城市如何领导乡村;③城市恢复重建、旧城改造与建设新的城市;④城市增加就业与城市生产水平提高;⑤土地改革与城市发展的关系;⑥工业化起步与城市化发展等几个方面。第二阶段:人民公社时期的城镇化研究阶段(1958~1977年)。1958年的“大跃进”狂潮,引致大量农民涌进城市,特别是“大炼钢铁”的推进,更进一步加速了城镇化的发展步伐。到1960年,城镇人口已高达13073万人,年均超1000万人,新设城市33座,造成城市基本建设规模过度膨胀,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1961年,国民经济开始进行调整,全国压缩城镇人口3000多万,精简职工2000万左右,出现第一次逆城镇化现象。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不少干部被下放到农村,导致城市经济明显衰退,城市人口机械增长已成负值,出现第二次逆城镇化现象(注:中国社会院研究生院城乡建设经济系,城市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44;辜胜阻,非农化及城镇化理论与实践.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173)。值得一提的是,在农村人民公社成立前后,城市人民公社也开始萌芽:1958年9月,河南省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城市人民公社,到1960年7月,全国各大中城市基本上实现了城市人民公社化(注:董辅礽,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上卷.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352~355)。这种从形式上强行推行经济体制城市化的做法,其结果反而延迟了城镇化的进程。这个时期城镇化理论研究内容包括:①大力压缩城镇人口;②动员部分职工和家属回乡务农;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④城乡差别与工农差别问题;⑤限制大城市的发展;⑥城市人民公社化等几个方面。第三阶段:改革开放时期的城镇化研究阶段(1978~2000年)。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时作出了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推进,城市改革也开始起步。1984年,小城镇发展问题第一次受到中央政策的肯定与支持,其标志是同年1月的《中共中央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和10月的《国务院关于农民进集镇落户的通知》,至此,与乡镇发展相匹配的城镇化战略渐次走进人们的视野。从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到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以前,以城市改革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着城镇化的发展。1998年10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了“小城镇大战略”问题。2000年6月,“小城镇大战略”,被《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通知》进一步具体化,特别是11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把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列为当前及“十五”期间必须着重研究解决的战略问题,使中国的城镇化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城镇化理论研究的突出特征是围绕着“农村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展开。研究的内容包括:①小城镇问题;②民工潮问题;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④城镇化发展方针;⑤城镇化发展道路问题;⑥城镇化水平;⑦城镇化发展;⑧城镇化动力机制;⑨城镇化发展阶段;⑩城镇化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另外,也有学者研究了人口流动与城镇化、非农化与城镇化、城镇化与现代化、城镇化与城镇规划、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1.2 主要成果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政府在大规模恢复重建国民经济的同时,也纷纷成立了相应的经济研究机构,对包括城市经济与城市发展在内亟待解决的经济社会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尝试性的研究,有力地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在人民公社和文化大革命并存的20多年时间里,不少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纷纷停办或改换门庭,致使城镇化的理论研究处于倒退或停滞不前的非正常状态。改革开放以后,城镇化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一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及各部委,以及地方党委和政府都成立了政策研究室,这些研究室在研究解决中国的农村问题的同时,也研究解决中国的城市发展与城市化问题。二是县以上人民政府都设立了城乡建设机构和市政管理机构,这些机构在行使城乡行政管理工作的同时,也兼及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的调查研究工作。另外,计划部门、环保部门、土地部门、规划部门在行使行政管理职能过程中,也都会涉及到城市发展和城镇化工作,因而也要研究城市发展和城镇化问题。三是中央和地方都陆续成立了各类城市建设研究机构。据统计,1986年,全国共有各类城市建设研究机构88家,科研人员达3272人。四是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及省、市、县城市经济学会相继成立。1983年10月中国城市住宅问题研究会成立,1984年1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成立。