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关键词] 现代;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论文提要] 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之一发展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既要遵循世界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要结合国情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本文提出从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农业信息化三者互动发展,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深入研究现代农业发展的规律性,借鉴国外农业现代化的实践和特征,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道路意义重大
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全国人民强烈的愿望,也是党和政府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农业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现代化道路是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建国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大致分为五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20 世纪50 年代初至50 年代末期我国农村经过土地改革,使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期间,中央人民政府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设想和目标1954 年9 月,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农业”的构想次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实现这一构想的“两步走”的战略步骤,即,第一步实现农业集体化,第二步实现农业化和电气化由此初步形成了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即机械化化化学化和电气化这一阶段主要是从改进生产手段和生产条件出发,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第二阶段:20 世纪60 年代初我国国民经济进行第一次调整,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下,强调农业的基础作用,提出以农业为基础,按农轻工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1962 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并指出,经过20 年到25 年的努力,基本上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1964 年,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指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把农业现代化作为“四化”建设的内容之一但是,由于大革命,对这一目标的追求被中断
第三阶段: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这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197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出了全面部署,同时,对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作了扩充,增加了农业布局,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农一体化经营,农畜产品加工以及小城镇建设等80 年代初期,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全面实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第四阶段:20 世纪90 年代初至20 世纪末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经济体制,这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商品化生产要素市场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为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从而大大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
第五阶段:从本世纪初至今目前我国已处在工业化中期,从2000 年到2005 年,我国GDP 由8940 亿元增长到192321 亿元,人均GDP 由880 美元增长到1703 美元,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已经成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要求,从而研究推进农业现代化进入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指导的新阶段党的十七大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国情,指明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从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逐步深刻20世纪50—60年代,以“四化”即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和化肥化来概括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从农业技术和生产方式变革的角度理解农业现代化,实际上是农业生产现代化或农业生产过程现代化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即改革开放的初中期,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有了发展,延伸至经营现代化,认为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科学化,即应把农业的生产和管理逐步建立在生态科学系统科学生物科学经济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上
跨入21世纪以来,随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下降,加入WTO后国内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强,学界认为,研究农业现代化要以“农民大国”为背景,重视对农村文化的研究,跳出农业立足整体国民经济研究农业现代化,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从世界经济的角度研究我国的农业现代化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