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现代化”的框架的形成
;
“现代化”,一般是指欧洲革命以来世界经济急剧变革、工业化程度不断提升的过程。对这个过程进行学术研究早就开始了。“欧风美雨”、“西学东渐”,指的就是中国的现代化过程。“现代化”(或者“近代化”)这个词,20世纪20年代就出现在汉语里了。30年代,中国思想界还就“中国现代化”问题为题展开过讨论,那时已经较为全面地论及中国现代化的内外部条件、中国现代化应该走什么道路、现代化与统一的关系、现代化的资金与人才问题、现代化中的“工化”与“农化”的关系、现代化中的文化建设等等①。但是在学术上建立“现代化”的研究框架,从现代化的研究视角来研究现代化过程,则是20世纪60年代才起步的。
---------------------
① 参见章开沅、罗福惠主编:《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8~79页。
;
我国学术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现代化的形成过程做出过认真研究。从社会思潮的角度看,现代化理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性工业化高潮阶段形成的关于社会变迁的新理论架构。战后西方出现的这一社会思潮,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美国社会思潮。二次大战后,欧洲衰败了,18~19世纪形成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只有美国充分享受了战争的胜利果实,社会经济迅速,达到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和政治发展的顶峰。美国学者纷纷著述,大吹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现代世界体系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体系。现代化不仅是“西方化”,首先是“美国化”。这些观点反映了美国在战后已处于世界的中心地位,带有强烈的帝国主义意识形态色彩。在这种氛围下形成的现代化理论思潮,是乐观的社会进化论思潮的产物,是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思潮的产物,是战后“美国第一”的自大狂思潮的产物。美国学者认为:“现代化概念主要是一个美国式的概念。”①这是现代化理论产生的基本的社会背景。
现代化理论产生的另一个国际背景是,战后东西方尖锐对峙,社会主义世界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间形成了长期“冷战”的局面。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广大地区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这些国家朝什么方向发展,是走向社会主义还是走向资本主义,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战后整个世界都在重建,各个地区、各个国家经济发展道路,是带有强烈反共意识形态的西方社会科学界最为关注的问题。美国学术界投入了大量研究力量,美国政府从“全球战略”的需要出发,积极推动“发展”和“现代化”这样的课题研究,推动研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战略和策略的研究。
-------------------------
① 亨廷顿:《社会变迁理论的演变:现代化、发展与政治》,收入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论文集》(A;C0mparative;Modemization),转引自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9~30页。
;
美国经济学家首先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进行研究。这缘于美国为了争取第三世界一些国家,提出对落后国家进行经济援助的计划。为了把这些国家纳入以美国为首的世界体系,自然必须加强对接受美援国家发展道路和模式的研究。有关现代化的研究正是从这里起步的。可见现代化问题的研究是直接为美国的全球战略服务的。曾任肯尼迪政府国家安全事务副特别助理的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史教授罗斯托(w.w.Rostow),在1960年出版了《经济成长的阶段》一书,声称其经济成长理论“这个思想体系要作为一种观察近代史的,要向马克思主义挑战而且要代替马克思主义”①。他在书中否定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发展的学说,按照社会发展的经济规模,把所有社会分为五个阶段:“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起飞”、“向成熟推进”、“高额大众消费”,用以代替马克思主义关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历史序列。他把牛顿以前的整个世界都称为“传统社会”,这个传统社会包括中国的各个朝代、中东和地中海的文明,以及中古欧洲世界②。他以美国作为现代化的国际样板,认为一国经济“起飞”以后,就会进入经济持续增长阶段,美国将会“在世界许多地区帮助维护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完整和独立自主”③。可见,这些研究结论是伴随着“冷战”思维的。这样,以经济增长理论为核心的发展经济学这门新的学科逐渐形成起来。与此相应,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从各个不同的学科领域对现代化过程展开研究。美国政治学者注意对第三世界国家政治发展展开研究。196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国际研究中心收集了亚洲、中东、非洲、拉美地区大约60个国家的现代化统计指数,对这些国家的政治民主程度进行排队,作为测量这些国家政治现代化的一种方法。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历史教授布莱克出版《现代化的动力》一书,以西方早期工业化国家作为现代化模式,把现代化进程分为几个阶段:现代化的挑战,现代化领导阶层权力的巩固,经济与社会的转变,社会的整合。这派学者研究现代化,是以社会结构和政治现代化为重点,而不是以经济发展为重点。
-----------------
① 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一一非共产党宣言》,国际关系研究所编译室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22页。
② 同上书。第1O~11页。
③ 罗斯托:《从第七层楼上展望世界》,国际关系学院“五七”翻译组译,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第84页。
;
对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和发展道路的研究,60年代主要集中在日本、土耳其、印度等少数国家。在美国和日本都掀起过“日本现代化”讨论热。这种讨论热也有它的政治倾向。应该说,讨论日本现代化问题,有它的历史原因和理由,同时也是美国对亚洲政策的需要,它是需要以日本作为现代化模式,新兴的独立国家向非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
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美国左翼激进主义思潮抬头,抗议美帝国主义的对外政策和社会政策的群众行动激烈起来,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现代化思潮受到挑战和批判。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和进步学者指摘美国兴起的现代化理论是美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是为美国对外扩张政策服务的舆论工具。从学术上说,“传统和现代性”这对对立的概念,是含糊不清的。拉丁美洲国家的学者在批判现代化理论时流行一种“依附论”。他们认为,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落后与低度开发,并不是由于它们的前资本主义结构,而是由于它们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处于依附地位,是受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剥削的。由于现代化理论建立在经济增长的无限发展的乐观估计上,也受到西方学者的批判,认为经济增长伴随着许多新的问题,不仅是无限的,而且为人类的发展增加了新的困境。