五是城市经济类刊物不断涌现。到2000年底,全国共有城市类刊物30余种。六是成立专门的城市建设院校,培养大批的城市化人才。据统计到1986年,全国共设置各类城市建设大专院校206所、中专190所。七是不少大专院校成立了城市经济院系。八是城市经济学学科建设得到发展壮大。一大批院校在不断增设城市经济本科专业的同时,也相应地设立了硕士点、博士点。50多年来,中国城镇化理论研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第一,出版了一批学术著作。据不完全统计,1949~2001年,全国共出版各类城镇化著作395部(注:由于国家图书馆体制的弊端和出版制度的缺陷,尚有相当数量的城镇化著作无法统计,因此,实际的著作数量要大于这个统计数。该统计数取自国家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和武汉大学图书馆。广义城镇化著作包括城市化、城镇化、小城镇、城市经济;狭义城镇化不包括城市经济和小城镇在内。),其中狭义城镇化著作为124部。多为改革开放后的学术著作。包括:①国家图书馆藏有1978~2001年出版的广义城镇化著作111部,其中狭义城镇化著作为92部;②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藏有1949~2001年出版的广义城镇化著作223部,其中狭义城镇化著作55部;③武汉大学图书馆藏有1949~2001年出版的城镇化著作61部。其中狭义城镇化著作仅3部。近20年来,比较有代表性的城镇化著作有(注:检索结果来自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馆藏查询系统,http://www.opac.hlc.gov.cn/cgi-bin/search.exe;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和武汉大学图书馆。):费孝通的《论小城镇及其他》、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编著的《小城镇发展政策与实践》、陈光的《小城镇发展研究》、陈一筠的《城市化与城市社会学》、许学强的《中国小市镇的发展》、盛朗的《人口与城市化》、叶维钧的《中国城市化道路初探》、高佩义的《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辜胜阻的《非农化及城镇化的理论与实践》、陈彤的《城市化理论·实践·政策》、凌岩的《上海农村城市化研究》、叶舜赞的《城市化与城市体系》、王嗣均的《中国城市化区域发展问题研究》、杜闻贞的《江苏人口城镇化》、刘家强的《中国人口城市化》、田雪原的《人口大国城市化之路》、郑弘毅的《农村城市化研究》、马力宏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赵秀玲的《中国乡村城市化概论》、包宗华的《中国城市化道路与城市建设》、许学强的《中国农村——城市转型与协调发展》、杨贵庆的《城市化与城镇规划建设》、陈颐的《中国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沈建法的《城市化与人口管理》、刘传江的《中国城市化的制度安排与创新》、王春光的《中国城市化之路》、叶裕民的《中国城市化之路: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编写的《城市与乡村:中国城乡矛盾与协调发展研究》、阎小培的《信息产业与城市发展》、顾朝林的《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陈述彭的《城市化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钟荣魁的《城市化:人类生活大趋势》、杨立勋的《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战略》、王旭的《中美城市化及其比较》、张正河的《中国乡村城市化研究》、张秉忱的《中国城市化道路宏观研究》、王放的《中国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和王慧炯的《城镇化:国际经验和中国的前景》等。第二,撰写了不少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不乏有明珠和瑰宝,如北京大学高佩义博士生的学位论文《中外城市化比较》和武汉大学辜胜阻博士的《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据不完全统计,高等学校学位论文库共收录城镇化学位论文37篇,其中,狭义城镇化学位论文30篇;中国工程技术图书馆共收录城镇化学位论文64篇;中国人民大学共收录广义城镇化学位论文11篇。从上述收录情况看,近年来城镇化研究已经成为各院校比较关注的研究。近10年来,比较有代表性的城镇化学位论文有(注:检索结果来自全国高等学校学位论文检索系统,http://www.refer.lib.tsinghua.edu.cn:8080/cgi-bin/tttcgi;中国工程技术图书馆,http://www.trs.com.cn;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和武汉大学图书馆。):孟晓晨的《城市化道路理论模型与中国的城市化》、高波的《工业化、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张书源的《我国的经济体制与城市化关系的分析》、王超的《中国城市化机制研究》、陈东的《中国西部地区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研究》、陈叔红的《论长株潭的一体化发展》、文兵的《京郊农村城镇化发展趋势及实例研究》、萧秀刚的《中国农村城镇化发展趋势及其道路选择》、焦秀琦的《城镇化定量分析研究》、綦书达的《山西人口城镇化研究》、江小群的《中国小城镇研究》、成德宁的《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研究》、郭玮的《城市化的阶段性特点和我国农村城市化》、王志刚的《工业发展与城市化格局》、樊建国的《论农村工业化发展与农村城市化》、岑敏的《试论中国双层城市化道路》和孟凡友的《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研究》等。第三,发表了数千篇学术论文。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研究在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成为理论界的一个亮点、热点和难点。