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经济|金融|营销|管理|电子商务
›
2018增强内源力,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
返回列表
查看:
258
|
回复:
0
2018增强内源力,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
[复制链接]
4055640
4055640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7-14 18: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论文关键词:内源和外源;增长模式;转型
论文摘要:当今世界存在内源和外源两种经济增长模式。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先后经历了自力更生为主的内源型增长模式和依靠引进外资、发展对外贸易实现经济起飞的外源型经济增长模式。当前我国又处于经济转型的十字路口,加快实现由外资向内资、外需向内需、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贴牌生产到自主品牌的“四个转变”,增强内源动力,是促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向内源和外源并举,以内源为主的关键。
作为后起的大国,片面强调自力更生,把自己封闭起来,放弃对国外资源和的利用,只能是越来越落后;而过分地依赖外资和外贸,又损害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将“外源型”和“内源型”的优势结合起来,以内源为主,外源为辅。
一、推进外资向内资转变,充分利用两种资源
我国引进外资的初衷是,为了利用和放大资本的积聚效应、先进技术的扩散效应,以及和经验的示范效应。但是,随着我国引进外资力度的加大,外资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产业对外依存度节节攀升,市场和原创品牌被外资所吞噬,产业控制力被外资所削弱,技术溢出效应未如预期,却愈发突出了产业安全隐患。2004年,外资对我国市场的控制率平均为31%。我国39个分行业中,有9个行业的外资市场占有率超过40%,4个行业过半,其中通讯设备、和仪器仪表、办公用品制造业等甚至超过了70%以上。如果按照国际通行的外资市场控制率警戒线标准,通常为20%,一般行业为30%,少数竞争性行业50%来衡量,亮起红灯的行业很多。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底我国储蓄存款余额超过16万亿元,加上金产大大超过20万亿元;国有企业改制后,其盈利水平不断提高;民营企业的发展,使民间资本规模和积累水平在不断提高。这些内源资金的集聚,可以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如果一方面大量国内资金闲置,另一方面又大量地引进外资,是舍本逐末的做法。
因此,从战略的高度,加快调整、优化外资与内资的结构,即在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内源经济,形成外资和内资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新格局。第一,要理性看待外资。所谓理性看待外资就是既不要夸大外资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外资对我国各方面的负面影响。引进外资不是目的,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外资是一把“双刃剑”。要根据全球化发展的趋势、要求及自身的条件、发展水平,正确处理外资与内资的关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利用外资,在增强独立自主发展经济能力中,实现双赢。第二,疏通渠道,加快民间资本投入。投资渠道不畅是影响内资运用的重要因素,在现有储蓄、市场等基础上,增加工具,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是将民间资金转化为投资的重要方面。第三,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结构调整和重组,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国内市场全面开放,国有企业责任、地位重大。国有企业要在强手如林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有宽广的视野、战略性思维,熟练运用国际规则,提高驾御国际市场的能力,从而挺起经济的脊梁。第四,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激发民间资本活力。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对于开拓内源经济的源头活水,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按照平等、政策公平、保障、放手发展的方针,对民营经济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使民营企业家在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形成根植本土的牢靠经济基础。
二、加快外需向内需转变,积极开辟两个市场
按照理论,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体中,消费需求包括内需和外需。上世纪30年代,国外就有经济学家提出了“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命题。但是对外贸易的传导作用,使弱小国家易受外部经济的冲击,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内消费需求的增加是保证宏观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而且是促使经济内生性增长机制形成的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了出口导向型的外贸政策,导致了进出口商品国际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对外贸易依存度快速增加。据国家局的数字,2006年贸易顺差对GDP的贡献达35%,消费的贡献仅为35.7%。另据世界银行资料,最终消费率国际平均水准70%,多数国家为78%左右,美国则超过了80%,而我国消费率为52%,比世界平均水平低出近20个百分点。内需与与消费的比例极不协调,反映出我国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国内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使我国经济面临较大的外部和内部风险,成为宏观经济健康运行的绊脚石。
对此,必须加速由外需向内需的转变,开辟国内外两个市场。第一,要把国内市场作为长期带动经济发展的发动机,积极实现国内外市场的结合开发。我国是世界各国都在觊觎的最后一块大市场,只注重国外市场,而忽略国内市场的占领是战略上的失误。第二,大力发展国内消费市场,提高消费率。要在扩大进口、增加内需上做文章。通过实施分配制度改革,规范转移支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提高消费在国民经济分配中的比重,刺激内需、改善国内消费不振的局面。第三,转变外贸工作观念,改革出口增长方式。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两高一资”等产品出口实策约束;加大资源、技术等进口力度,优化进出口结构,缓解顺差上升过快的压力。
三、加速引进技术向自主创新转变,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指出,“力量比财富更加重要,因为力量的反面——软弱无能——足以使我们丧失所有的一切,不但使我们既得的财富难以保持,就是我们的力量,我们的,我们的自由,还不仅是这些,甚至我们国家的独立自主,都会落在力量上超过我们的那些国家手里。”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主要不是取决于它所积蓄财富的多少,而是决定于它的生产力发展程度。虽然今天的国际竞争态势同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没有硝烟的经济战场上,“力量比财富更加重要”没有过时。可以说,在当今世界,要赢得竞争优势,必须靠自主创新、靠掌握核心技术。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