经过70年代的批判后,现代化理论在80年代有了一些变化。首先是反共意识形态得到批判。其次,批判者认识到不仅要批判,而且需要对现代化理论本身进行学术探讨。在西方,涉及现代化的学术流派还在发展。从社会学衍生出来的现代化理论,认为要以“现代化”概念来研究近期社会变迁的过程。按照这种观点,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被认为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演进的过程,或者是西方工业文明向非西方世界的传播过程。这个研究领域被称为发展社会学。它着重研究现代社会的结构分化、都市化、工业化、世俗化。从经济学衍生出来各种经济发展理论,从政治学衍生出各政治学理论。依附性理论是作为现代化理论的对立面出现的,这时又发展出“依附性发展”、“边缘资本主义”等理论。在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和现代化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国学者研究本国的具体历史情况,探讨世界不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模式,这对于以欧美发达国家作为惟一标准的研究框架是一种突破。
60年代,中国学术界对现代化理论采取了批判和拒绝的态度。肋年代,中国的经济学界、政治学界、社会学界、历史学界广泛采用了现代化的概念,进行了各种相关学科的讨论,看法不尽一致。关于现代化的涵义,我们大致可以作如下的概括:
现代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延伸开来,也可以说是从传统工业社会向高、化、数字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这个转变的核心,是生产力(包括生产工具和掌握生产工具的人)在高新科技能力指导下的不断提升。从这个角度看,现代化在现代社会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从这个角度说,现代化实质上是工业化,是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以及不断提升工业化水平的过程。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核心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工业现代化和科技现代化。二次大战后独立的新兴民族国家,也以现代化作为动力,致力于工业化目标,把它作为改变国家面貌和提高国际地位的战略措施。学术界广泛接受这种观点:用“工业化”来概指现代社会改变国家面貌的动力、特征和进程。工业化社会虽有各种模式,但有大致相同的特点:城市化、机械化、自动化与专业化,非生物能源的广泛,经济持续增长、职业和社会分层的复杂等等。
也有另一种见解,把现代化作为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人类在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和知识增长方面的急剧变化,它更重视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派理论还特别提出“现代性”(modernity)和“传统”(tradition)两个概念,来对现代化过程进行对比。传统代表前工业社会的特征,现代性代表现代社会的特征。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1、民主化,2、法制化,3、工业化,4、都市化,5、均富化,6、福利化,7、社会阶层流动化,8、宗教世俗化,9、普及化,10、知识科学化,11、信息传播化,12、人口控制化,等等①。
广义地说,现代化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急剧变革,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这种转变是一个世界历史过程。狭义地说,现代化不是一个自然地历史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通过有意识地西方发达国家,采用先进的经济技术手段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的发展过程②。
----------------------
① 杨国枢:《现代化的心理适应》,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78年版,第24页。
② 本节叙述了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一一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第二章,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5~45页。
;
还要指出,我们今天说的现代化,实际上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关于这个问题,国内外研究现代化的学者,还缺少专门、深入的学术研究与阐述。但是必须指出,这两种不同性质和追求的现代化是存在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是在既存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或资本主义体系下,追求现代化发展的最大目标,并且认为,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现代化最大目标的实现,就可以避免社会主义革命的到来。社会主义现代化,是通过革命,取得国家政权或者国家的独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代表人民大众利益的强有力的领导集团,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允许的范围内,大量吸收、借鉴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发展起来的较为先进的生产力和科技能力,极大地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性,高速度地发展生产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需要,在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产值上赶上或超过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从发展趋势来说,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创造的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应当高于资本主义现代化所创造的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以所创造的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为满足,不以社会主义为社会发展的终极,它还要创造更高的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把社会发展推向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一般来说,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较多的优越性,在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工业化,赢得现代化的时间,比资本主义制度下要快得多。鉴于此,我们今天不能简单地拒绝源自于西方的现代化理论,而要借鉴这种理论,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历史实际,结合我们自己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实际,研究我们自己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成功与挫折、动力和阻力、经验与教训,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出我们自己的现代化理论。在今天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在我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条件下,在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大环境下,我们发展自己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便于我们利用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成熟经验和市场,也面临着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极大的挑战和困扰,如何保护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常开展,又避免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大范围冲击,无论在理论上或者实际工作上,都是对我们的严重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