据不完全统计,1978~2001年全国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大约在4000~10000篇,其中狭义城镇化学术论文3000~5000篇。中国期刊网共收录1994~2001年公开发表的广义城镇化论文2927篇,其中狭义城镇化论文为1517篇;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共收录1993~2001年公开发表的广义城镇化论文2882篇,其中狭义城镇化论文为1708篇;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索引总汇共收录1978~2001年公开发表的城镇化论文10653篇,其中狭义城镇化论文为2200篇。除此以外,我国还有数以千计的内部刊物,这些刊物在近20多年时间里也刊发了大量的城镇化学术论文。第四,整理和公布了许多的资料。这些资料大体包括年鉴、手册、大事记、大全、全书、报告、指南、白皮书、回顾、辞典、辞书等几大类。近20年来,主要城镇化资料为:朱铁臻的《中国城市手册》、刘国光的《中外城市知识词典》、崔新恒的《城市经济词典》、王茂林的《新中国城市经济50年》、宁越敏的《中国城市发展史》、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编写的《中国城市年鉴》(1985~2000)、国家统计局编写的《中国和外国城市统计资料》(1985~2000年各卷)、国家统计局编写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84~2000年各卷)、国家统计局编写的《中国城市四十年》,这些资料的编辑出版,为城镇化理论研究者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第五,召开了多次学术会议。这些会议大致包括:学术年会、联席会议、专题会议、座谈会、学科建设会议等几种情况。1986年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在上海市召开了首次全国城市经济理论研讨会。此后,国家级、省级城市经济理论研讨会陆续召开。与此同时,专门的城镇化研讨会也开始出现,并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召开城镇化研讨会十分频繁,不仅本省本市召开,跨省区、跨县市的研讨会也经常召开。第六,翻译介绍了一些有关国外的研究论著。近20年来的论著主要有(注:检索结果来自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馆藏查询系统,http://www.opac.hlc.gov.cn/cgi-bin/search.exe;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和武汉大学图书馆。):英国巴顿的《城市经济学:理论与改革》、伊文思的《城市经济学》。日本山田浩之的《城市经济学》、加拿大歌德伯戈的《城市土地经济学》、美国赫希的《城市经济学》、德国尤尔斯的《大城市的未来》、瑞士贝罗克的《城市与经济发展》、前苏联伊利英的《城市经济学》。这些有关城市化的著作,都对城镇化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论述,对中国城镇化理论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观点等研究资料。2 近年来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问题近年来,城镇化的理论研究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与1990年代以前相比,呈现出四大特点:一是研究的层次有所提高。不再拘泥于“小城镇大问题与小城镇新开拓”的层次,而转向“小城镇大战略”更高一层次的研究。二是研究内容越来越宽泛。不仅研究城镇化的一般理论,还同时研究城镇化种种相关联的社会经济问题。三是研究的论著明显增多。据统计,近5年来的有关论著比整个1980年代还要多。四是研究的含量逐渐提高。不再单纯地就事论事和过多定性描述,而是采用先进的电脑技术进行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趋向于用事实、用数据来表达城镇化问题。归纳起来看,近年来,城镇化理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城镇化一般理论的研究与城镇化相关问题的研究。2.1 关于城镇化一般理论的研究2.1.1 城镇化的概念与特征。所有出版的著作都无一例外地要首先去界定城镇化的概念和特征。由于研究角度的差异,使城镇化的概念呈现多样化。据初步统计,各种类型的概念定义不下30种。城镇化的特征也五花八门,不过更多学者往往侧重于概括世界城镇化或一国城镇化的特征,而对城镇化本身的特征表述则有些偏少(注:蒙世军,城镇化与民族经济繁荣.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91~9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城乡建设经济系,城市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44~45;顾朝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10,161~170)。2.1.2 城镇化的起源与发展。大多学者认为,城镇化起源于工业化,但也有个别学者认为,城镇化发源于城乡分离。从城镇化的发展历史分析,城镇化是在工业化的推动下才发生的,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镇化,这是一个普遍真理(注: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15~21;谢文蕙.城市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29~30;蔡孝箴,城市经济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56~60)。在我国,对这一真理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其代价是两次逆城镇化和城镇化长期滞后于工业化(注:谢文蕙,城市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72~74;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2.1.3 城镇化的速度与水平。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已进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注:辜胜阻,人口流动与农村城镇化战略管理.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01)。但到底以多大速度和水平为宜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未来城镇化之速度大约是年均增长1.0%~1.2%,2005年城镇化率将达到36%(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十五”计划研究课题组,“十五”时期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思考.http://uninforum.cei.gov.cn/Dre/Report/hgij-drcrep-200081405.htm)。另一种观点认为,未来城镇化速度年均增长不会超过1%,2005年城镇化率将达到40%~43%(注: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关于“十五”时期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几个问题.宏观经济管理,2000,[4]:28~31)。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城镇化速度究竟多少为宜不能人为框定指标,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才能求得未来城镇化的发展速度水平(注: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85~195.)。2.1.4 城镇化的方针与道路。不少学者对1989年以来的城市化方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肯定其积极意义的基础上,指出了存在的种种弊端并提出不同的城市化方针(注: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97~198;夏小林等,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分析:兼评“城市化方针”.改革,2000,[2]:33~38;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十五”计划研究课题组,“十五”时期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思考.http://uninforum.cei.gov.cn/Dre/Report/hgij-drcrep-200081405.htm;谢扬,坚持多元化发展方针加速城镇化步伐.中宏网,2000-12-25)。城镇化道路,多年来一直是争论的热点问题。主要有:小城镇论、中等城市论、均衡发展论或小城镇模式、中等城市模式、大城市模式、多元化模式等(注:王颖,城市发展研究的回顾与前瞻.社会学研究,2001,[1]:65~75;王碧峰,城市化问题讨论综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3]:74~79;刘艺书,关于我国城市发展模式的争论.城市问题,1999,[4]:12~14;徐雪,我国城市化不同道路的讨论.中宏网,2000-10-23)。2.1.5 城镇化的机制与规律。不少学者对城镇化的发展动力机制进行了探讨,虽然从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本质上并无二致(注:谢文蕙,城市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32-37;顾朝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70~173;蔡孝箴,城市经济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64~67;辜胜阻,人口流动与农村城镇化战略管理.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114~127;秦润新,农村城镇化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90~98)。由于对规律的理解不同,学者们在探讨城镇化发展规律时,虽表现诸多相同的部分,但也略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之处(注:谢文蕙,城市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52~58;陈颐,中国城市和城市现代化.南京:南京出版社,1998,17~30;蔡孝箴,城市经济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68~7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城乡建设经济系,城市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40~41;高佩义,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划与中国城市化.中国社会科学,1990,[1]:35~43)。除上述5个方面的问题以外,学者们还研究了城镇化的形式,发展阶段,发展质量,制度创新以及与工业化、信息化的关系。2.1.6 关于城镇化相关问题的研究(1)人口流动与城镇化。在城镇化的研究中,人口问题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为此,不少学者不惜花大量的时间去探讨人口问题。据初步统计,1987年至今,关于人口流动与城镇化的研究著作,至少在15部以上。主要有:盛朗的《人口与城市化》、王小山的《人口城市化简论》、路遇的《山东人口迁移和城镇化研究》、安徽省计划生育委员会编的《安徽省人口城镇化与城镇格局研究》、于元中的《人口迁移与人口城镇化》、冯志异的《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研究(1993)》、李澎卿的《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研究(1994年)》、辜胜阻等人的《当代人口流动和城镇化》与《人口流动与农村城镇化战略管理》、杜闻贞的《江苏人口城镇化》、李南的《区域人口城镇化问题研究》、沈建法的《城镇化与人口管理》、刘家强的《中国人口城市化》、田雪原的《人口大国城市化之路》和王章辉的《欧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等。辜胜阻的新著《人口流动与农村城镇化战略管理》堪称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一部力作。该书洋洋40余万字,分为4篇34章,从系统考察城乡人口迁移与城镇化的国际经验入手,深入地研究了新中国成立50年来城乡人口流动与城镇化的政策、实践及相关的制度安排与创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面向21世纪的乡城人口转移流动与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战略及其对策。沈建法的《城市化与人口管理》一书与一般的人口流动与城镇化的著作有所不同,该书把区域人口提高到资源与管理的角度进行探讨,拓宽了人口城镇化研究的领域。该书近20万字,分为区域人口变化、人口迁移与区域平衡发展、以人为本的区域管理等10个方面。作者认为,人口迁移与城市化是促使劳动力与其他经济要素最佳配合的重要机制,并能促进区域文化、经济一体化与技术扩散,促进区域平衡发展。基于这一观点,作者从区域发展入手,结合国内实践经验,论述了人口与发展互动和城市化过程中人口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注:辜胜阻,人口流动与农村城镇化战略管理.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2)非农化与城镇化。非农化作为城镇化发展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一些学者们的关注。这方面较具代表性的是辜胜阻的《非农化城镇化研究》(1991年)和《非农化及城镇化理论与实践》(1993年)。1991年,辜胜阻的博士论文《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出版。该书18万字,分为3篇10章,内容包括工业化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劳动力的非农化、人口迁移与城镇化、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与特点、中国农村向城镇的人口迁移、中国劳动力非农化、中国城镇化的理论支点和发展观、中国城镇化的战略构想等几个方面。该书比较系统地论述了非农化与城镇化的关系及对城镇化的作用。1993年,辜胜阻教授在进一步研究非农化与城镇化种种问题的基础上,又出版了《非农化及城镇化理论与实践》一书。该书27万字,分为2篇20章。在深度、广度上都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表现出极强的文字驾驭能力和极深的理论功底,是1990年代的一部掷地有声的力作,该书在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非农化、城镇化理论及其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非农化、城镇化的实证研究与对策。具体内容为:一是农村兼业经营、农业规模经营、农业商品化、食物的劳动生产率、农业开发、城乡差别与劳动力非农化;二是劳动力非农化的趋势与模式;三是人口迁移与流动及人口城市化;四是中国城镇化与非农化;五是中国城镇化的度量、历史分期、发展特点、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模式;六是城市基础设施、第三产业发展与中国城镇化;七是中国农村城镇化与城镇农村化;八是中国城镇化的战略及其前景(注: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辜胜阻,非农化及城镇化理论与实践.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3)城镇化与现代化。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城镇化都是中国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1990年代末期,南京出版社组织出版了一套10本的中国现代化丛书,在这套丛书中,陈颐的《中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一书引起了笔者的注意。该书20万字共有5章,具体内容包括城市化和中国现代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城市经济现代化、城市建设现代化、城市管理现代化以及解决困扰城市现代化的若干问题的思路以及对策。认为城市现代化,就是指在现代科学技术、生产力、经济社会活动的条件下,城市功能的现代化以及为实现这些现代城市功能而要求的城市经济、建设、管理方面的现代化。作者认为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为此指出,中国必须把城市化作为农村发展和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基本政策取向。新近出版的《城市化:苏南现代化的新实践》是社会学家汝信、陆学艺等人的又一重要研究成果。该书30万字10章,是一部从跨学科的视角来透视近20年来苏南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历史过程与最新进展的专著。具体内容包括:苏南农村城市化进程轨迹剖析、现代化进程中的苏南农业、苏南乡镇企业的改制与发展、苏南的城市化与城镇体系、苏南的社会结构变迁、城市化过程中的苏南农民现代化、苏南发展中的社会保障、苏南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苏南现代化的新实践、苏南城市化与现代化的若干理论等。该书认为,城市化是苏南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必然过程。城市化带给苏南地区的闪光点主要体现在7个方面:一是园区经济的迅速崛起;二是乡镇企业的改革转制;三是环境文明建设的全景式展开;四是民营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五是苏南文化的现代转换;六是大力推进区域城市化;七是信息化、知识化在苏南的生根立足。从苏南的实践中可以看出,一条基本的经验就是苏南近10年来把城市化作为统筹改革、开放、发展全局的一条主线贯彻在整个工作的始终(注:陈颐,中国城市和城市现代化.南京:南京出版社,1998;汝信,城市化:苏南现代化的新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4)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化。经济全球化已经对中国城市发展与城镇化产生了巨大,从全球视野认识中国城镇化过程和城镇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它有助于提升我国城市的整体水平,加快中国国际性城市的发展步伐。顾朝林的《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一书,是国内第一本从经济全球化背景探讨中国城镇化问题的专著。该书是在其承担的建设部“九五”重点科研项目的基础上修改提炼而成的,对当前乃至今后制订中国城镇化方针政策具有重要的价值。该书30余万字,分为9章,内容包括世界城市化新趋势、国际性城市、大都市连绵带、大都市区、城市化、郊区化、快速通道网、城市体系与城市发展政策等。该书针对新时期中国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一些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研究:一是通过世界城市体系发展趋势的研究,结合经济全球化倾向和中国对外开放成就,将国家城市体系放到世界城市体系大背景下进行研究,探求中国在新国际经济体系下可能形成的城市体系格局及国际性城市发展的新趋势;二是通过若干发达国家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分析,探求中国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实际问题,提出适合中国城市发展的若干战略;三是通过发达国家对世界城市体系演化规律的研究和对社会经济诸多条件的比较分析,力图阐明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以及新经济体制下中国城市体系发展的内在机理和规律,为编制国家中、长期城市体系规划、主要城市总体规划提供新的理论与(注:顾朝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5)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城镇化是近现代引人注目的社会经济现象,也是当代各国社会经济中一种必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的发展过程。近年来,这方面的著作主要有林玲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成德宁的《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研究》与蒙世军的《城镇化与民族经济繁荣》等几部。在《城市化与经济发展》(19万字4章)一书中,作者综合比较研究了北美三国(美、加、墨)城市化问题,提出了主导产业转换力和城市引力场理论,同时,在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特点与原因之后,探讨了城市化基本构成要素,并主张中国城市化道路应采取“经济推动型”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在《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研究》(16万字7章)博士论文中,成德宁博士认为,许多研究已证实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在客观上密切相关,一些学者也往往把城镇化看作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作者着重分析了城镇化的本质、原因与后果;城镇化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条件;推动城市化增长的力量源泉;城镇化与分工及经济发展内在联系;知识经济对未来城镇化的影响以及中国城镇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等几个方面(注:林玲,城市与经济发展.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成德宁,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0)。此外,还有学者对城镇化与城乡关系、城镇化与城市规划、城镇化与城市建设、城镇化与城市聚集,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及城镇化与信息化等进行了探讨。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中国学者对城镇化理论近20多年的耕耘,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在大多数学者的论著里,较少或不愿意触及研究的种种不足和缺陷。科学而实际的做法应该是既论成绩又言不足。王振亮博士在研究城市化过程,列举了中国城镇化研究的5点不足(注:王振亮,城市空间融合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8~10),而叶裕民博士在重新审视城镇化研究后归纳出三方面的不足(注: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3~34.)。笔者不敢完全赞同他们的观点,但可以肯定地讲,中国城镇化理论研究确实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一是深层次理论提练不够。除一些专题性或知识性、包容性论著以外,至今尚未出版一部系统研究城镇化理论的具有高水平的专著。二是定量分析与实证分析不够。绝大多数论著都是定性分析,缺乏定量分析,更少见专门实证分析的论著。三是研究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的份量不够。据查1993~2000年,发表的学术论文也不过10~20篇,在近10年出版的城镇化专著中,单列一个问题研究的也不过20%~30%,且论述简单。四是城镇化与信息化关系的研究严重短缺。据查,近5年来,有关学术论文仅2~3篇,除有一两本相关性著作外,尚未见到一本专门的论著。另外,有关城镇化资料性的工具书,如大事记、论文目录索引、数据库等也近乎空白,亟待加强这方面的编辑、整理出版工作。展望未来10年,中国城镇化研究将呈现出如下趋势:一是研究的队伍逐渐扩大,研究的质量与水平也将逐步提高。二是研究的方法将由专门走向综合,由定性为主向侧重定量发展,更趋科学性。三是研究的内容将从城镇化技术方面转向对其体制的、制度的冲刺。四是一批系统研究城镇化的专门著作将陆续问世。五是城镇化研究人才会越来越多,层次也会越来越高。六是中外城镇化比较的研究将由单一走向多元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